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与形优秀教案优质8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和教学内容,恰当的教案可以使教师更有把握地控制课堂氛围,总结了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数与形优秀教案优质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数与形优秀教案优质8篇

数与形优秀教案篇1

活动名称:躲在哪里?

活动目标:

1、体验味觉,增加味觉经验。

2、品尝、分辨酸、甜、苦、辣、咸的味道。

活动准备:

1、分别装在5个杯子里味道不同的水。

2、“酸、添、苦、辣”表情图片。

活动过程:

1、向幼儿讲述“酸、甜、苦、辣、咸”的故事。

2、提问:小朋友们听过了故事之后,那现在也请小朋友们来当一下大厨师,找一找酸、甜、苦、辣、咸五个朋友躲在哪里。

3、请幼儿上前来品尝味道,并讲述自己所品尝的味道。

4、展示图片《酸、甜、苦、辣》。告诉幼儿:“小朋友们看看挂图上的表情,然后想一想自己品尝之后的表情。”

5、将幼儿分组后,请每个幼儿都自己品品尝一下五种不同的味道。

6、提问:“小朋友们现在都尝过了这几种味道,那现在就请小朋友想想自己尝到的味道的感觉,在挂图上把味道和相应的.表情连线。”

7、提问:“小朋友们今天都尝到了哪些味道?为喜欢的是哪种?”

8、在幼儿阅读“爱吃甜的动物”后,提问:“小朋友知不知道有哪些动物喜欢吃甜食?它们都喜欢吃什么样的甜食。”

9、活动,请幼儿互相交流自己品尝不同的味道时候的感觉。

数与形优秀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提高对5以内加减的理解和运算能力。

2.学习运用简便口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普通“密码条”每人两张(源包),如31562437、13746583271,可以把里面的几个数字改成算式。

2.特殊的“密码条”每人两张(见幼儿活动资源包),如64354823、15435743126。教师可以将3、4、5等几个数字换成算式,数字3的地方,可以设计1+2和2+1两种算式,方便教师引导幼儿寻找加法的交换律;数字4的地方,可以设计两个相同的算式,如2+2.。

3.幼儿学习资源第10~11页。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当“小小数学家”破译一份密码,复习5以内数的加减。

请幼儿当“小小数学家”,每人选择一个“密码条”(活动准备中的第一种),试着破译密码(将算式算出得数写在算式下)。幼儿“破译”完毕后,根据教师提供的答案检验自己破译的密码是否正确,正确的就是班级的“破译专家”。

2.请幼儿尝试破译又一份更难的“密码条”(活动准备中的第二种,全体幼儿的密码条一样),帮助幼儿复习梳理、归纳并发现简便快速的运算方法。

(1)提出要求:任务紧急,请“破译专家”尽快破译出这份密码。谁先破译完成,就先举手示意。

幼儿“破译”完成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检验“破译”结果是否正确。请做得又对又快的幼儿说一说,自己为什么“破译”得这么快。

与幼儿一起找一找,这份密码里,有没有相同的算式。总结:算式相同不用重复计算,直接写出得数就行。这样就会“破译”得快一些。

与幼儿一起找一找,这份密码里,还有没有两组特别的算式,这两组算式只是加号前后两数的位置交换了一下,得数不变。()总结:遇到这样的问题,也不用重复计算,可以直接写出得数,这样“破译”得也会快一些。

组织全体幼儿一起评选本次的'“破译高手”—又对又快的幼儿班级“破译高手”。

(2)请幼儿再次破译一份密码,运用刚才的经验,争取又快又正确,争当班级的破译高手。

3.请幼儿自编“密码”。

可以让幼儿根据自身情况自编5位数、6位数甚至7位数的密码

活动延伸:

1.可以请幼儿在幼儿学习资源第10~11页上继续做5以内加减法的练习。

2.可以把幼儿自编的密码投放到数学区,请幼儿继续破译密码。

活动反思:

?破译高手》是我在前年的国培活动中观摩过的一节教育活动。当时刚过“国庆节”,人家的这节活动就是根据时节的变化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的,一方面教育幼儿热爱祖国,另一方面学习5的分解组成。而我的这节活动是在原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加以修改。我是将大班幼儿好思、好问、好解决问题的年龄特点和他们所看动画片《赛尔号》战胜怪兽的生活经验,以及数学领域的目标相结合来设计的这节活动。我觉得 我设计的这节活动符合《纲要》精神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愉快的情境游戏中不知不觉的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8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是大班下学期末的教学内容,是加减复习运算,为了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不同的提高,所以我在设计这节活动时,注重了内容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又少到多。而且通过这个解密码的办法培养了孩子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品质。所以我认为,我设计的这次活动适合我们大班幼儿,而且所有孩子都乐意参加。因为它趣味性强,富有儿童情趣;目标合理,适合幼儿的发展;接近幼儿生活,幼儿易于接受;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幼儿乐于参与。

数与形优秀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3、通过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

2、通过学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学文,体会伯牙为知音子期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伯牙学琴》故事导入

2、学生谈感受。

3、板书课题,解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层指导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读出节奏和韵味

自由读——评议读——范读——有节奏地读

2、回顾理解古文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全文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感悟文本

1、挑疑,引出“知音”。

2、划出能体现钟子期视伯牙为知音的句子。

3、了解四个“善”字不同的用法:“善鼓琴”“善听”中的“善”字可以理解为“擅长、善于”的意思;两个“善哉”是表赞叹之义。指导读好赞叹的句子,深化理解。

4、拓展运用:引导学生想象他的`琴声还可以表现出哪些场景,怎么赞叹?

5、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感悟“知音”。

6、引导联想:在遇到钟子期前,有很多人赞美伯牙,那些人会怎样赞美伯牙?钟子期又是怎样赞美的呢?通过对比,深化“知音”。

7、指导朗读。

8、学习知音之死部分,出示句子感悟知音难觅,珍惜知音。

(1)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

(2)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引入短歌,配乐朗读。

2、朗读课文,再次感受知音相聚的“喜”和知音死的“悲”

3、伴随《高山流水》,感情读文。

4、背诵课文。

数与形优秀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 教给学生客观公正、宽容仁爱、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事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习惯。

3. 学习本文的写作,着重揣摩动物描写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文字。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品味文章深情,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

注意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理解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准备

1、学生:提前预习,弄懂“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意思,思考课后练习一。

2、教师:多媒体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交待作者并板书课题。

2、(读导语质疑)养猫诚然有乐,又怎么会悲伤甚至懊悔呢?让我们一块进入文本,看看本文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整体感悟

1、故事中一共出现了几只猫?如果说它们是在给我们演出,哪只是主角,哪只是配角,哪只是跑龙套的?(课件出示问题----初读领略)

明确:一共出现了四只猫,主要写了前三只,重点写第三只。这篇文章就是写的郑振铎先生家里三次养猫的经历。(阅读要仔细,不能粗心)

2、那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三只小猫各自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和各自最后的结局。(请同学们汇报预习成果,再多媒体出示表格) 来历 外形 性情 家中地位 结??

第一只 隔壁要的 花白的毛,白雪球似的,

后来消瘦了,毛也污涩了 很活泼

后来懒惰

郁闷 相伴的小侣 病亡

第二只 舅舅家要的 浑身黄色 更有趣

更活泼 亲爱的同伴 被人捉走

第三只 门外拾来的 毛色花白,并不好看,

又很瘦

后来毛被烧脱好几块,

更难看 不活泼

天生忧郁

懒惰 大家都不大喜欢它

在家中若有若无

可厌 被我屈打至死

3、文章开头写“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既然这样,那我们删去写前两只猫的文字可以吗?(课件出示问题----思考把握)

文章开头写“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这句话其实是我们全文的行文线索。三次养猫的故事层层推进,又环环相扣。写花白猫、小黄猫是为详写第三只猫(可怜猫)作必要的铺垫,并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刻画形象、凸现中心。

三、分析体会

1、你们喜欢哪只猫,为什么?请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课件展示优美语句)

第一只是活泼可爱的小猫。

找找文中描写我对第一只小猫的情感态度的句子,组成学习小组讨论分析并准备汇报。

○1读“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 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可以体味到“我”的愉悦之情。

○2“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我”为花白猫的病死而难过、酸辛。人一旦对自己喜爱的东西产生了感情,就会为它的不幸而难过。

(板书)

第二只更活泼更有趣。

找找文中描写我对第二只小猫的情感态度的句子

○3“我也怅然的,愤恨的,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我”失猫的怅然,对恶人的愤恨! 这些损人利己的人实在可恨!④“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突然间失去了一个亲爱的同伴,一种失落感久久萦绕在心,缺德的人太气人了,叫人恨恨难消,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让人难受,干脆不养了。

(板书)

第三只是可怜的小猫。(找出文中描写每只小猫的句子,品读分析再得出其特点) 第三只小猫——来得可怜:在冬天的早晨发现被人遗弃的它,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

活得可怜:(见上表)

去得可怜:受了冤苦,遭我毒打而屈死。

2、分析探究文中描写我对第三只小猫的情感态度的句子。(课件出示问题——析疑探究)

○1“我”为什么暴怒,挥舞大棒虐待可怜猫?

因为我认为是它咬死的芙蓉鸟。

○2“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第三只猫咬死的?

“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到桌子上对鸟笼凝望着。”

○3“凝望”是何意?(目不转睛地看) 可怜猫究竟为什么要“凝望”鸟笼呢?想当初,那只可怜猫就像一个孩子,被人抛弃,无家可归,在冬天的早晨,几乎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它忧郁,它不活泼,可能是由于生活上什么不幸,或许是失去了亲爱的父母吧。它常常对鸟笼凝望着,也许是在羡慕鸟儿的'美丽、天伦之乐,而悲叹自己的悲惨经历和孤苦伶仃的生活吧??

④谁是咬死“我”的芙蓉鸟的真凶?证据何在?

凶恶的黑猫。“逃”:做贼心虚。“衔着”:铁证如山。

○5于是“我”的态度如何?——体味第30段(课件展示——品读感悟),扣“十分难过” “良心受伤”深入到“妄下断语”(没有事实根据地做出判定),体会“针”的含义。

○6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一见到猫就触发了自己灵魂的伤痛,觉得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板书)

四、感悟升华

同学们,我们的故事讲完了。不过,这个故事似乎太过于沉重。让我们读了心里有种压抑。不过,既然是故事,就像表演一样,咱们能不能也来当一当导演,在故事表演的过程中喊停,然后告诉你的演员,怎样能避免他们即将上演的悲剧,好吗?(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学习小组比赛,选代表汇报板书)

1、 第一、二只猫的亡失悲剧——略讲

eg:事不关己,莫不不关心的周家的丫头;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 ??

2、 第三只猫身世之谜——尽量不讲,提及就让感兴趣的同学仿写《丑小鸭》

3、第三只猫的生活处事态度——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4、对“我”妄下断语打死可怜猫的事——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五、拓展训练

1、共唱《让世界充满爱》(屏幕展示歌词,配乐齐唱)

2、习作练笔《生活中,假如我们这样做??》

数与形优秀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感受乐曲的欢乐情绪。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用拍手动作表现节奏型,了解八分休止符的含义。

3、学看图谱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悉乐曲,认识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节奏卡片,八分 音符,十六分音符,八分休止符图片。

活动重点:

1、了解八分休止符的含义。

2、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并学分组表演。

活动难点:

学看图谱进行打击乐器演奏。并学分组表演。

活动过程:

一、准备

随着钢琴伴奏《幸福拍手歌》的歌曲教师边唱边做动作练上次课学的'内容,让学生调整情绪开始上课。

二、学新知识掌握节奏型

1、教师说:“小朋友们今天幼儿园来了3个新宝宝,您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啊?”由教师出示图片,认识八分音符和16分音符,一边拍手打拍子,边说唱出拍子例如:

教师:“小朋友们 你们看八分音符宝宝出来啦 我们怎么迎接他呢?教师作示范”(拍手二次,拍时候口中说大大,两个来回为一拍)接下来教师出示节拍片段让学生练 (大大 大大)

2、以此类推,教师讲授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以及如何边拍边唱 大大大大)

3 、出示休止符的图片,教师带领孩子练休止符打拍子时如何停顿例如:

玩游戏123木头人,引出八分休止符。幼儿听音乐跳舞,当音乐停止后,就要停止运动,由此引出八分休止符的含义。

教师说:“最后一位宝宝登场了,他啊,叫做休止符宝宝!休止符宝宝在唱歌的时候代表停顿,就像刚刚小朋友们的游戏一样。这个休止符宝宝是八分休止符,当歌曲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时 每小节停一拍,当以4分音符为一拍的时候每小节停半拍”

首先,教师演示:在停顿时口中说:空然后,在上一篇段基础上加上休止符 大大空空)

给出已学过的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乐曲旋律,感受乐曲欢乐的情绪,再跟着音乐打节拍,或根据进度时间等关系调整成不同方式练例如:

将全体幼儿分成两组,教师指挥幼儿一句一句轮流演奏。 男女生分开练有音符和没音符的部分分成两组,体验。

四、成果展示

教师弹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歌曲,小朋友在伴奏的过程当中边唱边打节拍,在旋律的律动中,走出教室。

活动延伸: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数与形优秀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用完整、丰富的语言讲述故事。

2、学习故事中小免,知道关心和照顾家中的老人,养成尊老的良好习惯。

3、体会在生活中关爱亲人和被关爱的快乐和喜悦。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向爸爸妈妈了解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细心照顾自己的事例。

2、"字宝宝乐园"教学挂图(字词:奶奶)。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感受爷爷奶奶对自己的关爱。

1、教师:小朋友,你们的爷爷奶奶爱你们吗?你们是怎样感受到爷爷奶奶对你们的爱的?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爷爷奶奶呢?

2、引导幼儿回忆以往的生活经验,说一说爷爷奶奶是怎样关爱自己的,激发幼儿对爷爷奶奶的尊敬、感激之情,同时引发幼儿对下面活动内容的兴趣。

二、理解故事的内容。

1、引导幼儿观察小免奶奶晒太阳的'图片。

教师: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小免奶奶在干什么?它坐的小板凳怎么了?小免看了心里会怎么想?(引导幼儿用完整的、不同的语句进行表达。)

教师:小免很担心小免奶奶的安全,它会怎么做呢?请大家仔细地看一看书,各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讲述。)

2、共同观察最后一幅图。

教师:这时候小免奶奶和小免的表情是什么时候样子的?它们的心情又怎么样呢?分别说一说为什么。(引导幼儿感受此时小免奶奶和小免心里的想法和心情,体验爱与被爱的快乐和喜悦。)

三、学习完整地讲述故事。

1、幼儿自由看书讲述故事。

2、请部分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故事。鼓励幼儿仔细倾听,记住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并说一说。

3、幼儿看并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四、讨论要怎样关心自己的爷爷奶奶。

1、教师:你要怎样关心自己的爷爷奶奶呢,你想为他们做件什么事?

2、幼儿想一想并自由结伴进行讲述。

3、幼儿在集体面前说说自己的想法。

数与形优秀教案篇7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小动物一直是孩子们所喜爱的,特别是小班的孩子,经常可以看到它们围着一群小蚂蚁看个究竟,或者手里拿着一条菜青虫玩…孩子们对小动物非常喜欢。而小班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根据小班孩子的发展特点和兴趣,我设计了此次活动,希望能借助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在玩一玩、念一念的过程中让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活动内容:

?找朋友》

三、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念儿歌。

2、能大胆运用语言、动作和表情表现自己对小动物的喜欢。

3、喜欢参加游戏活动。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四、活动准备:

各种小动物头饰,数量要有班上幼儿数量的一大半。

五、活动过程:

1、游戏:"大森林里找朋友"。

(1)教师说:"我们现在来到了美丽的大森林里,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动物朋友,请你去找一个喜欢的小动物做朋友"。

(2)教师启示幼儿将找到的动物朋友戴在头上:"你找到的朋友是谁呀?"

(3)鼓励幼儿自由地和动物朋友说说话。

2、欣赏儿歌。

教师在大森林里找小动物朋友,找到小兔后念儿歌:"我找到的'动物朋友是谁呀?""我在小兔耳旁说了什么话?"

3、学念儿歌。

(1)请一名幼儿来介绍他找到的好朋友是谁:"你想跟你的好朋友说什么好听的话呢?"

(2)请其他幼儿一起念儿歌。

(3)用相同的方式让幼儿反复学习儿歌。

(4)交换动物朋友,表演儿歌游戏。

附:儿歌你是我的好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小兔做朋友,小兔小兔我爱你,你是我的好朋友。

我来和你说说话。

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活动时考虑到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用情景贯穿整个活动,激发了孩子的兴趣。

由于是语言活动,所以在对孩子的语言要求上从头贯穿,这样孩子的语言才能得到发展。有意识的让幼儿发散语言,提问:你看到了怎样的小鸭。丰富幼儿的词语。

数与形优秀教案篇8

教材分析:

教材选自_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活动七《走进可视化程序设计》vb。本节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说起,与程序世界的实例作类比,让学生通过举例和上机实践,理解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可视化编程包含的许多概念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思想和方法的雏形,要在以后的章节中学会利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方法进行编程,必须从理解和掌握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概念入手,而学习的方法是从vb提供的可视化编程环境和可视化编程组件开始,因为可视化编程的方法和步骤简单、易于上手。

学情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阅历,能够对各种生活现象加以分析和说明,已接触了许多应用软件,具备了应用软件的一些使用技能,对程序世界的很多现象也有了一定的感触。而可视化编程的方法涉及较少,所以,本节将以“vb”可视化编程基础开始学习,对一些概念将在学习过程中适时明确。

教学准备:

1、精选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任务,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布置制作“电子钟”应用程序任务。

2、硬件、软件符合学生学习需要,学习资源主要以教材为主。

3、策略准备:以vb编程的基本步骤为线索,通过对各阶段性问题的解决,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之喜悦,通过适当地为学生提供拓展性的内容,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有更大空间。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visual basic开发环境的使用。

2、了解可视化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

3、了解对象、属性、事件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经历可视化编程的基本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共同探究问题,体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能力目标

培养和提升学生利用vb编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vb可视化编程的.方法。

2、vb可视化编程的几个基本概念。

3、理解事件与编写的程序代码。

(二)教学难点

理解事件与编写的程序代码。

教法、学法:

(一)教法

任务驱动、问题解决式的教学方法。

(二)学法

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将从情境导入、新课学习、拓展提高、交流评价、课堂小结作业这五个部分进行。

情境导入

我们经常见到“电子钟”程序,今天我们来学习用vb制作“电子钟”程序应用程序。

学生活动: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认真听课并思考。

设计意图: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请同学们回顾:

1、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2、“电子钟”程序需要对什么进行判断?涉及到程序设计的哪种软件?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联结新旧知识。

新课学习

布置制作“电子钟”程序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利用vb可视化编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

可自主学习,参照教材第75—84页部分完成该任务。

(1)建立工程

(2)创建图形用户界面

(3)设置对象属性

(4)编写程序

(5)调试运行程序

(6)保存和编译程序

学生活动:听课、思考,探究、合作。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可视化编程的过程,也为学生将来自觉利用可视化编程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做好铺垫。

拓展提高

(1)学习较吃力的学生继续完成上面基本任务,可寻求同伴指导。

(2)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针对“电子钟”程序界面进行修饰完善,自主学习,添加相应控件。鼓励这些学生指导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完成任务,达到共同进步。

(3)思考:制作真正的“电子钟”程序还需要学习哪些知识?

学生活动:合作、自主学习,探究、实践。

设计意图:关注全体学生、体现分层教学思想。

交流评价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部分作品。

学生活动:展示、表达、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激励、诊断、促进学习。

课堂小结作业

(1)涉及哪些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概念?

(2)事件过程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3)如何设置和读取对象的属性值?如何调用对象的方法?

(4)简述vb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步骤。

学生活动:思考、回顾、回答。

设计意图:提升认识

全面阅读教材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巩固、准备。

板书设计:

走进可视化程序设计

一、认识可视化界面

vb界面、事件、对象、属性。

二、编程体验

1、数据表格化处理的一般过程:

2、表格一般由、和三部分构成。

3、表头由项目组成,每一个项目对应,用于保存的数据。在数据区域中的每一行,称为。

第二环节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1、一个电子表格文件称为电子表格的一个,它可以存储多个。

2、是用于存储数据的基本单元。

3、第f列与第六行交叉处的单元格地址是;从a2到f10所形成的对角线的矩形区域,可用单元格地址表示为。

4、激活单元格的方法有:。

5、在单元格中输入完数据后,可按键进行确认。

第三环节利用公式计算

1、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时,公式的开头字符必须是。

2、改变工作表中的数据,由公式所得到的运算结果会不会自动发生改变?

3、探究:将公式复制到不同的单元格中时,公式中所引用的单元格地址会不会发生变化?

第四环节在公式中使用函数

1、表达式“b3+c3+d3+e3+f3”如果用函数表示,可以写成。

2、单击编辑栏前面的插入函数按键

,打开的对话框是。

3、excel中提供了丰富的函数,这些函数的语法与功能,可在中查到。

自我反思

1、学习过程:

遇到的困难:

存在的困惑:

2、学习成果:

已弄清的(在上述问题后打“√”)

未弄清的(在上述问题后打“?”)

数与形优秀教案优质8篇相关文章:

课程教学论教案优质8篇

小班洗手歌教案优质8篇

大班语言《洞》教案优质8篇

鹅过河教案优质8篇

2023年暑假安全教案优质8篇

幼儿美术牛教案优质8篇

科二教案模板优质8篇

中班科学雪教案优质8篇

小数教案优质8篇

车的分类教案优质8篇

数与形优秀教案优质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