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篇作文若有着深刻的立意,能够展现作者的文学造诣和情感表达,下面是总结了小编为您分享的送饺子的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送饺子的作文篇1
到春节了,过年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过春节还有包饺子吃饺子的习俗,我家也不例外。
“包饺子喽!”妈妈一声吆喝,我就飞奔向餐桌,桌上整整齐齐摆着两盒饺子馅和一大包饺子皮,我洗了洗手,左手拿起一块圆圆的饺子皮,右手用筷子撮了一大坨饺子馅,粗鲁地扔在饺子皮上,把皮对折,再封口处左侧一捏,肉馅就从右边探出头来,我又用力捏了一下饺子右侧,馅又从左边跳了出来,我两边同时捏了一下,饺子皮啪的一下裂了一条缝儿,肉馅从缝里露出来,像咧开了嘴的笑脸,仿佛在嘲笑我,我有些灰心,把破饺子扔在桌面上,自个儿走到房间里看书去了。
这时妈妈走过来,亲切的对我说:“孩子,你的馅放的`太多了,挑掉一些就包得起来了。”说着还给我示范了一遍:顺手拿起一块饺子皮,用筷子夹起一小坨肉馅放在皮中央,一折,一挤,一捏,一个小巧的饺子就包好了,我试了几次后也学会了。但是饺子在沸水里一阵翻滚后,煮出来的饺子皮归皮,馅归馅,原来妈妈是纸上谈兵,她也是第一次包饺子。
正当我们看着一碗“面疙瘩汤”发愁时,爸爸回来了,他进门看见一片狼藉,一大一小两个“面人”,就立刻明白了怎么回事,笑着说:“你俩包饺子也不叫我,我可是包饺子高手,看好,学着点!”说着用筷子把适量的肉馅夹到饺子皮中心,然后用手指蘸了蘸水涂在饺子皮内圈,把饺子皮向内合起,用左手捏住皮的中心,大拇指把皮向内挤压使饺子皮形成褶皱,再重复的动作向饺子左右侧个捏了两次,一个像元宝一样的饺子诞生了,我和妈妈看见漂亮的元宝饺子,心里痒痒的,于是赶紧动手拿饺子皮学了起来。
春节的中午,我们全家在欢声笑语中吃了一顿自己亲手做的,象征着阖家团圆,幸福吉祥的饺子。
送饺子的作文篇2
太好了!太好了!过年啦!妈妈今天要包饺子,我一听高兴极了。我拉着妈妈的手央求道:“我也很想包饺子。”妈妈爽快地答应了。可我不会包,怎么办呢?嘿嘿,没关系,妈妈会教我的。
“可以包饺子了……”妈妈一吆喝,我立马去洗手,跑到饭桌前。只见妈妈拿起饺子皮,放在手掌心上,迅速夹肉馅放在饺子皮中间,在饺子皮的边沿粘上水,对折后一捏,饺子包好了,妈妈动作麻利,看得我眼花缭乱。
眼看着一个个漂亮的饺子在心灵手巧的妈妈手中诞生。我心想:原来包饺子这么容易!
我跃跃欲试,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把饺子皮托在手掌心上,用筷子夹一些胡萝卜肉丝放在饺子皮中间,也许肉夹多了,包不起,我就去除了一些肉馅,但是对折时又觉得少了,折腾了好几次才满意。可饺子皮老是粘不上,汗!
哎呀,原来我忘记沾水了。难怪一直粘不紧。于是我沾上了水,将饺子皮对折。可饺子皮偏偏跟我唱反调,这边粘紧了,那边又松了,那边紧了,这边又不紧了。好不容易两边都紧了,可又来了一个困难——它的`“肚子”破了。我转头看看妈妈包的饺子,一个个挺着将军肚,再看看我的饺子,好像在战场上被敌方打得奄奄一息的败将。不过,是自己第一次劳动的成果,我还是很开心。
包饺子可真有趣呀!以后我要像妈妈一样包出一个个将军饺,让家人吃上香喷喷的好吃的饺子。耶!
送饺子的作文篇3
冬至快要到来了,经过同学们的提议和老师们的协商,我们班开展了一次别开声面的包饺子活动。
活动时间定在12月20日(周五)下午,老师先让我们自由组合分成小组,每组六——七个同学。我们小组六个人。提前我们就分好了工,有拿面的,有拿馅的,有拿擀面杖的,有拿箅子的……
我的任务是拿馅。这馅完全归功于我的外婆。馅中有纯瘦肉、洋葱、红萝卜、黄瓜,白、红、绿搭配,色、香、味俱全,营养也搭配得十分完美。
等到第二节一下课,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做好准备工作:把桌子四张四张拼到一起,把东西摆上去,把手洗干净……
“叮叮叮……”上课铃响了,我们不约而同地忙碌起来,切面的切面,擀皮的擀皮,填肉的填肉……忙的不亦乐乎!我们组唐振波和何明洋是负责切面的,只见其中一个拿着面块搓来搓去,一会就成了长条。另一个则拿一个锋利的小勺子眼疾手快地切,“嗒、嗒、嗒”,一下一个。我和王子衡是负责擀皮的。我们把面球在面粉中一滚,放到案板上,用面杖擀成手心那么大的面片,扔到周夏航和吴泽楷那儿,他们是负责包的。只见他们把皮铺在手上,另一只手用小勺子挑起馅,放进皮中央,再把两边向中间折,一折一捏,小花边就出来了。这样,就包好了一个饺子。
一段时间过去了,当我们组第一个喊出“包完了”时,同学们都很吃惊,老师过来给我们和小组照了相,我们就去煮了。当热腾腾的饺子盛在碗里,其他组的同学都跑来抢饺子。而我们一边用手往嘴里塞着饺子,一边用手护着。最后,一人才吃到一个。后来,同学们都开始陆陆续续地煮饺子。
结束时,我们的饺子被评为最好吃的饺子。
这次活动,让我们体会到分工合作的重要,也让我们了解到家人们包饺子的劳累。老师也正是这个用心。分工、团结、协作,是我们每个人做事时都要注意的,让它们伴随着我们以后的路吧!
后来我才知道为什么冬至要吃包子。相传是因为东汉时期的名医张仲景在一年冬天回家的路上,看见路边有许多耳朵冻烂的穷人。于是回家后,就和徒弟们在路旁支起了一口大铁锅,把羊肉、辣椒等驱寒的食物放进去煮,然后再捞出来,用面皮包成一个个像耳朵的东西,再回锅煮,熟了以后分发给烂耳朵的人们吃,还起了个名字,叫做“驱寒娇耳汤”。不出半个月,那些人的耳朵都好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名医,用面皮和肉做成了“娇耳”的样子,据说,吃了可以不冻耳朵。而张仲景做“娇耳”的那天就是今天的“冬至”。所以,人们在冬至那天一定要吃“娇耳“,也就是今天的“饺子”。
小小的饺子,寄与了我们的期待,在活动中我们增进了了解,增进的友谊,好温暖的饺子,让我难忘!
送饺子的作文篇4
今天是冬至,都说冬至要吃饺子。这不,我跟爸妈购买好包饺子要用的食材,早早的回家准备了。
首先要和面,我先将好多面粉倒入盆中,接着往里面不停加水,然后左手握住盆的边缘,右手一直将面粉揉和,揉啊揉,总算是把面揉和的像样了些。
接下来我们要拌馅了,先将猪肉剁成肉泥,再将白菜切成碎丁。然后加入酱油、油、盐、葱花等调料,搅拌均匀馅就拌好了。
终于可以包饺子了,我激动不已,于是赶紧跟爸妈抢着擀面皮,我先从盆里拿出一团面,搓成一个圆条,用刀切成小段,再拿出一些面粉均匀地撒在面板上,然后把一个个小段揉成圆球后压扁,左手拿着面皮,右手拿着擀面杖,一边擀皮一边转面皮,虽然我的确是这样做的,但擀出来的皮外薄里厚,皮都粘到一起了。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撇了撇嘴。
爸爸妈妈将皮擀好后就准备包饺子了,我这时又开始羡慕包饺子的堂姐了,于是便自告奋勇包饺子,跃跃欲试,爸妈欣然同意了。我心急火燎地拿起一张饺子皮,用勺子挖了一些馅放在皮上,然后用手拢了拢馅。可是馅还是那么多,我手忙脚乱,胡乱地将饺子皮捏了几下,可捏最后一下时,饺子馅突然喷涌而出,撒了一地,我有些气馁了。就在这时,堂姐对我说,别急,慢慢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熟能生巧,多包几次就好了,听了堂姐的话我又尝试了一次,这次我把馅放的.很少很少,饺子也成功包好了,可是饺子却又白又扁,像个弯弯的月牙。我想起了堂姐的话,自己慢慢地对自己说,没问题,我一定行,于是我又包了十几个饺子,现在一看我包的饺子,个个都是鼓鼓的,像一个个胖胖的大元宝。
我们把饺子下入锅中,香气扑鼻而来。吃着我自己包的饺子,我感到饺子比平时好吃一百倍,也感到了心底里由衷的自豪。
送饺子的作文篇5
童年,是一片无边的天空。我们经历的一件件事情则成了天空中的一颗颗星星。有一颗星星不停地眨着眼睛。它代表的是我第一次包饺子。
今年春节大家一起包饺子,我也扎在家人中凑热闹。看到妈妈如鱼得水一般灵活地包饺子。我也想包,就拿起一个饺皮兴冲冲地开工了。
我把饺皮放在手上,放了满满一勺的馅,想把它的口捏起来,但是它好像存心跟我作对似的。我把左边捏上,右边张开了嘴巴,我把右边封上,左边又溜了出来。我不甘心,两边用力一挤,然后呢?它的肚子被撑爆了,一下子炸开了。我想:这次是馅放多了,下次放少点不就行了吗?
接着,我又拿起一块饺皮,挑了一点点馅放在了“庞大”的饺皮上。果然,我不费吹灰之力就捏上了。可是这个饺子垂头丧气的,像一只斗败的大公鸡。我无可奈何地看着两个光荣“牺牲”的`饺子,心中像是打翻了调味瓶,很不是滋味。
这时,妈妈安慰道:“没关系,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只是没掌握技巧罢了,我做给你看。”
妈妈拿了一个饺皮,放了三分之二的馅,把饺皮对折,轻轻一捏就完成了。妈妈又告诉我:“包的时候在皮的外圈涂一点水,馅放在一边,这样更好捏。”有了妈妈的指导,我终于成功的包好了一个。接着,我又包了第二个,第三个……看着一盘月牙似的水饺,我心里乐开了花。
有了这个第一次,我明白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
送饺子的作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