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掌握写教案的技巧和方法,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前置知识,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以下是总结了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捉老鼠教案最新6篇,供大家参考。
捉老鼠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了解民间剪纸的主要特点。
2.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用剪纸表现自己喜爱的题材。教学重点:
喜爱民间剪纸艺术,学习剪纸的技巧,并根据主题设计和剪出自己喜欢的剪纸。教学难点:
根据这个题材学会剪纸的剪法和技巧。课前准备:图、,示范作品、纸、剪刀、笔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在农历正月初七的晚上是不掌灯的,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知道吗?不知道啊!那我来告诉你们(悄悄地说):这天啊,可是传说中老鼠嫁女(四个字语速放慢,边说边贴课题)的日子,你们想不想听这个故事呢?想啊,那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下。
二、欣赏故事,介绍剪纸的种类,讲授剪纸的`技巧和方法。
1.讲故事,欣赏剪纸作品。(边讲边出示作品)
嘀嘀嗒,嘀嘀嗒,敲锣鼓,吹喇叭,老鼠家里办喜事,有个女儿要出嫁。“女儿嫁给谁?”妈妈问爸爸,爸爸是个老糊涂,他说“谁神气就嫁给谁。”爸爸就去找太阳,太阳说:“乌云要遮我,乌云来了我害怕!”爸爸又去找乌云,乌云说:“大风要吹我,大风来了我害怕”爸爸就去找大风,大风说:“围墙要堵我,我见围墙就害怕”爸爸又去找围墙,围墙说:“老鼠会打洞,老鼠来了我害怕。”老鼠怕谁呀?爸爸乐得笑哈哈。原来猫咪最有福气,女儿应该嫁给他。嘀嘀嗒,嘀嘀嗒,敲锣鼓,吹喇叭。老鼠女儿坐花轿,一抬抬到猫咪家。老鼠爸爸和妈妈第二天去看女儿,女儿不见啦!“女儿在哪,女儿在哪?”猫咪说:“我怕人家欺负她,ao------的一口就吞下。”
2.剪纸的种类
故事中的小老鼠这么可爱,你们喜欢她吗?喜欢,那老师是用什么艺术形式来表现这个故事的呢?对,是剪纸。老师这还有一些作品,大家请看,(出示图片)这是单色剪纸,这是套色剪纸,这是染色剪纸,怎么样,漂亮吧!同学们说故事中的这些剪纸作品属于哪一种剪纸呢?(对,是单色剪纸)
3.剪纸的方法技能
这么可爱的剪纸作品,你们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想啊!那首先,我要告诉大家一些基本的剪法。同学们请看(贴图示)这种像小草一样毛茸茸的,是毛毛剪(板书)这种是月牙剪(贴图,板书),依次介绍柳叶剪、圆点剪、飞燕剪(边介绍边贴图、板书)。
三、学生创作
我们知道了这些剪法后,还要知道创作出一幅作品的过程:1.首先我们要在纸上画好草图,画的时候要注意图形在纸上的位置,要把它画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还要尽量的认为他的造型优美,看起来很漂亮。(板书画草图)(zhuyi大面积配大的团花,小面积配单独纹样) 2.图画好后开始剪、刻(板书剪刻)在剪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把手划破,还要注意,如果沿轮廓线剪的时候,不要剪到线外面。3.剪完之后,我们还要检查一遍,看看有哪些地方是否粗糙,适当的修剪,让作品更完美。(板书
整理)4.好了,同学们可以按照刚才的步骤,自己设计一幅图,要抓住小老鼠的动态特征,可以进行大胆的夸张、简化,也可以把它拟人化了,让老鼠嫁女(贴kt板)的场面尽快的热闹壮大起来吧!(下巡视)同学们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问老师啊!好了,我看大家剪得都非常漂亮,剪好的同学就可以把你的小老鼠送到这老鼠嫁女的队伍中来啊!来,我们把他们贴上,好一个热闹壮观的场面啊!
四、课后作业
放学后,请同学们在网上或是书上,搜集一些有关剪纸方面的资料和作品看看,在生活中要找一些适合单色剪纸的题材,把他们剪下来来装饰我们的家,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下课,谢谢大家!
捉老鼠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词汇“变大”和“变小”。
2、能用肢体语言大胆表现“大”和“小”。
3、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情感,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米老鼠头饰一个,魔术棒一根,魔术杯一个,小魔术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ppt
1.以“米老鼠”变魔术的形式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2.借助图片,引导幼儿边听故事边回答问题。
提问:米老鼠的“魔术棒”有什么本领?米老鼠是怎样说的?
3.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二、游戏:“木头人,变变变。”
1、教师交代游戏名称及玩法。
玩法:教师与幼儿一边拍手,一边念:我们都是木头人,一起跑跑变变变,大大大!(当念到“大大大”时,幼儿自由夸张地做“大”的肢体动作。)我们都是木头人,一起跑跑变变变,小小小。(动作与“大”的相反。)
2、组织幼儿游戏,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大胆表现“大和小”。
三、迁移游戏经验
1、如果你有“魔术棒”,你想让哪些东西变大或变小?(个别提问)
2、幼儿自由探索。
幼儿每人手持一根“魔术棒”,在周围环境中寻找自己希望改变的物体(自由结束)。
附故事:
米老鼠的“魔术棒”
有只米老鼠,它有一根神奇的魔术棒,能把大东西变小,把小东西变大。
有一天,米老鼠来到草地上,看到小鸡和小狗在争吵,它跑过去问:“你们为什么吵架?”
小鸡说:“我们都想吃这个苹果,可是苹果太小了,不够分。”米老鼠说:“别担心,试试我的魔术棒。”
米老鼠用“魔术棒”指着小苹果,嘴里说:“变变变,大大大!”小苹果真的变成了大苹果,小鸡和小狗高高兴兴地吃到了香香甜甜的大苹果。
有一回,米老鼠到兔妈妈家串门儿,路上,被一块大石头挡住了去路,它就拿出魔术棒,指着大石头,嘴里说:“变变变,小小小!”大石头立刻变成了小石头,米老鼠跨过了小石头,继续向前走。
走着走着,突然听到一阵“救命啊,救命啊!”的呼喊声,米老鼠赶紧跑上前一看,不好!大灰狼正准备吃小鸡呢,它赶紧拿出魔术棒,指着大灰狼,嘴里说:“变变变,小小小!” 大灰狼立刻变小了,这可吓坏了大灰狼,它赶紧灰溜溜的逃走啦,小鸡得救了。
米老鼠救了小鸡后,来到兔妈妈家,兔妈妈正在犯愁:“唉,胡萝卜刚刚长出来,孩子们就吵着要吃。”
米老鼠说:“别急别急,让我来试试!”它用魔术棒指着一棵棵小小的胡萝卜,嘴里说:“变变变,大大大!”胡萝卜就长大了,兔妈妈高兴得谢了又谢。
反思:
本节教案适合小班年龄阶段,因为小班孩子思维直接形象,语言表达简练简单,有一定的.想象力,对于直观生动的物象十分感兴趣并且愿意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既能满足孩子倾听故事的欲望,又能促进孩子对关心帮助小伙伴的行为的认识,符合孩子关爱同情帮助他人的心理。既能让幼儿学到一些简单的词语,理解故事内容又能增进孩子社会性情感的培养。因此,活动中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活动效果很好,完成了教学目标。
捉老鼠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动画片的幽默与诙谐,乐于倾听同伴的讲述。
2、让幼儿在欣赏动画的同时,与同伴合作为角色创编语言。
3、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并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猫和老鼠》动画碟片、多媒体教学设备、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看动画片段,激发幼儿配音欲望
(1)导入。
师:又到了看动画片的时间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部没有对话的动画片,想一起来看看吗?集体欣赏一下。
(2)引入活动主题。
师:刚才看动画片的时候,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的小嘴都在“咕噜”“咕噜”的,是在给动画片配音,对吗?想试试吗?那就找几个小伙伴看着画面一起试试吧!
2、让幼儿以组为单位尝试配音
(1)幼儿初步尝试创编角色语言。
(2)教师巡回指导,肯定幼儿的创意。
3、引导幼儿分节探究
(1)组织幼儿分节看动画,启发幼儿大胆想象,为同一情景创编多种对话。
师:刚才老师听到很多精彩的角色对白,谁愿意看着画面将你们编的对白展示一下?
(2)评价幼儿表现并引导幼儿动脑筋解决配音中出现的问题。
①什么时候开始说角色语言最好?
②怎么解决画面换了,角色语言还没有说完的问题?(让幼儿了解配音与画面要同步)
③怎样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听到你的精彩配音?(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④有的小朋友一个人为多个角色配音好辛苦,怎么办?(启发幼儿与同伴合作)
4、分角色配音
(1)幼儿自由组合并协商分配角色。
(2)按照故事情节进行同步配音。
(3)教师给予指导,鼓励幼儿在配音时融入感情,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5、幼儿分组为故事配音
(1)部分小组进行配音展示。
师:刚才我听到几个小组都创编出了精彩的段子,愿意展示给大家听听吗?哪一组愿意先来试试?
(2)欣赏教师配音。幼儿自由选择角色,简单装扮后模仿角色动作,进行与教师配音一致的表演。
6、活动延伸
(1)让幼儿在“影视角”自由选择动画,创编对白并进行配音练习。
(2)将幼儿的配音录制成磁带,与光碟同步播出,让幼儿欣赏。
(3)提供成人配音经典作品给幼儿欣赏。
捉老鼠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2.尝试将歌曲中的节奏型进行改换。
3.体验创编节奏型并进行演唱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音乐伴奏。
活动过程:
一、以"看路牌"导入,练习休止符。
1.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到郊外玩玩吧。咦,这里有路牌,看看上面有什么?
2.重点练习节奏型×× 0│×× 0│×××│×-│(跟着乐曲《小老鼠打电话》的旋律练习)
二、借助图示,初步学习歌曲。
1.由"孤单的小老鼠"引出歌曲。
师:瞧,小老鼠的家就住在这里,咦,看看小老鼠怎么了?
师:对,小老鼠没有朋友玩,觉得很孤单,它想打个电话给朋友。听!
2.老师范唱歌曲。
师:刚才歌曲里唱到了什么?(老师根据幼儿回答逐一出示图片,重点练习电话号码的节奏×× ○│×× ○│×××│×─│)
3.幼儿学唱歌曲。
师:你觉得哪句唱起来有些困难?(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提供帮助)
三、联系生活,尝试用手机号替换。
师:在生活中,除了使用座机打电话,人们更多的是使用什么打电话?(手机)师:你知道什么手机号码?你能把它编到歌曲里吗?
(幼儿尝试按节奏唱11位手机号)师:哎,怎么不好唱了?
出示座机号和手机号进行比较。
师:座机号的是几位数?手机号呢?怎么样把11位的手机号编到歌曲里?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集体跟练)师:我们把她的节奏编到歌曲里唱一唱。
师:你还知道什么手机号?(幼儿将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编到歌里唱一唱)
四、自由猜想,引发下一次活动。
师:听,这次小老鼠又打电话了。猜一猜这次是谁接的电话。
师:是小猫接到了电话。唉呀,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这是一个好玩的音乐游戏,老师下次再你们一起玩。
捉老鼠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童话故事书传达的浓浓的民俗情,探知事物相克相生循环往复的有趣现象。
2、自信地表达自己的长处,真诚地欣赏同伴的长处。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图书ppt,太阳、云、风、墙、老鼠、猫的图片。汉字:照、遮、吹、挡、打洞、抓、扬长补短的汉字。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唢呐演奏的音乐《过新年喜洋洋》
师: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大家在做什么呢?
幼:好像在过年;结婚;开业。
师:放这样的音乐,一定是有什么喜事发生。那么,今天在这段音乐下,会发生了什么事?
2、引发对故事的想象(出示花轿)
师:这是什么,它是做什么用的?
幼:花轿,结婚用的。
师:对,这是结婚用的花轿,给谁坐呢?
幼:新娘(出示老鼠新娘坐花轿的图片)
师:新娘是老鼠美叮当,有新娘就会有新郎,美叮当想找个世界上最强的新郞,她找到了······
(出示有太阳、乌云、墙、风、老鼠、猫的图片)
你们猜猜美叮当会选谁做自己最强的新郎。
(二)欣赏理解
1、边欣赏幻灯片,边听故事
2、理解事物之间的强弱关系
师:你们认为谁是世界上最强的新郎?(故事停在“村长迷糊了,到底谁是最强的新郎”。)
幼:我认为太阳最强。
师:你们都同意吗?
幼:不同意,因为乌云比太阳强。
师:那么,你认为谁最强?
幼:风最强。
师:有反对的吗?
幼:墙比风强;墙怕老鼠;老鼠没猫强;猫又怕太阳;太阳最强,又回到了开头了。
师: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最强的新郎?尽管他们不是世界上最强的新郎,可是,他们都有自己最强的地方,你们知道它们最强的地方分别是什么?(出现汉字照、遮、吹、挡、打洞、抓)
3、讨论:你有没有最强的地方·鼓励幼儿自信地说出自己最强的地方。·
请幼儿记住自己朋友的长处。
师:我们都说出了自己最强的地方。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记住朋友的长处”这件事谁最强?请你们说说记住了谁的长处?(这里是为了让幼儿关注自己的同伴,并学会倾听,对幼儿来说,这是对其习惯和心理的挑战。)
寻找“扬长补短”的朋友圈:你有什么地方不强?你想变得更强吗?可以通过别人的帮忙使自己变得更强。
幼1:我最强的是舞蹈,不是的是画画。(师:谁画画强?)
幼2:我!(师:你们手拉,你因为他在,就会变得更强。)
问幼2:你什么地方不强?
幼2:吃饭不强。
幼3:我吃饭强。
师:这样的朋友圈,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表示(出示汉字“扬长补短”)想念你们一定会找到扬长补短的朋友圈,让自己变得更强。
(三)游戏感受
1、讲述故事结尾
师:美叮当找不到世界上最强的`新郎,怎么办?
幼:找自己最喜欢的老鼠。
师:是啊,老鼠配老鼠,那是最合适的。(继续讲述故事的结尾)瞧,大小老鼠来帮忙,办喜事、坐花轿、搬嫁妆,喝喜酒,闹新房,新郎新娘拜堂啦!美叮当嫁给了老鼠阿郞。
2、游戏:抬花轿
师:办喜事真开心,我们也来玩玩抬花轿的游戏吧!我来抛绣球,我要找步调一致的朋友圈为我抬花轿(师有意将乡球抛给步伐协调的朋友圈,师念童谣,朋友圈一起原地走步,师提示“看着朋友的脚步一起走”,游戏可反复进行。)
童谣
老鼠女儿美叮当,想找女婿比猫强,
太阳最强嫁太阳,太阳不行嫁给云,
云不行,嫁给风,风不行,嫁给墙,
墙不行?想一想,还是嫁给老鼠郎。
活动反思:
一个好的教学活动,活动的设计不仅要合理,活动中幼儿的配合十分重要。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活动以老鼠村长找女婿,以及寻找过程中出现的一物降一物的情节,不同的是最后老鼠村长的女儿嫁给了老鼠郎。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共同交流。培养幼儿倾听习惯,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发孩子自由表达的兴趣和激情,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真正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捉老鼠教案篇6
【设计意图】
?小老鼠打电话》是一节音乐活动,选自大班主题活动五《什么联络你我他》中。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会与同伴,朋友打电话,以电话的形式进行交流,有时一不小心往往就会拨错号码,就如歌曲中的小老鼠一样,居然把电话打给了一只猫。在设计本节课过程中,我注重了幼儿的生活性,情节性,游戏性,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充分运用感官,形体动作来感知和体验歌曲。
【活动目标】
1、体验歌曲诙谐幽默的情趣,学会有节奏地说对话。
2、理解歌曲内容,学习看图谱演唱歌曲。
3、知道做事要细心,不能粗心大意。
【活动准备】
?打电话》歌曲《小老鼠打电话》音乐图谱猫和老鼠头饰。
【活动过程】
一、听歌曲《打电话》入场
1、刚才歌曲中的两个小娃娃在干什么呢?那小朋友们打过电话吗?都给谁打过电话呢?如果你想邀请你的朋友来家里玩,你打电话时会怎样说呢?老师引导出:喂,喂,你好呀,请你快到我的家。(用图来表示)师幼共同练习打电话。(用轻柔,有礼貌的声音学说)
2、想一想,你的朋友接到你的电话会怎样说呢?
引导:好,好,知道了,马上就到你的家。(用图表示)师幼共同联系接电话(干脆,有节奏的声音学说)
3、师幼共同联系接打电话。师打电话,幼儿接电话。然后互换,幼儿打电话,老师接电话。男孩打电话,女孩接电话。
二、听说有只小老鼠也想打电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图片)
观察提问:
1、小老鼠在干什么?
2、手里拿的什么呢?
3、电话本有什么用处呢?
三、小老鼠到底是怎样打电话的?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放音乐)
提问:
1、歌曲中的小老鼠在干什么?(出图谱一)
2、小老鼠打电话找朋友干什么?(出图谱二)
3、小老鼠是怎么知道朋友的电话号码的?(出图谱三)
4、小老鼠拨得电话号码是多少?(出图谱四)
5、小老鼠对朋友怎样说的?朋友是怎样回答的?
四、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老鼠打电话》老师唱一遍。幼儿听琴声跟唱一遍。幼儿唱一遍(前奏间奏处点头)
五、小老鼠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老师扮演猫表演
提问:小老鼠见到猫会怎样?幼儿学一下害怕的表情。请个别幼儿表演害怕的表情。重点练习吱—喵—嘭。
六、朋友怎么会是猫呢?老师出图谱直接唱最后两句。幼儿听琴声练习最后两句。
七、幼儿完整演唱歌曲一遍。加动作表演唱歌曲一遍。
八、幼儿带头饰表演歌曲(放音乐)
九、小结:这首歌曲中的小老鼠太粗心了,打错了电话号码把猫请来了,你说可笑不可笑啊,所以小朋友打电话,做事情要仔细,尤其是119,110,120这些紧急电话不能随便乱打,不然就给自己找麻烦了。
十、一起到院子做“猫捉老鼠”的游戏结束。
捉老鼠教案最新6篇相关文章:
★ 捉金蝉作文8篇
★ 捉螳螂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