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鲸的教案推荐6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优秀的教案使教师能够在课堂上更好地组织内容,减少盲目性,通过教案,教师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是总结了小编为您分享的语文鲸的教案推荐6篇,感谢您的参阅。

语文鲸的教案推荐6篇

语文鲸的教案篇1

教材简析

本课记述了在作者的乡下老家,有一个种桃花心木的人,他“模仿老天下雨”给树苗浇水,促使树苗“拼命扎根”,以长成大树。作者由种树联系到做人,借树的成长喻人的成长,说明了只有在不确定的生活中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成才的道理。

设计理念

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中明理,在举例中体验,使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种树人说的两段话。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领悟树木成长和人的成长之间的相似之处,受到生活与成长的启示。

3.认识本课“侥、租、秧、汲”4个生字;会写“旱、萎”等8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感悟树木成长和人的成长之间的相似之处,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准备

1.课文挂图。

2.小黑板。

3.布置学生查阅桃花心木这一树种的有关资料,适当了解种树和树木生长的有关知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交流释题巧导入

1.师生谈话,交流学生搜集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

2.(出示课文挂图)老师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通大意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利用工具书、小组内互助或者请教老师解决。

2.指名读一读,初读时遇到的难懂的语句,并初步说说读懂了什么?

3.交流汇报读书收获,主要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顺序,理清文章层次。

4.教师。

[本环节意在让学生充分接触课文,读懂句子,感知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顺序、层次。]

三、品读感受晓内容

1.再读课文,画出描写育苗人奇怪举动的语句。

2.带着疑惑的语气读给同桌听。

3.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常规思维下我们怎样浇水育苗?(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4.创设情境,引书。

看到育苗人这样奇怪的举动,作者心中有许多疑惑,你心里有哪些猜想呢?假如现在老师就是那位育苗人,就站在你们面前,你想问老师什么?

5贝着你此时的疑惑,再读一读描写育苗人举动的语句。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心中的不解与疑惑,在反复读书中加深体会,在指导朗读中加深感悟。]

四、研读感悟明道理

1.默读种树人的话,仔细品味。

2.小组内以小记者采访育苗人的形式交流这一部分内容,然后在全班交流。

3.重点研读,交流汇报。

小黑板出示以下问题:

(1)“种树不像种菜或种稻子……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在理解这段话的含义后试着用“之所以……是因为……”这一语言形式回答小记者的提问。

(我之所以不确定地给树苗浇水,是因为我在模仿天上下雨,锻炼树苗的根系在不确定供水的环境中寻找水源、扎根生长的能力。)

(2)“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也是一吹就倒了。”弄懂种树人这种说法的作用。试着仿说一段话,体会一下从相反的角度来说明问题。

(3)文中哪句话是作者由种树人的话产生的联想,他由什么想到了什么?

(4)你怎样理解“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比较禁得住生命的考验”这句话的意思?请举一例来说服大家。

(5)试用一组关联词将这句话联起来说说。

(6)“我听了种树人关于种树的话之后,每天走过桃花心木苗圃时,内心总会有某些东西被触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带点的词?

(7)文中哪句话验证了“种树人种树理论”的正确性?“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充满旺盛的生命力”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拟人)试用此法说一句话。

4.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从育苗人的话中明白的道理。读出“我”的感悟。

[本环节在引导学生交流感悟课文内容的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加深对文中种树人话语所揭示道理的理解。]

五、美读拓展升情感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己不同的感受。

2.假如你就是这些“桃花心木”中的一棵,请把想对育苗人说的话写

来。

第2课时

一、背诵种树人说的话

1毖生自由背一背。

2彼狄凰当乘械那厦拧@鲜可以作适当的引导。

(1)这两段话是从正、反的角度说明了种树人浇水育苗的原因。这样有利于学生整体记忆两段话的内容。

(2)抓住两段话中的关联词语背诵。

如第1段话中的“不像、所以、只是、如果、但是”;第2段话中的“如果、就会、一旦、也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根据种树人说的每句话之间的内在联系,背诵得更快。

3毕奘北乘校看谁背得快。(没有背熟的可以课下再完成)

二、学习本课生字

1.多种形式读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并用“租、萎、规、汲”组词。理解字义,为正确用字做准备。

2.观察要求会写的字,按结构分类。

3.对难字、易错的字进行指导。

“汲”共6笔,第5笔是“及”;“圃”里面的点画不要丢掉。

4.学生练写。

三、积累词语

自选词语写下来。

四、拓展阅读

指《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意想不到的灾害》《丑石》两文章。围绕文前提示谈认识。

五、推荐作业(任选其一)

1.学习运用联想借事喻理的特点写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借事喻理或借物喻人合理。

2.写一读后感。

板书设计:

10桃花心木

(树苗)——→(人)

无规律地浇水不确定中谋生

联想

种树——→育人环境造就人

语文鲸的教案篇2

学习目标:

学习汉字一字多义的用法;在认读词语中认识新字;积累四字成语。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一字多义的用法,识字,读准成语,了解成语的`意思,能给成语分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七,大家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认读词语中认识新字;积累四字成语。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

首先来看《我的发现》,认真读一读,你能发现什么?

1.学生自己读句子

2.集体查字典,了解“回”的集中解释;

3.读句子,选择“回”在句子中的准确意思;

4.举例让学生体会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

5.练一练。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

出示“读读认认”,同学们,认真读读下面的字、词。

1.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词语

2.指名读3.同桌互读4.练一练.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

出示“读读背背”,大家都能很好的识记生字,接下来,读一读这些成语。

1.借助拼音自己读成语。2.指名读。3.学生互读。

4.选择成语说句子。

5.说一说你喜欢哪些词语,把你喜欢的背给同学听。

6.比赛:看谁背得多。

六、布置作业。

1.走进自家厨房,说出厨具名称.

2.背成语比赛

语文鲸的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学习字词句。

2、学写铅笔字,复习各种笔画规则和写好左中右结构的字的练习。

3、背诵成语、谚语,积累语言。

4、口语交际训练:听故事再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1、字词句的训练。

2、口语交际训练。

课时划分:三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字词句训练,既激发学生主动练习的乐趣,又开拓学生思维,增长对动物的认识。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审题。

2、(出示图)图上画了哪些小动物?

3、它们都找不到家了,我们快来帮助它们。它们分别住在哪儿?

4、(出示动物居住地方的图)

这些是什么地方?分别是哪些动物的家?

5、指名上来连图。

6、评议、讨论、交流。

7、读懂刚才有关小动物的词语。

8、填空。打开课本填一填。

9、指名说,讨论,还有什么动物住哪里?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空。

___________ 住在里。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写铅笔字,写好左中右结构的字的笔顺。

2、积累成语。

3、会背诵谚语。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成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

1、出示:树、做、渐。

2、它们都是什么结构的字?笔顺规则是什么?

3、师范写“树”,生描红、仿写。

4、自己描红、仿写另外两个字。

二、教学第三题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2、你觉得司马光是怎样的孩子?

3、(出示成语卡片)读准字音。

4、相互讨论成语的意思。

5、交流。

6、指导背诵。

7、古人没有天气预报,他们靠什么来预测天气呢?

自己读读书。

8、你知道一些什么?

9、指导朗读。

10、指导背诵。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补充成语。

()言善()()()不乱()容()迫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口语交际:看图听故事再表演。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审题

二、指导

1、出示四幅彩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2、教师配乐讲述这个故事,要求学生边看图边仔细听老师的讲述,想象情境,记住故事情节。

3、教师指导学生说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教师再讲述故事一遍,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每幅图说几句话。

5、请学生大致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三、练习

1、自己练说四幅图的意思。

2、同座位互说、练说。

3、教师巡视指导。

四、表演

1、能表演这个故事吗?

2、自由组合,一个当导演一个当旁白,其余五估演故事中的人物,分工合作,师巡视指导。

语文鲸的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在作品当中所倾注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

2、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3、领悟作品语言,感受鲁迅先生独特的语言魅力。

学习重点:

对比手法的运用及作品的内蕴

学习难点:

领悟学习作品独特的语??

学习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研讨、总结

辅助用具:幻灯片

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看一幅图片,(出示幻灯片)。照片上的人物大家认识吗?(鲁迅),此学期我们已学过他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相信同学们对鲁迅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哪位学生能帮着大家回顾一下鲁迅呢?

几个学生分别从不同方面对鲁迅作了介绍,我们今天就来再次领略一下鲁迅的博大的胸襟与坚强的斗志。打开课本,翻到第六课。(板书:雪鲁迅)

二、学习文章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字词,查字典词典解决。(出示幻灯片上的生字词)(博识、处子、粘结、粘连、消释、褪尽、凛冽、旋风、旋转、脂粉奁)

下面找一位学生来朗读一下这些字词。

2、把握文章结构

听录音朗读,看看作者共写了几个地方的雪,段落层次应怎样划分。

(板书:江南的雪朔方的雪)

3、理解文章主旨

作者在《雪》这篇文章当中写了江南雪与朔方的雪,那么作者是怎样对它们进行各自的描绘的呢?又是怎样地把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下面我们就具体来探究一下这些问题。认真阅读课文,运用圈点勾划及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以下问题,每个小组任选一至两题。(出示幻灯片)

(1)诗中所表现的江南雪与朔方雪的美,有怎样不同的特色?

(2)江南雪的“美艳”具体表现在哪里?作者从哪些角度表现朔方雪的形态和气势?

(3)关于江南雪和朔方的雪,作者是怎样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

(4)写江南雪和朔方的雪与表现作者思想倾向有什么关系?

小组内分析讨论,而后派代表进行发言。

(1)(2)之后:你们能不能把描写江南雪与朔方雪的有关句子朗读一下?

(3)之后:“塑雪罗汉”在作者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谁来有感情地朗读有关描写雪罗汉的段落呢?

(4)之后:齐读最后两段。

4、教师小结:

本文作者对江南雪与朔方雪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江南的雪是温润的美,但不长久,相比而言,作者称赞的是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我们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既欣赏到了优美的江南雪景和壮美的朔方飞雪,又从中感受到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因此,这篇散文诗不仅是一支不同凡响的雪之绝唱,更是一曲响彻云霄的人的精神的赞歌!((板书:博大的胸襟坚强的斗志)

三、品味语言,感悟鲁迅的文章风格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的语言确有他的独到之处,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下面的几个问题,感受鲁迅语言的魅力。(出示幻灯片)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4)第四自然段中的“但是”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讨论之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教师小结:所有的文字都是为文章的主旨服务的,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过程当中,也应学习鲁迅的这种严谨的文风,注意语言的运用。

四、拓展延伸

以前我们也学过不少关于雪的诗歌,请大家回忆一下,说出几句有关“雪”的诗句。

五、课外练笔

学习了鲁迅的《雪》,我想同学们一定对雪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吧。课余请以“雪”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六、板书设计:

雪(鲁迅)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优美怀念、向往衬托朔方的雪独立不羁、壮美赞美、追求(博大的胸襟、坚强的斗志)

语文鲸的教案篇5

教学要求

1.通过介绍家人,认识更多的汉字。

2.掌握偏旁为“日”和“女”的汉字。

3.学会在田字格内正确书写“亅”“乚”等笔顺。

4.学会看图写词语或句子。

5.背诵《日积月累》。

6.和大人一起读《猴子捞月亮》,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

1.在田字格内书写时,注意竖钩、竖折和斜钩的用法。

2.背诵《日积月累》。

教学难点

认识汉字的规律,书写汉字。

教学准备

1.田字格。

2.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介绍家人,认识更多的汉字。

2.掌握偏旁为“日”和“女”的汉字。

3.学会在田字格内正确书写“亅”“乚”等笔顺。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块儿进入语文园地七,看一看在这块语文园地里,我们会收获哪些精神食粮。

二、识字加油站。

1.结合课件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幸福而和谐的家庭里,家里有严厉的爸爸、温柔的妈妈、慈祥的爷爷奶奶等。下面,谁能说一说你的家人?(课件)

2.小组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在课堂上回答。

3.结合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这些表示家人的词语。

4.交流收获。

①你认识了哪些汉字?

②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你快乐吗?

③为了让家庭更加幸福、和谐,现在的你应该怎样做呢?

三、我的发现。

1.读一读这两组词语,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课件)

2.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做归纳。

①“日”字旁的字大都和时间有关。

②“女”字旁的字大都和女性有关。

四、比一比,写一写。

1.导课(课件):

同学们,书写汉字这一重要环节又到了,你们准备好了吗?看一看怎样才能把这8个字书写规范、美观。

2.仔细观察,看一看每组字有怎样的特点?

在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归纳:

①“了”和“才”,书写竖钩时,不宜过长。

②“长”和“山”,要注意竖提和竖折的写法,竖提的竖要长,竖折的竖短、折长。

③“儿”和“四”的竖弯钩和竖弯的长短是不同的。

④“我”和“心”,“我”的`斜钩要稍长些,“心”的卧钩要有力度。

3.看老师在黑板上范写这八个字,同学们跟着书写。(课件)

①注意笔顺和写字姿势。

②写完后同桌欣赏一下,写得好的夸夸他,写不好的帮帮他,在写得好的字上画一颗小星星。

4.小结:在书写汉字时,既要注意笔顺,又要把每一笔写好,这样写出的字才会正确、美观。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

了才长出

儿四我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看图写词语或句子。

2.熟记警句。

3.阅读《猴子捞月亮》,从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一些汉字,认识汉字是说话、阅读的基础,本节课我们就继续运用汉字,继续在语文园地里收获知识吧!

二、看图写词语,再说一两话。(课件)

1.结合课件,看一看图上都有什么?

2.学生仔细观察。

3.小组讨论,老师归纳。

①词语:白云大山

②句子示例:

a.天上飘着朵朵白云。

b.远处有一座大山。

4.老师再试着让学生说出更多的句子。

老师提示:根据画面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说出的句子要通顺、流利,符合画面的内容。

三、日积月累。

1.老师示范。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警句。

2.出示句子。(课件)

①教师范读。吸引学生并激发他们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发跟读。范读一到两遍,读出节奏,感染学生。

②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句子读正确,可以自由读,可以同桌互读,也可以小组合作读,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③教师抽查。

④学生评议,纠正字音。

3.感悟句意。

学生反复朗读,然后老师简要讲解这些警句的意思。

四、阅读《猴子捞月亮》。

1.检查学生阅读的情况。在家你和爸爸妈妈合作读了几遍?是怎么读的?

2.让学生展示读,表扬读得好的同学,让其他同学养成课下读书的习惯。

3.整体感知故事内容。(课件)

①猜猜它们是怎样捞月亮的?

②月亮捞上来了吗?为什么捞不上来?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课件)

教学反思

为让学生学得快乐,学有所成,我运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把汉字宝宝当成小天使,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并贯穿始终。孩子们在游戏中识字、写字,积累并学会了词语的运用。一年级学生的记忆特点是记得快、忘得快。根据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记忆力强的特点,我将学习加入比赛中去。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

语文鲸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多观察思考、遇事积极动脑。2、叙事清楚完整、符合要求。

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叙事中体现人物的.聪明,叙事生动具体。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以前读过的课内外写人的优秀习作。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明确要求,确定内容

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明确写话的内容和要求。启发回忆,确定素材。

2、补充题目

二、读写联系,体会写法。

1、启发学生从学过的写人的课文中领悟写法,如本单元的课文。

2、从课外的优秀习作中体会写法、写法。

要表现人物的聪明,必须选取典型示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可出示一典型的病例,然后让学生讨论,体会写法。

三、先说后写,修改完善。

1、个人练说互评;

2、选出好中差学生试说,师生共同评议;

3、动笔写话,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5、品读赏析,体验成功。

四、朗读习作,集体评议。

五、修改完善,同桌或小组学生互相传阅,和快乐。

语文鲸的教案推荐6篇相关文章:

触摸春天语文教案6篇

初中语文经典教案6篇

小学生语文课教案6篇

语文活动教研总结推荐6篇

二年级语文太空趣事多教案6篇

二年级语文园地七教案6篇

七年级语文课文《春》教案6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参考6篇

七年级语文教案模板6篇

七年级语文教案通用6篇

语文鲸的教案推荐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7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