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写读后感,能够将作品中的精彩之处传递给其他读者,引发他们的共鸣和思考,通过读后感,读者可以表达自己对书籍的喜爱和推荐,以下是总结了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篇1
上周三,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宝山影剧院观看了革命教育片《英雄王二小》。
在一个清晨,王二小正在山坡上放牛,忽然看见一队鬼子进山来扫荡,正向村子走来,全村乡亲们的生命危在旦夕。小英雄临危不惧,毅然把鬼子引进八路军埋伏圈,让八路军了打了他们个措手不及。在四面八方的枪声中,鬼子被打的晕头转向,当鬼子知道上了当,用刺刀刺死了小英雄王二小,并把他重重地摔在大石头上。
在这部革命教育片中,王二小有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在这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他不顾个人安危,拖住鬼子在山中转悠,为乡亲们转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并把鬼子引进了伏击圈。最后他顽强反抗,但还是被万恶的敌人残忍的杀害了。他不幸牺牲了,但是他身上的革命精神在代代相传。也正是有无数这样的中华儿女奋不顾身的与敌人战斗,才有今天的新中国,才能有我们今天安定的幸福生活。
看到这里,我被王二小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可是,当英雄王二小被敌人杀害时,竟然响起了一阵刺耳的掌声。这是可恨的行为。可恨在那些人的良心何在!一个为民族自由,国家解放的人壮烈牺牲时,他们竟不难过,不落泪,反而还高兴的鼓起掌。这些人还是不是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
我们要尊敬革命先烈,要感谢他们,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斗,就不可能有如今美好的生活。
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篇2
“白山黑水烽烟起,抗日联军举义旗。谁言女中无英豪?牡丹江畔鬼神泣!”我默默合上《抗日英雄》这本书,一道泪水也悄悄地从我的脸颊边流下,我完全被感染了……这本书内记载了许多抗日英雄的故事,但是,最令我震撼的却是,《誓死不屈的抗联八女》也就是,《八女投江》的故事。
在1938年10月上旬,东北抗联第5军西征部队在牡丹江下游支流乌斯浑河西岸遭敌袭击。为掩护大部队突围,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8名女战士,毅然放弃渡河,在冷云率领下,分成3个战斗小组,一齐向日伪军开火,抗联主力部队才得以顺利突出重围。但是,誓死不屈的8位女英雄在弹尽绝缘的情况下,毁掉枪支,相互挽着肩膀,在朝阳的辉映下,唱着《国际歌》集体投江,壮烈殉国。
国难当头,她们毅然选择了保卫国家,没有退缩,没有逃避,她们的高尚气节强烈地感染着我们!是战争使她们八姐妹走到了一起,也是战争让她们壮烈牺牲的。谁言女中无英豪?在她们中最小的仅仅只有13岁,而的也才只有23岁!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赵一曼,她也是一位女战士,也同样是一位女英雄!她在中华民族遭到劫难之际,义无返顾地走在抗日的最前面;她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她在日寇的各种刑法下,宁死不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反满抗日……赵一曼用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和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她的英雄形象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开拓前进!难道赵一曼不是和那八位姐妹一样是一位女中豪杰吗?
八女英灵,永垂不朽。不惧生死,一心为国。乌斯浑河,背水一战。八女投江,气贯长虹。女中豪杰,化作青史!
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篇3
她,年轻,漂亮,善良又勇敢,一本名叫《刘胡兰》书,让我认识了这个来自美丽山西的女英雄——刘胡兰。
书的作者杏绵实在让我佩服,一个人竟能将一部描写战争英雄的红色书籍改写的如此生动,看了仿佛主人公就在自己眼前,令人赞叹。
刘胡兰生在一户普普通通的农家,家里人勤俭过日子,但这个平凡的家庭却铸造出了刘胡兰不平凡的一生。
胡兰想上学,但她那重男轻女的奶奶却是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不赞成,好在后来村公所下了通知,所有适龄儿童都要上学,胡兰总算如了愿。
可好景不长,1940年以后,阎锡山暗中与日寇勾结,这样一来,日寇就抽出大批兵力向抗日根据地蚕食,同时实行“强化治安”。云周西村的环境一下子就变坏了,日军、伪军、汉奸、狗腿子,经常到村里清查户口,危害百姓,胡兰不能上学了只好在家里和奶奶学纺线,学做针线活儿。
刘胡兰以为抗日政权没有了,只能当亡国奴了,后来她才知道,抗日组织名义上没有了,实际上都转入了地下,她的好友金香、玉莲的家就是他们的落脚点,胡兰常到金香、玉莲家,日子久了,就和干部们熟悉了,经常听到他们说一些抗日的道理,于是她对抗战胜利也充满了信心,对共产党闹革命也有了一些认识。从他们口中还听到一些根据地军民不怕死,和敌人英勇战斗的动人事迹。
后来,胡兰不顾家人的阻挡,和金香、玉莲一起上了妇女训练学习班,取得了抗日干部的信任和肯定,当上了妇女干部。
在接下来的“纺棉花”和“做军鞋”的故事中,突出了胡兰热心、聪明、一丝不苟的好品质,同时,有一位骄傲自满的干部——石五则也浮出了水面。
紧接着,一大群的抗日伤兵来到村子里,其中有一个王连长,长了一身疥,胡兰不怕闲言碎语,隔三几天就去帮他洗衣服、抹药膏、烤疥疮。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经过生死逃亡、斗争,胡兰不幸落入了敌人的魔掌里,卑鄙的日本人和狗汉奸,举行一场恐怖的“自白转生”就是逼迫共产党战士交待知道的一切,否则就会被乱棍打死,不管敌人怎么严刑逼供,胡兰就是什么也不说,仗势欺人的汉奸没办法了,只好杀鸡给猴看,把为抗日立下汗马功劳的石三槐和石六儿杀了,见胡兰还是不肯就范,就又杀了一些陈照德区长的亲属,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那个以前勤劳的石五则!没错,他背叛了共产党,背叛了把他养育大的共产党!
敌人一把把胡兰推到了沾满烈士鲜血的铡刀上,还顺手抓了一把草扔到她脸上,问她到底投不投降,胡兰甩掉脸上的草,用大眼睛瞪着敌人,嘴角浮起一丝冷笑,敌人被激怒了,铡刀落下来了,鲜血像火山喷出来的岩浆,直冲云霄……
鲜血像一朵朵鲜红的小花,溅落到四方……
刘胡兰同志为新中国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光荣牺牲了!
读到这里,我的心碎了,一位多么伟大的姑娘,为了祖国贡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抗日战士知道后,来到了战士们死去的地方,报了一些血土,去攻击日军,为死去的人报仇,一番苦战,日军落荒而逃,战士们怀揣着云周西村的血土欣慰的倒下了。
书的内容惊心动魄,情节环环相扣,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我们要学习战士们的勇敢、聪明,立刘胡兰为榜样,让石五则成为我们终生的戒备,中国永远是我们的家,我爱我的祖国!
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篇4
中华民族——这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伟大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了许许多多为国而抛头颅的中华儿女,在历史的画卷中,他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记得八岁那年,爸爸到书店里,为我卖了一本名叫《抗日英雄赵一曼》的书,我获至如宝,马上掀开书就读起来。这本书主要讲了赵一曼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政委,在一次战斗中,她不幸被俘,敌人对她实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酷刑。1936年8月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永远离开了我们,牺牲时年仅32岁。
赵一曼,这个让人看了忘不了的名字,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是啊,在与敌人抗争时,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革命的事业而先后牺牲。中国人,是不屈不挠的,不屈不挠也正是中国人的个性。
想想现在,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里上课,不会再听到硝烟弥漫的炮弹声;不会在恐惧中生活,听到的是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愉悦的歌声和欢快的笑声。当我们穿着崭新的校服,带着用先辈鲜血染成的红领巾,站在操场上,面对庄严而肃穆冉冉升起的国旗时,唱着朗朗上口的国歌时,我深深体会到现在的和平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啊!所以,我们现在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把祖国和家乡建设地更加美好而奋斗。
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篇5
放假前,学校推荐了两本好书,其中《抗日英雄小故事》这本书尤其吸引我。书中记载了许多抗日战士的英勇故事,如:巾帼英雄李林、狼牙山五壮士和死也不能倒下的吉鸿昌等,他们都是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而牺牲的,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解放事业的艰辛和不易。
我的爷爷曾经也是一位老八路,我从小就受过一点抗日爱国的教育。昨天我还在电视前津津有味地欣赏着一台大型的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纪念音乐会,听着那一首首高亢的、激动人心的抗日歌曲,看着当年的烽火场面,刹那间,书中的人物仿佛活生生地展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浮想联翩。
在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和故事是“走向刑场——记抗日女英雄赵一曼”和“抗日民族小英雄王朴”。赵一曼多次受到敌人的残酷拷打盘问,但她却一声不吭,宁死不屈,在走向刑场时还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而王朴和老百姓也非常坚强,誓死也不肯说出八路军的枪支弹药,最后惨遭日本鬼子的杀害……
一件件一桩桩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想起日本侵略军在南京的大屠杀,那血淋淋的事实,至今还遭到日本当局的抵赖和否认。想到这里,我就义愤填膺,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我想,我们现在做任何事都应该要有当年英雄那种不畏艰难的精神,最终使我们国家富强起来,让日本人不小看我们,让全世界人民对我们都刮目相看。
抗日英雄故事读后感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