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教案能够引导学生参与,促进良好的课堂氛围与管理,一份重视反馈的教案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提升教学效果,以下是总结了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故事教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
故事教案篇1
一、引入:
播放《火车开了》歌曲,学生跟唱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火车的文章。(边说边板书课题)你将会了解到更多关于火车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不会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2、检查识字情况。
3.再读课文 要求:读通顺读后标好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
(一)直接学习第三自然段
1 师:小明和爸爸去郊游看见一列火车飞驰而过,这么长的火车车厢,一节连着一节,是靠什么带动的呢?小明感到很奇怪,在爸爸的鼓励下,他查了好几本书,终于找到了答案,你们想知道答案吗?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
2:读后你知道这么长的火车车厢是靠什么带动的呢?(机车)
读句子:这么长的火车车厢,一节连着一节,是靠什么带动的呢?
原来一节一节的车厢是靠机车带动的。
3问:读了这个自然段你还知道什么了?
生答: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
教师简单讲解
4出示句子:这样的火车速度快、污染小、真称的上是“绿色环保型”火车了。
学生读
5问:这样的火车指的是哪样的火车?
再读句子。
师小结 火车越来越先进,外形也越来越美观。我国的也正在迅速发展。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第四自然段,你知道什么了?
(火车的速度越来越快了?)
2问:你使从哪看出来的?(提速、夕发朝至)
过度:我还听爸爸说什么了呢?
(三)读第五自然段
1边读边把不懂的问题画下来。
2学生提不懂的问题
3指导朗读:带着佩服之情读这个自然段。
过渡:这天晚上小明做了一个梦,梦见什么了呢?读第六自然段
师:你们想不想当设计师来设计一列火车?
作业:设计火车
故事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够理解故事的内容,初步了解与朋友交往的方法。
2.鼓励幼儿用故事中的对话进行大胆表达。
3.激发幼儿与别人友好交往的情感。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物质:课件1份;图片1幅;小动物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动画激趣,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1.出示视频:提问:这是谁?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二、听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出示课件,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讨论:小金鱼找到朋友了吗?它找到的朋友是谁?
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小蝌蚪为什么可以和小金鱼一起玩? 小结:小蝌蚪生活在池塘里,它会游泳,所以可以和小金鱼一起玩。
(1)学说故事中的人物对话——“你好,我是小蝌蚪”“你好,我是xxx”,学习互相认识方法。小结: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小朋友你就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和他认识,成为朋友。
(2)小金鱼在找朋友的路上还遇到了谁?小鸡和小鸟为什么不能和小金鱼一起玩?
3.小结:小鸡和小鸟不会游泳所以不能和小金鱼一起玩,小金鱼是一条非常有礼貌的小金鱼,所以它很快就找到了朋友。
三、第二遍听赏故事,关注人物的对话。
1.出示图片,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讨论:(1)小金鱼想和小鸡一起玩,它对小鸡说了什么?小鸡是怎么回答的?
(2)小金鱼想和小鸟一起玩,它对小鸟说了什么?小鸟是怎样回答的?
(3)小金鱼想和小蝌蚪一起玩,它对小蝌蚪说了什么?小蝌蚪是怎样回答的?四、师幼互动讲述故事。
1.幼儿自由选择一个小动物:讨论:你是谁?你会游泳吗?
2.幼儿扮演小动物,老师扮演小金鱼一起互动讲述故事,鼓励幼儿运用故事中的人物对话进行大胆表达。
3、交流分享并小结:小蝌蚪今天找到了好朋友一起玩他非常开心,希望小朋友也可以像小蝌蚪一样交到好多朋友,这样你就不会孤单,才会快乐。
延伸活动:引导幼儿生活中像小金鱼一样有礼貌交朋友。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故事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会读课文中的4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窟窿”“叼”等字。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亡羊补牢》的故事。
3、理解“亡羊补牢”“劝告”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一) 理解“寓言”的意思
1、可以说说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也可以说说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二) 揭题解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亡羊补牢》。
2、你知道每个字的意思了吗?理解“亡”和“牢”的字意。引导理解题意。
二、初读感知
1、 自学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哪些句子写“亡羊”,哪些句子写“补牢”?
2、 交流:课文讲那个牧羊人丢了几次羊?
l 找出第一次发现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 板书:发现
指导:读准多音字“圈”,范写“窿”提示第11笔,“叼”的最后一笔是什么?
l 找出第二次发现又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 板书:发现
再次书写“窟窿”和“叼”
3、找出牧羊人“补牢”的句子。 板书:赶快 没丢过
4、讲故事大意:用上“发现…… 发现……赶快没丢过……”
三、体会寓意
(一)、抓“劝”切入,初知寓意
1、牧羊人第一次丢了羊,邻居曾经怎样劝他?找出句子,理解“街坊”。
2、“劝”和“说”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劝”指发现别人的问题,让别人改正)
3、练读对话。如果说第一次丢羊是个意外,那么第二次是什么原因?
4、看图说话,看到牧羊人使劲地修补羊圈,这回街坊们在说什么?
( 如果…… 幸亏……)
5、小结:牧羊人不听劝告,继续丢羊,听了劝告,不再丢羊。可见,做错了事听听别人的劝告,及时改正是多么重要。
(二)、抓“劝”展开,理解寓意
1、教师用白话讲《战国策》庄辛劝告楚襄王的故事。
?亡羊补牢》的故事最早来源于古时候的一个“劝告”故事。战国的时候,有个叫庄辛的大臣发现楚王整天不理朝政,东游西荡的。庄辛很担心,对楚王说: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楚国必将灭亡。楚王不听,结果5个月以后,秦国兵打进来了,楚王吓得没了办法,连忙请庄辛出主意,庄辛说了很多话,其中一句就是:“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2、理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的意思
听了故事,你说楚王丢羊了吗?那么庄辛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亡羊”其实指?——有了错误 “补牢”呢?——及时补救 未为迟也——还不算迟。
楚王听了庄辛的话,立即改正了错误,终于是使楚国免遭了这次灾难。
(三)、顺“劝”回归,学讲故事
1、一个小小故事的改变了楚王,改变了楚国的命运,可见这个故事多么有意义,你们愿意把它讲下来吗?
2、你想把这个故事讲给谁听,为什么?(讲给有缺点必须改正的人听,讲给自己听,多想想自己的缺点,争取改正。)
四:作业
1、 抄写生字
2、 讲故事
教学设想与反思: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学习寓言的一个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对故事内容的学习懂得寓言所包含的寓意,从而给学生一些做人的启示。因此,教学中必须考虑寓言的特点以及学习寓言的方法。由于寓言的题目往往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因此本课教学从解题入手梳理课文,从而避免了在内容上打转,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习字、读文,拓展运用,这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工作。寓意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不能直白的告知。因此,本课教学,以“劝”为切入口,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深切的感悟,将学习文本与追本溯源,学习语言与生活运用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故事所告诉我们道理,并自觉地将它运用到生活中,最终根植于自己的心灵世界。
35分钟来来去匆匆,还应留出时间让学生又动笔写字的事件。
故事教案篇4
设计意图:
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往往是自己设定的,心理距离更加远于生活中的距离。东方人大多比较含蓄,不是很习惯用拥抱和亲吻来表达爱。其实,只要一个简单的吻,哪怕不是吻,一个拥抱,一个微笑,一个友好的眼神就可以传达爱和希望,让人心生幸福。希望这种心灵上的温暖能够从孩子开始传递,给出一个吻,让世界上多出更多的王子公主。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是需要表达的,吻和拥抱能传递爱的味道。
2、喜欢绘本阅读,能理解绘本故事内容。
3、能大胆地猜、讲,感受爱带来的美好情绪体验。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ppt、视频、头饰(青蛙、牛、羊、蛇、猪、公主)。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简述《青蛙王子》的故事,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提问:城堡里会住着谁呢?
2、幼儿自由讨论。
二、基本部分
1、播放ppt第1-2页,幼儿观察。
提问:池塘里有谁呢?
2、播放ppt第3-4页。
提问:青蛙想要尝尝什么味道?它需要得到什么?
3、播放ppt第5-9页,幼儿观察。
(1)提问:青蛙上岸碰到了谁?他是怎么样去的?青蛙得到牛的吻了吗?
(2)引导幼儿复述内容:牛啊牛,我想尝尝做王子的味道,请你给我一个吻吧!
(3)引导幼儿说说青蛙与动物们之间的'对话。
提问:青蛙蹦蹦跳跳地往前走,又碰到了谁?他说了什么?它们会给它吻吗?
三、内化迁移
1、完整观看故事视频。
提问:公主吻了它,青蛙会不会变成王子呢?做王子的味道是什么味道?
小结:爱的味道、幸福的味道。
2、讨论:青蛙为什么想要得到吻?如果你遇到了青蛙,你愿不愿意给它一个吻呢?
小结:世界上有一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可是人人都想得到,那就是爱,因为爱能让人享受到幸福甜蜜的感觉。
四、结束部分
幼儿扮演故事中的小动物,进行情境表演。
活动延伸:
1、给爸爸妈妈一个爱的拥抱,一个爱的吻吧,让他们也尝尝爱的味道。
2、画故事《请给青蛙一个吻》。
故事教案篇5
【教学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重在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努力创设情景和氛围,让学生在自己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
【学习目标】
1、认识郊、列等14个生字和1个新偏旁建之,倡导自主识字,提升独立识字的能力。
2、会写书、发等6个字,学习养成规范、认真书写的习惯。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和它们的特点。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科技的迅猛发展,感受祖国的伟大,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学习重点】
识字、写字,了解课文中介绍的有关火车的'知识。
【学习难点】
生字的识记,汉字的规范书写。积极地质疑探究。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投影。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2、认识郊、列等14个生字和1个新偏旁建之,能自主识字,提升自己独立识字的能力。
3、会规范、认真地书写名等6个字。
学习重点
识字写字,能力的提升,良好书写习惯地养成。
学习难点
生字的识记,汉字地规范书写。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看图说话,导入:
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几位新朋友,如果你认识他们就有礼貌地和他们大哥招呼吧!
课件出示形态各异的火车。学生看图有礼貌地打招呼。
2、他们要给我们讲述一个有关他们的故事。
板书出示课题:火车的故事
你能读读故事的题目吗?学生认读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利用形态各异的火车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同时引导孩子学会有礼貌地和别人打招呼,发展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
故事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螃蟹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为其选择合适的工作,感受小螃蟹找到合适工作后的快乐心情。
2、了解动物的特殊本领与各类工作的关系。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故事,根据螃蟹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为小螃蟹找工作。
2、难点:了解动物特殊本领与各类工作的关系。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螃蟹找工作》、动物职业介绍所背景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身穿硬硬袍,手拿小剪刀,走路横着跑,嘴里吐泡泡。
提问:
1、你们猜猜这个小动物是谁呢?
2、那你们知道螃蟹身体上都有些什么奇特的地方呢?
小结:小螃蟹有八条腿,两个大钳子,嘴里还能吐泡泡呢,本领可大了。
二、为螃蟹找工作
过渡语:螃蟹妈妈有三个孩子,三个孩子的本领都很大,有一天呀,孩子们对妈妈说:我们已经长大了,想找一份合适的动作了。
1、猜猜-讲讲
你们能猜到小螃蟹们可能到哪里去找工作了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表达)
2、看看-说说
师: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小螃蟹到底都去了哪里找工作了?
(1)出示图片一:猜猜这里是什么地方呢?小螃蟹为什么要到理发店找工作呢?
小结:因为小螃蟹长了两对大螯,这两对大螯象两把剪刀一样,所以当理发师最合适不过了。很多小动物都愿意来找小螃蟹理头发。
(2)出示图片二:这里你们都去过吗?我们通常去这里干什么呢?猜猜螃蟹到这里想找一份什么样的合适工作呢?
小结:原来小螃蟹在饭店里找到了工作,他用八只手来帮忙,一手拿饭菜、一手拿毛巾、还用大螯开瓶盖,本领可真不小,有了小螃蟹的帮忙,饭店的生意可红火了,来饭店吃饭的人也越来越多,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小螃蟹可真开心。
(3)出示图片三:还有一只小螃蟹,走着走着来到了一家日用品商店,他看到洗衣粉、洗洁精的袋子上到处都是泡泡,小螃蟹突然想到了什么?
小结:原来小螃蟹嘴里会吐泡泡的,这个本领帮助它找到了做广告的工作。它自己觉得这个工作是适合自己的,三个孩子都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别提多开心了!
三、拓展延伸
小螃蟹有自己特殊的本领,动物世界里的其他小动物也有自己的本领,他们得知小螃蟹找到了合适工作的消息后,他们都替小螃蟹高兴,于是他们也想要找份合适的工作,那我们一起去动物职业介绍所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要找工作呢?
出示ppt,交流讨论
提问:你想为哪个小动物找工作呢?你觉得它做什么工作最合适?为什么?
小结:谢谢你们帮助这么多动物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小动物们很开心,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觉得很开心。
故事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识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大致了解其中某些成语所包含的故事,能从中获得一点启发。
3、有主动学习、积累成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积累成语
教学难点:
自主识字、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了解成语的故事,收集一些常用成语。
教师:生字卡片、小黑板、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这样的导入,在平滑无缝间过渡到本堂课的学习内容。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又为以后的学习做了巧妙的铺垫。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与学生进行课前谈话)刚才我们背诵了有数字的成语。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认识另一类成语《有故事的成语》(板书课题)
2、读课题,解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我国著名学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识字教学的任务不但要学生识字,更重要的是学会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识字方法的交流、体现了学生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我提醒大家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从小学会帮助别人,欣赏别人,加之小老师的作用,让孩子们感觉到有一种成就感,自豪感。也可以激发孩子们求知的愿望,给孩子们增添了许多乐趣。 通过猜生字游戏,让学生在愉悦中巩固识字,。
1、读课文,读正确。
(1)、自由读请读一读这些有故事的成语,如果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就拼一拼它头上的音节老师相信你们能读准每一个字音,把每一个成语读正确。(2)、齐读2、自主学生字这些字娃娃就是大家 要认识的新朋友,请和你的伙伴小声拼读两遍(课件出示生字)(1)、哪些字娃娃的名字最容易叫错呀?请你给大家友情提示,并请你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两遍。(教师根据情况补充指导梁、父的读音)(2)、你又打算怎样记住这些字娃娃的样子呢?请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3 、识字游戏猜生字:
三、层层递进,精读课文
1、师范读。
2、抽学生读,了解学生情况。
3、学生齐读
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训练学生把成语读正确,流利,读出成语的韵律美。 出示图片让学生猜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成语内容的感悟。小学生最爱看动画片,借此播放多媒体课件,提高了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精卫填海游戏中贯穿了写字指导及巩固成语,一举两得。
4、师生对读
5、男女生对读
6、击掌读,开火车读
7、试着背诵。
四、趣猜成语,领会感悟
1、这些成语背后藏着什么故事呢?你能根据图片内容猜猜是文中哪个成语吗?(课件出示图片)
2、你想知道哪个成语背后的故事?(教师放课件精卫填海)
3、你想对小精卫说些什么?
4、做游戏精卫填海。(1)、指导书写。(教师着重对梁、卧进行指导。)(2)、练习成语填空。五、小结,课后延伸。
故事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愿意聆听故事,并能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故事含义。
2、体验朋友之间互相宽容,相互珍惜的情谊。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故事ppt
活动过程:
1、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故事《大熊的拥抱节》,大屏幕上打出故事名字。你认识这些字宝宝吗,谁来读一读。
什么是拥抱呢?
请你找个朋友拥抱一下。跟好朋友拥抱在一起有什么感觉?(高兴、快乐) 拥抱节是一个快乐、幸福、美好的节日。
2、大熊的拥抱节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ppt)
“100”这个是什么意思?(要找100个好朋友,跟100个好朋友拥抱)
如果你过拥抱节,你想跟多少人拥抱,这些人里面有些谁呢?如果能拥抱这么多的人真是一件美好的事。
3、大熊说它要和100朋友拥抱,它的愿望会实现吗?继续看ppt
大熊拥抱到朋友了吗?(没有)
请你猜一猜,小动物们为什么都不愿意跟大熊拥抱呢?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
是不是跟你们说的一样呢,继续看ppt
现在知道了吗,小动物们为什么不跟大熊拥抱?
哦,它想起来了,昨天,我把兔妹妹的萝卜全拔光了。我还老是揪袋鼠哥哥和红狐狸的尾巴。大熊做了对不起小动物的'事情,把他们得罪了。
4、可大熊在拥抱节里很想拥抱他们,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帮大熊想想办法。(幼儿讲述)
小朋友你们帮大熊想了那么多好办法,小动物们会不会原谅它呢,我们继续看ppt
小动物们原谅他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别人做了对不起你的事,你还得要原谅他。)
看看是不是原谅了他,继续看ppt
大熊惊呆了,(学一学惊呆的表情)谁来了?来干吗了?(拥抱大熊)继续看ppt
大熊的愿望完成了吗?(完成了)
5、完整欣赏故事
6、大熊实现了它的愿望,在拥抱节里拥抱到了那么多的朋友,那你过拥抱节,你会跟谁拥抱呢?为什么? “拥抱是需要理由的”
7、拥抱节开始了,和谁拥抱就是你的好朋友哦。小朋友们行动吧!(放音乐)
教学反思
现在的幼儿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家为龙为凤、骄横霸道,与小朋友相处也是自私自利、不懂谦让。常常看到有的孩子做错了事情还不知悔过,从而失去更多朋友。《大熊的拥抱节》是一篇富有童趣、令人感动的儿童文学作品。它以森林城的小动物举行拥抱节为线索,描绘了大熊从快乐—伤心—感动的情感发展变化。故事形象鲜明、语句生动、情节耐人寻味。幼儿通过活动,能从中理解拥抱的涵义,学会交往、善待朋友。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知道霸道的行为会让自己失去很多朋友,从而领悟到“知错就改”还是会得到朋友的原谅的,以此幼儿要珍惜友谊,与同伴友好相处。
故事教案精选8篇相关文章:
★ 故事教案推荐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