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应当反映人物对人类命运的崇高关怀,在评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时,事迹材料能够提供客观、具体的数据支持,使评估更为准确和公正,以下是总结了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3师德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2023师德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1
一、教育应该是充满爱的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众多老师在论述问题时喜欢运用的引证,我也对此深信不疑,教育应该是充满爱的教育。教师应把自己的爱倾注于每一个学生,无论他是成绩好的,还是成绩差的;无论他的家庭是富豪子弟,还是贫穷家的孩子;无论他是爱惹事的学生,还是守纪律的学生;也无论学生外表长得美,还是长得丑。他们都应得到平等的教育,都应得到同样多的爱。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不是主张“有教无类”吗?他认为每一个人不论地位高低与贵贱都得到同样的教育,都应得到爱的教育。尤其是家庭贫困的孩子,长得丑的孩子,老师更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他的教育理论中主张“要向学生提出要求首先必须尊重、信任、爱护每一个学生。”他提出:“真正尊重学生又以热爱学生为前提,没有爱很难谈到教育。”市优秀老师的先进事迹,就是对这一理论的最好诠释。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教师用爱为学生撑起一片蓝天。这充分体现了有爱才是真正的教育,有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性的教育,有爱教育才兴盛,有爱教育才充满生机活力。
二、教育需要有高度任心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国家兴旺在教育,教育的发展在教师。
所以教师肩负着国家兴旺的重大责任。这就要求我们的每一个老师对教育有高度的责任感,要有无么奉献的精神,懂得责任重于泰山,对待自己的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懂得责任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要热爱教师这一行业,要当校如家,要爱生如子女。我市的优秀教师就是对教育有着高度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的典范。他却冲在教育的最前线,以身作责。他们这行为就是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就是对教育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这种精神真是值得每个老师学习的榜样。
三、教育的发展需要知识丰富和不断钻研的广大教师队伍教育需要广大的知识丰富,业务精湛,有良好教师职业道德的老师队伍。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乃至一桶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池乃至一江滔滔不绝的有源之活水。形势在发展,时代在变迁,知识更替快如日转。如果老师还死守着原有的那滩污水,还在以那滩死水里感到自豪时,他那滩水早已干涸,早已被社会淘汰了。古人说得好:“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我们老师要与时俱进,知识要不断地更新,有时老师要比还学生“潮”,要比学生还“时髦”,要比学生还“酷”。先知者才可为人师。不然你那陈旧的知识只能教出迂腐的学生,如今电脑的时代,学生了解的知识快而多,如果你都比不上学生懂得多,他们一定不信服你,还可能说你已经“out”了。所以教师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要做活老学到老的有心人。时代的要求我们老师要从一个教书匠型的老师向一个专家型的教师转变。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在教学中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要向书本学,要向同事学,要向教育专家学。并在教学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不断地钻研,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总结教学成果和教学经验。才使自己逐渐地从一个教书匠里走出来,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专家型老师。
最后,我呼吁,广大老师要积极地向优秀教师们学习,学习他们那种爱生如子的高尚品德,学习他们那种对教育有着高度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们那种永不知足的学习和钻研精神,由此,我们的学校定能成为孩子们向往的乐园,我们的孩子定能绽放更为艳丽的花朵,我们的教育事业定能取得更为辉煌的业绩!
2023师德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2
最近,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同时,也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的责任和重担,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我们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祖国的繁荣富强密切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有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精神。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基本要求。孔子说过:“其身正,下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处处为学生表榜样,事事做出表率,在工作、为人上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达到为人师表的目的,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亲其师,信其道”,才能达到“不令而行”之效。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作为小学教师更应该关爱孩子,用心呵护每个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用我们的责任心、爱心、宽容心对待每一位孩子,用我们的亲情去感化每一位孩子,让他们快乐地发展。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把教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师生间才会架起一座信任、友好的桥梁,教育才能生效。教师应做到终身学习,不断进取,这是时代呼唤,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要在不断学习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这是我们的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你要给学生一碗水,你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那样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用崇高的师德塑造人。
2023师德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3
政法学院田新朝:黄大年同志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从他身上我有三点学习体会。一是学习他胸怀大局的信念,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普通民众的命运融为一体,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二是学习他献身科研的信念,以“拼命黄郎”忘我的工作激情、只争朝夕的学术精神,创造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取得一系列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重要成果。三是学习他教书育人的信念,因材施教,视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着眼于国家和民族未来几十年发展的需要来培育人才。在黄大年精神的激励下,我将把个体微不足道的一滴水,融入到国家事业的时代洪流中,为我校“申硕更名”工作作出最大的努力。
文学院汤天勇:黄大年身上折射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深省,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敬仰。
美术学院胡绍宗:黄大年的事迹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很强敬业精神和责任心的人,要做一个有很强正义感和爱心的人,要做一个有浓厚人文情怀和善良的人,更要做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物理与电信学院杨树林:我们青年教师更应该勇于担当,做像黄大年同志一样的好老师,时刻把责任放在心上,主动学习和创新教学科研的方法,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化学化工学院阮志军:我们要将个人的实际行动与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建设祖国就是要立足本职岗位,发挥个人最大的才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教学、科研、育人等工作中做出最好的成绩。
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李竟才:我们应该向黄大年老师学习,立足本职岗位,不忘初心,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有新作为,出新成就,为中国梦努力奋斗。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刘志:作为一名教师和科技工作者,我深受鼓舞,我们要不忘嘱托,牢记使命,为学校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就像黄大年常鼓励后辈所说的那样:国家如此重视科技创新,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条件,要努力准备好,加油干啊!
2023师德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4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可见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广博文化知识,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道德情操呢?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者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 。教师自敬自重,是提高职业道德素养的首要条件。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不但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诚信立教,是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想诚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诫后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话至今熠熠生辉。其次,要做到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欲,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还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通过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得到了许多感悟与体会:
一、爱岗敬业,不要汲汲于富贵。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教师首先要自觉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我们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就要有“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思想准备,就要做到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象选择了高山;选择了高山,就要不畏坎坷。选择了教育事业,就是选择了远方;选择了远方,就不能拒绝艰险。
二、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教师营建的是灵魂的工程。只有优秀的公民才能当教师,只有奉公守法的教师才称得上优秀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并形成一种信仰。有了良好的信仰,才有了明确的方向。而且应该像池田大作说的那样:“信仰不是逢场作戏,不是作为形式上的信仰,而是生平一贯地作为精神支柱去信仰”。在公众的眼里,我们的身份与地位并不高,但是,公众对我们的要求却很高很高。其实,这是一种良好的职业信任。那么,出于这种良好的职业信任,我们也就没有多少理由不打扫好自己的精神圣殿!
三、崇尚爱心,做到“三心俱到”。
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分优劣。崇尚爱心就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兼而有之。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要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上的“特困生”,更要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他(她),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细微之处有好的改变要善于发现,多用“放大镜”,多一点鼓励督促,少一点挖苦打击,全面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垫定基础。
四、孜孜不倦,诲人时刻不忘进取。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率先垂范,春风化雨润心灵。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无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都喜欢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也许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样的教师,才有人格魅力。教师只有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否则,我们虽然站在讲台上,但在学生眼里,他(她)充其量不过是一只“垃圾股”。
六、师生平等,择其善者而从之。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贤于师”。教师并非神仙,必有自己的弱点与不足。良好的师德,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关系上。教师不能将自己置于神坛上,认为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现实生活中,常有教师认为自己高高在上,没有师生平等的观念。其实,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师生关系。当然,作为教师,自然需要一定的威信与威严。但是,勇于承认不足,并及时克服或改正,这正是有着良好师德的表现。孔子早就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者”。平等的师生关系,已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已日益彰显它的重要性。良好的师德,必须凸显出平等的师生关系。
简而言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工作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品质与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教书育人,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用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赫尔巴特说:“教育的惟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要树立师德风范,要塑造育人楷模,那么,赫尔巴特的话,是我们教师必须终生铭记的格言!
2023师德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5
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在微观上讲是学校教书育人的老师,而站在宏观上说就是从“三人行必有我师”中提炼的一种能者为师的,而“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他们作为行业的佼佼者,自然是能够称之为“师”的,他们是更多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之“师”。教书育人楷模的身上总是有他们特别的地方,即便是数十年如一日地做一件小事,这份坚持,这份恒心就是一种能力,他们在履行自己职责的过程中做到了全心全意,他们在践行这份重托的时候做到了尽心尽责,他们爱自己的事业如同生命,他们用自己的行为示范为“师”标出最美的刻度。
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为“镜”。心中有大爱,身上有正气,手里有本领,脚下有定力是先锋模范身上统一的品质,他们是一面镜子,在对照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去学习他们敏捷的思维、用新科技、新思想武装头脑,才能够让自己的心态始终保持年轻,让自己为民的旅程始终保持活力。
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为“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改革先锋”和“时代楷模”把自己的故事变成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让我们从他们的故事中受到感染,追寻他们的脚步成为他们那样对人民、社会、国家有用的人,厚植这种“传精神、行正道、弘大爱”的爱国主义情怀,才能够更好地扎根人民,汲取拼搏奋斗的力量,奉献国家。
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精神为“指南针”。为更多的人引导方向,更能够提升党员干部的新思想,新境界,在学习先锋楷模的过程中,立志成为他们的“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绵薄的力量。
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心得体会2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社会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者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努力实现从人师到明师最后到名师的转变。
人师。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走上讲台,教书育人;走下讲台,为人师表。
明师。明师,即开明之师、明智之师、明白之师。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是基本职责,古往今来,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的照明灯。所以老师不仅要教会孩子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路,做孩子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教孩子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名师。名师出高徒。名师是教师队伍中,具有一定“名气”“名望”的教师,是具有一定影响力与美誉度的教师。这种名气、名望,来自名师的人格魅力与学术魅力。名师是学生最喜爱、家长最放心、同行最敬佩、社会最敬重的教师。他们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魔蛋、教学的楷模、科研的能手。
最为一名教师,人师是最基本的要求;明师是奋斗的目标;明师是不懈努力的追求
2023师德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6
7月13日下午,主题为《树立良好师德师风》的培训课在3楼礼堂进行,本次课由启航学校总校教学副校长刘承武主讲。刘校长在现场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将几十年教学生涯中发生的故事细细道来,对于师德师风的详尽阐述,循循善诱,笔者感触颇深。体会如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老师为本。一个国家的兴衰在于教育,一个学校的兴衰在于老师。老师是立校之本,师风便是教育之魂。
一、为人师表,身正为范,我们要做好学生们的榜样;
要想让学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我们自身必须要做到品德高尚。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身为老师,我们要做到为人师表,严以律己,言出必行,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要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在工作、为人上能以身作则,我们才能达到为人师表的目的,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二、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用的人才,我们就要严谨治学,兢兢业业把书教好;
教书育人是树立师风的关键之所在,这就要求我们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如同一艘船上的舵手,我们开着船常年累月行驶在其中,将一个个渴望成才的学子顺利送达彼岸。虽然路上有时避免不了大浪滔天,有惊无险,但是也会迎来风平浪静,阳光灿烂。
三、关爱每一个学生,杜绝用有色眼镜去区别对待某些学生;
一个老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在启航学校,我们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我们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用无私的爱去引导每一个学生。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出自真心地去赞扬、去鼓励每一个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公平参与的机会。
四、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学术创新的意识;
常言道:“学无止境”,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学术创新的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学习,积极提高,勇于创新,做到“教到老,学到老”。
最后既然我们选择了老师,选择了启航学校这个好平台,就要有“鞠躬尽瘁”的决心,对自己的选择要无怨无悔,努力做到敬业爱生、不计名利、积极进取、无私奉献,力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求,但求更好!我们要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2023师德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7
通过在网上查看他们的实事迹资料,深深感受到这些教师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自己与这些优秀教师相比还有差距。这次学习使我深受启发,反思自己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 把爱撒给每一位学生。
有爱才有教育。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爱,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著名教育学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这个职业,是个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要爱学生。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伸出温暖的双手,献出真诚的情和爱,扶持他们一步步长大。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每天都在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这些事情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和教师具有的高尚的师德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充满了爱,教育将永远是艳丽的春天!
二、 自存高远、无私奉献。
看老师的资料,让我受益匪浅,内心澎湃!是啊,想自己当初刚踏上三尺讲台时,满怀壮志,却经历过成功与失败,但与楷模们相比发现自己是那么的平淡,从中让我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的教师形象。他们的事迹可以点燃激情,我想自己应该拿出勇气和热情,更好地走好自己的教育之路。
三、学习先进经验,提高教学效率。
没有研究就没有教育的推进,没有研究就没有教师专业的发展。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反思自己在教育研究方面的不足。名师的报告给了我启发,教育研究就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始,在教学中研究,在课例中研究,在实践中研究和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作为老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使者,努力学习、勤于实践,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努力实践者和积极推进者。首先需要有爱心,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彰显学生的个性,放飞学生的心智,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其次,教书育人需要耐心。内心如火一般炽热,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为全体学生服务,这样才能燃起学生对知识渴望的熊熊之火,激发学生的斗志,给他们树立信
心,让他们有“克敌制胜”的决心,这样才能在“创新教育”面前打好攻坚战。
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事迹,我进一步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是我们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
2023师德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