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写事迹材料时,常常需要关注细节,以提升整体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事迹能够让我们从他人的经历中汲取智慧,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下面是总结了小编为您分享的和谐家庭事迹6篇,感谢您的参阅。
和谐家庭事迹篇1
枝江市林业局xxx一家,风雨同舟二十年,家庭成员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较强的守法意识,在生活中相互关爱,进取奋进,友好睦邻,乐于奉献,真实到达了“美丽家庭”的标准。
一、百善孝为先她照料患了老年痴呆症的老太太几年如一日,在老太太卧床不起后,她每一天6、7遍给她换尿布、擦洗身体,每一天都给她洗个大澡,仔细按摩,避免长期卧床生成褥疮。老太太卧床半年多,一向到死也没长一个褥疮,她却被脏污熏得不知吐了几次,洗尿布洗得手脸都肿了。2011年,这个和美幸福的家庭经历了第二波风浪:婆婆被查出肺癌晚期,已转移到脊椎。经过放化疗,婆婆回家休养,她细心照料,不断鼓励:“妈,此刻我们多活一天都是赚的,您就放宽心,想吃啥告诉我。我上网查了,癌症都有百分之五的自愈率,说不定您就是那个幸运的呢。”直到2013年底复发去世前,老人的生活质量能够说是相当高的,坚强、自信、欢乐、幸福地度过了她生命的'最终时光。
二、爱是家锁链一个家庭夫妻恩爱、父慈子孝、家庭和睦、平安幸福的关键是这个家有爱,有爱才愿意付出,有爱才有凝聚力,有爱才能抱成一团抗击一切风雨,而仅有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我们才更懂得平安的可贵。因为有爱,她6岁的女儿学会用稚嫩的小手学会给老太太喂饭;因为有爱,她女儿在姑奶奶教育她帮忙别人要量力而行时,回答“见死不救,不是我雷宇”,并在上大学后加入青年志愿者,进取学习救护知识;因为有爱,她的丈夫几次对摔昏在路上的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及时送医,挽救生命于危急之际;因为有爱,她婆婆把养老钱全借给儿媳患白血病的表弟做骨髓移植,并在自我病重后还不断询问、担心他病情反复;因为有爱,她才愿意不计个人得失与辛苦,默默为家庭与社会付出。
因为她坚信:只要人人都愿意付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变得更温暖,这个社会就将拥有一个更美丽的明天!
和谐家庭事迹篇2
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丈夫和我以及可爱的宝贝儿子。我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我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互敬互爱,和谐维家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我和丈夫结婚多年来,孝敬父母。我们夫妻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家里时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许多人问我:“为什么我的家庭如此融洽?”我认为,只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那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和丈夫还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常言道:“成功人士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人支持”,我说应该是“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在支持。
二、爱岗敬业,互相促进
我们坚持“干一行,爱一行”,“多学有用的知识、多学习身边朋友的长处,努力充实自己”的原则。这样才能向家庭和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我们两人相敬相爱,热爱本职工作,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履行职责,双方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儿子也在我们的带动下,热爱学习,不懈努力,在学习上也取得了好成绩。
三、邻里和睦,热心公益
真心待人是我们全家的处事态度,我们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我们都热心帮助。我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贫困的家庭解决一些燃眉之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崇尚科学,勤俭持家
我们的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我和丈夫常教导孩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如:水龙头坏了,换个皮垫、加个螺帽就废物利用起来;全家人的洗衣水总是用盆接起来拖地或冲刷厕所;家中进行垃圾分类,剩饭剩菜给鸡当饲料,瓜皮果壳等可降解的拿来当种菜的肥料;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吨水。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还在在阳台上养了花草,为家庭创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五、爱国守法,廉洁奉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严格遵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做到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和谐。
和谐家庭事迹篇3
世间万物,因和谐而美丽,因和谐而温馨,社会是这样,家庭也是这样。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丈夫和我以及儿子、父亲、母亲。我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我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互敬互爱,和谐维家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我和我的丈夫是20xx年结的婚。婚后,我们夫妻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家里时常交流工作体会,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自从结婚以来父母亲就一直和我们住在一起,女婿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的父母来孝敬。遇到不懂的事情就向他们请教,听取他们的意见;他们也尊重女婿,相互交流对问题的看法。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我们的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快乐。许多人问我:“为什么我的家庭如此融洽?”我认为,只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那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和丈夫还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常言道:“成功人士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人支持”,我说应该是“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在支持。在我的这个新家庭里,虽然各人的性格、文化、志趣等不同,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二、爱岗敬业,互相促进
我们夫妻二人坚持“干一行,爱一行”,父母经常教导我们“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多学有用的知识、多学习身边朋友的长处,努力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向家庭和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夫妻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表现优秀突出,小夫妻互促进。
三、邻里和睦,热心公益
真心待人是我们全家的处事态度,我们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我们都热心帮助。我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贫困的家庭解决一些燃眉之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崇尚科学,勤俭持家
我们的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我和丈夫常教导孩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如:水龙头坏了,换个皮垫、加个螺帽就废物利用起来;全家人的洗衣水总是用盆接起来拖地或冲刷厕所;家中进行垃圾分类。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吨水。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爱国守法,廉洁奉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严格遵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做到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在工作中,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和谐。
和谐家庭事迹篇4
我叫xx,是一名小学教师。在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和谐淤溪的今天,家庭的和谐已经成为其中一个基本元素。我相信我们每一个家庭也都是一个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平等和睦,尊老爱幼,自觉执行国家政策的好家庭。在这里,我想简单地谈谈我家的一些情况,与大家一同分享。
一、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对于我来讲,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对国家有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公公是退休教师,更是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这种感情积极地影响着每一个家人,全家人遵纪守法,慎诺守信是家庭的传统美德,也是邻里和社会公认的优良品质。家人能自觉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二、夫妻和睦,孝老爱亲
我的家庭是个不折不扣的和睦家庭,虽然困难重重,但全家人都能毅然决然地去克服,不离不弃。20xx年2月18日灾难不幸降临于我家,丈夫出车祸命悬一线,公公也因为罕见的皮肤病暴发感染而神志不清,我守护在重症监护室外,像失去灵魂一样。然而在所有亲人朋友的关心照顾,以及好心人的帮助下,我们全家共度难关。几个月后公公康复,丈夫却因脑外伤后遗症而导致大脑神志不清,半身瘫痪,并伴有癫痫病症,至今需要人24小时监护。如今已经是第五个年头,家中两个老人和我一起照顾病重的丈夫。我们每天为他擦身、喂饭、吃药,端屎端尿,换洗衣服,从不间断。然而丈夫却因为大脑受损,时常还会打、掐我和两位老人,可我们依然是无怨无悔。为了更好地照顾病人的生活,我学会了帮他刮胡子,理发;为防止他肌肉萎缩,我买了理疗仪,一有空就帮他做理疗,两位老人也是每天搀扶他,强行锻炼;为了他更好的康复,我与家人几次带他去南京求医,虽然进展甚微,可我们依然充满信心。俗话说,久病成医。丈夫的癫痫病是靠吃药控制,我认真记录了他每次发病的时间,周期,以便能及时做好药量的控制。果然,最近已经近一年未发病了,我们都很高兴。虽然至今他依然呆呆傻傻的,但我们从没嫌弃过,从没灰心过,我们从内心舍不得他吃苦。如今,只要每天早晨他能正确地叫出我的名字,我就感到莫大的欣慰了。
三、学习进取,科学教子
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曾连续多年担任班主任,既教书又育人,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于钻研,为人师表。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教学中能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面对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目标教学加强学生的素质和动脑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十分重视自己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今女儿已经上大学了,懂得关心长辈,体谅父母。
四、邻里融洽,友爱互助
人常说,远亲不如近邻,我深深地体会到其中的道理。作为一名教师,我更应该有理由处理好邻里关系,一家人能做到在生活中热心、善良,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经常帮助邻居解决家庭中困难,也经常得到左邻右舍的帮忙。平日里我主动询问邻里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孩子学习有困难时,我总能积极主动的帮助他们,使问题得以解决。邻居家有困难时我总能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使他们倍感温暖。
五、低碳生活,热心公益
平时我总能做到随手关灯,尽量少用一次性牙刷、筷子、水杯、塑料袋。上班时我都能做到徒步或骑自行车。不仅我做到了这些,我还宣传大家低碳生活,让大家理解低碳生活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带头宣传绿色环保理念,自觉保护环境。我热心公益,尽管家中困难,但捐助灾区,慈善一日捐等各种公益活动我都主动参加,奉献我的一片爱心!
一个温馨的家庭,是一个幸福的港湾。拥有安定祥和的家庭,我们的工作才会更有保障,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共同承担起家庭责任,营造一个和谐、平安的家庭,是我们的理想追求,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今后我一定要倍加珍惜,时刻勉励自己,同时还要影响带动周围的妇女姐妹,从点滴小事做起,为创建美好的明天,为构建和谐淤溪贡献力量。
和谐家庭事迹篇5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和众多家庭一样,朱学明家也洋溢着幸福,虽然他经历了丧妻之痛,但这并不影响他家庭的和谐幸福,因为现在的妻子通情达理,夫妻互敬互爱。一个由户主夫妇、两个儿子和一个儿媳组成的五口之家在男主人朱学明的带领下,全家人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相敬相爱,家庭和谐、温馨,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互敬互爱,和谐维家
朱学明同志还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身为一家之主,他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作为儿子,他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孝顺老人,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仍然坚持抽空陪伴老人,是出了名的孝子。
作为丈夫,他更是模范。前妻8年前患上尿毒症,亲朋好友都劝他放弃治疗,但他却说:“妻子为我辛苦了一辈子,现在她病了,我不能放下她不管,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治好她的病”。抛开亲友的劝说,他毅然为前妻换了肾。在他的悉心照顾下,他的前妻快乐地在这世间多停留了8年。现在他在后妻安慰下,逐渐从失去前妻的痛苦中走出,一个幸福之家又重现在人民眼前。
作为父亲,他以身作则,注重对子女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虽然家庭条件不错,但他时刻提醒两个儿子要节俭,教育他们独立自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他的精心栽培下,现在大儿子已成为一名医生,小儿子。
二、学习进取,勤劳致富
19xx年高中刚毕业后,朱学明便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回到家里,他不甘就此消沉,凭借自己年轻、有干劲,决心用满腔热忱干一番事业。经过多番努力,他在水源乡圩镇附近兴办了全县第一家木材加工联邦椅厂。因经营得当,联邦椅厂每年获利几十万元,年均上交国家税收三四万元,朱学明也成了当地有名的富裕户,曾被评为“全县纳税先进户”,也连续三年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
xx年代后期,朱学明发觉果业是一种很好的产业,当地气候环境很适宜发展果树种植。家具厂是消耗大量木材的产业,果业不但可以绿化环境,还可以带来丰盈的经济收入。突然,他的脑海中闪出一个大胆的念头:关闭联邦椅厂,转向果树种植。他用多年积累的资金在竹园头村火烧坑等地种植脐橙300多亩,2万多株,并提出农户用劳力入股的方式,吸引了当地两户有劳动力却无资金的贫困户在果园管理。由于经营管理得当,果园给他带来颇丰的经济收入的同时,还被列为“全乡示范果园”让其他农民来参观,让农民亲身感受种果致富的成果。19xx年,朱学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党员,他更是怀着一颗报恩、感恩的心投入到事业中。
富裕了的他,没有忘记父老乡亲。20xx年5月,水源组建起了第一个由110名果农入股参与的果业合作社——三木果业合作社。合作社党支部于20xx年9月10日成立,朱学明担起了支部书记一职。他决心要把三木果业合作社做大做强,以实现带领群众致富的愿望。因此,他在工作之余,不忘学习,还亲自带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到革命根据地瑞金考查、学习。支部成立不到2年的时间,党员就从成立时的5名增加到现在8名正式党员,1名预备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6人申请入党。党员已经成为三木果业合作社的中坚力量,而朱学明同志无疑是支部的带头人。在果品销售方面,他带头闯市场,带领支部党员积极发扬先锋模范作用,主攻山东济南、上海、哈尔滨、湖北黄岗等城市,去年合作社联系购销果品达3000万斤,为果农增加致富奠定坚实基础。
三、爱国守法,热心公益
朱学明全家能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具有“自强、勤劳、合作、向上”的精神。且热心公益事业,带头服务群众,积极发动支部党员及合作社社员,组织修建通村水泥路、看望敬老院孤寡老人、为汶川及玉树地震捐款等公益活动。用朱学明自己的一句话说:致富不能忘本、致富更要思源,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近十年间,朱学明全家为公益事业和扶贫济困捐助的资金已多达十几万元。
和谐家庭事迹篇6
该家庭三代同堂,家庭人口6人。一直以来,该家庭和睦相处,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文明向上,团结邻里。该大家庭的和谐美满在当地已成为美谈。
一、家庭成员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较强的“懂法、守法意识,积极奋进,事争一流,真实达到了“平安家庭”的标准。
家庭各成员是在家庭、工作、学习各自的岗位上都比较优秀,受到社会、单位、学校的普遍认可。户主为社区党委书记,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得到了领导赞誉、居民认可。几年来,累计为他人提供服务达万余件。经常走访入户,化解家庭矛盾,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关心民情、热心服务群众。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关心他人、动员家人经常走家串户与村民交谈,听民声、察民情,群众利益无小事,对村民反映的问题和要求、不论事情大小,只要政策允许,他都尽心尽责去解决。如帮助困难户申请农村低保,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在他的努力下,全社区的各种矛盾纠纷减少了,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三、家庭成员自觉参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为构建家庭、邻里、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
全家在创建活动中争先参与献爱心活动,该家庭处处以身作则,在社区志愿者活动中,该家庭主动请缨,领取袖标,担当小区义务治安员,督促住户做好防盗工作。对门前凌乱自行车进行合理摆放,对未上锁的自行车予以义务看护,通过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社区各家各户出现了较大改观,家庭矛盾少了,邻里互助多了,门前垃圾少了,绿色环保多了,一家就是平安家庭创建的典范,他们一家在群众心中树起了一个鲜活的平安家庭创建的新亮点。
和谐家庭事迹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