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跟踪和监控工作进展,及时调整和优化工作流程,有了工作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分配工作任务,避免任务重叠或遗漏,以下是总结了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研究工作计划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
研究工作计划篇1
本学期课题组将根据中期评估专家组的意见,进一步梳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将关注“四个基于”,即基于儿童视野、基于儿童经验、基于儿童学习以及基于园本经验,着重从案例研究、特色活动研究、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及多元文化研究等方面开展研究活动,做到逻辑思维条理,内容具体清晰;并注重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的积累,为课题结题鉴定做好准备。
课题组在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主题为载体,创造尊重、理解、接纳多元文化的氛围,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增强幼儿全球意识,提高与人交往、与人共处、与人合作的能力。经课题中期评估中专家的把脉与梳理,本学期课题组将基于儿童的视野,探索适合幼儿认知与发展的多元文化研发,依托主题活动和特色活动,丰富幼儿的知识,开拓幼儿的国际视野,提升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和办园品质。
1.主题活动中的渗透,传承传统文化。在现有主题统整课程的基础上,精心挑选适合幼儿认知的中外文化精髓,并渗透于幼儿园语言、健康、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学科领域中,通过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激发、保持并发展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在中国年的主题中,让幼儿感受中国传统的“年”味,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舞龙会等等,从而培养和树立幼儿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幼儿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经典咏流传”主题活动中,幼儿通过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高雅情趣,开阔胸襟,从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2.特色活动中的体验,感受多元文化。课题组围绕“在游戏中体验,在游戏中感知”的原则,注重在区域游戏和职业体验中,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游戏环境、多层次地投放游戏材料,以及教师适时地引导,让幼儿感受多元文化。比如烘焙屋里的中外饮食文化;表演区域演绎中外文学作品等。同时,还有跨文化学习的特色活动,挖掘各国富有特色的文化,使幼儿在对中国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能够平等地对待和欣赏异域文化。
本学期,课题组将基于幼儿的经验,盘点幼儿园现有资源,关注园所周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尝试规划和建立课程资源图,从而完善幼儿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更大化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注重课程审议,审议课程内容、审议课程资源、审议师幼互动的策略,从而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教育教学的质量。
本学期,课题组还将于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经验,关注教师的案例分析能力,开展现场浸入式和陪伴式的教科研活动,引导教师发现问题,以案例为抓手进行问题剖析和问题反思,从而寻求最佳解决问题的方式,真正提高教师教科研的水平;同时,注重经验的积累,本学期课题组的成员每月完成1篇案例分析或活动反思,每学期至少完成1篇与本课题相关的论文,并发表或获奖。
研究工作计划篇2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美术小课题的教科研活动要以学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为指导,即以“课题研究为中心,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与信息技术”两个基本点,在美术教学中要倡导自主学习辅助以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注重教学的实践性与开放性。通过美术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教会学生本学科的自学方法,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从实际出发,努力探索出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研究思路和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研究中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利用多媒体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培养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具体安排:
三月份:
1、参加课题组会议,讨论本学期学校的研究计划和小课题组计划。
2、整理上学期的美术小课题资料及本学期的计划,保存。
四、五月份:
1、推荐理论学习书籍及相关学科专业书籍,学习过程中要求记录学习心得,并适时交流。
2、备课组教材研读活动。
3、组织参加文学艺术作品大赛。
六、七月份:
1、参加课题研讨活动:分析研讨课,学生学习效果分析、教学设计与课题研究的相关性分析。
2、参加理论学习。
3、根据研究主题,上好各人的一节研究课。及时撰写教案和反思。
研究工作计划篇3
一、指导思想
在新基础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以本课题为基础,以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积极开展实践层面上的研究,致力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加强课题工作的过程管理,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和实践。以科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质量同时,大胆尝试转变教育教学科研方式,追求实践层面创新,将科研活动系列化、主题化,进一步推广研究的影响。
二、工作目标
1、以研促教,以教促学,增强全组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实施课题研究的能力。逐步总结提升课题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广课题研究的影响,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2、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课程观和学生观,开发课程资源,可以体现课内外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技能的发展,逐步获得综合应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交际的能力。
三、 工作重点
1、通过课题的研究,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过程观,以此来促进教师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根本
转变。
2、通过课题的研究,学生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拥有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使得各种情感态度、知识技能、价值观在过程中“动态生成”。
3、通过课题研究,对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与不断改善,构建新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
四、具体措施
(一)组织各类培训学习,增强教科研意识和研究水平。阅读学习教科研类的书籍,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本学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基础教育类的文章。指导教科研的实践操作,解决在研究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少走弯路,快速提高教师们科研水平。
(二)明确研究方法,课堂实践,实施研究。
(三)强化管理,提高研究效益。
为了使课题研究取得突破,保证实验的效果,我们强化对课题实验的管理,尤其是课题实验的过程管理。我们要求课题有学期研究计划和总结,有阶段成果分析,有阶段实验报告,有教科研成果,同时对实验的资料进
行归档整理。在此基础上制定课题管理制度。加强对课题研究过程的监控,定期检查研究的进度,督促到位,落实到位,使课题正常有序地进行,确保研究的效果。
四、工作安排
二月份:
制定本学期的课题计划(负责人:王玉)
三月份:
第一周:课题组理论学习(负责人:徐燕)
第二周:课题组理论学习(负责人:卜风丽)
第三周:个人案例及反思交流(负责人:王玉)
第四周:课题组研究课听、评课。(负责人:王玉) 四月份:
第一周:课题组理论学习 (负责人:沈福星)
2、个人案例及反思交流。(负责人:王玉)
3、课题组研究课听、评课。(负责人:王玉)
4、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负责人:朱宏)
五月份:
第一周:课题组研究课听、评课。(负责人:王玉)
第二周:课题组理论学习 。(负责人:邱海燕)
第三周:课题组成员专题教学设计(负责人:赵艳君) 4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负责
人:曾林霞)
六月份:
1、收集整理课题资料。(负责人:王玉)
2、撰写个人课题小结并参加校课题组小结交流。人:王玉)
研究工作计划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提高州温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凸显教育科研“重过程、重实证、重应用”的工作思路,创新教科研工作机制,以深化课程改革、课堂变革区域科研引领为重点,突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学校德育课程、学习指导课程的培育,为我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做出贡献。
二、工作重点
(一)为区域教科研质量提升服务
1.完善教科研工作五大机制。
(1)研究机制:编制《州温市“十三五”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报指南》,立足我市实际,将区域课程改革中重点、难点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研制重点课题招标制度,吸纳高校专家学者、区域教科人员、一线骨干教师参与合作研究,积极申报国家级课题,创新课题研究机制。
(2)成果推广机制:做好第一批市级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研究项目的总结,从推广路径、应用效果与成果深化研究的角度进行梳理,拟出版应用成果集;跟进指导9项第二批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与深化研究项目的研究活动,形成“应用-深化-拓展”一体化的州温教科研成果推广机制。
(3)过程管理与指导机制:以《教师课题研究活动策划与管理创新研究》课题为载体,研制课题管理新常规,开展年度省级重点课题中期检查与指导,形成课题常态管理与指导机制。(4)优秀资源共享机制: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构建优秀教科研成果、优秀德育课程、学习心理指导、生涯规划课程等资源学习与共享机制。
(5)教科研成果评审机制:通过全市统一的课题、论文评审,加强州温市课题论文专家团队建设,形成指向整合的州温市课题论文评审机制。
2.做好三项评选工作。
(1)做好市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工作和省第五届成果推荐工作。树立新一批课程建设、课堂变革、学科教学、教学管理等领域中创意好、实践深、有影响、可推广的典型。(2)做好20xx年省、市级各类课题的结题和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和省20xx年教科规划课题立项推荐工作。
(3)协助院办做好第二批课堂变革示范学校、示范学科、优秀项目的评选活动。
(二)为区域深化课程改革服务
1.推进课堂变革项目。(1)做好《“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省级课题结题工作,召开专家论证会,提炼研究成果;(2)对《“学为中心”课堂评价标准(讨论稿)》进行跟进调查,拟定课堂评价标准试用稿及操作方案;(3)启动基于数据的学情研究,丰富“学情研究”方法。
2.深化课程改革项目。以省教研重点课题《基于整体优化的州温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为载体,在义务教育阶段组建课题研究联盟学校,本学期开展学校课程规划的研制、拓展性课程建设、学校课程整合三项研究;协助基教处做好州温市义务教育阶段深化课程改革第一批试验工作,重点做好市实验学校委员会会员单位试验工作,召开市小学阶段深化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
(三)为学校特色发展服务
1.协助直管处做好市局直属学校“家门口好学校”项目的科研引领工作,帮助学校明晰项目价值、明确操作路径、开展教研活动。
2.成立教科研视导团队,蹲点做好学校教科研视导工作,帮助学校提炼经验、发现亮点,培育特色,重点帮助学校制定课程规划,推荐选用可操作的三条路径。
3.配合省教科院做好瑞安虹桥路小学、鹿城区双屿小学两个省级教科研孵化基地的研究推进工作。
4.开展市第三届“教育创意项目”系列活动,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四)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
1.做好第二届教科研管理研修班第三、第四次活动,召开结业汇报会。
2.开展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经验交流会,引领教师做真实地研究。
3.加强跨区域教科研交流,组织参加年度长三角教育科研城市群联盟活动。
4.继续深化教科研活动策划与改进行动,提升教师对教科研活动的策划能力和学术品位。
(五)为学生健康发展服务
1.心理健康专项研究。以教研活动为载体,着重做好生命教育、学习指导、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加强学校心理辅导站运行机制建设,规范和普及学校心育工作;加强危机监控,落实危机预防辅导方案。做好上岗证管理工作,扩大心育教师队伍。
2.德育课程研究。小学以养成教育为主题,培育学习习惯、自我管理、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等系列体验性德育课程;初中以公民教育为主题,培育价值教育、责任教育、诚信教育、学习规划等系列体验性德育课程。
3.营养与健康专项研究。做好《区域推进学生营养与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成立州温市学生营养教育联盟,开展营养教育活动方案、读本或教材征集评比;做好“州温市学生营养与健康”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推送,举办学生“营养与健康”教育科普宣传周活动。
教育科研(德育)活动表
周次普高周次日期内容地点对象
预备周
18.24—8.30
普高学校学生报到,始业教育,正式上课
28.31—9.6
省教科研先进个人、集体推荐与材料报送
推荐对象
20xx年各类课题结题与优秀成果材料报送
各县(市、区)课题管理负责人
39.7—9.13
20xx年省市各类课题成果评审
49.14—9.20
?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结题论证
另定
课题组成员
59.21—9.27
中秋节放假(9月26-27日)
69.28—10.4
20xx年度省教科规划优秀成果推荐
710.5—10.11
省重点教研课题《基于整体优化的州温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构建》开题论证会
课题组成员、研究联盟学校
810.12—10.18
第二批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活动(一)
有关学校
课题应用负责人等
910.19—10.25
市第二届教科研管理研究班第三次活动
乐清虹桥中学
1010.26—11.1
期中考试
普高学校学考选考
1111.2—11.8
市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
省20xx年规划课题申报
1211.9—11.15
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成果汇报会
1311.16—11.22
省级重点课题研究中期调研与指导(一)
永嘉
乐清
1411.23—11.29
市小学深化义务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暨实验学校委员会学术年会
乐清实验小学
实验学校委员会会员单位、课题组学校
1511.30—12.6
市第二届教科研管理研究班结业汇报
市第三届“教育创意项目”征文评选
1612.7—12.13
第二批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活动(二)
有关学校
课题应用负责人等
1712.14—12.20
学生营养教育研究成果征集评比
年度优秀教科研成果编写会
12.21—12.27
省重点教研课题《基于整体优化的州温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活动
1912.28—1.3
元旦放假
201.4—1.10
省级重点课题研究中期调研与指导(二)
泰顺
苍南
211.11—1.17
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提炼研讨会
231.25—1.31
期末考试
1月30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一)寒假开始
研究工作计划篇5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浙江省关于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为导向,以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研究和教育信息化研究工作为重点,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中小学评价改革研究
1、加强中小学评价管理和指导,不断完善中小学评价改革管理制度,使全市中小学教学评价有章可循,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推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2、认真做好全市93所中小学评价改革实验学校评价改革实施工作,加强调研视导和交流,有计划有步骤开展试验。通过各实验学校合作交流、研讨、展示活动,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组织召开全市中小学评价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大力推广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成果,引领全市教育教学评价改革。
4、做好教育教学评价课题调研指导工作。调查研究我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的现状,形成评价发展对策并对现有研究课题进行分类、分层进行合作交流、调研指导,提高研究质量。
5、在原有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义务教育(包括幼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并组织实验。全面推进学生评价改革。
6、联系市中招办参与中考、高中会考改革研究,协助市教育局直管处参与学校办学水平评价方案制定研究,做好普通高中课改前期的教学评价调查摸底及评价方案的研制工作。
7、办好“教学评价”网站(主页),收集丰富网上教育教学评价资源。定期刊出“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专集。
(二)做好市教育局承担的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结题工作
1、做好教育信息化总课题结题工作,在取得省20xx年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的基础上,全面落实结题计划,进一步深化研究,加强分课题、子课题结题检查和管理,注重下乡结题调研指导,及时推广课题结题的经验及成果。
2、继续以建模为重点,大力推广我市提炼出的信息化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八种教学模式,组织召开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讨会,推广新成果,交流新经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3、以建队为关键,继续通过教育信息化研修班的培训活动,培养和锻炼一支精干的教育信息化骨干队伍,带动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确保教育部重点课题顺利结题。
4、继续办好《教育信息化研究》学员专刊和“教育信息化”学员网站,广泛交流学习研究经验及文章,不断提供丰富的网上资源,优化网上信息交流。
5、组织召开分课题具体负责人工作会议,落实结题新任务。组织部分研究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参加教育信息化研讨会,获取第一手材料,深化研究。
6、做好全市中小学德育网站(主页)及学生德育小软件的评比工作。
7、及时收集、汇总、整理加工研究材料,认真做好总课题结题报告撰写及修改完善工作。
8、准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的课题申报。
20xx年下半年教学评价研究室工作安排
时间 主要工作内容 备注
8月至9月
1、组织召开市直属学校教育信息化分课题具体负责人会议。
2、修订义务教育学生综合评价实施方案。
3、分别召开学生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评价实验学校负责人会议。
4、“温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实施方案”实验调查。
5、教育信息化分课题结题指导。
6、市教育信息化总课题结题报告撰写。
10月
1、召开县(市、区)教育信息化分课题具体负责人工作会议。
2、市中小学德育网站(主页)及学生德育小软件评比。
3、中小学评价改革实验学校调研指导。
4、市教育信息化研修班培训活动(第十一次)。
5、组织市中小学评价改革实验学校到上海考察学习。
6、召开教师评价改革课题组会议。
7、市局《农村教育信息化普及推广的研究》课题方案准备工作。
11月
1、组织召开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研讨会。
2、市教育信息化总课题成果报省。
3、部分中小学评价改革实验学校调研指导。
4、市教育信息化研修班学员外出考察学习。
5、《农村教育信息化普及推广的研究》课题申报工作。
6、刊出《教学评价》专集(二)
11月7日至11月13日期中考
12月
1、各县(市、区)农村教育信息分课题申报。
2、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实验学校调研指导。
3、启动《农村教育信息化普及推广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4、召开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讨会。
5、教师评价实验学校调研指导。
6、召开教师评价改革实验学校工作会议。
20xx年1月
1、洞头、永嘉县教育信息化课题调研指导。
2、召开学生评价改革研讨会。
3、准备市第二次中小学教育教学评价改革优秀案例评审工作。
4、召开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实验学校负责人会议。
5、教师评价改革实验校调研指导。
6、刊出《教育信息化》20xx年第6期。
7、学期工作总结。
8、制订下学期科室研究工作计划。
1月22日
寒假开始
研究工作计划通用5篇相关文章:
★ 研究报告作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