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通过撰写具有启发性的教案,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下是总结了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区编三年级汉语文下册教案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
区编三年级汉语文下册教案篇1
?槐乡五月》:
版本:苏教版语文(第六册)
年级:三年级
教材分析:
?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织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主题自然的生发开去。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五月的槐乡到处盛开着槐花,婀娜多姿,香气醉人。第二自然段写被香气熏醉的孩子们尽情享受槐花饭的香甜。第三自然段写孩子们用槐花装扮自己,表示他们对槐花的喜爱之情。第四自然段总写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课文的语言如诗般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描写抒情的水乳交融,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写出和"白茫茫"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教学准备:
录音、挂图、小黑板、学生每人准备一串槐花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实物槐花)同学们,这是什么?仔细观察,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实物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对槐花的美、香有个感性认识。)你知道槐树几月开花吗?
2、板书课题
3、针对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槐乡五月什么样子?那里的槐花什么样子?)
二、初读课文,解答刚才的疑问。(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1、自由读课文。
2、讨论交流:从刚才的阅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3、全班交流。
4、刚才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了哪些“拦路虎”(生字词)?想办法赶跑它。
5、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划出生字词,并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选择自己的喜欢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体性的表现。)
6、(出示卡片)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齐读
(3)指名理解词语(联系课文内容理解)
(4)齐读词语
7、方法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词的?
8、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9、分自然段指名读,及时纠正。
10、理清课文脉络。出示思考题:
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1、自由读课文,看看自己喜欢哪一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给同桌听。
12、文中哪些地方你读不懂,提出来交流。
三、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生字新词
2、听写词语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听读评价。
2、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对课文第一段的内容产生整体印象,把握主要内容。)
3、出示“槐乡的山山洼洼……”句,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答,明确:槐花多、美
哪些词语表明槐花多、美?
想不想带我们到槐乡看一看?学生自由读,指名感情朗读。
4、出示“有的槐花……”句。自由读,思考:
(1)这句话写了什么?这两句话中有几个比喻句,分别把什么比成什么?
(2)读一读,从这比喻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出示:“嗡嗡翁……啪啪啪……”句,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听到小蜜蜂在说什么?从小朋友的脚步声中你听到了什么?
指名答。
谁能读出这种喜悦?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让学生自己认识朗读中的不足,自我纠正,自我提高。)
齐读。
6、出示:中午……这时候……在香海中了。
齐读:你闻到了什么?有几种味道?
从“浸在香海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美读:读出这种香气四溢的感觉。
7、范读课文,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这几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从课文生发开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听弦外之音,会言外之意。)
8、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
2、指名读第一层
(1)这一层是写谁的?理解"傻乎乎"。小朋友为什么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呢?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第二层
(1)这一层是写谁的?从中你知道槐乡的孩子有什么特点吗?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四、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自由读一读,槐乡的孩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想不想尝尝做槐乡孩子的感觉?男同学扮演小小子儿,女同学扮演小姑娘,试一试。(在表演中实现师生与文本的交流、互动。)
5、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四段
1、齐读
2、说说五月为什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你喜欢槐乡吗?喜欢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
3、讨论: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六、总结课文
1、教师小结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七、作业
1、练习四,照样子写重叠词语。
2、背诵课文。
3、画一画:把课文中描绘的画面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下来。
区编三年级汉语文下册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俱、纠”等5个生字。会写“俱、众”等14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检阅、议论”等21个词语。(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
学法指导:
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字新词。
知识链接:
在波兰,特别隆重庆祝的国庆有两个。一个是5月3日,是1791年5月3日通过波兰宪法(它是欧洲第一部宪法,也是世界第二部宪法)的周年纪念日。另一个是11月11日,这是波兰的独立节。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通过自学,我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我会写:
2、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我理解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它们是:
3、我要把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二、合作探究
1、自主识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鼓励有创意的识字方法。
2、认真观察今天要写的生字,说说我们在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讨论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思考:课文中写了队员们的什么事?观众们是怎样夸他们的?用笔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
三、课堂小结
读出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四、课堂检测
完成填空,理清课文思路。
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自然段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 )写队员们商量一件“棘手”的事,( )自然段写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感受大家对残疾人的尊重和爱护,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博莱克的勇敢参与的精神。
3、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
一、自主学习:
1、听写词语。
2、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合作探究:
学习三──九自然段。
1.一些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里可以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是什么事呢?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
2.那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呢?队员们都有些什么想法?大家满意吗?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习第十──十六自然段。
1.我们小组齐读课文。
2.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博莱克当时的心情。用笔画一画。
3.讨论: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
读第12段,体会博莱克的心情。
为什么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
三、课堂小结
学习了课文,我们每个人一定都被深深地感动,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
四、课堂检测
1、引导写话。
(1)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你说:。
(2)检阅结束回到家,博莱克对妈妈说:。
2、抄写文中好的词句。
五、课后反思
区编三年级汉语文下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识生字7个;积累含近义词素的成语;会使用“吩咐”和“嘱咐”。
2、正确朗读课文。
3、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重点学习:读句子提出问题,并在课文中找有关句子。
4、了解蔺相如完譬归赵的故事,体会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故事导入:《卞和献玉》。
2、板书课题,激趣思考:“完璧归赵”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问题。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纠正读错的`生字新词;指导读难读的句段)。
3、交流:说说对“完璧归赵”的理解。(最后,找到“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这句话,板书并读一读。)
三、结合以上句子,再读课文。
1、为什么“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呢?
(1)引导学生学习第1-3节,并思考。
(2)交流,然后指导朗读,体会赵王的无奈、蔺相如的坚定。(教师适当诠释蔺相如此行的重任。从国力来看,赵国只能答应交换;要是让秦王白白得到和氏璧,赵国就会被人小视。)
2、蔺相如是怎样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的?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脉络(要回宝玉、争取时间、派人潜送;参插《词句活动室2》)。
(2)抓住蔺相如说的三句话展开教学。
①找一找:蔺相如一共说了几句话?哪几句话?
②说一说:为什么说这几句话?(看到秦王没有诚意,要回宝玉以争取主动;再一次试探秦王;争取时间把宝玉送回赵国。)
③读一读;秦王为什么乖乖就范?体会蔺相如的智和勇。(第1、3句话的理解,可以从秦王的反应表现入手,譬如:“信以为真”和“只好同意”。第2句话作为重点来理解,可从蔺相如的动作、神情和语言入手。)
四、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其它句子。
1、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句子,并提出问题。
2、在小组内通过联系上下文讨论解决。
3、教师适当组织全班讨论。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用一二个词语评价蔺相如,并简单说说理由。
七、指导完成《词句活动室1》。
(1)补充完整。
(2)提示学生注意每个词语中所填入的字词的意思。
(3)再写几个类似的词语。
八、作业:
课外阅读《渑池会》、《将相和》。
区编三年级汉语文下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读懂文中描写人物神情、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心情,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
3、体会阮恒无私奉献的精神,加深对“朋友”一词理解;
4、体会人物内心活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的内心活动;
2、继续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解题质疑
1、同学们,许多英雄模范为了祖国、人民的利益牺牲了自己的利益、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事迹令我们感动,他们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可是今天,毅然献出自己鲜血、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生命去挽救朋友生命的,竟是一个小男孩。大家想不想了解他的故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她是我的朋友(板书课题、齐读),相信学过之后大家一定会对“朋友”这个词有新的理解。
二、默读全文,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师:说说初读课文之后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口头提出问题,教师适时提炼后给bbs论坛发新帖子)
2、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这回你们可以大声地朗读,还可以与同桌讨论,共同来给刚才的问题回复帖子。(生回帖后全班浏览)
3、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急需输血、冒死献血)
4、小结:是啊!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输血迫在眉睫,在这紧急的关头,终于有一个小男孩愿意为小姑娘献血,他就是阮恒。
三、理解重点语句,探究人物心理
1、阮恒给小姑娘献血的过程中是怎么想的呢?在这一单元的导读和本课的预习要求中都提到了要抓住描写人物神情、动作的语句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的学习方法(师板书:神情、动作、内心活动),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句子画“~~~~”,从这些句子中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内心活动,多读几遍,还可以在书上及时把自己的感悟以批注的形式记录下来。
2、学生汇报自学重点语句的情况:
①你找到的是哪一句?(生说一句,师在电脑主机上点击哪一句画“~~~~”)
②对于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把你的内心感受读出来。
3、提问:同学们,阮恒在献血的过程中,从啜泣一下,到又开始呜咽,到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说明什么?
他一次又一次地掩饰自己的害怕,又说明什么?
4、小结:终于有个孩子愿意为小女孩献血了,他就是阮恒。输血前,他害怕过、犹豫过,但是仍然数他最勇敢,只有他愿意为小女孩献血。
5、引读: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输血前的'害怕、犹豫,却又不乏勇敢,让我们一块儿把这些令我们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愿意做动作的可以站起来读。
好,下面老师读表示时间的词,请同学们读表示阮恒神情、动作的句子。
师引读下列句子:
师:抽血过程中——生:阮恒一动也不动……不说
师:过了一会儿——生:他突然啜泣了一下……捂住脸
师:但过了一会儿——生:他又开始呜咽……痛苦
师:接着——生: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竭力制止抽泣
6、你觉得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令你感动?好好读一读,体会一下,和同学互相说说你的想法。
四、继续学习课文,体会高尚品质
1、这个时候,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阮恒,阮恒立即停止了哭泣。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医生会对阮恒说些什么?阮恒又会说些什么?
老师课前对“输血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可以进入“网上资源”,查一查老师给你们收集的“输血知识”,还可以结合你们自己课前所了解到的输血知识,练习扮演医生劝劝阮恒。
2、假如老师就是阮恒,你们会怎么来安慰我,让我立刻停止了哭泣呢?指名说。
3、是啊,阮恒是以为自己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后自己会死去,可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阮恒是怎么回答的?(全班齐说阮恒的回答:她是我的朋友)
听了阮恒的回答,你们觉得阮恒是个怎样的人?(阮恒为了挽救小伙伴的生命,不惜献出自己的鲜血,牺牲自己的生命。)
师:阮恒对待朋友舍己救人、无私奉献。(板书:舍己救人、无私奉献)
五、利用网络,读写结合
1、教师在网上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任务。
课内任务1:点击“时光邮箱”,把你学过课文之后想对阮恒说的话发送e—mail给阮恒;
课内任务2:先进入“友情小站”自由选读感兴趣的材料,再点击“心意小屋”,在电子卡片的空白处用一两句话写下你对“朋友”这个词语的理解。
2、交流展示学生作品。
3、布置课外任务。
课外任务1:收集关于“友情”的格言或中外故事,制作一个以“伟大的友谊”为主题的班级专题网站;
课外任务2:进入“轻松聊聊”,把你学过课文之后的感悟在聊天室中与同学交流;
课外任务3:试着自学其他写“朋友”的文章,说说哪些地方令你感动。
(注:“友情小站”内容为大量的与“朋友”有关的诗歌、散文、格言、成语以及朋友之间相处的感人故事等。采用“确定展示方式——完成电子作品——自由访读作品——推荐展示作品——上传电子作品”的形式进行网络学习与发布)
六、展示学生作品,教师深化总结
俗话说:“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是人一生的财富。友情,是人心灵深处最温馨的港湾。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珍视友谊、珍惜朋友!
当朋友有困难时,让我们像阮恒一样,伸出热情的双手去关心、帮助身边的每一个朋友,让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爱心、充满友谊!
区编三年级汉语文下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机器人的能干,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学词识字。
难点:感受机器人的能干,激起对科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
1、字词卡。
2、有关机器人的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引入,导疑激趣
1、读课题,思考: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请带着你想知道的问题读一读课文。
二、自主学习,读通课文
1、自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汇报初读收获:读课文之前,你提出了什么问题?读了课文之后,你知道了什么?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读懂的?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多种形式读字,纠正读音。
2、小组合作交流,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3、读准由生字构成的`词语,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初步理解词义,理解不了的做上记号。
4、练习书写生字。
①仔细观察田字格上的范字,
按字形结构归类,找出容易写错的字,说说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②教师相机范写难写字,学生评。
③学生在田字格上先描后写。
④同桌共同欣赏评价所写的字。
四、扩展延伸
搜集有关机器人的图片资料,带到班里与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字词卡,巩固识字。
2、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文中的机器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细读课文,积累词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2、介绍自己读懂的词语,并说说你是运用什么方法弄懂的。
3、用“”画出描写机器人外形的句子,用“ ”画出体现机器人能干的词语、句子读一读。
4、提出不懂的地方,请老师、同学帮忙解决。
三、读演结合,加深体验
1、再读课文,注意读好对话,体会语言魅力。
2、学生自由进行机器人角色体验(动作要表现其滑稽与笨拙)。
3、表演。小组为单位,由组长组织,以课本剧形式表演课文。
四、交换信息,深入感悟
1、小组里交流搜集到的图片资料,共同欣赏。
2、讨论探究。
①你还知道有哪些机器人?它们能干什么?
②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五、练习与扩展
1、完成课后练习3。
2、把你喜欢的词语写在你的采集本上。
3、与大家合作办机器人图片展。
区编三年级汉语文下册教案优秀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