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以下是总结了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海底世界活动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海底世界活动教案篇1
教材分析
海底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是幼儿喜爱的场景,生活着许多奇妙的动物:鱼、扇贝、螃蟹等。我们生活在海边,幼儿常常去到海底世界,也会被奇妙的动物吸引,对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本活动借助幼儿已有经验、同伴学习、视频学习等,引导幼儿了解海底世界,认识几种海洋动物的形状、颜色等典型特征;中班幼儿表现欲望和表现能力进一步增强,指导幼儿通过绘画、剪贴等形式表现海底世界。
活动目标
1、知道海洋动物的外形特征。
2、初步尝试用剪贴、泥工等不同表现形式和多种材料制作海底动物。
3、喜欢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海底世界。
活动准备
1、《海洋动物》视频。
2、幼儿学习资源⑤第11页。
活动建议
1、观看视频《海洋动物》,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认识的水生动物及他们的特征。(也可请到过“海底世界”游玩的幼儿讲一讲自己的见闻。)
2、幼儿自选操作材料,构思如何表现海底世界。
(1)观察幼儿学习资源⑤第11页,互相交流:自已想制作什么?选择哪些材料来制作?
(2)提供幼儿学习资源⑤中的《海底世界》,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制作材料。
(3)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运用不同表现方法,选择多种材料进行制作。螃蟹的表现方法:用纸盒或泡沫饭盒及辅助材料进行制作;用橡皮泥及辅助
材料进行泥塑;用绘画的方式表现。
各种鱼的表现方法:用彩色塑料瓶盖制作美丽的小鱼;用一次性纸杯制作章鱼等;用绘画的方式表现热带鱼、鲨鱼、鲸鱼等。
3、幼儿分工进行泥工、剪贴等制作活动,教师可适时地帮助个别幼儿。提醒幼儿将完成的作品布置在背景图的合适位置。
4、共同欣赏作品,教师引导幼儿可从色彩和创意等方面大胆进行评价。
海底世界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的海洋生物,综合运用搓、压、盘、手捏等多种方法表现海底生物的形态糕
2.会利用多种废旧材料进行装饰。
3.能充分想象、尽情创作。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欣赏过"海底世界"视频。
2.师幼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
3.音乐《水族馆》。
4.陶泥及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
教师:我们一起欣赏过奇妙的海底世界。海底都有些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呢?(鼓励幼儿大胆交流)
通过活动前的视频短片,幼儿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海底世界的奇妙,对于海洋生物也会有更深刻的感性认识。把自己的感知经验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也是一种知识的再现和积累过程,而且通过让他们充分表达,幼儿各自的感知经验得到分享。
2.分组讨论:用学过的多种方法塑造奇妙的海底世界。
(1)引导幼儿思考自己制作的内容及方法。
教师:你想制作些什么?准备怎么做?
(2)幼儿分小组讨论。
(3)请小组代表交流作品构思。
3.幼儿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音乐)
(1)鼓励幼儿运用搓、压、盘、手捏以及各种废旧材料来制作和装饰。
(2)教师适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4.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相互评价。
(l)鼓励幼儿将本组的作品编成一个故事。
教师:请每组的代表来讲讲你们的海底世界里发生的故事吧。
●此环节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在语言方面的组织能力和表述能力,更好地介绍小组的创作意图。
(2)教师对构思新颖的作品予以重点点评。
活动建议:
☆家园共育为了让幼儿能更好地表现各种海底生物,家长可以引导幼儿有目的地欣赏一些实物鱼。有条件的可以去水族馆参观并用相机拍摄下来,回家后与幼儿一起讨论鱼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用泥怎样来体现,鱼鳍除了用泥做还可以用什么辅助材料来表现更好,等等。这样有利于帮助幼儿学会思考,学会知识经验的迁移。
?评析】
本活动是幼儿在陶艺中所学技能的综合运用。因为是初次进行综合技能的使用,会有些难度,但教师不必参与太多,做好引导和鼓励即可。如,在制作前注重幼儿间的相互交流和协商,体现幼儿间的互动与经验的分享;在制作过程中尽可能地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法来制作海底的生物,注意废1日材料的创意使用,力求新异等。
教学反思:
通过画《海底世界》让我从中发现了以下几点
1、孩子对线条的绘画能力有些欠缺
2、涂色均匀和颜色搭配不够完善
3、孩子对作品的展示和自我介绍很大胆很自信,而且本节课我也做到了尊重幼儿的表现及表达
4、在下次绘画中我会注意以上失误,多方面培养幼儿绘画的能力。
海底世界活动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画出形状、大小不同种类的鱼,尝试用线条变化来装饰小鱼。
2、幼儿对画的造型、上色、线条来发展小肌肉。
3、通过对海底世界动物——鱼的绘画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
4、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水粉颜料、水粉纸、蜡笔、多媒体课件《海底世界》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呀,何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请你们来欣赏一下,看看视频里面有什么,待会来告诉何老师,小眼睛要仔细看喔!(教师播放"海底总动员"视频)(2分钟)
二、认识鱼的形状
感受鱼的色彩(2分钟)教师:刚刚小朋友们在视频里看到了什么?(提问小朋友)你们想到一次海底旅游吗?(想)今天让我们坐着潜水艇去海底探险吧!来,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我们出发吧!(教师出示ppt)教师:海底世界里生长着各种各样的鱼类,种类非常多,每种鱼的身体形状和颜色花纹都不一样。有的鱼身体形状和花纹是对称的,有的鱼身体形状和花纹是不对称。(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观察每一条鱼的不同特征)
三、小朋友看海底世界鱼的图片(10分钟)教师: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鱼,它们身上有的有彩色的条纹;有的长着五颜六色的斑点;有的嘴长得像把剑;有的鱼长着翅膀,还有的鱼还床上漂亮的裙子呢。那么你喜欢的鱼是什么样子的?
提问幼儿教师:让我们继续欣赏其他小朋友的画吧!小朋友们画了一条大鱼,还有它的小伙伴,大鱼和它小伙伴的身体上都有不同的花纹,还有鱼的周围有些海草石头等等来陪着小鱼们。
四、幼儿创意绘画(20分钟)教师:刚刚小朋友们都欣赏过漂亮的海底世界,现在,就让小朋友们把你们心目中的海底世界画出来吧!在绘画的之前,老师有2个小要求:
1、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首音乐,这首音乐完了,你就要停下。
2、我们不要把底色图上,待会老师请小朋友们用水粉颜料涂,我们只画海底里面的小生物,除了小生物,我们还可以画海草,石头装饰。
现在,老师来示范一下如何刷底色,首先,我们用刷子沾一下颜料,在盘子里扫一扫,不然会太多颜料的,再用刷子在纸上从左往右刷,这里刷完了,就在下面跟着刷,刷了一次还要不要刷呀?(不要)不然纸就会烂喔!知道了吗?请小朋友轻轻的下火车,安静的绘画。
(1)幼儿进行绘画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想象。
五、活动结束教师:小朋友们,音乐停下来了,请小朋友你们画完了吗?
活动的延伸:
教师:今天,我们当了一名小画家,把漂亮的海底世界画了出来,现在呢,我们进行绘画大赛,我们邀请老师们来当评判员,看看哪位小朋友能得到评判员的奖品,好吗?现在,请小朋友拿起你们的画过来老师这里排队,一个跟着一个喔!(请小朋友排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欣赏)
活动反思:
利用观看美丽的“海底世界”图片导入,不仅引起幼儿兴趣,还为幼儿积累了绘画经验。课堂组织井然有序,内容循序渐进。整节活动孩子兴趣高涨,气氛良好。
海底世界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马蒂斯剪贴画作品简洁、夸张的造型艺术风格,大胆地表达对作品的认识和感知。
2.尝试用概括、夸张的剪影方式表现海底世界。
3.体验创作剪贴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课前组织幼儿欣赏有关海底世界的图片。
2.物质准备:课件、作业纸、剪刀、胶棒、各色彩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了解剪影的艺术特征,引发联想
1.出示ppt(喜洋洋),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剪影的特点。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张有趣的图片,你们看看,它是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噢!虽然图片上没有画出喜洋洋的眼睛和鼻子、衣服,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图片上有喜洋洋的羊角、全身卷曲的羊毛、可爱的大鞋,只要找出这些,我们就可以推测出他就是喜洋洋,这种图片叫做剪影。
2.通过对剪影的认知,初步感知剪影的艺术形式。
——我还有一个更有趣的剪影,它是海里的一种生物,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大家看看它的样子,想一想,可能是什么呢?
——刚才的两个剪影从外形上看,有什么不同?
小结:喜洋洋的剪影看起来比较复杂,第二个剪影看起来很简单,是由几何形状组成的,从上看像是半圆的头部和半圆的肚子,我们推测可能是海马、海龙;从弯弯曲曲的长条形状看像是海底的植物,我们推测可能是海草、海带,或者是正在游动的海龙。
二、欣赏马蒂斯的剪贴画《海底世界》,感受作品的风格,表达自己的认识
1.出示画家照片,介绍画家及作品名称。
——我今天带来的这幅作品,是一幅剪贴画,他是法国赫赫有名的画家马蒂斯剪贴的。马蒂斯爷爷年轻的时候,画了好多漂亮的画,他在80多岁的时候,拿不动画笔了,就在纸上涂上好多漂亮的颜色,然后把彩纸剪成有趣的图案,贴成一幅幅大的剪贴画。
——这幅作品的名字叫《海底世界》,刚才那个剪影就是作品里的一部分,这里有美丽的海底景色和一些有趣的生物,请小朋友们来欣赏一下,看看他们的样子,想想,它们可能是谁?
2.幼儿分组欣赏、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你找到了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3.集体交流对作品的感受和认识。
①从形象上欣赏作品的艺术特征。
——这幅画里你找到了什么海底生物?你为什么觉得它是××?
——它和你见到的××影子很像吗?比如(边指边说):这条鱼尾巴和我们平时见到的鱼尾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像什么形状的?
——画家把他们的剪影都变化了,和平时我们见到的不一样了,但是我们仍然能够认出它,这种方法很夸张。
②引导幼儿欣赏、感受画家运用色彩表现海底五光十色的手法。
——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
——画面有这么多的颜色,画家想要告诉我们海底世界是个什么样子的呀?
③引导幼儿从构图上欣赏,感受画面热闹的海底景象。
——有这么多的的海洋生物在一起,这个海底世界看起来是怎么样的?
小结:这幅画里有许多有趣的海洋生物,他们的样子很简单,有三角形和半圆形样子的动物,底色用了许多色块拼贴起来,就像是阳光照在海底,海水五光十色,色彩看起来很丰富、很美。海洋生物在海底生活得多么快乐、多么热闹啊!
三、幼儿分组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欣赏海底世界的视频,丰富幼儿的素材。
——马蒂斯爷爷在剪海底世界的时候,仔细地观察了海洋生物,所以才剪得那么好。小朋友也要好好观察海洋生物,记住它们身体的形状,剪出来的一定和马蒂斯爷爷一样好!
2.引导幼儿分组交流自己的创作意向,渗透剪纸要求。
——海底世界多么美丽呀!你想剪一剪海底的小动物吗?想剪什么呢?
——怎样才能让海底世界变得五光十色呢?
——刚才小朋友说的海底生物有很多,怎样让你们组的海底世界热闹起来呢?
小结:每个小组要先用彩纸把五光十色的海底粘贴出来,然后开始剪海底生物;剪的生物又要简单又要像,为了让你们组的海底生物多一些,你要多剪一些!
四、引导幼儿分享交流,体验创作的乐趣
看同伴的“画展”,鼓励肯定幼儿的大胆创新的造型设计,分享成功的喜悦。
海底世界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认识海中的动植物;
培养幼儿对海底的兴趣及对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海底世界挂图、 幻灯片
活动过程
1、老师收到一个礼物,想看看是什么吗?
2、出示海底世界挂图,请小朋友说一说都有什么?(幼儿回答)
3、这些鱼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鱼一样吗?(形状、图案多、花纹颜色漂亮)
4、教师介绍海底里的动植物:包括各种鱼类、贝壳、珊瑚、水草、海星等。
5、请幼儿欣赏幻灯片——美丽的海底世界。
6、让这些动植物好好生活,应怎么做?
7、告诉幼儿要减少水污染,保护人类的海洋环境。
活动延伸
画一幅海底世界的图画或用橡皮泥捏出海中的动植物。
海底世界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滚画
2.对色彩感兴趣,愿意参与活动
活动重点:
幼儿能大胆的尝试滚画,愿意积极地参与活动。
活动难点:
幼儿在活动中能积极地用语言进行表达。
活动准备:
1.硬纸板盒子,盒子里放上一张画有小鱼样的纸,颜料三组,每组的颜色为红黄蓝、蓝绿红、黄蓝绿,汤勺若干,弹珠若干。
2.画有一面是哭脸的空白鱼,一面是彩色的笑脸的鱼。一张是海底世界的背景大图。
3.经验准备,在活动前让宝宝知道鱼是生活在水里的,在大海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鱼。
活动过程:
一、欣赏海底世界背景大图。
1.你看到了什么?这里是什么地方?
二、为小鱼装扮新衣
1.听有哭声哦?谁在哭?我们问问它为什么哭?(出示空白小鱼)教师:哦,我的朋友都有漂亮的新衣穿,我也好想穿,这样就可以开开心心的在大海里和好朋友一起玩了。
2.我们为小鱼穿上漂亮的衣服吧,让他开开心心的和好朋友一起玩。
三、教师示范引导幼儿进行滚画
1.小朋友盒子里都有一条小鱼,小鱼请小弹珠到盒子里来玩一玩
2.怎么请弹珠的?用勺子,请后勺子放回盒子家里。
3.老师边念儿歌边示范滚弹珠(小弹珠圆又圆,跳进盒子玩一玩,摇一摇,晃一晃)
四、引导幼儿用弹珠和颜料一起来滚画
1.我们请颜料也到盒子里玩一玩吧!
2.用勺子请弹珠到颜料里去洗个澡,请完后勺子放回哪里?
3.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念儿歌,老师来滚画(小弹珠圆又圆,跳进盒子玩一玩,摇一摇,晃一晃,变出许多小线条)
五、小朋友操作,教师帮助念儿歌
1.引导幼儿用一种颜色的颜料来滚画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滚画
3.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小鱼的变化,试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六、活动结束
我们去请太阳公公帮忙
活动延伸:
等宝宝们画完的画,晒干后,将他们剪下贴在还等世界背景图上,丰富画面,并将它张贴在区角中。
海底世界活动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