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托班教案7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一份详细的教案,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综合性的教案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下面是总结了小编为您分享的托班托班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托班托班教案7篇

托班托班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办家家》,感受歌曲中说唱的情趣。

2、能大胆地用声音、表情、动作来表现歌曲,并根据角色准确地唱出歌曲中接唱和齐唱的部分。

3、与同伴合作表演时,眼睛看着对方交流情感,协调表演。

教学准备:

1、布置娃娃家情境:娃娃家的门、娃娃家桌子椅子、煤气灶、锅子、铲子。

2、视频:两个哥哥姐姐边唱边表演办家家。

3、娃娃八个,煤气灶、锅子、铲子八副。

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理解歌曲内容。

(1)教师: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娃娃家,想进去看看吗?咦,这里有个小娃娃,她怎么哭了?原来,小娃娃的肚子饿了,想吃东西。我们来炒小菜给她吃,好吗?先看朱老师怎么炒的?

教师示范炒小菜: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了。并喂给娃娃吃:娃娃,我给你炒了鸡蛋,快吃吧!

(2)“小朋友,娃娃还没饱,你们愿意给娃娃炒小菜吗?”教师抱娃娃走下去,一个个与幼儿互动。

(3)小娃娃吃饱了,心里可高兴了,她想跟大家玩办家家的游戏,咦,什么是办家家呀?我们平时玩的娃娃家家里有谁?谁来做爸爸?我们请神气的男孩子来做爸爸,好吗?谁来做爸爸?男孩回答:我来做爸爸。你会把爸爸神气的样子做出来吗?谁来做妈妈?我们请神气的男孩子)(来做妈妈,好吗?谁来做妈妈?女孩回答:我来做妈妈。请你做一做妈妈漂亮的样子。

教师扮爸爸,幼儿扮妈妈,面对面,眼睛看着对方,合作表演一次。再请两对幼儿和全体幼儿表演一次。至“炒好小菜开饭了!”

(4)出示图片:看,小菜炒好了,闻一闻,味道怎么样?娃娃肚子饿了,我们来喂她。老师会把这些好吃的小菜唱出来呢,想不想听?你们也来唱唱看。

2、学习歌曲《办家家》。

(1)教师:办家家的游戏好玩吗?电视里面也有两位小朋友在玩办家家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看完教师提问:你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可清唱小朋友说到的内容。

(2)哥哥姐姐玩办家家的游戏可真有趣,想不想再看一遍?如果你觉得有点会了,你可以轻轻地跟着她们唱。

(3)电视里的哥哥姐姐唱得真好听,我们小朋友一定也可以唱得很好听,是吗?一起来试一试。(钢琴伴奏)

(4)客人老师说: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小菜炒得好吃,歌也唱得很好听,你们愿意转过去唱给客人老师听吗?(钢琴伴奏)

3、用接唱、齐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1)刚才我们发现电视里的哥哥姐姐一直是一起唱的吗?他们有一个地方是分开来唱的,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我们也来唱一唱,男孩做爸爸,起立。女孩做妈妈,坐着唱。交换再来一次。(放录音)

(2)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电视里的哥哥姐姐那样边唱歌边玩办家家?请妈妈先抱娃娃,爸爸来炒菜给娃娃吃,好吗?跟着琴声表演一次。这一次让爸爸抱娃娃,妈妈来炒菜给娃娃吃,好吗?交换表演一次。

4、结束。

教室里还有很多小娃娃,她们的肚子也饿了,我们去炒小菜给她们吃,好吗?

托班托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彩色气球的美和猫眯的行为美。

2、乐意听故事,学讲故事中的句子。

活动准备

1、已认识红、黄、绿、紫、蓝等颜色。

2、红、黄、绿、紫、蓝等颜色的气球各一只。

3、图片,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讲述故事,边讲边提问:

――红色的气球像什么?

――黄色的气球像什么?

――绿色的气球像什么?

――小猪为什么流眼泪了?猫眯是怎么做的.?

2、请幼儿说说,喜欢猫咪吗?

3、请幼儿给猫咪送气球,并说一句话。

附故事:猫咪分气球

猫咪拿来五只气球,分给大家。猫咪说:“这是顶顶好玩的气球。”

红色的给小狗。哇,红色的气球像团火。

黄色的给小猴。哇,黄色的气球像鸭梨。

绿色的给小兔。哇,绿色的气球像个大苹果。

紫色的给小猪。小猪力气大!吹呀,吹呀,啪!吹爆了,紫色的气球变成碎片片,小猪抹起了眼泪。

猫咪拿出第五只气球,吹呀,吹呀,吹大了,气球像蓝天一样美丽。猫咪把蓝气球送给了小猪,小猪笑了。

袋鼠阿姨走过来,把一束吹好的气球送给猫咪,夸他是个好孩子。

托班托班教案篇3

一、教材分析

本次活动《魔术箱变变变》选自于托班《婴幼儿教养活动》教材p30页,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整。原教材中让孩子们让玩具动起来,比较适合刚来园时的孩子,现在宝宝经过2个月的幼儿园的生活,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因此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做了些调整,在变魔术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尝试着指认熟悉的玩具、水果等,能激发他们观察、发现的欲望。神奇的魔术箱是由大型纸盒子改装而成,它的材料安全、方便。魔术箱内的物品具有一定的神秘感,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宝宝探索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学情分析

开学初,由于幼儿刚来园不久,对一个陌生的环境有些不适应,因此幼儿情绪不稳定,容易哭闹,分离焦虑比较明显,于是我们就设计了一些活动,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如儿歌《小手拍拍》让他们把小手藏起来;用一些道具,像小房子、圆筒、玩具等和他们玩躲猫猫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忘记了爸爸妈妈,体会到发现的快乐小脸上露出了笑容。根据孩子的特点,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魔术箱变变变》。让孩子们在游戏过程当中,去体验发现的快乐,让孩子们在说一说、摸一摸、尝一尝过程中对一些物品的形状、颜色有所了解。

三、环节的设计

第一环节:引起兴趣(2分钟)

这个环节通过简单的语言、动作激发幼儿对出示物品的好奇心和感知力。

第二环节:个别探索(3分钟)

这个环节着重激发孩子玩魔术箱的兴趣,能对所变之物进行简单的认知。为后面自己从魔术箱里变出东西并说说所变之物做铺垫。在认知的过程中提高幼儿对简单颜色和形状的辨知能力。

第三环节:自由探索(4分钟)

这个环节中,通过自由选择魔术箱进行变变变,让孩子在发现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事物的颜色和形状。

第四环节:品尝美味(2分钟)

这个环节主要是满足幼儿发现及品尝美味的乐趣,并在说说,尝尝中得到快乐。

四、活动目标

1、在说说、看看、摸摸中对熟悉的玩具的名称、颜色有所了解。

2、在变变变的过程中体会到发现的快乐。

五、活动准备:

自制魔术盒若干只;苹果,橘子,香蕉若干只;各种玩具若干。

六、活动过程

操作提示 观察要点

1、引发幼儿观看魔术表演的兴趣(2分钟)

出示魔术箱,引出变魔术的话题。

引导语:宝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很好玩的东西。想不想知道是什么东西啊?

来,我们闭起小眼睛,把好东西变出来,变变变,变出来!

看,这是什么呢?(盒子)

它是一只很有趣的盒子,而且呀,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我们叫它“魔术箱”。(我们一起说说看:魔术箱。) 幼儿是否乐意把眼睛蒙起,等待魔术箱变出来?

是否能说出魔术箱的名字?

2、魔术箱变变变。(3分钟)

摸一摸、说一说。教师摇动魔术盒,让其发出声音,引起幼儿兴趣。

引导语:你们听,里面有没有东西啊?

(请个别幼儿伸入洞中摸一摸。)

引导语:我们请××上来摸摸看里面有什么东西呀?

教师边说“魔术箱变变变”边协助幼儿变出物品。

引导语:拿到是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小结:哇,魔术箱真厉害,变出了那么多好东西,有xx、xxx,好玩吗? 幼儿是否能通过摸一摸,变一变成功将东西从魔术箱内变出?

是否能初步说出所变出物品的名称和颜色以及简单的玩法?

3、自由探索。(4分钟)

通过变一变,看一看,说一说初步了解变出物品的名称以及简单玩法。

引导语:宝宝看,这里还有几个魔术箱,我们一起把里面的东西变变变,变出来,好不好?

重点强调:宝宝要记住哦,每个宝宝从魔术箱里变出一样东西,变好后可以和旁边的老师、或者小朋友说说你变出来的是什么、怎么玩的。

小结:请个别宝宝上来说说他变出了什么东西?怎么玩的? 幼儿是否能听清老师强调的操作要求并很好的执行?

在变出东西后是否跟周围的老师和好朋友进行简单的交流。说一说变出东西的颜色和形状?

4、品尝美味(2分钟)

尝一尝、说一说,和好朋友一起品尝好吃的东西。

引导语:老师这里还有一个不一样的魔术箱,这个魔术箱里会变出什么来呢?宝宝上来变变看好不好呀?

幼儿变出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

引导语:原来魔术箱请我们小朋友吃好吃的东西呢!

请幼儿品尝从魔术盒里变出来的水果和零食。 幼儿是否愿意将魔术箱中变出来的东西一起品尝?

在品尝的过程中是否关注被吃掉一口东西的变化。

托班托班教案篇4

教孩子们进行手工制作,对于孩子们来讲,是最棒的动手能力体验,那么,孩子们就用橡皮泥开始今天的手工制作吧。

制作目的:

激发幼儿的创造动机。

制作对象:

西瓜

制作准备:

红色、绿色、白色的橡皮泥。

制作过程:

1。将红色的橡皮泥,搓成一个大的圆球;

2。切好的西瓜,是成刀型,所以,我们将就红色的圆球捏成一个刀型吧;

3。再将绿色的橡皮泥,搓成一个圆球状;

4。将绿色橡皮泥搓长,两头搓细一点;

5。将绿色的橡皮泥捏成薄片,做成西瓜皮;

6。将做好的绿色西瓜皮和西瓜瓤组合到一起,西瓜的雏形就做好了;

7。取白色橡皮泥搓成细长条,将这些长条弄成小的'白色颗粒,放到做好的西瓜上,这样生动形象的西瓜就弄好了。

结束语:

以上就是教给大家的橡皮泥手工制作,孩子们在这个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只要根据上面的提示就会进行西瓜的橡皮泥手工制作啦。

托班托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宝宝感受雨的美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说说雨是什么样子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动感图片—下雨了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看动感图片—下雨了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天气怎么样了?(下雨了)

2.提问:仔细看看,雨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说出,长长地、哗啦啦的、湿湿的。)

3.教师小结:雨是细细的,长长地,有哗啦啦的'声音,是从天上落下来的,还是都透明的。

4.让幼儿思考:为什么说雨是透明的呢?

通过观察图片,让幼儿感知,理解“透明” 的含义。

教师告诉幼儿,因为我们能看到远处的大树、大山还有小船。

5.教师拿一块小玻璃,加深对透明的理解。

嘢!我看到小朋友了,玻璃是不是透明的呢?

6.让宝宝回家找透明的东西。

水杯,塑料袋子等。

托班托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乐意跟唱歌曲,初步学习音乐游戏《哈巴狗》。

2、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大门口的背景图一幅,哈巴狗形象一只;小狗头饰;小椅子一张。

经验准备:幼儿学过发声练习和歌词。

活动重点:学习集体玩音乐游戏。

活动难点:听到哈巴狗“汪汪”后,反应较快的跑回自己的位置。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3 5 5 5 3 3 2 4 4 4 2 2 5 5 6 6 5 ―

小 狗叫 汪 汪汪 小 狗叫 汪 汪汪 小狗 怎 么 叫

5 4 3 2 1 ―

汪 汪 汪 汪 汪

二、歌唱活动《哈巴狗》

1、教师和幼儿围坐在大门口,引出课题。

师:有一只哈巴狗出来了,它蹲在大门口,真可爱,你们瞧!

2、幼儿完整欣赏歌曲一遍。

提问:哈巴狗蹲在大门口,眼睛怎么样?它想干什么?它怎么吃的?学学(适当奖励)

3、幼儿跟唱歌曲数遍。

三、音乐游戏“小狗抓肉骨头”

1、讲解游戏玩法:一只哈巴狗蹲在大门口,其余幼儿当肉骨头,小狗蹲在小椅子上,其余幼儿边唱歌边向小狗靠近,当音乐唱完后,哈巴狗大声“汪汪”,从椅子上跳下来去抓肉骨头,“肉骨头”赶紧跑回自己位置。被抓住的肉骨头由小狗吃掉。

2、老师当哈巴狗,游戏一遍。

3、请一名幼儿当哈巴狗,全体幼儿游戏一遍。

四、活动结束:

请小朋友们都来当哈巴狗,我们想吃肉骨头吗?到外面找找去!

附歌曲:

哈巴狗

1=4

1 1 2 3 3 3 2 1 2 3 1 5 1 1 2 3 3 3 2 1 2 3

有 一只 哈巴 狗 蹲在 大门 口 呀 小 眼 睛 圆溜 溜 想吃 肉 骨

1 5 ‖:1 3 5 1 5 1 3 1 3 1 ― :‖

头 呀。 啊 呜 啊 呜 啊呜 啊 呜 啊!

托班托班教案篇7

设计意图:

我班的孩子大多是这学期入园,对于颜色的区别并不怎么清楚,平时带孩子出来散步时,发现孩子们对各种事物的颜色概念非常模糊,根据小小班幼儿对色彩鲜艳的物品感兴趣这一认知特点;我设计了这个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能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会对红.黄两种颜色的区分.活动目标:

1.区别红.黄两种颜色,并能按两种颜色进行配对活动;

2.体验小猫钓鱼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佩带好小猫胸饰(红色、黄色);小鱼卡片(红色、黄色);

2.果树(苹果.梨);小路(红色、黄色);

3.钓鱼竿若干与幼儿人数等、鱼池、 红、黄鱼缸各一个;

4.碟片.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识别红.黄两种颜色

1.组织游戏: 师:今天妈妈带你们去郊游,好吗?

2.辨别颜色(红色苹果树,黄色梨树): 引导幼儿说出红色的苹果,红红的苹果.

黄色的梨 ,黄黄的梨.

3.请幼儿找找自己身上小猫的颜色:引导幼儿说出小猫颜色,并摘一个与自己身上颜色相同的果子;

二.游戏:小猫钓鱼

1.找路:a.师:前面有两条小路,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说出红色的路或黄色的路)

b.排队伍:红猫站到红色小路前.黄猫站到黄色小路前;

2.小猫看鱼(引导幼儿说说鱼塘里鱼的颜色)

3.小猫钓鱼: 师:我们来钓鱼吧。 请幼儿说说钓到什么颜色的鱼;

4.小猫送鱼: 我们把红色的'鱼送到红色的鱼缸里;

黄色的鱼送到黄色的鱼缸里(教师检查)

三.结束:放松活动.共跳欢乐舞。

活动反思:

这是一堂科学与语言结合的综合课;语言方面就是能让幼儿说出红红的... 或黄黄的...;科学方面就是让幼儿区分颜色,并能按两种颜色进行配对活动;根据小小班年龄的特点,整个活动以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形象---小猫导入情境,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让孩子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区分红、黄两种颜色,并能与事物进行对应起来。

托班托班教案7篇相关文章:

托班保育学期工作总结7篇

2024年托班教师工作总结7篇

托班新保育员工作总结7篇

2024年托班教师工作总结通用7篇

托班开学活动方案6篇

托班学期末总结8篇

托班教学计划6篇

托班工作计划优秀6篇

托班2023卫生工作计划5篇

托班老师工作计划8篇

托班托班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