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敏锐性和逻辑推理能力,优秀的作文能够以独特方式彰显个性和自我表达,下面是总结了小编为您分享的花木兰,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花木兰,作文篇1
成功心理学认为,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在长期的研究中,成功心理学发现,每个正常人都有其独特的才干以及由才干构成的独特优势。重要的是,每个人应该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之后要做的则是将自己的生活,工作和事业发展都建立在这个优势之上,以期取得成功。
成功心理学的创始人唐纳德·克里夫顿博士说:成功者一般都了解自己的优势所在。但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很难把握自己的优势是哪种类型。成功心理学在做了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些基本规律,让你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
当你看到别人在做某件事时,你心里是否有一种强烈的召唤感——我也想做这件事;当你完成某件事时,你心里是否会有一种愉快的欣慰感——我还可以把这件事做得更好;你在做某类事情时几乎是自发地,无师自通就能将其完成得很好;你在做某类事情时不是一步一步,而是行云流水般地一气呵成……这些都是最重要的信号,它诠释了你的优势所在。
花木兰,作文篇2
初夏的早晨,清凉的微风在身边抚过,我一如既往的坐在紫藤树下看《花木兰》。
正当我看到木须带替神龙去保护花木兰时,我身边出现了一个神秘的箱子,我既害怕,又对它充满了好奇,这箱子里是什么东西呢?玩具?文具?还是魔鬼?我抱着侥幸打开箱子,准备一探究竟。突然一股强大的力量把我吸了进去。当我睁开眼睛时,我正躺在一座宅院的大门口,鹅毛大雪漫天飞舞,我的身体被冻僵了,一个身姿曼妙的女子,不费吹灰之力把抱进屋子里,这不正是传说中的花木兰吗?哇!我穿越了,我真的来到了花木兰的闺房,看着浑身被冻伤的我,花木兰用心的为我疗伤,不久我痊愈了。花木兰武艺高超,勇敢自信,从小我就特别崇拜她,真希望她能教我一些防身的本领,她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和蔼的说“小姑娘,看你长得柔柔弱弱,我还是教你一套防身本领吧。”能跟心目中的偶像学本领,我心里自然乐开了花!花木兰对我说:“你既然要学功夫,那就要有决心和毅力。”她一招一式都教的非常仔细,看得我眼花缭乱。轮到我试试了,我心里非常紧张,担心我做不好。花木兰笑着说,“不要紧张,只要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就能成功。”第一次因为我拳脚没有密切配合,摔了个四脚朝天;第二次因为用力过猛,胳膊脱臼了。经过两次失败之后,我认真总结经验,打拳的时候,既不能用力过猛,也不能用力太轻,要柔中带刚,刚中带柔,刚柔并济才行。第三次我终于打出一套完整的“护身拳”。
夜幕降临,在花木兰的护送下,我踏着青青的草地,回到了紫藤树下,这时,我看见《花木兰》这本书最后一页多了几行字……
花木兰,作文篇3
坐在沙发上,细细品味着王安忆的《我们家的男子汉》,不由为文中天真可爱的小男孩而哈哈大笑。这时,我也不禁想起了我们家的花木兰,于是,写了下来。
她,是我的妹妹,花心蕊,六岁,心中踌躇满志,一身爱国情怀,总有着“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为乐”的壮丽想法。
上次,电视上报道一位穷苦勤奋的儿童双目失明,请求社会帮助的事件。妹妹天真地问,失明是怎么样的,是不是比打针还痛苦?我忍着笑意,有些严肃地说:“失明,就是眼睛看不到东西了,如果能得到眼角膜,并且能够手术成功,就能够治好失明了。”“那眼角膜是什么?我有眼角膜吗?”妹妹仿佛对这件事很感兴趣,眼睛忽闪忽闪地问。“嗯,眼角膜呢,我也说不好。”的确,面对一个懵懵懂懂,对世界充满未知的小不点解释这么专业化的词语,确实有些难度。“不过,我知道每个人都有两个眼角膜,有了眼角膜就可以看见东西了。”“哦!”她恍然大悟,仿佛对我的回答很满意,“那我把眼角膜送给他吧!”“可如果那样,你就看不到东西了。”“那我就看不到《喜羊羊和灰太狼》了。”她小心地问。“是的。”听了我的回答,她似乎有些犹豫,眉头紧皱,脸上满是严肃,认真。忽然她又高兴起来,“我可以捐给他一个,2-1=1,我还有一个,这样,我就能和他一起看《喜羊羊和灰太狼》,一起去抓蚂蚱了。”她高兴地笑起来,仿佛是为了她的聪明和博学。
看到她无邪的笑,看着她月牙状的笑眼,看着她跳动着红头绳,我的内心也仿佛被洗涤了一番,明静而愉悦,忘却了学习的压力和城市的喧嚣。静静地,自在地享受这人性初时的真善美,享受这稚气、真诚、善良的感动。
上次,包饺子时,听奶奶说了心蕊的一次英雄事件。那时,家长都有事,于是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让妹妹带一个小婴儿。后来,小婴儿盯着一个小虫哇哇大哭,心蕊大义凛然地踩死了小虫。听完后,我不由被妹妹的行为而感动,要知道心蕊最怕的就是小虫,多次为看到了小虫而吓到哭。如今,却又不惧不畏地踩死小虫。我能想象她当时的勇气,她坚定的眼神,她握紧的拳头;她知道她要背负的责任及她应该做的事情。于是她勇敢,坚定,一心想着婴儿,想着她的责任,英雄地踩了下去。后来,我戏称她是花木兰,她倒很愿意接受。她喜欢英雄,崇拜英雄。
其实妹妹是个可爱玲珑的小淑女,虽然有些贪玩,有些调皮,但她却常常为鸟儿的受伤而难过,为花儿的开放而欣喜。她喜欢美,爱护美,拥有美。她会倾听树木的低语,她会鼓励受伤的动物。看,在那一片田野中,心蕊甩动着她的辫儿,欢快地唱歌,跳跃!
我们家的花木兰,正用自己的方式欢快地长大。我相信,她的明天会充满光明,愿心蕊,我的妹妹,我们家的花木兰快快长大,天天快乐!
花木兰,作文篇4
“花木兰”这个词几乎所有流着中华民族血液的人都知道,它,已不再单单是在历史上谱写下一首壮丽史诗的女子的名字了,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一种不管别人怎么说都只做自己的精神,一种,敢拼敢闯、永不退缩的精神。
这次我们学校的课本剧,是我们初中参与学校艺术节汇演的最后一次,不论是舞台上一个个人物角色的表演,还是感情丰富的配音,又抑或是那些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们,都完美的在属于我们的舞台上演绎出了那种“花木兰”精神。我有幸担任了班级总负责这一职务,有幸参与并尽了自己的一分力量,有幸目睹了大家一起的努力。由于得知课本剧的事情的时间比较迟,所以,当别的班都已经在排练了的时候,我们依然在为表演什么剧目而大伤脑筋;别的班都已经在根据演员的身高去租借演出服装时,我们还在争吵着主角定为谁;甚至到了舞台上已经有班级在演出时,报告厅外的走廊上依然能传出我们演出道具的叮当声——我们依旧在紧张的排练ing。可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过分的紧张,而是有条不紊的一步步进行着排练,大集体中的每一个小齿轮都在尽心尽力的完成着各自的任务。
从每一幕整体感觉的把握,到剧中人物细腻的心理揣测;从一家人得知“可汗点兵”时的无奈,到战场上的恢宏气势;从表现花木兰在战场上的巾帼不让须眉,到显示木兰归家之后的娇柔美丽,不知演员和配音们投入了多少心力、时间。在年级汇演的时候,我站在后台,从一个不太好的角度看着舞台上演员的演出时,心中胀胀的,酸酸的,有种名为感动的情绪在滋生、蔓延,溢满胸中,溢出眼眶,视线模糊。那一瞬,我想,不论结果如何,不论别人喜爱与否,我们,享受过程,并且学会珍惜……
花木兰,那个美丽的女子,在历史的长河中以自己独特的姿态书写了一首英姿飒爽的史诗,而我们,传承着她的精神,在属于我们自己的舞台上挥洒着青春的汗水,表现着自己敢拼敢闯和大无畏的花木兰精神。
花木兰,作文篇5
话说北魏年间,中原有一位聪明美丽的。姑娘叫花木兰,她有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弟,一家人过着农耕生活,其乐融融。
天有不测风云,正像民国一支小曲唱的那样——“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幸福的生活总是短暂的(不短暂哪来这千古盛传的美谈呢?),有个叫柔然的少数民族不务正业,干起了强盗的勾当,大举入侵北魏了。
北魏是要抵抗的,于是在国内大规模征兵,无奈人力不足,老年人竟然也在征召之列。花木兰那行动不便患心脏病哮喘香港脚等各式疑难杂症的爹地,名字就赫然在征兵册上。
花木兰是孝顺的,她可不想让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爹成为胡人的一盘下酒小菜。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假冒顶替事件发生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北大假民族考生不知是不是受到了这事的启发)花木兰从军作文5篇花木兰从军作文5篇。她跨上白兔马,毅然奔向疆场。
花木兰正是妙龄女郎,本该待字闺中的,没准哪天走个桃花运,找个如意郎君就把自己给嫁了,要不是劫掠成性的柔然人捣乱,她现在哪会像这样万里赴戎机呢?所以,花木兰痛恨侵略者,发誓要喋血沙场素手刃贼,把柔然佬送上西天。为此,她行军打仗之余,每天都要闻鸡起舞,苦练武功,还抽空研习兵法和皇帝的重要讲话精神。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一位军界超女诞生了。她不但武艺超群,而且忠于朝廷团结同志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她把出征前天子的教导化作英勇杀敌的行动,出手狠辣,拔刀必见血,每次打仗都会拎回一大堆敌人的首级。为了炫耀胜利、震慑敌胆,花木兰甚至会在腰间吊上几颗敌酋的头颅。她身姿婀娜,走起路来如风摆杨柳,那几颗敌人的脑袋在她屁股蛋上磕磕碰碰左摇右晃,这道酷毙了的风景在敌人看来煞是恐怖
所以敌军但凡听说花木兰来了,就不寒而栗,闻风而逃作文。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正义终会取得胜利,成功的天平倾向了中原汉朝。花木兰凯旋了,作为军功卓著的战将,她入朝拜见天子,得到了n多赏赐。花木兰淡泊名利,不愿做官,向往环保低碳绿色的田园生活,于是她衣锦还乡,重新开始了她的女子装扮,和亲爱的爹地妈咪又过上了安宁的生活。
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僧人智匠在《古今乐录》称:“木兰不知名。”长300余字,后经隋唐文人润色。
明代文学家徐渭将《木兰诗》改编为《雌木兰替父从军》,剧中自称“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自此,木兰的父亲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莲,弟弟叫花雄,母亲是花袁氏。清代《曲海总目提要·雌木兰》也说:“木兰事虽详载古乐府。按明有韩贞女事,与木兰相类,渭盖因此而作也。木兰不知名,记内所称姓花名弧及嫁王郎事,皆系渭撰出。”
祖冲之《述异记》、李亢《异志》皆提到木兰姓花。一说为木兰本姓朱,清康熙年间的《黄陂县志》曰:“木兰,本县朱氏女,生于唐初,……假男子代父从军,……至今其家犹在木兰山下。”焦竑在其《焦氏笔乘》中也说道:“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但有木兰是姓魏的说法,也有一说为木兰姓韩。另据《新唐书》载:“少女木兰,姓任”。
北魏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
一位名叫花木兰的妙龄女子对着房门织布,传出的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的母亲很为她担心,一直试着安慰她,想让她将心中的苦闷一吐为快。虽然木兰嘴上说着自 己没事,但是她的神情充满了忧愁。原来,前一天晚上她看见了征兵文书,而每一卷上都有她父亲的名字。虽然父亲年事已高,但无奈木兰并没有兄弟,所以她父亲必须得出征。
后来,木兰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女扮男装,替自己的父亲去征战。她悄悄地跑遍了各家集市,买来了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
天蒙蒙亮的时候,她已经离开了家,开始了艰辛的旅程。夜晚,她露宿在黄河边,仿佛听到了父母呼唤自己的声音,但仔细一听,不过是黄河的流水奔腾。次日,到达黑山头时,她又仿佛听见那亲切的声音,但认真一辨,却是燕山的战马嘶鸣。
木兰和她的战友们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山越岭,时间飞逝。如水寒冷的夜里,大家都没有合眼,只听见北方的寒气中传来的打更声,只看见反射着凉凉月光的铠甲。可惜的是,这些努力为国抗战的人不满分作文网一定都能回到自己温暖的家,因为有些人把自己的命永远地留在了战场上。
幸运的是,经过多年的战争,木兰平安地回来了。她因为在战场立了大功、取得了胜利而被天子召见。天子给木兰记了很大的功勋,还赐予她金银财宝。木兰却表示,不求成为尚书郎,只望能骑马还乡。
木兰的父母听说多年未见的女儿要回来了,激动得眼含泪花。他们互相搀扶着,来到了城门外去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要回来了,也急忙梳妆打扮起来;弟弟更不用说了,忙着杀猪宰羊给姐姐准备丰盛的一餐。
木兰到了家,眼泪不禁肆意流淌。她打量着每个房间,都是回忆中的模样。穿了十数年的战袍终于被脱下,她换回了旧时美丽的衣裳。木兰对着镜子,仿佛又看到了十几年前那个柔柔弱弱的小姑娘……整理了妆发,她出门去迎接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们。
伙伴们看见了她,吓得连连惊呼。他们竟然从来都不知道木兰是一个娇媚的女子。正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的勇敢让她在男儿们中间隐藏了自己,甚至取得了比男儿们还耀眼的丰功伟绩。
花木兰,生卒年代不详,魏氏女,西汉谯城(今亳州市谯城区)东魏村人。名木兰,后称花木兰。其父名弧,乃汉初千夫长。木兰秉承父志,自幼习武,尤工剑术。
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匈奴老上单于(冒顿单于之子,名稽粥)大举入塞,杀掠甚众。文帝大征天下臣民抵御,木兰父当往,然年已老迈,木兰弟尚年幼。木兰悯其父老,便替父从军。木兰初为戍卒,立功后升为小校,后晋升为将军,戍守燕山南麓之曲逆。驰奔沙场,屡建战功。木兰从军12年,人们都不知她为女子。天子因其有功,封她为尚书郎,木兰没有接受,只恳求回家探亲。到家后。木兰脱去戎装,换上女服,随从惊讶不已:木兰原是女子。
木兰墓位于亳州城东魏村北,冢丘高大,苍松环护,翠竹成林,乡人又为其立祠,每年四月初八为木兰生日致祭。
木兰戍边之地名曲逆,即今河北省顺平县,该地人民为感激木兰的恩德,从汉代起就为其立庙建祠,历经多代,香烟不绝。唐朝乾封元年,唐高宗偕武则天到泰山封禅,路经亳州,游老君庙和木兰祠,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封木兰为"孝烈将军"。
孝烈将军
木兰替父从军,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皇上先知她不受封赏。后又听说她还是一位未出阁的女郎,而且貌美,欲纳其为妃子,下旨召木兰进京。皇上一见,木兰果然是位绝色佳人,喜不自禁地说:"孤王见你才学过人,武功高强,忠孝皆全,国色天香,想把你封为妃子,不知意下如何?木兰闻说如雷击顶,暗暗想道:从前昏王因迷恋酒色,祸乱朝纲,以致国势衰危。今四方稍定,不思治国安民,反而封宫选妃,岂不又要重蹈覆辙?她蹙了一下眉头,说道:"皇上恩泽,怎敢不受?只是小女子自幼立下3桩誓愿,若不实现,永不嫁人!"皇上心喜道:"这好办,你说吧,不要说3件,就是30件、300件。孤王不惜千斗金,万斗银,也要办得使你满意。
木兰说:"其一,小女子替父从军,一为尽孝,二为尽忠,三也是为天下女子争一口气。小女子认为天下男女均为人,各有长短,男子做得到的,女子未必不能做到!自前朝实行科选以来,未有女子应试人选者,诚请陛下颁一道圣命。让天下女子也可习文弄武,开科人选,为国尽忠。"皇上听后一愣。木兰又道:"其二,天下之大,当今女子竟无立足之地:在娘家说是人家的人,到婆家须姓夫家的姓,出嫁叫'姓人',恳请让男女均可自立门户。男可娶女,女也可娶男。男娶女时,生儿育女随夫姓,女娶男时,生儿育女随女姓……"皇上不解道:"这是为何呢?"木兰说:"不如此,世人就认为只有男子能传宗接代,女子不能,这样,就将后患无穷。木兰又说:"其三,无论庶民还是皇上,均须一夫一妻,违者罚罪……"皇上听完这三愿。哈哈大笑说:"真是女子之见啊!自古男女有别,孤王岂能改变。
傍晚,皇上下了一道圣旨,封木兰为贵妃,木兰问起誓愿的事,皇上只字未提,木兰遂称病不往。一连三道圣旨,木兰见逼,知道无望,便手书"天下安好"4个大字。"安好"是什么意思呢?拆解起来就是:室中有女方为安,有男有女、男女平等方为好。木兰写好,置于案上。望了望窗外苍茫的天空,然后自缢于画梁。皇上得知,心中惊惭,见木兰所书"天下安好"4个大字,不解其意,命人殡以厚礼,于亳州东郊5里魏园村下葬。
后人为纪念木兰,在她家乡修建木兰祠,大殿上书唐高宗御赐的"孝烈将军"4字。
元代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上的文字至今仍清晰可辨。《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石碑,碑文后附有《木兰辞》全诗。碑文开头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亳之谯人也……睢阳境南,东距八十里曰营廓,即古亳方域,孝烈之故墟也。亦建祠像,土人亦以四月八日致祀,乃将军生朝。”在据《商丘县志·列女》卷十一记载:“木兰姓魏氏,本处子也。世传可汗募兵,木兰之父耄赢,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服甲胄箭囊。操戈跃马而往,历年一纪,阅十有八战,人莫识之。后凯还,天子嘉其功。除尚书不受,恳奏省亲。及还家,释其戎服,衣其旧裳。同行者骇之,遂以事闻于朝。
召复赴阙,欲纳诸宫中。木兰曰:squo;臣无媲君之礼squo;,以死誓拒之,迫之不从,遂自尽。帝惊悯,追赠将军,谥squo;孝烈squo;”。意思是木兰姓魏,替父从军后辞官不受,皇上知道真相后又想把她召到后宫中,但木兰宁死不从,自杀身亡,皇上大惊,于是追赠木兰“将军”称号。现河南虞城仍建有木兰祠,祠中设木兰像,并幸存两块祠碑,一是元代《孝烈将军像辨正记》碑,二是清朝《孝烈将军辨误正名记》碑,当地的各种民间传说和歌谣中也留有木兰从军的故事。
相关记载
花木兰(一说其生于412年,死于502年,享年90岁;一说生于412年,在从军12年后返乡,因不愿做魏主之妃,自杀。)的故事流传广远,一千多年以来有口皆碑,但对于她的姓氏、故居、出生年代,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关于她的姓氏,有人说是姓朱,有人说是复姓木兰,有人说是姓魏,明代的徐渭在《四声猿》中说她是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一说朱文禄)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大姐花木莲,幼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这是至今仍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说法。[6]
明清以后,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再创作,“花木兰”的艺术形象日臻完美。迄今为止,上演过木兰戏的剧种有京剧、越剧、汉剧、昆曲、秦腔、平剧、黄梅戏等20多种,特别是大师常香玉《花木兰》的全国巡演,“花木兰”在民间的影响更加深远,“花木兰”这个称谓在人们心中也逐渐“固定”下来。
再说“朱”姓木兰。唐白居易在《戏题木兰花》中云:“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杜牧也写有《题木兰庙》一诗:“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推上祝明妃。”这说明木兰的故事在唐代已经脍炙人口了。杜诗里的木兰庙在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至今还有木兰祠、木兰墓和将军坊等遗址。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根据上述史料,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木兰应姓“朱”。
此外,还有“韩”姓木兰、四川阆中人,复姓“木兰”、鲜卑族人等说法。?查阅最具权威性的《辞海·词语分册》,其解释为:“木兰姓氏或作花,或作朱,也作木,均无确证。
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省视。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花木兰的事迹传至今,主要应归功于《木兰辞》这一方民歌的绝唱,是这篇长篇叙事诗歌颂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年代考证
至于出生年代,姚莹在《康輶纪行》中说她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时人;宋翔凤的《过庭禄》中则说她是隋恭帝时人,程大昌的《演繁露》中则说她是唐初人。而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又作《木兰诗》)等等的描述,对于花木兰的历史年代问题,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民间说法是:
第一种说法是:
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木兰多次参与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的战争,且表现突出,但却无人发现她是女子。战争结束后,朝廷欲授予她尚书郎,被她婉言拒绝。
第二种说法是:
这种说法来自于清朝褚人获的小说《隋唐演义》。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多载,屡建功勋。后与窦线娘交战被擒,线娘验明她女性身份,与之结为姐妹。窦建德兵败,线娘请花木兰送信给罗成,木兰途中回乡探望父母,不巧被可汗得知花英雄为女儿身,要招其入宫。花木兰将书信交于妹妹花又兰,托她代为送信后自刎身亡。
狂风吹打山岗,齑粉满天;战士努力杀敌,血肉模糊。木兰踌躇着站在黑山上,远眺着家的方向——月亮正随着黑夜逝去的地方。
她有些迷惘,遥远的黑夜延伸不到家的方向,死寂的黑暗却拥抱着战场,拥抱着死亡。她为了父亲从军,她为了父亲挥出了那把剑,即便剑终将会折断。她不为谁而战,只为自己的家而出勒。
山上,一盏盏帐中的灯淹没了黑夜,如果将那摇曳的灯火称为生命,那家乡便会成为力量吧;如果将英雄与家乡放在同一架天平上,他们也许会争论不休吧。木兰,从未将自己视为英雄,从未觉得自己有何伟大之处,她的动力,她的力量,也只来自于父亲的叹息与母亲的哀伤罢了。此时,家乡正淹没在一片黑暗之中,发出的光芒也被夜吞噬殆尽。
她不满分作文网是伟人,更不是英雄。是的,她这么想。此刻,她能做的只是思念、守望与前进罢了。她有些迷茫,不知前路,更看不到后路,她仿佛忘记了怒拳为谁而握,利剑为何而战,硝烟为何而起,天下为何不平,家乡远在何处。战火,烧毁了她的从前,她好像只记得护国安邦浴血奋战诛远敌。
不,不,不!我不会忘记!现在不会,以后不会,永远也不会!她看向远方,又看向战场。她恨,恨战火夺走了她的亲情,让她不能与父母相见。她怕,怕战争会洗去她的感情,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帐篷中的灯都灭了,只有她站在山上,无言,无语,心中却有着如同她的名字——木兰,她宛若一朵兰花,绽放在鲜血之上,沙场之中。木兰,这位女战士,将会用自己的那把利剑,劈开回家的路。
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6篇《花木兰的故事作文》,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一秘的价值所在。
花木兰,作文篇6
谁说女子不如男,芳龄参战,代父从军。绚丽夕阳下,一个背影,一匹孤马,一段浴血传奇。谁说女子不如男,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纵然九死一生,依旧义无所顾,豪情万丈。
花木兰,家喻户晓的巾帼女将,幼时我便已经知晓她,不过我对她的印象仅仅只是“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而已,但自从前两天学了《木兰诗》后,我打心眼里佩服这位巾帼女英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她,果敢孝顺而坚毅。听闻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她想到父亲年老多病,又想到无长兄,边疆告急,军情紧急,敌人正肆意地侵略国土。想到此处,她的心中燃起熊熊怒火,于是毅然决定替父从军,守卫祖国。在当时的社会,闺房织布的闺阁女子又能有何作为?叹息中的承诺,思念中“不罢休”的誓言,见识不广,却立志为国而战,代父从军,难能可贵。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她,奔赴战场,英勇善战,胜利归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我不知她是否在黑暗的角落里独自一人啜泣过,呼唤自己的家乡;万里只身赴戎机,清冷的月光照在大地上,宿营地的夜空寂而又荒凉,她应当无数次思念过自己的家乡;战事紧急,她矫健的身姿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我仿佛能看见她在战场上骁勇善战,击杀敌人的模样。为了祖国,为了故乡,为了亲人,她奋勇向前。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的她,淡泊名利,一心只想回乡。可汗问木兰何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其实,为官多好!她立下无数战功,功勋赫赫,百姓们的拥护,有着丰厚的俸禄。也许辞官还乡,是因为她的内心中有一片净土。她热爱着她的故乡,思念着她的亲人,名与利绊不住她一颗炙热滚荡的赤子之心,阻不了她心中潮水般的思念与急切。
归了故里,不为功名,不为光环,木兰心中念着的还是待儿归的阿爷阿娘。归了故里,从容望着的还是暖暖的淡淡的夕阳。
花木兰,作文篇7
我心目中的花木兰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善良、机警,但也平凡的女英雄。
木兰这个形象,以代父从军、杀敌保国的形象出现在我们心中,她作为女姓,却有着男人般的英勇与负责心,甚至胜过一般的男人。并且,她孝敬父母,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木兰在我心目中有着缤纷绚丽的传奇色彩。
木兰为了保卫国家,献出了她宝贵的青春。并且在付出后仍不求回报,当可汗封赏她时,她不愿享受荣华富贵,更渴望回到故乡,与父母团圆,她有着一颗多么善良而圣洁的心呵!
木兰在杀敌时,有着许多善于应变的故事。据说有一次敌军派奸细来探试木兰他们的军营,那时正是过节,而奸细就在大家相互敬的酒中投了毒。关键时刻,木兰发觉了,但不好在过节时扫大家的兴,正在左右为难时,木兰心生一计,说:“伙伴们,我们打仗这么多年,牺牲了不少兄弟,今天过节,我们第一杯应该敬给这些英勇的烈士们,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土地就在我们脚下。来!我们将酒洒向大地,以示我们的怀念。”这一说,大家立即赞成,把那杯杯毒酒撒在草丛里。渐渐地,整个军营中下了毒的酒都倒完了,大家生命没有了危险。真是多亏了木兰呀。
木兰便是这样的一位奇女子,但我不认为她仅仅是这样。我认识的木兰也像普通的姑娘一样,像花一样美,也像花一样追求美。同样也和其他女子一样,爱自己的家,尽管胸怀大志,但仍以父母为最重要。万事孝为先,木兰充分做到了这一点。所以,这个奇女子也有平凡的一面。
我要学习木兰,学习她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她的纯厚质朴,学习她的孝敬父母,也学习她不求名利,视金钱如粪土的高尚情操。
花木兰,作文篇8
花木兰是一位家喻户晓的电影人物,在影片中,木兰以自己的方式体现出了他对家国的热爱,博得了许多男女老少的喜爱。
木兰因为家中没有合适的人选去参加可汗的征兵,迫不得已只能打扮的像一个男人,踏上了血雨腥风的征途。她既是一个奇女子,又是一位普通人。英雄气,女儿情,勤劳善良而坚毅勇敢,淳厚朴质朴而机敏活泼,热爱亲人而报效国家。巾帼英雄,平民少女。
1998年,花木兰可歌可泣的故事被美国迪士尼公园拍成电影,在大众中广为传颂。花木兰如此受人民喜爱,不单单是因为在当时封建制度尚未瓦解的社会,花木兰被迫参军的被逼无奈强而有力地反映了当时统治力量的无情与毫无人性。好在当木兰凯旋的时候,天子原谅了她的欺骗,并且赏赐木兰升官的机会和许多钱财。但木兰拒绝了天子的好意,因为他的父亲已重病缠身,需要他的照顾。后又满怀欢喜的回到了家,见到了自己久违的亲人。
一个平凡的女子战士,经能在属于男人们的战争中活得如此精彩,让我们不得不为木兰极高的忍耐力和她身体里强大的爆发力而赞叹!
奇女子木兰,不仅仅“奇”在她的“替父从军”,还“奇”在他的淳厚善良,她的勇敢无畏,她的孝顺师长……花木兰身上的一个个的闪光点,都值得我们学习!
花木兰,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