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具有挑战性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制定教案时,我们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下面是总结了小编为您分享的说课小学语文教案模板优秀8篇,感谢您的参阅。
说课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1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 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得段落。
3 解作者对时间流逝得伤感以及珍惜时间得感受,唤起学生得生活体验,体会时间得稍纵即逝。
4 感受语文得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得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 积累语言,学习作者得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整体感知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很美,很有意境。同学们想听吗?(讲述故事《虚度得日子》)同学们,你倾听出什么?谁能告诉我?
(浪费时间,不再回来)
你说得真好。是啊,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刘庆不会也不能让时间倒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伟大得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家朱自清写得一篇关于时间得优美散文:匆匆(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前同学们进行预习,你来告诉我,读几遍课文?你呢?
很好,下面有请三位同学读一遍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他们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读完,谁能评价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
你说得真好,你能读读这句话吗?
3、读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谁能说一下?
4、小结:
同学们做得非常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得出自己得体会。收获真不少。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好,同学们,再读课文,你会有更多得发现。
二、精读课文,感受作者情感
1、 选择自己喜欢得读书方式(如轮读,小组读,默读等)来读课文。
师范读(配乐朗诵)
2、划分层次,再读课文
我们得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走他们罢:
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罢:
现在又到哪里呢?
3、生再读课文(配乐)
非常好,能体会散文得意境,诗一样得语言。
你体会到什么?有什么发现?
a、句子
b、词
c、段落
读第三段,你觉得哪些句子能体现匆匆呢?(交流讨论)
洗手得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得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便又从凝然得双眼前过去
4、小结:
同学们做得真好,能做到边积累边运用,全体训练,从而感悟时间得匆匆。作者又发出怎样得感慨和叹息呢?(徘徊、叹息)是啊,不能只是徘徊和叹息,他决定不能白走这一遭。我们呢?我们能吗?
对,不能。
三、拓展延伸,情感倾诉
1、同学们,有一篇文章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今天我推荐给大家!
(补充《时间布》)
2、老师寄语:
时间得宝贵就在于它得一去不复返,请珍惜生命中得每一段时光吧!
3、同学们,课下还可以搜集一些关于珍惜时间得名言警句,上课时我们再交流。谢谢大家。
说课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恭恭敬敬、旌节、气节、置之度外、屈指可数”等词语。
2.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格。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与学习苏武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宁死不屈,忠诚于本民族与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讲读课文的第五到第六节,苏武在极其艰难的困境中,宁死不屈,忠诚于本民族与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品味关键词语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格。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插图,认识苏武 板书:苏武
2.简介:苏武和西汉的历史背景,及两国的关系。
3.板书:牧羊 理解:牧课题补充完整
4.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思考:课文中有几次写到旌节?
苏武又是怎样对待这支旌节的?
2.交流板书
(1)苏武知道这旌节是代表国家的`,就恭恭敬敬地接过来。
理解:旌节 板书
板书:接
指导朗读:读出苏武郑重其事的态度。
(2)苏武手握旌节,气愤地说:“我是代表国家的,宁死也不能受侮辱!”
板书:握
指导朗读:读出苏武宁死不屈的精神。
(3)苏武不等卫律说完,怒目圆睁,手举旌节大声喝道:“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汉朝的臣下,而今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
板书:举
指导朗读:读出苏武内心极其愤慨的语气。
过渡:看来,这两次斗争无论匈奴王是威逼还是利诱,都无法使苏武屈服。在这种情况下,他又生出了一计。那便是——苏武牧羊,那他牧的是什么羊呢?
三、学习第三、第四重点节
(1)轻声自由读读第4小节,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
(2)学生交流。
(3)小结:你看,这真是一个毒计,匈奴王真是阴险狡诈呀!但苏武又是怎样面对的呢?
(4)学生默读第五节,划出让你感动的句子。
(5)逐句出示,加以理解。
a.北海边野草遍地,没有人烟,惟一和苏武作伴的,就是那支旌节。
(内心是孤独的,生活是寂寞的,但是在精神上有追求,有一种坚定的信念。)
b.苏武顽强地忍受着各种折磨。饿了,他就挖野菜、逮野兔充饥;渴了,他就捧一把雪止渴;冷了,他就和羊群依偎在一起取暖。
师生对读,(感受到后面的话是把前面的折磨写具体了)
教师引读,(让学生感受到苏武在想尽办法克服种种困难)
板书:饿 渴 冷
出示图片,想象苏武还会面临哪些困难?
c.苏武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却始终手持那支旌节,不论白天放羊,晚上睡觉总不离手。
理解:置之度外
(要学生感悟到苏武不是为自己活,而是在为国家而活。
d.他经常仰望着南飞的大雁,屈指计算日子,盼望有一天能举着旌节回到祖国。
抓关键词:经常(换词)——常常,时常,
南飞的大雁:汉朝在南方,南方代表祖国,多想成为一只自由的大雁,早日回到祖国。
屈指计算日子:再次体会归心似箭。
盼望:望眼欲穿,归国心切
小结:苏武就是这样一个宁死不屈,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人,让我们充满深情地读读这一节。
四、学习第六节
过渡:茫茫荒漠,野草丛生,人烟绝迹,苏武时时刻刻紧紧握着这支和他患难与共的旌节。多少年等待,多少年期盼,整整十九年过去了,苏武在异乡历尽了千心万苦,受尽了非人的折磨,经过汉朝的多次交涉,匈奴王终于答应放苏武回国。
1.抓住40岁,已满头白发
2.出示句子,改成肯定句,
再改成反问句
五、总结课文
1.过渡:学到这,你觉得苏武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什么?
在敌人面前不屈不饶,坚持正义,坚决维护国家尊严的人。他不愧为中国历的一位爱国志士。
2.评价:后人是这样评价他的。牧羊十九年,留胡节不褥。
任海枯石烂,心如铁石坚。
3.激发兴趣: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还有许多像苏武那样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人,我们不仅要敬佩他们,而且要学习他们,热爱祖国,忠诚祖国,报效祖国,有兴趣的同学可去图书馆或上网搜索有关内容,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说课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3
【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教学课时】
2~3节。
第一节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
(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1、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2、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读、背三首诗。
第二、三节
〖教学目标
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 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 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1、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⑴ 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⑵ 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
2、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⑴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
⑵ 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指导背诵《望洞庭》。
三、吟读、理解《忆江南》
1、释题:
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
旧:过去。
胜:超过。
3、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
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 (比较、比喻)
4、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
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____________?
5、指导背诵《忆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参考篇目:
?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五、作业
1、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说课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4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弄清楚爸爸为什么让哥哥把信箱钥匙交给娃丽。
2.会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6课《信箱》。看看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纲:
1.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
2.爸爸为什么让哥哥把信箱钥匙交给娃丽?
3.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什么?
三、反馈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逐一交流以上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相机进行朗读的训练与指导。尤其是对第三题的处理要让学生说心里话,各抒己见,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
四、总结
1.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些什么?
2.再读你最喜欢的部分,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表达。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案点评:
这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内容引人入胜。一封被邮递员投错的信,哥哥哥什提亚把它丢在台阶上,妹妹娃丽却冒着风雪把信送到了收信人手中。这篇教学设计示例设计了一课时,主要以学生朗读课文为主,在反复朗读中去体会情感,把握内容。
探究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自排课本剧表演。
2.以小组为单位,举行辩论会,针对哥哥与妹妹的不同表现,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
说课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发展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会写先、干等6个字,养成规范、认真书写的习惯。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4、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学习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生字的识记;感悟课文,对话的朗读;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树立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简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
课前准备:投影、课件。
教学流程:
一、引入想象说话:
1、板书出示课题。
美丽的小路
齐读。
2、你来猜猜这会是怎样一条美丽的小路呢?请学生想象说话。
3、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与这条美丽的小路有关的课文板书完整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发挥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来说话,为孩子口语表达创设情景。同时也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你想不想听听这美丽的故事呢?
朗读课文(讲故事)随机插入问题:
(1)(第一自然段后)你觉得谁会这美丽的小路上走过,会怎样呢?
(2)(第四自然段后)喜欢美丽的小路的那些小动物会怎样呢?
(3)(第八自然段后)鸭先生会怪自己什么呢?他会怎样找回那美丽的小路呢
(4)(第九自然段后)美丽的小路回来了,小动物会怎样呢?
(设计意图:一是发挥思维的求异性,发散孩子的思维;二是借助孩子的想象,理清故事的思路,整体感知课文。)
2、你喜欢这个故事。
那你来读读这有趣的故事吧!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读通句子。
3、你能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吗?交流,核对。
4、你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吗?指名分段读课文,评议,正音。
三、阅读理解感悟课文:
1、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小动物呢。
齐读课文,想想喜欢课文中的哪个小动物。指名说说: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2、找一个学习伙伴,一起学学课文中描写的你们喜欢的小动物的词句、段。
(1)找出有关的句子、段落。
(2)读一读,想想能知道些什么?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反馈交流,引导理解。
预设讨论、理解:
(1)兔姑娘:
a:兔姑娘轻轻地从小路上走过,说:啊,多美的小路啊!中轻轻地对小路的喜爱、爱护;小路的美丽。
朗读。
b:第二句话的朗读。
c:兔姑娘和鹿先生看见了给小路洗洗澡。
d:兔姑娘的第三句话的朗读。
(2)鹿先生:(同上)。
(3)鸭先生:
a:课文第一自然段。抓住长长、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等词,体会小路的美丽。
朗读感悟。
b:鸭先生也叫起来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理解鸭先生对小路的喜爱。遇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朗读。
c:鸭先生推来清扫小路上的垃圾。理解动作词。
d:鸭先生对朋友们说和我们在一起吧!
朗读。
4、读了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理解课文第四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1、朗读全文。
2、这条美丽的.小路以后会怎样呢?请你想一想,续一续故事。想象小路的未来,准备续编故事。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抓住描写美丽的小路失与回的语顺。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二、教具准备:
1、有关课件
2、动物头饰
3、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昨天,小动物们去鸭先生家做客,发现了鸭先生家门前有一条长长的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老师边说边点击我媒体课件1)
2、这条小路美吗?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美丽的小路》
(二)感情课文内容
1、(师载上花环),我现在就是鸭先生门前那条美丽的小路。如果你们从我这里经过,想不想夸夸我呢?(指导读兔姑娘和鹿先生赞美的话)并板书:美丽
2、朋友们都喜欢来我这里散散步,说说话,可是,有一天,我变得不再美丽了,我流下了伤心的眼泪,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哭吗?(老师摘下花环)并出示课件2
3、请同学边看课件边说说,小路发生了什么变化?
4、板书:不见了
5、出示句子:美丽的小路不见了。并指导朗读。
6、现在,你们看见我变成这样子,都会说什么?(让学生自由读5-8段)
7、老师指导完皱眉头、捂鼻子和拍脑袋等动作的表演。
8、分小组表演读5-8段并请一个小组上台表演。并让学生评评谁演得最好。
9、看到我变脏了,变丑了,鸭先生为什么说:这都怪我?平时,我们教室脏了,这要怪谁呀?
10、想不想和你的小组合作,看看我是如何变美的。(出示课件3,鸭先生在清扫小路,兔姑娘给花儿浇花,鹿先生给小路洗澡)
11、学生回答后,全班齐读第9段。
12、老师带上(花环,并出示课件4,一条干净美丽的小路又出现)板书:美丽
13、我又变美丽了,我非常的开心,我想请你们和我一起分享我的快乐。(指导朗读10、11、12段)
(三)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为什么?
(四)放松环节
今天同学们学得过且过特别的认真,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劳动最光荣》,会唱的跟老师一起唱,不会唱的帮老师打节拍。
(五)开心写字
同学们的朗读水平一级棒,相信你们的写字水平也不赖。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生字宝宝,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名读。
3、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并让学生书写。老师写完之后,让学生评评老师这么写我们满意吗?不满意再重新写,写到学生满意为止。
4、展示写得好的同学。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六,希望对你有帮助!
说课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6
?平分生命》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由奶奶送给“我”的小鸡中让我们知道了生命的重要,今天老师也给大家来了一个与生命有关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2、放音乐讲故事。
3、故事后来发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不明白地方画下来。
三、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词
血液抽血颤抖惟一渗出一瞬间挽起
(1)自由读生词
(2)开火车读生词
(3)齐读生词
2、学生质疑
三、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思考:男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画出表现男孩勇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 3、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
(1)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男孩不想让妹妹为自己紧张、担心,所以抽血时,男孩很安静,并微笑着,安慰邻床上的妹妹。)
(2)当抽血完毕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地问:“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
(“立刻停止”“一动不动”“颤抖”从这些词中此时男孩心里非常害怕,认为自己就要死了。)
指名朗读
(3)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这个男孩只有呀!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
(医生没有想到一个十岁的孩子以为输血就会死,但为了救自己的妹妹他却下定死亡的决心。他被男孩的这种做法打动了。) a、理解“震撼”的意思。
b、结合课文体会“震撼”的意思。
c、指导朗读。
当男孩从医生嘴中得知自己不会死,还能活到100岁时,他又是怎样的`呢?
(4)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个圈,确认真的没事,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请您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各活50年!”
a、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话。
b、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联系说话的语气理解) c、出示插图,看图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观察男孩的表情) d、同桌互读这段话,互评。
e、指名读。
f、齐读。
四、教师根据板书进行总结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课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谈谈体会。
说课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7
教学目的: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学会向娃丽学习。
教具准备:小黑板一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进程:
1、课前部署
一、要求门生熟读课文,行使自己的`法子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二、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用三步教学法学习课文。
a、初读课文,独立学习
运动步骤:
一、门生用较快的速率读课文。
二、门生独立思考并复述课文。
三、门生相互讲课文故事。
四、由门生举荐1人完成课文复述,其他人补充。老师收拾。
b、再读课文,合作学习
运动步骤:
一、门生小声、快速读课文。
二、浏览思索,商讨如下题目。
(一)1封邮递员投错的信,哥哥哥什提亚和mm娃丽各是怎么样对待的?他们的态度有甚么差别?
(二)mm娃丽为何可以或许拿到跟哥哥如出一辙的钥匙呢?可见爸爸对mm的态度有何变化?
(三)对于哥什提亚和娃丽,你以为谁更值得学习?
三、师生对话,商讨上述题目,结论:哥什提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娃丽——急别人之所急。
c、三读课文,立异学习
运动要求:门生可以或许是非分明,晓得该怎样向娃丽学习。
运动步骤:
一、门生有情感地读“娃丽送信”的段落,领会她送信的艰苦。
二、与门生商讨两个话题:
(一)用自己的话赞颂娃丽。
(二)你身旁有像娃丽如许的人吗?他们都做了哪些好事?今日之后,你将怎么样向娃丽学习呢?
三、老师小结,收场学习运动
说课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篇8
语文园地五教学目标
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
1.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
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自主准备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投影出示:
内容: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
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
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3.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文,浏览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样说。
5.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畅所欲??
1.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指正。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
总结评价
1.自我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敏捷,
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
2.学生评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佳?为什么?
3.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中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第二、三课时习作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
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
写出真实感受;
题目自定。
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誊写作文,制作墙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
复习导入
1.读词语卡中的词语。
2.听写其中的词语。
我的发现
1.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发现一些句子有较深的`含义吗?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小林和小东都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林和小东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理解句子较深含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方法。如: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你还能发现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
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导学生读正确,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认识,之后请学生快速背诵。
2.教师补充出示一些名言,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b.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d.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e.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3.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4.鼓励学生课下将自己最喜欢的生命格言制成书签。
成语故事
1.自己读故事,感受句子的含义,画出不懂之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互相质疑解难。
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
4.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说课小学语文教案模板优秀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