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青年事迹5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事迹的描述可以激发我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热情,为了向读者传递积极健康的思想,我们写事迹材料之前一定要认真准备,下面是总结了小编为您分享的身边好青年事迹5篇,感谢您的参阅。

身边好青年事迹5篇

身边好青年事迹篇1

杜云,女,1981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龙阳街芳草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她立足本职岗位,带领党员干部坚守社区防控一线。疫情暴发之初,她第一时间组建疫情防控宣传组、党员先锋组,张贴宣传通告近4000份,为社区居民筹集口罩2000多个,指导居民做好居家隔离。她发动社区党员、门栋长、网格员对3846户居民进行拉网式排查,逐一电话核查每户情况,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她组织巡查队、环境卫生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社区公共区域开展消杀作业,确保社区环境安全。她心怀群众冷暖,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她发挥自己昔日“全科医生”专业优势,发动社区有医护工作经历和医学知识背景的居民,组建“居民问诊”微信群,为居民提供专业解答,缓解居民恐慌情绪,提供体温计、药品代购和送货上门服务。她建立“居民买菜群”,让社区干部变身“代购员”、“快递员”,对单独带小孩的老年居民开展上门非接触式慰问,让居民居家更安心。社区居民们都说:“社区有杜书记‘当家’,大家很放心、很舒心。”

被授予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20年9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身边好青年事迹篇2

赵鑫,女,汉族,预备党员,现在包头市石拐区总工会工作。赵鑫是一个普通又特殊的女孩。说她普通是因为她有着所有80后女孩都有的特点——阳光、热情、开朗。而说她特殊,是因为她是一位先天性重症脑瘫的患者。被嘲讽、被歧视等噩梦般的经历伴她走过了本该阳光明媚的童年时光。也正是这样的逆境造就了她勇敢,坚强、隐忍的个性,使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属于自己的奇迹。

赵鑫个子不高,架着一副600度近视眼镜,高度专注工作让她忘记了时间,略显扭曲的肢体动作、额头上渗出的一串串汗珠和被手心里汗水浸断的的指甲,无不彰显着她时刻与病魔博弈的勇敢坚毅。

2005年初,她凭借《我的老师》一文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生作文竞赛初中组一等奖。

2008年高中毕业后,因疾病所困,她没能迈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但天性倔强的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开始了漫长的自学旅程。

2012年9月,因各方面表现突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相关规定,赵鑫被石拐区委、区政府招录到区总工会工作。

赵鑫说“在工作中,我最不愿意说、最忌讳说出口的话就是“我不会”“我不知道”和“这事儿我干不了”……”进入单位后,她始终以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每项任务。特别是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年初的那段时间,单位人员配比与繁重工作任务严重失衡,她依旧出色的.完成了石拐区委、区政府和包头市总工会下达的各项任务,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首创了考核汇报材料的拟写形式;首开先河的设计制作了区总工会“回眸”系列宣传册,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相关领导的褒扬。2014年4月,同年5月被共青团包头市委评选为全市优秀共青团员;2015年5月,她又凭借工作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被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授予了“自治区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

赵鑫从不怕困难,她说“我已经做了4年的工会工作了,相对了解职工的心声诉求和兴趣点,也有不少网上冲浪和网络平台运维管理的经验,如果组织和领导们放心,“互联网+工会”建设工作,我请缨牵头来做。”2016年初,石拐区总工会全面铺开了“互联网+工会”建设工作。政治素质过硬,综合能力极强的赵鑫成为了牵头推进此项工作的不二人选。为使微信公众号“石拐区职工e家”顺利上线,肢体动作严重不协调并存在交流障碍的她几经周折获取到了第三方认证平台工作人员的qq号码,以在线交流的形式完成了公众号认证,使“石拐区职工e家”如期上线。在得到各级工会领导褒奖的同时,她突出的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也得到了石拐区党政主要领导和各部门领导的关注与赞许。经石拐区委主要领导提议,赵鑫于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兼任区委网信办信息员,专门负责魅力喜桂图新浪官方微博运维和大型活动微直播工作。期间,她主动承担了石拐区主办的第一、第二届五当召旅游文化高峰论坛和承办的包头市首届互联网大会图文微直播任务,将大会盛况实时上传至微博平台,累计吸引到30万名网友的关注。点赞和对微博文的转发,极大地提升了活动影响力和地区知名度,为地区经济发展和旅游文化推广贡献了的力量。在2017年4月举办的“石拐网事、回眸2016”颁奖盛典上,“石拐区职工e家”获得2016年度优秀公众号殊荣,赵鑫本人也获得了“最佳网评员突出贡献奖”。

“作为一个参加工作六年的职工,我对石拐区总工会有着很深的情感,在单位人员变更平凡,新老交替出现断层的情况下,我理应承担更多工作。”2018年以来,赵鑫在高质量完成“互联网+工会”建设等工作的同时,主动承接了女职工,大型文体活动组织策划、年鉴志史编撰等综合性工作,开创性的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石拐区女职工手工艺品大赛、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奖知识竞赛、2020年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暨“巾帼战疫、共克时艰、最美逆行者”投票评选等职工喜闻乐见的线上活动,累计参与量达300余万人次。2019年3月她获评“2019年3月内蒙古敬业奉献好人”;4月荣登“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榜;“五一”劳动节前夕获“包头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参加工作10年来,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高度的责任意识及主人翁责任感参与着包头市的网评网宣工作,以坚强不屈的意志力克服了自身因患重症脑瘫导致的行动力迟缓、打字速度极慢且异常吃力等困难。成为包头市委网信办直属网评员以来,她始终坚持高质高效的完成新文明传播和各类网评网宣任务,以独特的视角为以犀利狠辣著称的网络评论注入了情和暖。因工作方法和所取得的成效被广泛认可,2020年3月、她被石拐区委宣传部评选为石拐区2019年度“优秀网评员”;2020年8月又被包头市委宣传部评选为“包头市优秀网评员”。

身边好青年事迹篇3

李二伟,男,1978年8月出生,密云区新城子镇中心小学科学教师。

1998年成为科学教师的李二伟发现孩子们很难理解抽象概念,遂萌生自制教具的想法。从第一件教具“风的形成”演示箱成功开始,近20年来他四处“淘”材料,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教具制作了四百余件,其中几十件获科技创新奖;他的十几位学生还荣获了“科技制作小能手”荣誉称号。

密云区新城子镇中心小学操场上,四年级(1)班的孩子们正在上室外科学课,师生围成了一圈。“发射”,随着一声令下,火箭模型“嗖”地一声冲向天空,发射成功,孩子们欢呼雀跃。这是乡村教师李二伟利用废旧饮料瓶制作的气压式喷水火箭。利用废弃物品制作教具,丰富课堂教学,李二伟已有18个年头,自制教具近400件。

1998年,李二伟分配到密云区最远的山区校新城子镇中心小学,成为了一名科学教师。地处深山区农村,这里的孩子想象能力弱,科学课上抽象的实验太多,孩子根本理解不了,再加上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能够按需有套实用的教具,真是件难事。于是,他萌生了利用废旧物品动手制作教具的想法。

李二伟利用休息时间搜集废旧物品,开始制作配合教学课程的教具。

第一件教具——“风的形成”演示箱,至今让他记忆犹新。课上讲到“风的形成”,他反复强调原理,孩子们还是一脸茫然,课后作业仍是一堆的问题。抽象的知识对于大山里的学生而言,的确是难以理解,在这个节骨眼上,只需要拿上教具在学生面前演示一下,所有问题将迎刃而解。就这样,他下了班,开始画图、设计,到处“淘”合适的材料。一个星期后,所有准备就绪,开始动手制作、实验、找问题、修改。两个月后,他的第一件自制教具——“风的形成”演示箱诞生了。演示箱是用废旧木板钉成的,玻璃管是废弃的灯管,小风车是学生叠的,箱子里还有房屋、树木。虽然谈不上不完美,但学生却对这件“宝贝”赞赏有加,关于风的形成原理,也一下变得柳暗花明了。

变废为宝,废旧材料成教具。教学主任说:“学生看到他用这些东西做出的这么多好玩意儿,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学生就像老师一样,回家找身边的材料来做玩具、做教具。通过他的制作活动,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本中的知识,动手实践能力也大大增强。”李二伟从教近20年,他制作的很多作品“太阳能的利用示教板”“昼夜交替演示箱”“自动风向标”“通电螺线管中的磁场”等,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教具已有几百件,多数都参加了市县级的展出,几十件作品在市县级评比中还获得科技创新奖。

小教具解决大难题。从自制教具到带领学生参与研制教具,激发了学生创造灵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到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科学课教学变得简单而轻松,科学学科成为了学生最喜欢的学科,李二伟也因此成为了学生心目中最具魅力的学科教师。

科技活动助推学生科技梦想。李二伟课前准备丰富的实验材料,把自制教具引入课堂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他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科技活动,带领住宿生开展航模制作活动,组织航模比赛;举行“水火箭”、“气火箭”等的制作和发射活动……,在他的引领中,学生积极参加市县级的科技比赛,十几位学生荣获了“科技制作小能手”荣誉称号。

学生心目中的魅力科学教师——李二伟,扎根深山区18载,利用废旧材料自制教具近400件,带领孩子们在玩中学、做中学,培养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孩子探索科学的奥秘,将一批批孩子送出大山,寻找自己的人生梦想。

身边好青年事迹篇4

王晶,现任大直沽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书记、主任。在履职期间爱岗敬业,心系百姓,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努力提升中心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

针对艾滋病防控工作王晶同志每年都早着手,早准备,以消费者的身份深入娱乐场所进行实地考察,一遍遍耐心地讲解艾滋病的危害及预防的重要性,最终得到服务对象的理解。连续两年,王晶带领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到娱乐场所为近200人进行过查体、问卷、取血抽样,共筛查出梅毒4人,疑似艾滋病1人。

王晶着力强化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打造中医特色服务,定期组织中心中医药专家召开专题研讨会。于2016年引进三伏贴诊疗服务,并制定相关配套服务,力求充分发挥三伏贴的疗效,为百姓切实解决病痛问题。

作为一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扛旗人,王晶着力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制定严格有效的检查考核办法,成立督察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定期对中心各科室及社区站进行巡视督查,切实做到零纠纷,零事故。

王晶始终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定为首要重点工作。面对中心辖区人口多而杂的客观条件,始终做到数据真实,服务到位,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保证十八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开展。在王晶的带领下中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连续四次获得前三,其中儿保、疾控等项目综合排名连续多年第一,多项工作由于成绩优秀代表河东区卫生计生系统接受市里检查。

身边好青年事迹篇5

杨涵钰在站区办党办工作,负责单位各类稿件的撰写,需要深厚的文字功底和理论基础。为此,她不仅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年年被评选为优秀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在各类知识竞赛中次次获得优秀;并且培养了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对好的文章,常摘抄背诵。在党支部、党小组学习会议上,她总是踊跃发言,以渊博的知识储备和深厚的理论素养赢得了其他党员的交口称赞。

杨涵钰责任感强,在工作上追求完美。无论大事小事,都始终做到以最高标准完成任务。如会议记录、账目明细、照片记录、简报收集,这样一件件看似“小事”,她也能够不打折扣始终坚持。而这样的坚持也得到了回报,站区办在各个条口的汇报评比中,常因痕迹管理做得好、资料完善得到上级单位的认可和表扬。在她负责的站区办多项业务工作中,从未出过差错。2016年,由她负责的各条口工作中,站区办全面开花,共斩获8项市级、区级荣誉。

杨涵钰爱岗敬业,为工作常常不计个人得失。党办工作任务重,她克服家庭困难,对加班加点没有丝毫怨言。越是恶劣天气,越是主动下一线,越是刮风下雨,越是和一线队员共甘苦。节假日,常常把休息时间让给其他同事,主动加班值班。

在负责站区办采买、库房工作时,为起到对自己的有力监督,她主动提出研究完善了监管程序,主动要求加强公示公开力度,接受群众监督。她性格开朗、乐于助人,尤其愿意关心年轻同志,善于沟通交流,群众认可度较高。2016年,因负责站区妇工委工作成绩较突出,被区妇联评选为“三八红旗手”。

身边好青年事迹5篇相关文章:

新时代好少年事迹材料推荐8篇

好党员的先进事迹模板7篇

新时代好少年1500字事迹材料7篇

新时代好少年主要事迹500字6篇

新时代好少年主要事迹模板8篇

我身边的榜样事迹材料6篇

五四青年事迹范文6篇

十大杰出青年事迹材料8篇

青年干部优秀事迹材料7篇

青年干部优秀事迹8篇

身边好青年事迹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