优秀的活动方案应该包含适当的参与者反馈和评估的机制,一篇完整的活动方案能确保活动的各个环节有序进行,下面是总结了小编为您分享的语文学科活动方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语文学科活动方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发现和应用“加偏旁”的识字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2、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听说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人类文明的事物与自然界事物在外形上的相似之处,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使学生乐于展示自己的作品以及收集到的资料,并善于学习别人好的地方。
教学重点:
发现“加偏旁”的识字方法、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口语交际
第一课时
一、设计理念:
这一课时包括“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两部分内容,知识丰富,形式多样。教学时,我采用游戏的方式,带领学生在语文乐园里“逛迷宫”、“过字桥”、“练嘴皮”、“赏对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乐学善思。
二、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语文乐园”里玩,大家觉得怎么样?好!首先我们来“逛迷宫”。
(二)“逛迷宫”
1、寻找“燕子”和“剪刀”的相似之处。
用.课件打出“燕子”以及其它的事物,并依次标上序号。让学生自己观察说出“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并把“燕子”和“剪刀”用线连结起来。
2、寻找其它事物的相似之处。
(1)让学生把对应事物的序号写在纸上,比一比谁找的又对又快。
(2)指名说出对应的事物。教师用电脑把对应的事物连起来。
(3)学生互相检查结果,全做对的奖给一张“小燕子”模型。
(三)“过字桥”
同学们,“迷宫”逛好了吗?下面我们过“字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好!下面我们就开始“过字桥”。
1、.课件出示所有要认识的生字,请同学们读认。
2、鼓励能认识其中生字的同学让其说说自己是如何认识这个字的。
3、学生自读课本,看一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4、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
5、分男女生读一读。
6、以组进行活动:一人写原字,一人加偏旁,一人加拼音,一人组词。完成后与其他组交换检查,看哪一个组做的又快又对,获胜的组可以优先进行下一个游戏。
(四)“练嘴皮”
同学们,“过字桥”我们已经顺利通过了,下面我们要练一练嘴皮,看一看你会不会说。
1、.课件出示一幅美丽的春景图以及填空练习题。
2、请同学们看图填空,可以说出不同的答案,只要前后搭配合适就能得到鼓励,说得好的要奖给课文中的对联(上联或下联)。
(五)“赏对联”
同学们,大家的口才都不错。为了表扬同学们,我请大家欣赏对联,好吗?
1、自读、同桌读、分男女生读、指名读。
2、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对联知识。
3、教师小结对联知识。
4、做“找朋友”游戏:请刚才拿到对联的同学找到自己的同伴,大家读一读,看找对了没有?
5、请大家说一说欣赏对联的感受,趁机请同学们去搜集对联,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下来,准备展示。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__________的春光__________的阳光__________的天空
__________的田野__________的小溪__________的枝条
第二课时
一、设计理念:
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春天的发现”。为了使学生言之有物,我准备带领学生去春游,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流程:
(一)春游前奏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要去春游了,去发现春天了。请大家睁大双眼,把你看到的写下来。休息时,我们要进行交流,看谁发现的多,看谁的发现新。返回时,我们就要请这些同学来做“导游”,给我们介绍美丽的春天。
(二)游中交际
1、教师边走边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
2、以组进行,交流自己观察到的春天。
3、各组评选出优胜者,参加全班的交流。
4、评选“小导游”,返回时有几名“小导游”轮流介绍沿途的景色。
(三)游后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用智慧的双眼又发现了许许多多春天里美好的事物。课后,请同学们利用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查寻,搜集有关春天的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起来,准备参加展示会。
第三课时
一、设计理念:
本课时主要是通过办“展示台”,开“展示会”的形式,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展示自己的本领和学习收获,使其产生成就感。
二、教学流程:
(一)上宽带网
同学们,宽带网是现代计算机与网络传输技术的一个名词。通过宽带网,我们可以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今天,宽带网给我们送来了什么礼物呢?请同学们看一看吧!
1、自读宽带网,指名分段读,大家齐读。
2、说一说自己从宽带网上获得的信息。
3、说一说自己还知道春天有哪些花。
4、展示自己上网查到的花的资料(如果学生没有查到,教师给予补充)。
(二)展示自己
1、以学生的课桌为“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作品。
2、愿意当“导游”的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3、愿意当“游客”的学生参观别人的作品。
4、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台”里,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语文学科活动方案篇2
活动主题:
依托教材,学写童话。
活动目标:
通过研讨,能准确把握科普童话类课文的教学方法,能指导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学会筛选、归纳、整理资料,提高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学会童话拟人的写作手法,续写童话故事。
活动内容:
一、案例分析、议课。
二、解读本周教材,以《跟踪台风的卫星》为例,探讨解决教学困惑。
三、探讨作业设计中如何指导学生写话。
板块设计:
一、案例分析、议课
1.根据上周导课中的教学片断进行分析(徐丹老师)。
2.备课组成员评议。
(1)结合自己班上教学情况互相交流体会。
(2)可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学”,来评议老师的“教”。
(3)可根据搜集的资源(教学类杂志、名师的教学视频、在兄弟学校听取的优秀课例、百度),对本课的某个环节进行评议。
3.组员谈自己近阶段教学中的困惑(从学生的作业、课堂表现、阶段检测情况来反思自己在课堂教学、作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二、解读本周教材,围绕16课共同探讨教学方法
1、备课组长谈谈本周教学内容、重难点(徐老师)。
2、以16课为例,说教学设计、方法(徐老师)。
讨论时围绕:
①提示语在作文中的指导。
②标点符号(引号、省略号)在作文中的指导展开交流。
③指导学生学会筛选、归纳、整理资料,提高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老师)。
3、作业设计:(老师)
续编故事。
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
观察图画,发挥想象进行说话写话的练习。
语文学科活动方案篇3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3、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知的愿望。
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把自己的拿手本领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有一两样拿手的本领,如,会弹钢琴、吹笛子、舞蹈、唱歌、做菜、洗衣、武术、甚至其他独特的本领。谁能够来现场表演一下?抽生表演。
2、刚才同学们表演的绝招真不错,而我国北方的一些小朋友也在比绝招呢?──《16*绝招》(板书课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⑴
有几个孩子在比试绝招?
⑵
他们比试了哪些绝招?
⑶
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⑷
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4、学生讨论后抽生来说说。
5、快速浏览课文谈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讲了三胖、二福、小柱子等小伙伴比试绝招的故事。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首先明白各个角色说的是哪些话,有哪些动作,然后按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同学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绝招是怎样来的?
2、你的绝招是什么?
3、小结:绝招有的是先天的禀赋,但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才具有的本领。因此要想具有与众不同的绝招就一定要刻苦训练,坚持不懈。
五、拓展
说说自己的拿手本领是什么?你是怎样才有这个本领的?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怎样把这个本领更上层楼?
【板书设计】
16
绝招
三胖
憋气时间长
先天禀赋
二福
武术
刻苦训练、坚持不懈
小柱子
乘法
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
语文学科活动方案篇4
教学要求: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
2、感受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5节。
教学重点:
体会阿炳创作的艰辛和这首名曲丰富内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激趣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这样一首乐曲,一首中国民间二胡曲,世界指挥家听完后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说:“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法国总统密特朗一生独爱此曲。1985年,此曲在美国被灌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你们知道是哪首音乐曲吗?(《二泉映月》)而它的创作者竟是一位盲人音乐家,他的名字叫(阿炳,师板书)。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3课《二泉映月》,一起走进阿炳的生活,去感受《二泉映月》的苍伤与伟大,一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阿炳是一位盲人,他为什么能创作出全世界伟人都为之感动的音乐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这篇课文有许多生字词(出示词语),指名读。
月光如银 双目失明 委婉连绵
月光似水 卖艺度日 升腾跃宕
静影沉璧 经历坎坷 步步高昂
月光照水 热爱音乐 舒缓起伏
水波映月 向往光明 恬静激荡
3、通过读,我们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列写出了月色美,第二列写出了阿炳坎坷的经历,第三列写出了乐曲的旋律,这让我知道了《二泉映月》的背景和阿炳的艰辛创作。
三、自主读文,披文入境
师:阿炳是盲人,是孤儿。他的生活该是多么艰辛,他来到泉边,他听到什么?
1、生自由读第4节。
2、听到:叹息 哭泣 倾诉 呐喊
3、一齐读最后一句话。
师:在阿炳小的时候,师傅曾带他到泉边赏月听泉,那时候阿炳听到什么?从课文中找出带有“听”的句子。
四、自读自语,明理悟情
1、默读第2节,划出带“听”的句子,读一读。
2、读得好,在和师傅赏月时,师傅问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一起读。
小阿炳听到什么声音没有?(一起回答:没有)
3、过渡:小阿炳什么也没听到,师傅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板书:奇妙)什么意思?后来,阿炳长大了,他听到了奇妙的声音吗?
(没有),那他听到什么?(齐读第4节最后一句)
“听到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
总结:阿炳并没有听到美妙的声音,听到的只是叹息、哭泣、倾诉、呐喊,难道是师傅说错了,(在第3节中找关键句:双目失明),你是怎么理解的。
4、双目失明,阿炳看不到一切,所以听着听着,渐渐的……
生:读第4节最后一句。
师:你见过阿炳街头卖艺的情景吗?
(播放有关资料,走近阿炳)
5、你看到什么?
师:阿炳坐在街头卖艺,他没有听到奇妙的音乐,他听到的只是“渐渐……“(最后一句)
师:老天为什么这么不公平呀,他双目失明
他只能听到“渐渐……” (最后一句)
师:他饱受着饥饿、病痛的折磨,他只能听到“渐渐……”(最后一句)
6、老天对阿炳是不公平的,但阿炳被困难吓倒了吗?
你从哪看出来的?
(读: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五、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1、师:他多么希望他能过上幸福的生活,阿炳不仅听到了叹息、哭泣、倾诉和呐喊,大家拿起书“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诉给这茫茫月夜”,他为什么要通过琴声来倾诉呢?
2、配乐读第5节。
3、起初,琴声委婉连绵,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随着乐曲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4、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在二泉池边回荡,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动人的乐曲(播放音乐《二泉映月》)。
5、多么动人的音乐,多么伟大的音乐,一个双目失明的艺人,一个充满苦难的民间艺人,一个对未来充满渴望的民间艺人,他靠什么创造出了伟大的作品?
6、当阿炳沉浸在夜色中,忘我地拉起二胡时,他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7、是音乐安慰他孤寂的心,你想对他说什么?
六、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1、这首不朽的曲子深受我国人们喜爱,在国际乐坛也享有盛誉,齐读最后一段。
2、总结:苦难带给人们的是什么?悲痛、哭泣……,但是,对于勇敢的人、坚强的人和敢于同命运抗争的人来说,苦难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我们勇敢面对苦难吧!
板书设计:
二泉映月
听:叹息、哭泣、倾诉、呐喊
阿炳 倾诉:委婉连绵、升腾跌宕、步步高昂
(同命运抗争,追求美好理想)
语文学科活动方案篇5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西班牙民歌,作者以简洁自然纯朴真实的语言,字里行间,意蕴幽长。通过生活中最简单的一个表情微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整个社会大家庭更加和谐。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性的呼唤。
教学目标
1、学会本文,了解生字,正确读逝、隆、顿、转瞬即逝、善良淳厚这几个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
3、使学生知道微笑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
课前准备
多媒体、录音带
课时
2课时
板书设计
微笑
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
时间很短,留下美好回忆
无论穷富,都需要微笑
巨大的作用
请别人用微笑表示宽厚
发出倡议永远微笑吧
教学活动设计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录音带《歌声与微笑》。
2、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
1、教师播放录音,提要求:
(1)本文为什么以《微笑》为主题?
(2)课文中几次提到微笑?
2、检查课后生字、词语
特别提示形近字:逝与浙隆与窿顿与吨
(二)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你是怎样理解?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谈谈自己的看法。
3、教师指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相似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谈对文中诗人为什么把微笑比喻成最好的身份证的理解?
4、文章前五个自然段,都是提到微笑给我们生活中带来的美好与幸福,让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有时一个微笑就以足矣!第六自然段作者笔锋一转,提示我们我忘记对你微笑,你能否给我一个微笑?这应该是本文中的经典,告诫我们彼此之间要相互理解,和谐相处。
三、拓展延伸,畅所欲言
1、你经常把微笑送给别人吗?你曾感激的接受过别人的微笑吗?
2、学生联系实际谈经历。
3、学生把谈到的实际生活中的感受写下来。
作业设计
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在实际生活中体会感受微笑的重要意义,并随时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微笑
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
时间很短,留下美好回忆
无论穷富,都需要微笑
巨大的作用
请别人用微笑表示宽厚
发出倡议永远微笑吧
语文学科活动方案5篇相关文章:
★ 学科工作总结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