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我们展示自己独特思维的窗口,值得阅读的作文需要融入真实情感,总结了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乡的春节的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篇1
我的家乡最热闹的节日就要数春节了。
春节前几天,大人们就开始准备春联、灯笼、烟花等东西了。这些一般是舅舅去买的,而春节要用到的食材,都是妈妈和舅妈采购的。
最令人兴奋的当然还是大年三十那天。妈妈和舅妈一起做枣饽饽,我和弟弟帮忙用硬币在上面刻印子,然后妈妈就用手指将那印子挑起一个拱形,再往里塞枣子。我和弟弟趁她们不注意时,就会偷偷往嘴里塞个枣,她们也装作没有看见。最后剩下的枣就成为了我们的零食。当然,每年大年夜饭桌上总少不了一大盘鱼,象征着年年有余,表达了人们对新一年的憧憬和祝愿,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道菜。
到了晚上,暖烘烘的炕上一张方桌,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有的菜摆不开只好往上摞,再摆第二层。我和弟弟坐在最里面靠窗的位置,姥姥坐在我们中间,妈妈在右面,再外面是舅妈,舅妈对面是舅舅,一般舅舅也在炕边上,因为他和弟弟之间是,那里用被子捂着酒和饮料,这样喝起来不凉。
大人们边干杯边聊着家常,姥姥边吃菜边呵呵地笑着,脸颊红红的',像喝过酒似,实际上她是滴酒不沾唇的。而我和弟弟则是隔着姥姥划拳,当然我们拼的不是酒,是饮料。一张完美的全家福定格在这一瞬间。
知道为什么我总是坐在窗边吗?因为在这里可以看到最美的风景。
听,“咝”,一道烟花划破天空;看,一朵绚丽多彩的烟花在星空中绽放。原本我想用手机录下这精彩的瞬间,可我的目光被夜空中一朵朵竞相开放的花吸引了,早已忘记我要干什么,直到举在半空中的手臂累到酸麻,才想起收回手臂。
好美的烟花,好美的大年夜,真想让时间永远都定格在这一刻。
大年夜里处处张灯结彩的家乡,是我人生中最美的画卷。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篇2
“过年了,过年了!”我们大喊着,这可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最红红火火的节日!我们过除夕总有一些习俗,下面我来说说我们过除夕的习俗。
首先,过年怎么能少了贴春联。这次,可是我自己亲手写春联。我拿来几张红色底的纸,再拿起毛笔蘸墨,便在这红红火火的纸上挥起毛笔,开始了我的书法作品之旅。因为是第一次,所以未免有些失误。把撇写长了,蚯蚓变成了长蛇,或是手一晃,直直的线条成了上下起伏的波浪……最后写成的作品,简直是“千疮百孔”,“破烂不堪”,所以,只好再写一张。这一张,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认认真真,专专注注地写,一定要写好!终于,一副美观的春联展现在大家眼前,妈妈还把它贴在了我家门口,别提有多高兴了!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老家东阳的特别习俗——灌糯米肠。顾名思义,就是用糯米灌的肠子。灌糯米肠是个细活,工艺特别讲究,稍一马虎就坏了。如果糯米太多了,就会像炸弹一样,煮的时候会炸掉,但是如果太少了,吃起来就会不香。做好的糯米肠,十分滑,像一条泥鳅一样,仿佛要从我手中逃脱。灌糯米肠给工我们让除夕“年味十足”生活“多姿多彩”。
最后,就是一个最重大的习俗——吃年夜饭。一碗一碗香喷喷的饭菜从厨房中端了出来,有绿油油的青菜,犹如一块块绿翡翠,还有金亮亮的大黄鱼,在灯光的照耀下,像一块金子似的,闪闪发光,还有白胖胖的在年糕,它可是寓义着年年“糕”(高)的含义……这顿年夜饭,我们吃的干干净净,心满意足,似乎还想再吃一次,令人难以忘怀。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篇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题记
随着耳边一阵又一阵熟悉的爆竹声,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都是满满的喜庆。
春节来了,我们非常高兴,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对联,还有“福”字,“倒福”是“福到了”的意思。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年”,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没有人理会他,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所以春节一定要放烟花
各色各样的烟花把天空装扮得花花绿绿的,“礼花”直冲云霄,“嘭”一声炸开了,天空顿时变得五彩斑斓,那微弱的火药却像七彩花一样绽放着。可好戏不长,“礼花”从天空中慢慢变淡,变淡,直至烟消云散;那边,一股冲击般的银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努力的向上喷着,喷着。落下的便义无反顾跳出了银光,就好像珍珠成千上万从空中掉落,给人极美的感觉;“噼噼啪啪,噼噼啪啪”,这震耳欲聋的响声一定是鞭炮!那热闹的的声音,也足以给20xx增添许许多多的喜庆了。
那边暖烘烘的,旺火烧了起来,而且愈演愈烈,橙色的火苗上下翻滚,好像在呼唤着什么,也好像在喜悦地跳舞。人,物,中国,将春节愈演愈烈,带来了20xx的新气象!
富有年味儿的春节,富有人情味儿的人。
这就是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篇4
春节,这个节日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春节意味着新的一年要到来。在春节期间孩子们是最快乐的……
在春节期间,父母们基本上都会给他们的孩子买新衣服,给他们买他们最喜爱的零食,最喜爱的玩具……
在家乡的春节,每年爸爸都会买上好多好多的鞭炮和礼花,还会挂上红红的大灯笼,在大年三十儿的晚上,每家每户都会把灯笼点上。大约十一点左右人们人们都开始放鞭炮了,一声声震响代表着新的一年人们的生活会红红火火,大吉大利。还听爸爸说三十儿晚上还要请财神。至于这些我是一窍不通,什么请神啊!送神啊!我真的是什么也不懂,大概是老一辈的人们信仰吧?过年了,父母的亲朋好友都会互相拜年,都会祝福对方在新的一年里比上一年好,当然,小孩子也不例外。我记得小时候过年,都要给每个亲属打电话拜年,呵!我最最讨厌的就是这个,因为很不好意思。过年时,小孩子们还会得到很多的压岁钱,而我小时候,妈妈就是我的“经纪人”,她会把我所有的压岁钱存在一个银行卡里,总是对我说,留给我上大学时用的,日常生活里妈妈很控制我的钱包,所以我现在养成了不乱花钱的号习惯。再多的习俗我已记不清了。
总之,春节是代表喜庆,吉祥如意,令人开心的节日,而家乡的春节却更让我难忘!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篇5
春节是个热闹的节日,而在我家乡的春节更是热闹无比,很开心今年又可以回家乡过春节了。
过年了,小朋友们都“罢工”了,大人们都“辞职”了,大家在家中过大年了。
过年的时候,大人都忙碌地装扮家里,孩子们倒很清闲,在大人忙的时候,非得牵着大人的手要他们买好玩儿的。大人们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陪着孩子们买爆竹去了。孩子们都不怕爆竹的声音,大胆地把爆竹塞坑里,塞洞里,扔水里,插土里。每个地方都能成为孩子们放炮的地点,所以在田中、土中,煤中都能看见爆出的一个个大坑。
乡亲们更是淳朴大方。今天,我们家杀猪,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大人们磨快刀具,一切准备就绪,把猪放出猪笼,猪看见大刀,吓得屁滚尿流,直往门口跑。大人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猪抓了回来。杀猪开始了,先在猪蹄子上弄个洞,用打气筒打满气,然后拿大刀把猪肚子剖开,于是一股热气从猪肚子里冒出来,难闻的气味让人作呕。然后人们把猪绑在十字架上,把猪的内脏都取出来,把一部分肉分给亲人、邻居。晚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出来了,有炖蹄子,炖排骨,还有其他的。不用说了,过年就是大鱼大肉,吃得让人超标。
第二天早上,我早早起了床,听见门外的喧闹声。出去一看,原来是成群结队的女孩子来我家要糖,女孩们一边吃着糖,一边还说着春节好。要不是妈妈准备的糖多,女孩们早就把糖拿光了。多亏奶奶有先见之明,把剩余部分给我留了起来,要不,我还吃不着呢!
天气虽然寒冷,但是家乡的春节被人们的热情温暖着。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篇6
春节是炎黄子孙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但由于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各地过春节也有许多不同的习俗。
我家乡的习俗,人们腊月初就开始准备过年了。腊八这天,是一年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孩子们一早就结伴到河里去打“腊八冰”。在大冷的天里,孩子们带着冰块回家,不时用冻得通红的小手拿一块晶莹的冰块,塞在嘴里咬的咯吱作响,这一路上洒满了欢声笑语。这天,家家还要做“搅团”,“搅团”是用豌豆磨的面做成的,有‘“吃了腊八饭,天天忙过年”的说法。
过了腊八那就是腊月二十三了,腊月二十三这天,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了,在这天的晚上,要祭送灶神。俗说:“要送灶神娘娘回娘家,并求灶神娘娘在玉皇大帝面前祈求平安。”
腊月二十三一过,大家更忙了。必须清扫房屋,接着就是杀猪宰羊,筹办年货,还要炸“撒子”、“麻花”、“翻跟头”等风味食品,这种食品的做法独特,味美可口。
除夕这天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院子里,街道上挂满了火红的灯笼,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家家忙着做年夜饭,大街小巷飘散着年夜饭的香味。除夕这天灯火通宵,鞭炮声此起彼伏。等一家人吃完了年夜饭,燃放过鞭炮后,大家便去给家里族的长辈拜年,然后再挨家挨户到族里各家拜访,大家聚在一起吃肉喝酒,唱歌跳舞,直至天亮。初一至初三,串亲访友,相互拜年,共祝新年快乐,并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快乐、健康。
正月初八至十五,各乡、各村的社火都开演了。人们穿着一新、扶老携幼,纷纷走上街头、场院,看那热火朝天的社火表演。那震耳欲聋的锣鼓敲出了农民丰收的喜悦,飘逸的秧歌扭出了农民美好的心愿。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这天晚上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大型花灯展览,全县各个单位将自己制作的花灯、花车摆放在街道两旁,供人们观赏。花灯形态各异、手工精美、色彩鲜艳,远远望去整个街道犹如一条五彩的蛟龙。人们赏灯结束回家后,除了吃汤圆还有一个很精彩的节目——“跳冒火”。在各家门前点燃数堆麦草,男女老幼排着长队从燃烧的火苗上逐一跳过去,俗称“跳冒火”。大家跳着、笑着,在心里祈祷着来年无病无灾、健康幸福。
就这样一个欢乐、喜庆、详和的春节,在欢声笑语中渐渐的远去,人们又开始了一年的新生活。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篇7
每当春节,我总会回到家乡过,因为那里景色优美,有农村的感觉,使人感到一种很舒服、轻松的感觉。
今年,我回到家乡,感觉格外不同,因为我爸爸在后院那里建了一座五层楼的房子,把后院的范围矿大了。全村的人都很羡慕,担忧的就很妒忌,因为他们家里没有钱盖房子,不希望咱们的生活比他的好,就像在我的爸爸那里夺取一些土地,可都被我爸爸看穿了,一一地拒绝了,可是他们还是不知耻地常常来咱们家吃饭。
到了春节,他们都回家吃饭了,当然咱们也可以过得更加开心了。那天早上,我早早的起了床,把被子叠好,一早就跟爷爷奶奶说:“恭喜发财,利是递来。”拿完家里人的所有利是包之后,我偷偷的藏在房间里把利是一一拆开。啊,收获还不少呢!最大封的是爷爷的利是,每次都100—200元,虽然不比邻居表叔给邻居小孩的一封1000元的大,但我已经十分满足了。那天全家咱们都去看望亲戚,因为咱们这些小孩子当晚想趁机“打劫”的了!可苦的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要回利是给别人的小孩子,顺便咱们也去看看家乡周围景色的改变。咱们在去过程中不时也看见有人为了庆祝,都用鞭炮,在临晨四点时,我和姐姐都是因为这些鞭炮,吓得跳起来。
那天晚上,我看见了咱们很多家都放烟花,显得十分隆重,咱们家也不例外,爸爸买了差不多1000元的烟花放,连上边马路打麻将,打牌的人都停下来观看,在全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咱们家,因为我爸爸在村子里,都算个百万富人了,所以烟花比别人放得更多、更长时间,我看得连颈都僵硬了,有很多人都很羡慕咱们。哈哈,这下咱家可有面子了。
在家乡的春节真好,又没又热闹又隆重,比起一些在城市里过春节的好多了,我爱我的家乡——德庆。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篇8
春节是我们最重要的日子,全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春节这一天我和奶奶一起包饺子。
饺子包好以后奶奶把饺子放在锅子里煮,煮好后奶奶把香喷喷的饺子端了出来让我们吃,吃好饺子后奶奶把各种各样的菜端了出来,吃完年夜饭后爸爸妈妈带我去看烟花,我看见美丽的烟花,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红的、黄的、蓝的、紫的……五彩缤纷。我迫不及待的拿出了自己的烟花,我和爸爸点燃了烟花筒,美丽的烟花像朵朵花儿开放。
放完烟花后爸爸妈妈和我去看《联欢晚会》,我看见了许多精彩的节目:有优美动听的歌曲,有幽默风趣的小品,还有滑稽逗人的相声……春节是快乐的节日,是丰收的节日,让我们一起来庆贺吧。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