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事变演讲稿最新7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职场中演讲稿可以帮助演讲者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了演讲稿,能帮助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更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总结了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9·18事变演讲稿最新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9·18事变演讲稿最新7篇

9·18事变演讲稿篇1

同学们:

台湾有这么一所学校,学生年龄在15—18之间,每年三千多学生中,因违反校规校纪被校方开除的二、三百人。学校没有工人,没有保卫,没有大师傅,一切必要工种都由学生自己去做。学校实行学长制,三年级学生带一年级学生。全校集合只需3分钟。学生见到老师七米外要敬礼。学生没有寒暑假作业,没有一个考不上大学的。这就是台湾享誉30年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在台湾各大报纸招聘广告上,经常出现“只招忠信毕业生”字样。

同学们,你们说“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

如果今年高考每个人都额外加10分,那不等于没加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以天下兴亡为已任”是孟子思想。

禹是人,舜是人,我也是人!他们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呢?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每个学生如果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哪有不团结的团体?所以说,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

有一个台湾校长是这样的:如果教室很脏,我问“怎么回事?”假如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报告老师,今天是32号同学值日,他没打扫卫生”。那样,这个学生是要挨揍的。在我的学校,学生会这样说:“老师,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然后马上去打扫。灯泡坏了,哪个学生看见了,自己就会掏钱去买个安上,窗户玻璃坏了,学生自己马上买一块换上它──这才是教育,不把责任推出去,而是揽过来。也许有些人说这是吃亏,我告诉你,吃亏就是占便宜,这种教育要牢牢记在心里,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记住!

学生应该要有这种“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思想。校园不干净,就应该是大家的责任。你想,这么大的一个校园,你不破坏,我不破坏,它会脏吗?脏了之后,人人都去弄干净,它会脏吗?你只指望几个工人做这个工作,说:“这是他们的事。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扫地的。”──这是什么观念你读书干什么?读书不是为国家服务吗?眼前的务你都不服,你还能为未来服务?当前的责任你都不负,未来的责任你能负吗?水龙头漏水,你不能堵住吗?有人会说:“那不是我的事,那是总务处的事。”这是错误的。一般人最坏的毛病是这样:打开水龙头后,发现没水,又去开第二个,第二个也没有,又去开第三个──这样的学生,在我学校是要被开除的!连举一反三都不懂,第一个没水,第二个会有吗?你就没想到水会来吗?人无远虑怎么能行?作为一个干部,作为一个人,都要想到后果,后果看得越远的人,越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只管眼前,不顾将来的人,不是一个好干部,不是一个有用的人。水管不关,来了水后让它哗哗哗满池子去流,仍不去关注:“反正是国家的水,不是我的自己的!”──浪费国家的,就是“汉”!你为什么浪费国家的水?你为什么浪费国家的资源?我每天洗脸都为国家省一盆水,一年省多少水,你算算,你们学校六千多学生,每个每天节省一盆水,一年省多少水?省水就是省电,就是节省国家资源。爱国可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爱国,一种是消极爱国。

9·18事变演讲稿篇2

我们不会忘记,我们不应忘记: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战争。1937年,又发动了七七事变。经过20xx年抗日战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签订投降条约,9月3日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作为亚洲主战场,做出巨大贡献,付出惨重牺牲,请大家记住这些令人沉痛的数据:南京大屠杀死亡超过30万人,整个战争期间,死伤3500万人,被日本士兵奸淫蹂躏的妇女超过200万人(其中包阔许多十岁以下的儿童和老人),他们发动细菌战,把中国人当做试验品,当时受害者达几百万人,至今在整个中国仍有因细菌战而落下终身残疾的老人达10万以上,他们举行杀人比赛,不顾仁义道德,杀害手无寸铁的百姓和战俘,他们所发动的战争,就连幸存的日本二战老兵到现在晚上睡觉时都会在噩梦中惊醒,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期间,中国的经济损失当时就高达6000亿美元,换算成现在得人民币大约是80万亿左右。

日本人的行为令人发指,日本人的罪行罄竹难书, 但是,作为侵略国的日本,他们没有道歉,没有赔偿,更没有忏悔,他们有的是狡辩和对历史的篡改,在他们的国民教育中,他们把战争合理化、合法化,并把日本描绘成战争受害者,每年8月15日终战日举行全国阵亡者追悼会,靖国神社供奉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灵位,不断有首相、大臣前来顶礼膜拜。 广岛和长崎每年举行原子弹轰炸纪念大会,全城哀悼,首相参加。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日本对美国唯命是从60多年,是因为美国人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对韩国非常小心,是因为大韩民族空前的团结,中国人受到的战争迫害最为严重,我们用的胸襟去包容历史,换来的却是日本至今还在同中国争夺钓鱼岛等领土,前几天还态度强硬地扣留了中国渔船和船长。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有高瞻远瞩、面向未来的宽阔胸襟,中华民族是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优秀民族之一,五千年的风风雨雨、五千年的追求奋斗把我们锤炼成坚强、果敢、勤劳、善良、诚实、守信的群体,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牢记历史教训,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的事业才能长盛不衰,我们的民族方能绵延不息!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的民族,必定是一个牢记历史的民族。整个世界原谅了德意志民族,是因为他们敢于正视历史,到现在为止,德国每年都在向全世界的战争受害者进行赔偿和道歉。而我们的近邻小日本却难以获得受害国的原谅,我们可以欣赏学习日本人的科技水平,但是我们一定要警惕日本人的侵略野心,因为日本民族是个不折不扣的无赖民族,强盗民族。

记得在20xx年在杭州班主任培训期间,一位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对我们这样讲:我们的班主任不能只是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做人,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中国人,就是要培养自己学生的爱国之情。他邀请我们的班主任有合适的机会一定要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去看一下,这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当时,我就想起了一位曾经去过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同事的一句话,他说:只要你去参观一次,你就会对日本人有发自内心的痛恨和仇恨,你的心情就会随之感到无比的沉重和压抑。我想,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牢记九一八的原因所在。

最后,我希望我们的同学也能学好历史,记住历史,学好知识,报效国家。

9·18事变演讲稿篇3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战征程;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帝国主义。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不怕困难,开括前进的大无畏精神。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与未来,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领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

历史的书面仍在不倦地翻动,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呼吁在古老版图上回荡不息,那雄浑的声音使每颗灼热的心为之震撼。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前不负于古人,后无愧于千秋万代的历史新篇章!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而我们,必将成为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脊梁,中国才会有振兴的一日!

9·18事变演讲稿篇4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一个沉重的日子。在八十四年前的今天,日本帝国主义自导自演了柳条湖事件,集中重兵进攻中国东北军的驻地北大营,用铁蹄踏破了中国东北的大门,东三省就此沦陷。从此,每年的九一八的上午9时18分,沈阳都会响起长达3分钟的凄历的防空警报声;沈阳广播电台、电视台中断正常节目,插播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画面和警报声音;在沈阳市区规定区域的9条路、18条街上,行驶的机动车辆一律停驶鸣笛。与此同时,在九一八纪念馆前残历碑广场的警世钟也会被撞响,把我们再一次带回那段痛苦的岁月,也再一次翻动中华民族历史上那段沉重的记忆。

我们纪念九一八,绝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虽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把当年中国变成了人间地狱,但是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把日本人民与日本法西斯相区隔,慷慨地免去了日本的战争赔偿,中国人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大度,化解中日两国人民之间因为战争产生的仇恨,让中日两国人民能够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但是,由于美国为了一己之私利,千方百计阻挠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清算,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埋下了祸根。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不断篡改历史,美化侵略行为,否认军国主义对东亚各国人民犯下的滔天重罪。日本部分政府高官和议员把当年的侵略元凶、甲级战犯当年神灵参拜供奉。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不仅让日本走上了一条危险的道路,也引起了当年日本侵略战争受害国的警惕。前不久,日本政府公然宣布把中国的钓鱼岛国有化,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一个明显的信号,也是对中国人民赤裸裸的战争挑衅。

九一八的历史再一次昭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无约不损、无战不败,善良的中华民族被奴役、被压迫,中国人民饱受侵略和欺凌,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的落后。今天,日本军国主义走向复活并公然向我们发出战争挑衅,说明我们国家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我们肩上仍然承担着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历史责任。我们的爱国主义不能只停留在游行示威上,不能只停留在喊几句抗日口号,抵制日货上,我们还要学好本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如果说九一八事变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新中国崛起则昭示出各族人民在在爱国主义精神感召下捐弃前嫌、坚定团结的重要性。前进的道路上,有中华儿女的坚定团结,有民族精神的自觉弘扬,必定形成推动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合力。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说过: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作为青少年,只要我们牢记九一八的历史教训,肩负起时代的重托,学好保卫国家、建设国家的本领,团结奋斗、共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谢谢大家!

9·18事变演讲稿篇5

大家好:

很久以前,中原大陆海岸那边,有一岛国,名曰扶桑。唐朝时期,听闻中原文明辉煌,遣学生学僧前往,汲取精华,有所长进。一时间中原文化之风,盛行扶桑,数百年与中原交好,奉若神明。然改朝换代,大国没落,扶桑后代,举枪炮,亮刺刀,入中原腹地,毁千年文明——暴行全面始于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起点。这场战役以日军寻衅为始,以中国军人胜利为终,其中血腥艰苦,今时今日你我皆不可想象,而数十年抗战,多少同胞血洒沙场,多少英雄亡魂不归,多少文明成果付之一炬呢?你或许听说过南京_死者四十万,你或许看见过圆明园如今的断壁残垣吧?1937年至1945年,八年中,中国伤亡人数达3500万,直接间接财产损失超过620亿美元,令人发指!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是一直在耳边响起的口号,但所有人都用对他了吗?中日钓鱼岛事件中,国内沸沸扬扬的砸日本车,抢烧日本商铺的行为,是不忘国耻,还是振兴了中华?都不是。把愤懑撒在同胞的财产上,把素质底线露给国际社会的一双双眼睛,不是泱泱中华,礼仪之邦,五千年文明的大国之后!

我们不该忘了先烈们赴死的坚定,为国捐躯的大举,正如无法忘记饿狼的行径,曾经的耻辱;当然,也不敢忘记战争的残忍。那么,便保护好和平吧。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赴死,杨靖宇吃草皮棉絮孤身战斗,赵一曼受严刑逼供仍然不说一字,最终壮烈牺牲。那用英雄的生命换来的和平啊,不要再用生命带走她。战争造成的伤害,永远是双向的,不管赢得了土地,赢得了权力,还是赢得了威名,必然输掉精神与生命。战争的受害者美好的生活,被子弹扼杀;战争的幸存者一砖一瓦堆砌的幸福,被炸为飞灰;战争的侵略者在暴行中迷失自我,留千古骂名;而我们的家园,最终也千疮百孔,和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景,只因拥有和平,才拥有希望和未来!

今天,大千世界日新月异。祖国在不断强大,重拾昔日荣光。今天,你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吗?它是中国建设的核心思想。要认真对待,要文明,不要刁民。而同为三中人,更要砥砺前行,实现自我价值。或许你很清楚未来的方向,或许你迷茫于多而不确定的梦想,但我们都能做好一件事:珍惜现在,造就未来。做好当下,才能在机会到来的时候,紧紧抓住它!在这里,愿祖国繁荣昌盛,愿同学们梦想成真!

七月七卢沟桥事变演讲稿【篇4】

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为了纪念这特别的日子,并绚怀为我们国家浴血抗日的英雄们,写下这激越的文章,从而激励自己并时刻提醒:勿忘国耻!

_年前,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竟开始攻击中国驻军,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当华北战事一天天扩大的时候,1937年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了进攻。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宛平城的枪声掀开了全民抗日的序幕。

_年前,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枪在卢沟桥畔打响。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承受了3500万同胞的伤亡、6000亿美元的损失。

_年前的历史,已经离我们这一代人很远。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无数英烈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财富。

_个春秋过去,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但历史的风雨怎能吹熄我们心中的卢沟桥的连绵烽火,和平的歌声中更不能隐去“七七事变”呼啸的枪声。卢沟桥的枪声是我们民族奋起雪耻的号角,是振聋发聩的警钟,是历史正义的惊堂木。面对侵略者的凶残狂暴,长期积弱受辱的中华民族,在枪声中警醒,在枪声中奋起,用正义的枪声宣告我们民族的浴火重生。牢记落的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

半年世纪的'侵略史,让我们对日本充满仇恨,但这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许多的人眼里还只有仇恨,而仇恨背后的智慧和自信,却经常在盲目的自大中消失。时间转到现代、现在,日本向中国发起了新一轮的挑战,而这种挑战与100年前不同,这一次是中国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强大,尽管离真正的强大还有很远,但至少我们看到了希望。这一次,日本更加聪明,更加狡诈,而中国如何不被日本牵着鼻子走,这才是中国人要做的,这是大智慧。

我们不能忘记那枪声,是因为有些本应该记住历史教训的人偏偏患上了历史的“健忘症”。日本侵华战争,明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3500万人伤亡的空前浩劫,一些日本政客和右翼分子却厚颜无耻地说日本是“受害者”,叫嚣“日本侵华是因为中国爆发了反日运动”,明明是对双手沾满中国和亚洲人民鲜血的战犯。却偏偏有人否认东京审判,不顾受害国人民的愤愤之情,再三崇拜那些罪恶的亡灵。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更警示我们要永远的记住那场战争,

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对当年带给中华民族深重苦难的那场侵华战争拒不认账谢罪,那个让中国人民蒙受耻辱的日子———“7.7”,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注定不会从我们的记忆中淡化或抹去。有些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可以随风而去,但是对于曾经饱受日本侵略者蹂躏、伤亡了3500万民众的中华民族来说,往事怎能如烟?

日本右翼势力一直没有坦诚面对那段侵略战争历史。这种异乎寻常的顽固与反动经常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受害国家人民感到愤怒和难以理解,同时也成为日本与有关国家发展关系的一大障碍。

一个对曾经伤害其他国家人民的历史讳莫如深,同时又屡屡突破和平宪法限制执意向军事大国目标迈进的国家,怎么能让曾经饱受其侵略、有过惨痛教训的邻国人民放心呢?一个缺乏勇气和正义面对自己历史污点的民族,又怎么能指望曾深受其害的邻国人民的宽恕和谅解呢?

_年前的一枪,打开了日本全面进军中国的第一枪,当今天我们最多人随着日本右翼的思路在讨论谁打枪第一枪时,真正在笑的是日本右翼,而我们国人在对待历史的似是而非的态度与我们的史学家面对政治意识形态而有意让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每模糊的同时,真正在笑的是日本右翼,我们没有日本人的严谨态度,对待历史,我们回避的太多,对待现实,我们回避的还是太多,而真正可以让我们将仇恨化为动力的源头,我们找不到,我们找到的更多的是原始的冲动与集体无意识的盲目,当我们许多人抵制时,我们就开始抵制了,当我们太多人说上街时,我们就上街了,当我太多人说日本人坏时,日本就坏了,但无论如何,日本还在好好的存在着,日本在向海外派着兵,日本在申请着入常,日本在蚕食着中国的领土,日本人在看不起中国人,这一切的一切没有改变,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从来就没有战胜过日本,而我们面对这种日本人的种种历史与现实的蔑视,心中之情可想而知,这种民族仇恨之复杂纠缠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而中国历史与现实发展之种种悖论又让这种仇恨不断在自身与外界的情感中放大。

今天,在七七事变_年的今天,我们应该却做的是要反思我们的历史,面对我们的现实,有建设性的开拓我们的未来,历史不相信眼泪,现实不相信眼泪,未来更不相信眼泪,只有仇恨的民族将永远是卑微的民族,我们需要的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化仇恨为动力,去全民族的努力,少说多做,用自强去换取自尊,用努力去换来尊重,用智慧去换来强大。

9·18事变演讲稿篇6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看到这样的歌词,相信绝大部分青年男女,包含东北同胞在内,都会想起庞龙的《家在东北》,记起超女张冬玲兴高采烈的歌声,但是,还有谁,会记得这样的歌词?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我有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家在关内流浪

还有人,会记起九一八事件?还有人,会记起那个国耻日?

_年前的今天,同样是农历八月初七,东北的同胞们,本期待着中秋月圆人圆的时候,一声爆炸,东北沈阳城外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被日军炸毁,在国民党的“不抵抗”命令下,一个月时间,整个东北三省沦陷,数千万东北同胞,从此沦为亡国奴,长达14年……东北军将士流亡关内,唱起这首歌,条条汉子热泪纵横。

同样的9月18日,农历八月初八,同样的期待着中秋月圆人圆的日子,历史的车轮,滚了_个春秋,回忆_年前不堪回首的岁月,我们有何感想?我们需要反思,而我们需要反思的,又是什么呢?

常常在这样的日子里,在这样的国耻日里,听到一次又一次的勿忘国耻,但是,_年后,我们真是勿忘了吗?

4年前的这个日子,一群日本人,在珠海集体买春,日本人记得这个日子,而受辱的一些中国人,却忘记了……既为国耻日,为何不法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勿忘国耻,知耻而后勇,而不是单纯的说说,缺乏宣传力度,更缺乏政治力度,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这样的法定日子,是有必要的,不然,再出现类似首都某大学饭堂开业打出“9·18,就要发”的宣传横幅,那真是令人心伤……

有人说,随着岁月的流逝,残留在脑海里的记忆,总是痛苦,而非快乐。依然记得,当年高考时,作文是“如果记忆可以移植”,当年正值科索沃事件,我在作文提到,要让这段记忆,包括九一八事件等记忆牢记在中国人的脑海里。只可惜,评卷老师似乎更喜欢快乐,他希望残留在脑海里的记忆,永远都是快乐,于是,我的语文得到了难得的超低分,如果说其他命题得几分心里有数,那么,问题只能出现在作文上。类似评卷老师这样思想的人,在中国,不在少数吧?

中国,永远都不缺汉奸。这样的言语,在小日本的口中说出,带着嘲笑。事实上,在中国的历史中,每一次历史转折事件中,都不缺汉奸。当年驻国联的中国代表顾维钧曾有悲痛的回忆:当他向各国代表逐个求援时,得到的最令他无地自容的回答是:“你们自己都不抵抗,怎么能期望别人替你对付日本?”

_年,在历史的岁月流逝中,不算长,但对人的记忆消磨中,也不算短。中国有句老话:好了伤口忘了疤。_年了,还有人记忆起当年的事件痛心疾首,但是,也还有不少人,呼唤着中日友好。似乎,他们已经忘记,当年的东北军得到的是什么样的合作后果。有人吼着愤青误国,要冷静,事实上,真的可以吗?

必须承认一个事实,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日本人从来就没有放弃过侵华,日本人的骨子里,就有着他们的帝国主义思想,这是一个品质败坏的民族,智商再高,素质再高,只能说明,这样的国家更危险。而我们,与这样的国家毗邻,与这样的国家相处了这么多年,难道,还仍然可以相信这样的国家吗?

一声叹息……为_年前的九一八事件。勿忘国耻,这,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事情。

9·18事变演讲稿篇7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勿忘国耻,铭记九一八。

1931年9月18日,这段数字组合应当被所有华夏儿女牢牢记住,好比美国国难日911,一提起,全国缄默哀痛。这一天,策划已久的阴谋大规模爆发;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尖啸而去,撕扯着早已残破不堪的中国土地,举目皆是血肉模糊;这一天,这个我们一直以礼相待,以诚相对的邻国为了一己野心,在中国的历史上野蛮刻下了两个狰狞的大字:耻辱。

回溯历史,那些声音依稀可辨,那些场景依稀可见。我们听到了同胞痛苦的悲号,更听到了在那哀鸣中响起的呐喊;我们看到了哀鸿遍野的惨绝人寰,更看到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用血和泪写下的奋斗史。即使时间已将弥漫的硝烟冲淡,可这一切的一切,我们能忘记吗?绝对不能,因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然而,今天我们在这里重提九一八,却不仅仅是为了铭记过去,更是为了启迪现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九一八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侵略者固然可恨,但被侵略者也并非全然无辜。落后就要挨打,正因为侵略者看到了那时中国的软弱无能与腐败落后,他们才敢肆无忌惮地在这片土地上张牙舞爪。再看今天,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里坐实了大国的位子,一切事务都以洽谈解决,再不用频动刀枪。两相对比可知,唯有强大的实力才是扎根世界的基础,而综合国力的提高,国家的进步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息息相关的。

或许你会说,而今有那么多人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少我一个也不差吧?其实不然,每个中国人的一小步,叠加起来就是整个中国的一大步!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首先,要时刻怀揣着高度的爱国热情,当然,我们强调,这种爱国应是理性的,并不是一味的抵制外来文化,也不是单方面愤怒的谩骂,更不是编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谣言来煽动仇恨情绪。这些不是爱国,而是在把冲动浅薄低素质的标签王祖国脸上贴。其次,诸如勤奋学习,学成之后为国家作贡献之类的话,想必早已是老生常谈,但这并不只是一句空话,行动永远是最重要的。那些在各个领域取得令世界瞩目成绩的中国人,便是这条口号最成功的实践者。他们用自己获得的成绩告诉世界,中国在崛起!在学习疲累的时候,不妨提醒自己,在科研涉及的范围里做出最好的成绩,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脚下这片土地!最后,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不应当将自己的思维束缚于所学所获,而应当发散思维,打开视野,努力培养自己的开拓创新能力,用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

勿忘国耻,时刻警惕,振兴中华,我在参与,我在行动!

谢谢!

9·18事变演讲稿最新7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9教案优秀7篇

9千字入党申请书7篇

教师9月工作总结7篇

9年级语文工作计划7篇

9.9活动方案优质7篇

中班9月工作总结范文7篇

2023年9月工作总结7篇

2023年9月工作总结推荐7篇

2024年9月份活动方案7篇

9名师2023的工作总结7篇

9·18事变演讲稿最新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