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雨水教案7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优秀的教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优秀的教案,我们可以设计有趣的教学展示和演讲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演讲能力,下面是总结了小编为您分享的24节气雨水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24节气雨水教案7篇

24节气雨水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背诵小寒儿歌,知道小寒天气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2、幼儿知道腊八节的来历和传说

3、在活动中,幼儿能够坚持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内容:小寒儿歌

小寒到,梅花开,进三九,天更寒,

玩冰雪,笑开颜,腊八粥,喝几天。

太阳升,来锻炼,防寒服,身上穿。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通过二十四节气儿歌导入,大家一起背诵《二十四节气歌》,然后提问,我们刚才过去了一个节气是什么?谁知道下一个节气诗什么?冬至,小寒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小寒的天气状况吧

二、展开部分

首先,请大家闭上眼睛,听我念一首儿歌,看看你听到了什么?

教师念儿歌,然后请幼儿回答,听到了什么?

帮助幼儿了解小寒的儿歌。

教师讲解小寒儿歌。

1、 小寒到,梅花开,进三九,天更寒。

小寒节气到了,这个时候梅花开始开放了,大家见过梅花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梅花是什么样子的?梅花是大家比较喜欢的一种花,在冬天开放,受到很多诗人的欢迎,谁会背关于梅花的古诗?引导幼儿背诵王安石的《梅花》。小寒节气一般是12月的6号左右,今年的小寒是12月5号。

小寒以后,就进入三九天气了,俗话说,三九四九,冻裂石头,三九天气,四九天气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我们小朋友怕不怕冷啊,有个小朋友,到了这个时候,因为害怕外面冷,就不来幼儿园了,这样做合适吗?为什么啊?大家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防寒?(幼儿举手发言,老师引导,运动、饮食、衣服三个方面)

2、 进入了三九,虽然天气变冷了,可是也有很多好玩的活动和传统啊,我们来看一看,你在这句儿歌里发现了什么?教师念“玩冰雪,笑开颜,腊八粥,喝几天”

引导幼儿说出,因为天气寒冷,很多地方下雪,结冰,我们可以玩雪玩冰,现在我们长春市就要很多的冰雕和雪雕,有时间可以让爸爸妈妈带领你们到雕塑公园或者是南湖、北湖去看冰雕和雪雕,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冰雕和雪雕,漂亮吗?小寒节气还有一个传统的节日-----腊八节,大家知道腊八节的'传说吗?教师讲解腊八节的传说。

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听完了故事,我们知道了,腊八粥还有这样的一个教训啊,告诉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勤劳的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好吃懒做。回家后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爸爸和妈妈听,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做腊八粥。

3、 我们要做一个勤劳的孩子,不怕冷,刚才我们也说了如何才能战胜寒冷呢?从三个方面,饮食、运动和衣服上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小寒节气的运动注意事项吧。太阳升,来锻炼,防寒服,身上穿。小寒节气因为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所以我们要等到太阳升起以后再出去锻炼运动,户外运动的时候要注意防寒,多穿些衣服,运动不要太剧烈,可以快走、踢沙包等活动,在老师小的时候,我们冬天会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做“挤油渣”的游戏。游戏儿歌:冰冻冰冻你上墙,我吃冰冻你来抢,挤油挤油渣渣,挤出油来烫巴巴。玩法:孩子们分成两队,选择一块向阳的墙,两队的人靠着墙,排成一条线,从两边往中间挤。被挤出来的人,跑到队尾,继续挤。教师带领幼儿玩挤油渣的游戏。

活动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小寒节气,知道了小寒节气的基本特征,知道了小寒的大致日期,大家回家后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腊八粥啊。

24节气雨水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有节奏的念儿歌。

2.尝试用动作表演儿歌。

3.进行合理创编。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麦苗、梨树、小朋友、种子的图片和下雨的图片个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若当天正好在下雨)师:小朋友们听,外面在干什么呀?(回答)

(若当天没有下雨)教师出示下雨的图片,师:小朋友们看,这是怎么了?(回答)嗯,下雨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儿歌,它的题目叫《雨水》,说说看叫什么?(集体回答后请个别小朋友站起来回答)

二、第一遍。

教师念儿歌,幼儿欣赏,结束后幼儿回答:

1.这首儿歌的题目是什么?

2.请你说说在这首儿歌中,你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后出示图片)

三、第二遍。

教师念儿歌,幼儿欣赏,结束后幼儿回答:在这首儿歌中你还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后出示图片)

四、第三遍。

教师念儿歌,幼儿欣赏,结束后幼儿回答:你能根据刚刚老师念的.儿歌把你听到的东西排一下顺序吗?(幼儿边回答边调整图片的顺序)

五、第四遍。

教师与幼儿一起念儿歌,师:能干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念这首儿歌

六、第五遍。

教师与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师:我们一起来学学动作吧,下小雨可以怎么做啊···(让幼儿自己说自己做,如果实在想不到,教师再提供信息)好,现在我们一起来一边做动作一边念儿歌吧

七、创编。

师:春天里,还有谁也要发芽,谁也会开花,谁也想长大呢?小朋友除了种瓜还可以种什么呢?请你用儿歌里好听的话来说一说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以儿歌的形式锻炼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幼儿在念儿歌时有节奏感,能够对儿歌进行合理创编

附(儿歌):

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

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小朋友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

24节气雨水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在快乐的游戏情境中发展双脚跳、单脚跨的动作。

2、遵守游戏规则,学会按箭头方向前进。

3、培养机智、勇敢、灵活及遵守纪律的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4、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教师在空地上布置好“雨水洼”场地:用纸箱剪好或用粉笔画好“水洼”的轮廓和脚印,用红色即时贴剪成箭头形状,摆出行进的方向。

1. 以儿歌《门前一片雨水洼》,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活动过程

(1)幼儿跟念儿歌:雨停了,天晴了,门前多了片雨水洼。双脚跳,单脚跨,过了水洼就到你家。

(2)引导幼儿观察,“水洼”,讨论“两个脚印”和“一个脚印”的不同含义,以及箭头表示的方向。

2.引导幼儿玩游戏:越过雨水洼。

(1)想想好办法。

下过雨,地上都是一个个雨水洼,怎么才能既不弄湿鞋子,又能马上到达朋友的家呢?

(2)引导幼儿观察箭头所指方向,学看标记。

(3)请一个幼儿跟着教师跳一跳,其他幼儿仔细看,注意看怎样才能不掉进水洼里。

(4)组织幼儿一个跟着一个,向朋友的家行进。

(5)活动反复进行数次。幼儿可分两组,一组当拉拉队念儿歌,另一组跳跨行进,教师注意活动量的调整。

24节气雨水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用双脚跳、单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玩游戏。

2.遵守游戏规则,学会看简单的标志,能按箭头指示前进。

3.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布置活动场地:用不干胶贴出水洼、脚印,用红色箭头标示行进的方向。(场地布置见下图。)

▲活动过程:

■一.以儿歌《快活的下雨天》导入活动,带领幼儿热身,激发幼儿兴趣。

播放儿歌《快活的下雨天》,创设小花小草小动物在雨中玩耍的情景,带领幼儿做热身活动,重点指导幼儿活动脚腕、膝盖等关节,为活动做准备。

■二.请幼儿观察场地,了解不同标志的含义。

模仿小动物念儿歌:雨停了,天晴了,门前多了片水洼。双脚跳,单脚跳,过了水洼就到小熊的家。引导幼儿讨论小水洼、箭头、脚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这是通往小熊家的路,箭头表示方向我们要沿着箭头指示的方向走,两个小脚印表示双脚跳,一个小脚印表示单脚跳。

■三.请幼儿尝试过水洼,探索双脚跳、单脚连续向前跳的方法。

提问:下过雨,小熊家门前的地上有好多小水洼,怎么才能既不弄湿鞋子又能到达小熊的家呢?

1.请一个幼儿跟着教师跳一跳,引导幼儿观察怎样才能不掉进水洼里,并练习双脚跳和单脚跳动作。

教师重点强调:双脚跳时,要双脚一起跳,双脚一起落;单脚跳时,要单脚大步迈,单脚站站稳。

2.指导幼儿一个跟着一个,尝试踩着脚印跳过水洼,教师观察指导。

3.教师再次强调动作要领及各种标志的含义,请幼儿再次尝试过水洼的方法。

■四.组织幼儿玩游戏“越过小水洼”,熟练掌握游戏玩法,巩固双脚、单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

第1次游戏:请幼儿自己选择不同难度的道路,一个跟着一个前进,巩固双脚跳、单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

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按照标志去小熊家,不能弄湿自己的鞋,到达小熊家要敲门。

第2次游戏:进行分组比赛。

敲门后小熊不在家,小动物们先进行比赛,教师讲解比赛规则:当

第一个小动物到达小熊家时,第二个小动物才可以出发。提示先到小熊

家中的朋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接待后面来的客人。

■五.播放音乐,组织幼儿放松、交流。

带领幼儿放松腿部肌肉、脚腕关节,引导幼儿说说朋友用什么方式

接待的自己以及自己的心情是怎样的。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本次活动在场地布置方面,我采用色彩鲜艳的不干胶来布置活动场地,并且对水洼,箭头,和脚印的单双脚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这样比较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讲解过程中幼儿也容易接受和理解。

2.为了让幼儿能掌握单脚跳和双脚跳的'技巧,学会看简单的标记,我首先布置了一条较为简单的路线,供幼儿练习;考虑到幼儿人数比较多,为了减少幼儿等待时间,在练习场地后面,我准备了三条不同的道路,让幼儿参与游戏。这样既让幼儿充分掌握双脚跳和跨步跳的动作技能,又学会看标志,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

3.在活动中及时发现幼儿不正确的动作,进行强调和练习,并创设情境:不能掉到小水洼中弄湿鞋子,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不足之处

1.在路线布置时,脚印与脚印之间的距离没有控制好,导致幼儿在活动时跨和跳动作变形,单脚跨步跳与单脚跳动作混淆。

2.体育活动中也应该在语言和环境上完全可以创造这样的一个氛围,老师的语言太平淡了,在需要孩子注意的地方完全可以变化说话的方式,可以夸张带动孩子的活动氛围。

3.在分组比赛时,游戏规则强调不够明显,造成比赛环节有一定混乱。应先示范一次游戏规则。

24节气雨水教案篇5

一、 教学思路

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雨水落到地球表面以后,一部分流入溪流或其它水体中,一部分在地面上蒸发了,一部分渗入地下。从地表流入河流中的水,又是会引起风化和侵蚀,这两个过程都会不断改变地形。

水无论呈液态气态还是固态,都是引起侵蚀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学生对于降水引发的各种变化了解很少,在这一课里,力图通过土地模型和模拟降水,帮助学生对水的侵蚀作用得到认识。并且在学习完本课以后,能够对雨水对土地的形态改变加以推理和解释。

二、 关于土地模型

本课的土地模型,是模拟比较贫瘠的土地,观察模拟降雨时水是怎样冲走泥土的。因而在准备实验材料时,土壤成分配比如下,沙土:壤土;腐殖质=7:2:1。

三、 关于降雨器

轻轻摇晃喷洒瓶,就是“小雨”;猛烈摇晃,就是“大雨”,但是不允许按压喷洒瓶。尽管学生只是降水几分钟,但是实验结果足以说明更长的时间的降水会对地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四、与后续课程的连贯性

学生在观察降雨对土地模型的`影响时,能够很容易观察到多种不同种类的侵蚀,例如,土地有薄薄的水流出;沟蚀,就是持续的流水形成的沟渠。在总结交流中产生碰撞,为下一课,《流水对地表的影响》奠定基础。

五、在整课的教学中,模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教会学生逐渐利用模型来模拟自然界中的各种宏观,微观的事物,是科学课教学中的难点。在本课教学中,改变直接给孩子模型的模式,让学生一步步的建造土地模型,看起来简单,但是意义深远。首先,学生在操作中,会观察到土壤的构成成分对降水后土地模型的改变有影响。另外,在每一次的降水前,都要求,模型的标准化,也是便于在交流过程中数据的呈现具有共通性。这也是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

24节气雨水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遵守游戏规则,教幼儿学会看简单的标记,能按箭头方向前进。

2、发展幼儿双脚跳、跨步跳的动作能力。

3、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4、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教师在活动场地布置好“小水洼”、音乐磁带《我爱运动》。

2、用蓝即时贴剪好小脚印。

3、用红即时贴剪头的形状,粘贴出前进的方向。

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

听《我爱运动》的音乐让幼儿做韵律操。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利用故事导入活动:炎热的夏天到了,天空传来轰隆隆的打雷声,不一会就下起了大雨,大雨过后,地上出现了很多的小水洼。小水洼邀请我们一起做游戏呢。

2、教幼儿知道什么是小水洼后,教师问:“在下雨天,你们看到小水洼都会怎么做?”

3、引导幼儿学习儿歌,《门前一片雨水洼》:雨停了,天晴了,门前多了片雨水洼,双脚跳,单脚跨,过了水洼就到你的家。

4、教师提出的问题:下过雨,地上都是一个个小水洼,怎样才能既不弄湿鞋子,又能马上到达朋友的家呢?

5、引导幼儿观看“小水洼”,讨论“两个脚印”和“一个脚印”的不同含义以及箭头表示的方向。(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双脚跳的时候,是两脚着地的,单脚跳的时候是一只脚着地的。)

6、游戏开始:

7、教师先示范一次,边念儿歌边跳水洼,幼儿排好队,一个一个越过小水洼。

8、活动反复进行数次,幼儿可边念边跳。

9、播放音乐放松活动。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都顺利安全的跨过了雨水洼,干干净净的到达朋友家。我们可以把今天学到的教给好朋友,和朋友一块做游戏。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24节气雨水教案篇7

教学说明:

“节气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里的“读读背背”的内容。一般老师上课也许只停留在让孩子进行简单的记忆。不过这样的记忆效果并不好,等到六年级或者再长大一点,孩子就将曾经所学所记忆忘得一干二净。不仅是学生,我们也有很多老师,自己在这个方面的只是也比较欠缺。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根据自己的理解,注入一些新鲜的元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记忆。

一、 诗词导入:

师:请认真听老师背诵诗句,听听老师的朗读里隐藏着什么密码。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将红色部分的字眼重读。

师:听出什么秘密没有?

生:每一首诗句里都含有一个节气。

师:是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节气歌”(板书)

二、熟悉节气歌

师:如果我告诉你我可以一口气将节气歌背诵下来,你们信不信?假如我背错了你们会不会笑话我啊?

师当场背诵节气歌。

师:掌声在哪里?谁来评价一下?

生:你读得很好。

师:我不是读的,是……

师:为什么老师可以背诵的这么流畅呢?你们想试一试吗?

生自由朗读《节气歌》三遍。

师:谁来读一读?大家一起读一读。评价。

师:知道这首节气歌里面有多少个节气吗?

生:二十四个节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在日历上看到的。

生2:我在字典上找到的。

生3:我在语文书上92面找到的。

生4:王老师在一年级的时候告诉我们的`。

师:你们真了不起,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这个知识。

师:想不想知道到底是哪二十四个节气呢?请开书到92页,认真读一读二十四个节气。

师:谁来读一读这二十四个节气?这些节气分别对应“节气歌”中的哪个字?请对照读一读。

师:“暑相连”指的是哪几个节气?“秋处露秋”是指哪四个节气?

师: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猜猜看,一个月有几个节气?每个节气有多少天?

生:每个月有两个节气,每个节气有15天。

师:清明以后是什么节气?我们刚刚度过了清明小长假,清明节是在4月4日,按照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请你说一说谷雨大约是在哪一天?

生开始掰手指头,而后纷纷告诉我“谷雨”这个节气是在4月20日。

分组朗读并评价以后再集体朗读,最后点名背诵。

三、理解节气歌:

师:请同学们竖着看二十四节气歌每行的第一个字,你们又发现了什么秘密?

生1:他们分别是春夏秋冬。

生2:每一行的第一个字都是“立”。

师:谁知道“立”的意思?

生:我知道这里的“立”指的是“开始”的意思。

师:你太能干了。“立夏”就是夏天的开始。那么,“立春”呢“立冬”呢?“起立“呢?

生大笑。那是站起来的意思。

师:(恍然大悟状)哦,原来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面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哦。

生得意的点头。

师:(故作神秘状)二十四节气歌里面蕴含着无穷的秘密呢,不但有好听的好玩的,还会有好吃的哦,想知道吗?

生更加精神饱满的投入学习了。

师读:春分秋分,昼夜平均。

师:春分、秋分——表示白天和夜晚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师: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不同的地方在这两个节气会吃不同的食物。湖南地区一般夏至吃光团子,冬至吃糯米饭,而在江南一带有夏至吃三鲜的说法。北方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师: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师:学习二十四节气有什么好处呢?可以知道气候的变化,古时候,劳动人民基本上是根据节气的变化来进行农业生产的。而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学习二十四节气又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很好的继承因此我们的好好学习,认真记忆。

四、观看二十四节气图,增进学生对于节气的感情。

24节气雨水教案7篇相关文章:

第24届推普周活动方案5篇

小雪节气的活动方案6篇

2024.3.24结核病日宣传活动总结8篇

县二十四节气活动方案5篇

幼儿园廿四节气活动总结8篇

科学教案中班教案参考7篇

音乐教案小班教案精选7篇

幼儿手工教案中班教案7篇

海上日出教案优秀教案7篇

森林防火教案教案7篇

24节气雨水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8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