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适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提前准备好教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条理性和系统性,以下是总结了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t恤美术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t恤美术教案篇1
中班美术活动:快乐的新年
1.通过说说、看看,用绘画的形式大胆地表达新年里开心的事。
2.大胆有创意地画出自己新年里开心的事,运用绘画的方式,让幼儿大胆地构图,表现自己新年里的开心事。
3.乐于与同伴一起创作、作画,体验绘画的乐趣。
1.幼儿绘画材料人手一份。
2.范例。
一、儿歌引题,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想念一首儿歌给你们听,希望你们听了以后能告诉我:儿歌里说了些什么事?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3.引导幼儿讲述:儿歌里说了些什么事?这些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4.你们能把自己新年里发生的事告诉老师吗?
二、通过说、看,引发创作的欲望及积累绘画技能
1.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新年里一些开心的事。
2.听了你们那么多新年里开心的事,老师也开心,所以,我要送给你们一些礼物,看看是什么?
3.教师出示8张范例图片,引导幼儿一起边看边说。
4.现在我想,你们是否也想动手画一画自己新年里的开心事?
三、幼儿动手画出自己新年里开心的'事,体验绘画的乐趣
1.现在老师请你们到为你们准备好的位置上去画自己新年里的开心事,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并适宜指导
四、欣赏、交流作品,进一步感知新年里开心的事
1.引导幼儿将自己的做品展示在展板上,互相欣赏自主交流。
2.和幼儿一起欣赏交流幼儿的作品。
3.我们把自己画的新年里的开心事去拿给小班的小朋友看一看,也让他们开心开心好吗?
t恤美术教案篇2
课题:流动的颜色课型:造型表现第1课时总第个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吹画后产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副完整的作品。教学重点:了解三原色,发挥想象力。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使用水彩颜料。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红、黄、蓝三色水彩颜料,吸管一根,毛笔、水罐。
2、教师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外、范画。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请学生观察教材上的学生作品及作画步骤,然后讨论:这些作品分别是怎样画出来的,使用了几种颜色,吸管在今天的作业中有什么用处?
(2)发展阶段
1、首先要调颜色。
2、在学生做作业之前教师可以先就颜色的调配示范一下:在调色盘里放一点水,毛笔蘸水且水不滴落,在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色时可用1——2种颜色。
3、最后用笔将调好的不同颜料滴落在作业之上。
4、然后用倾斜画面、用吸管吹等方法使颜色流淌。教师要强调学生在游戏、作业过程中注意观察色彩融合后有什么变化。交流观察到的色彩变化情况,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
5、最后,对画面进行添画,时期构图、情节更加丰满。
(3)收拾与整理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4)课后拓展:
用吹画的方法绘制抽象作品。
课题:流动的颜色课型:造型表现第2课时总第个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吹画后产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副完整的作品。教学重点:了解三原色,发挥想象力。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使用水彩颜料。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红、黄、蓝三色水彩颜料,吸管一根,毛笔、水罐。
2、教师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外、范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作画。
二、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作业:学生分小组进行用吹画的方法绘制抽象的作品,也可吹出写意的图画,如:树,花草等。
三、教师组织好课堂纪律,如提醒学生将多余的材料收起来,不要把水和颜料溅到别人的身上。
四、收拾与整理:
如果当天天气很好,可建议学生将作业放在向阳、通风的窗台上进行晾晒,如没有这个条件,对于非常湿的作业,可建议学生用废报纸等较吸水的材料小心地吸去画面多余的水分,以便作业保存。然后用抹布擦净桌子,
课题:变化无穷的线条课型:造型表现第1课时总第个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尝试不同画笔画出不同形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变化以及工具材料和线的关系,充分体验线条丰富的表现力。教学重点:是了解不同形态的线条。
教学难点:是能用线条表达情绪。
教学准备:各种绳子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1、线条,可以勾画物体的.轮廓,又可描绘它们的明暗和质感,还可以表现作者的风格和情绪。有的线短促而激烈,有的线
条舒展而柔美,有的线条粗犷而有力,有的线条轻柔而恬静??不同工具画出的线条,给人的感觉不同,我们来试验一下吧。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画变化的线条。
二、讲授新课
1、欣赏
欣赏书中的例图,了解线条的变化及特色,(木炭笔线条松软,深浅明显且层次丰富,柔软的毛笔画出的线条变化丰富;钢笔画的线条钢劲有力,富有弹性,但深浅和粗细变化不大;铅笔也可以画出变化多端的美丽线条,非常丰富的层次,因此可以细腻刻画对象??)
2、线条不仅可以表现不同的对象,还可以表现自己的情绪,体现个人的性格特征。
3、线条还可以表现质感,粗糙的、细腻的、光滑的等质感都可以通过不同的线条来表现。
4、用线条去表现对象时,需要注意它的轻重、虚实和疏密变化。
5、用流畅的线条画速写,可以表现运动着的对象。
三、学生作业
试用富有变化的线条描绘一个形象,可以使用各种笔来完成,在作画过程中体验线条的变化。
四、课后拓展
1、收拾与整理,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2、还可以用摆拼的方法完成线条的作品。
课题:变化无穷的线条课型:造型表现第2课时总第个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尝试不同画笔画出不同形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变化以及工具材料和线的关系,充分体验线条丰富的表现力。教学重点:是了解不同形态的线条。
教学难点:是能用线条表达情绪。
教学准备:各种绳子等材料。
教学过程:
课题:闪光的名字课型:设计运用第2课时总第个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美术字。
2、能综合运用各种材料绘画或书写自己的名字。教学重点:将自己的名字写得足够大,并进行装饰。教学难点:选择与众不同的材料,将自己的名字装饰得有特色。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欣赏材料、范画、变体美术字。
学具准备:彩色纸、彩色笔、闪光材料(包装纸、铝箔、闪光胶、闪光颜料等)、胶水,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启发导入同学们,老师和你们相处也有一段时间了,同学们知道老师的名字吗?(学生反应,老师写出自己名字)但是老师的名字就像一张画一样,你们相信吗?请大家看一看。(出示老师名字的范图,请同学欣赏讨论)。
接下来,也请同学们讲一讲自己的名字好吗?有什么特别含义,或哪个字较难写,也许我们今天可以解决它。学生发表看法。
请同学看教材上的画面,读教材上的文字。
然后讨论“这节课要求我们做什么?”
教师小结:名字是一个人的身份标志、记号,伴随着同学们的一生,同学们在读书工作中都要用到它,可是有些同学又不珍惜它,经常写得很难看,甚至写错了,这是很不应该的。这一节课同学们就来帮你的“小伙伴”名字“穿衣戴帽”,让它变得漂漂亮亮的、金光闪闪的。
“闪光的名字”(板书课题)
二、引导表现
1、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名字
(1)美术字欣赏。
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书写自由而且夸张变形的美术字作品。示范。边示范边提醒学生要将字写得大一些,这样画面就会很饱满,笔画要粗,这样容易装饰。根据材料装饰名字,可以在轮廓线内涂满胶水,然后撒上细碎的闪光材料或其他材料。
(2)学生思考,然后交流:
准备用什么材料来做,选择怎样的制作方式?
2、辅导学生表现自己的名字
t恤美术教案篇3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诗歌,按彩虹从出现到消失的过程,通过人物的对话,描绘了彩虹的美丽,抒发了作者对彩虹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神往之情。全诗共有六个小节。首尾两节讲彩虹的出现、消失。第二到第五小节用对话的形式描写了小朋友们对彩虹的联想和想象,形象地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和赞叹彩虹美丽的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对彩虹的赞美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神往之情。
2、熟读课文,体会彩虹之美,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3、会认13个字,继续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会写6个字,能按笔顺写字,写得正确、端正。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彩虹吗?彩虹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说说?指生汇报。
2、师:许老师搜集到一些图片,想送给大家看看。生欣赏彩虹的图片。
3、师:彩虹美吗?(美)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美丽的彩虹》。
4、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5、通过字的演变,教学“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丁丁冬冬带着弟弟妹妹,来到草地上,看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想听吗?
2、师范读课文,生指字,听读识字。
3、生自由读文,要求:标上小节号,圈画生字词。
4、指生汇报课文有几个小节,自学了哪些字词。师相机提醒较难的字音。
5、指生分小节读文。
三、研读课文,加深理解
(一)第一小节:
1、师:彩虹什么时候出现?课文中怎么说的?请找出来。指程度较差的二生回答。
2、指导朗读:“高高”
3、给“空”组词。
(二)第二小节
1、师:看到彩虹出来了,丁丁说了什么?请表现好的同学来回答。
2、师指导朗读:你觉得要强调哪些词,读起来比较好听?
3、(指图)师:丁丁在彩虹桥上看到了什么?
4、出示银河图:生欣赏图片,师补充课外知识(银河在中国古代又称天河、银汉、星河、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银河,只不过夏秋之交看到了银河最明亮壮观的部分。)
5、齐读第二小节。师:看了这么美的银河,心情怎么样?带着这种心情,让我们再把这一小节读一读。
(三)第三小节
1、师:冬冬听到丁丁说得这么好,也忍不住了。她说了什么呢?请一位男生,一位女生来回答。
2、师:冬冬是个爱漂亮的小女生,她觉得彩虹像一条?这是一条怎样的项链?
3、猜谜语:一土一田,共字在下面,右边斜钩加一撇,别忘带个点。(戴)
4、男女生分开读。
5、仿写:
(1)(指生说)丁丁觉得彩虹像 。冬冬觉得彩虹像。 一座神奇的桥、一条美丽的项链。
(2)你觉得彩虹像什么?生思考再回答。(你们的想象力很丰富??)
四、复习巩固,学写生字
(一)学习生字词
1、认一认,读一读
第一组词语:齐读、指一列开火车
第二组词语:女生读,选一词或几词造句。
第三、四组词语:齐读
2、比一比:
课件呈现单字,生抢答
(二)学写生字
1、课件呈现要写的字。师: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吗?指生说。
2、指生回答。
3、师结合字源重点提醒“定”“巨”:定的捺要斜才好看。巨的笔画笔顺要注意。
4、生练习书写生字。
5、展评练习。
五、总结
1、师:同学们,彩虹出现几分钟后,便会消失,这节课也很快就要过去了,让我们把美好的声音送给彩虹,跟它说再见吧。
2、生齐读诗歌。
六、板书:
桥、项链??
美丽的彩虹
t恤美术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常使用"川"字折法,点染与浸染相结合的方法染出漂亮的扎染图案。
2.正确使用毛笔等材料,保持桌面、衣服整洁。
3.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扎染的美丽。
活动准备:
1.染好图案的宣纸。
2.各种颜色的水彩颜料、长方形宣纸、报纸、毛笔等。
3.ppt(各种扎染的图案)。
活动过程:
一、欣赏染好图案的宣纸,感受鲜艳的颜色及有规律的图案,产生活动的愿望。
1.纸上有什么图案?有哪些颜色?他们是怎么排列的?
二、讨论"川"字折法和点染的方法。
1.这些有规律的图案是怎么染出来的`呢?
2.这些漂亮的小点是怎么染出来的?
三、教师讲解折纸的方法,并且示范。
交待如何使用笔和颜料,大胆的在长方形宣纸上进行浸染和点染。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五、欣赏作品,并且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t恤美术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会用简单的线条,表现蚂蚁的基本特征以及画面背景。
2。能大胆想象蚂蚁飞上天的各种办法,并会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3。乐意在集体面前运用已有的讲述经验,讲述自己仿编的故事。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彩色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第31页,鼓励幼儿看图讲述蚂蚁飞上天的故事。
2。启发幼儿仿编故事,提问:小蚂蚁想上天去旅行,请你帮忙,你有什么好办法?
3。学习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蚂蚁的基本形象特征、上天的方法以及画面背景。
(1)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了解画蚂蚁的基本方法,提问:蚂蚁是什么样子的/蚂蚁的头上有什么?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身体下面有几条腿?(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快速地在黑板上画)
(2)引导幼儿表现蚂蚁是借助什么材料上天的,上天后,天空中有什么?地面上有什么?
4。提出绘画要求。
(1)蚂蚁要清晰,不要画得太小。
(2)在画面下方画出地面上的事物,在画面的中间和上面要画出天空中的背景。
(3)启发幼儿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
5。打开幼儿用书,鼓励幼儿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观察,对幼儿进行简单地指导。
6。请幼儿上来展示自己的作品《蚂蚁飞上天》,并运用已有的讲述经验,说说小蚂蚁是怎样飞上天的。
7。教师对幼儿的想象画进行简单地评价,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
活动反思:
我给幼儿组织了一节语言活动看图讲述《蚂蚁飞上天了》。活动结束后我仔细反思了这节活动带给我的成功与不足。
成功之处:首先在出示图片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老师提问幼儿答的模式,而是让幼儿按顺序自主观察这四幅图,留给幼儿思考与相象的空间,从而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使创造性想象得到提高;其次在组织幼儿讲述中,我始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讲述活动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想说不敢说,幼儿的心理压力大,害怕说错。本活动中,我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为了打消幼儿的顾虑,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我特别强调“你觉得”。在幼儿讲述时我对幼儿的言论一般不做评论。他们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不追求标准答案,从而尊重幼儿的人格,保护好幼儿的自尊心,如有些幼儿说地方时,一些说在草地上,一些说在草原上,一些说在森林里,一些说在花丛里;在说情节时,一些幼儿说是蜻蜓帮助小蚂蚁想出让蒲公英带小蚂蚁飞上天的办法;一些说是蜻蜓要带小蚂蚁飞上天,可是蜻蜓没有力气背小蚂蚁,就请蒲公英帮忙;一些说小蚂蚁请蜻蜓带它上天,蜻蜓不乐意,小蚂蚁就请蒲公英帮忙等等。当幼儿讲述时思维枯竭,快要没辙的时候,我能及时予以点拨,并适时、适度地提出问题。我感觉提问的技巧是展开幼儿想象力,引导幼儿观察,充分表达的关键,于是我注意抓住关键点去提问,为幼儿思维的进一步扩展搭建“支架”。思维的浪花被激起,语言表达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总之从活动效果看,本次活动幼儿注意力集中,语言讲述较流畅,层次分明而又衔接自然,创造性相象、创造性思维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不足之处:
由于一个课时的时间毕竟短暂,个别幼儿单独讲述的机会不算多,不能面对全体幼儿,使每一位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都获得提高。这就需要课后加以延伸,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单独讲述;在词汇应用方面我做得还不够,没有教给幼儿更多的词语;同时在反思中我发现自己竟然忘了让幼儿给自编的故事起名字,这可是不应该犯的错误啊。
通过这次活动的反思,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继续加油!
t恤美术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康乃馨是送给母亲的花。
2、明白不同颜色康乃馨的花语。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铅笔、图画本、油画棒。
2、康乃馨图片。
3、康乃馨分解画法图。
活动过程
一、康乃馨图片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母亲之花是什么花吗?在看老师手中的图片上面的花叫什么吗?
师:这朵红色花叫康乃馨,它就代表母亲之花。
师:快到母亲节了,我们学会画康乃馨,送给我们最爱的妈妈。
二、画康乃馨
师: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铅笔、图画本和老师一笔笔的画。
1、首先画个鼻子形。
2、鼻子两边长胡子。
3、鼻子和胡子上张花边。
4、在画上花柄就画成一朵康乃馨。
三、涂上颜色
1、花要涂红色、粉色、黄色。
2、小心翼翼的不要涂到花的.外面去。
四、康乃馨的花语
师:老师让你们涂三种颜色的康乃馨,是代表不同的意思。
师:你们希望妈妈这么样,就涂什么颜色,放学后送给妈妈。
1、粉色康乃馨:祝母亲永远年轻美丽。
2、红色康乃馨:对母亲的感谢之恩。
3、黄色康乃馨:祝母亲健康长寿。
小百科:康乃馨喜凉爽,不耐炎热,可忍受一定程度的低温。若夏季气温高于35℃,冬季低于9℃,生长均十分缓慢甚至停止。在夏季高温时期,应采取相应降温措施,冬季则需盖塑料薄膜或进入温室,以保持适当的温度。
t恤美术教案篇7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通过观察,认识龙造型上的变化,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能自己或小组合作完成一幅中国龙作品。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都说中国是龙的故乡,我们是龙的传人,这中间包含人们对龙的尊重、崇拜,人们借龙的精神来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
搜集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初步了解中国龙的历史。了解龙的象征意义,欣赏其造型。抓住龙的特点,画一条龙。
教学难点:
在绘画中表现出龙的精神、气势,抓住龙的特点、造型及动态。在“欣赏。评述”中请同学讲述龙的象征意义并体会龙的精神。
学习材料:
课件、计算机、彩色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段动画片,让我们来看看动画片中有什么好吗?
[播放动画片]
2、你们喜欢龙吗?谁能说说你第一次见到龙时的感受?龙是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它因为造型威武,身材强健深得大家喜欢。下面我们就带着崇敬的心情感受一下中国龙。[板书课题]
二、认识中国龙形象:
1、孩子们,真正的龙我们都没见过,但龙的传说已源远流长,龙的形象出现于远古时期,新石器时代6400年,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课件出示龙形象出现的时间]
2、龙的形象已出现了六千余年,它现在的形象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变,让我们来看看好吗?
[课件出示龙演变的三个时期]
3、虽然经过时间的.磨砺,龙的造型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但是龙是中国人造的理想化动物形象,是中华民族独到的精神文化,它身上具有很多动物的特征,你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找找吗?
[课件出示寻找龙与其它动物的相似之处]
4、我们知道自然界中并没有龙这样的神奇动物,但在人们的幻想中,它腾云驾雾、翻江倒海、千姿百态,大家想看看中国龙到底有哪几种动态吗?
[课件出示龙的动态]
三、寻找生活中的中国龙形象: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龙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谁能来说说你都在什么地方见过龙的形象呢?
四、感受身边和艺术中的中国龙形象:
1、在今天,中国龙文化上下八千年,龙的精神无处不在,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来,让我们瞧瞧吧。
[课件出示龙与艺术的图片]
2、我们欣赏了这么多有关龙的形象图片,那么龙主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出示龙的主要组成部分]
3、龙是一种内在的符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让我们来看看这些龙有什么不同呢?
[出示各种不同的龙的图片]
4、龙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是自强不息的炎黄子孙,大家想不想看看小朋友是如何表现中国龙的呢?
[课件出示小朋友的画]
五、表现中国龙形象
1、看了这些小朋友的画,大家是不是也心动了吧!小花猫看我们学习得这么认真,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让我们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出示作业提示]
2、你们小组想表现一条什么样的中国龙?小组里商量一下。
3、哪个小组能把你们的想法告诉大家?
4、我们小组里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就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把它表现出来吧。
5、学生作画,教师辅导,放音乐。
a、辅导不能表现龙特点的小组。
b、辅导画面单调的小组。
六、展示中国龙、体会龙精神。
在小组里说说你喜欢哪一条中国龙,为什么?
七、延伸龙精神。
我们是龙的传人,就让我们致力于繁荣龙的文化,弘扬龙的精神,昌盛龙的故乡。
t恤美术教案篇8
一、活动目标
1、在观察示范画的基础上,并结合生活经验变换各个角度贴加想象。
2、能大胆地从一种形转化为另一种形,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发现观察、想象、表现、创造的能力,体验创造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ppt
2.白纸若干,勾线笔
3.背景音乐
三、活动过程
1、图片观察
(1)整体观察:这是什么?它长得怎样?
(2)局部观察:背带、包身是怎么样的?
(3)细节观察:包身是怎样的`呢?你还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地方吗?
四、刻画椅子
(1)师幼互动,引导幼儿刻画书包:画这个书包应该怎么画?画的时候注意些什么呢?
(2)幼儿刻画:现在请你们把你们这个书包画下来,看谁画得最有意思。(请幼儿用简练的笔法把书包画下来)
五、启发想象
(1)教师根据幼儿刻画的作品转换角度启发想象:如果请你贴上几笔能变成什么?这个书包现在倒过来像什么?你能把它变成什么?侧看像什么?你能变成什么?
(2)教师把幼儿想象的形象画成具象的图画,起到点拨幼儿的作用。
(3)教师提供成品作品给幼儿欣赏:你们看,这个小朋友把书包变成了什么?你喜欢吗?为什么?
六、创造作画
师:原来书包换一个方向就可以变出不一样的东西来。现在请你把书包变出一个很奇特的东西,你们可以变整个书包,也可以变书包的一个部分,还可以转换各个方向来变。看变得最神奇,还想想你变出的是什么东西。(在作画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对遇到困难的幼儿要及时启发以解决问题,对想法特别奇特的幼儿要给以大力的支持和鼓励。)
七、评价、讲述作品
(1)幼儿自我评价、讲述画面内容
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画的书包?最喜欢自己画的那个地方?为什么?
(2)、同伴互评
师:你们最喜欢其他小朋友画的那个作品?为什么?说说你喜欢他的哪个部位?
(3).教师点评
(根据巡回观察情况进行点评)
t恤美术教案8篇相关文章:
★ 大全美术教案8篇
★ 猪的美术教案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