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优秀教案最新5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实施过程为教师提供了反思和改进的宝贵机会,有效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时间管理,以下是总结了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美术课优秀教案最新5篇,供大家参考。

美术课优秀教案最新5篇

美术课优秀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结合实际,正确选用颜色给蔬菜涂上漂亮的颜色、继续学习水粉颜料涂色的技能、

2、培养幼儿手的控制能力及对色彩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份绘画材料、蔬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蔬菜妈妈做客的形式导入活动、

1、今天有一些蔬菜妈妈来做客,请你猜猜是谁?(教师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个别讲述、有大白菜、胡萝卜、茄子、西红柿)

2、这些蔬菜都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1)大白菜穿着绿油油的绿衣服、

(2)紫紫的茄子穿着紫色的衣服、

(3)胡萝卜穿着橘黄色的衣服、

(4)西红柿穿着大红色的衣服

3、游戏:“什么蔬菜不见了?”“请你猜猜是谁来了?”要求幼儿集体说出“黄黄的胡萝卜、红红的`西红柿、紫紫的茄子、绿绿的白菜”等,巩固对蔬菜颜色的认知

二、提出活动要求

1、这些蔬菜妈妈还有许多宝宝没穿衣服,请小朋友帮蔬菜宝宝来穿衣服好吗?怎么给蔬菜宝宝穿衣服呢?宝宝和妈妈的衣服要一样,穿的衣服要漂亮能顺着一个方向涂不留小白点、

2、给大白菜涂颜色的时候大白菜的梗不能涂绿色,只有叶子菜是绿色的(老师边说边示范涂色、)

3、胡萝卜的叶子也不能涂橘黄色、(老师示范涂色)

4、西红柿上面的小盖子也不能涂上大红色、(老师示范涂色)

5、茄子的盖子要涂绿色,不是紫色、(老师示范涂色、)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注意纠正幼儿的握笔姿势,引导能力弱的孩子选择好颜色再涂、

四、评价展示幼儿作品展示幼儿作品:展示一些绘画效果比较好的作品和一些有进步的小朋友的作品引导幼儿集中欣赏、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美术课优秀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衍纸的方法,合作完成各种各样的树。

2、感受色彩搭配的美。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衍纸制作树。

难点:渐变的搭配。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价值:以情境引出街心花园里的树)

1、(出示背景)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街心花园,街心花园里有些什么?

2、除了这些,花园里还会有什么?

3、你知道街心花园里会有哪些树?

:街心花园里种上你们说的.树肯定会很漂亮,空气会更加新鲜。

二、制作衍纸树(价值:尝试运用衍纸来制作渐变的树)

1、今天我们用衍纸来做树。

2、要求:

(1)三人一组,商量谁来画树,谁来准备材料。

(2)合理搭配色彩,装扮小树。

(3)音乐结束时我们就要完成作品,一组选一个代表,把完成的小树贴在展示板上。

3、讲评:

(1)你觉得那棵树最漂亮?

(2)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棵树,你们觉得这棵树哪里最漂亮?

(3)我的树叶用了渐变的方法,树叶使用了三种颜色深绿色、浅绿色和黄绿色。

4、幼儿操作。

三、欣赏(价值:欣赏衍纸作品的美)

作品贴在背景上

:我们的街心花园里种上了各种树,让我们的花园变得更漂亮了。

美术课优秀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象形文字的含义。

2.能够根据象形文字进行借形想象,大胆添画成新形象。

活动准备:

动画片片段、背景音乐、记号笔、油画棒、象形字的画纸若张。

活动过程:

一、欣赏动画片《36个字》,引起兴趣

1.理解象形文字的含义,萌发创作欲望。

我国古代有许多象形字,象形字就是利用图来当文字使用的,在形状上很相像。

2.动画片中象形文字越来越多,幼儿尝试猜测象形文字的意思,随着画面越来越丰富,最后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二、幼儿尝试借形想象。

1.教师出示多张象形文字,请幼儿猜字并进行想象添加,感受象形文字的趣味性。

2.幼儿选择喜欢的象形文字进行借形想象。

启发幼儿可以拿着字上下左右从不同方向转着看,想象它像什么。

3.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丰富画面。引导幼儿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像什么,在什么地方添画。

(2)提醒幼儿主体物要大,线头要接住。

(3)对有创意、画面安排合理的幼儿进行及时的点评,起到推广作用。

(4)提醒动作快的幼儿可以在画面上添画相应的背景。

(5)用油画棒给画面添上丰富的颜色。

三、展示欣赏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边欣赏、边引导幼儿说说画面里的故事,进一步感受汉字变变变的乐趣。

3.重点评价想象丰富、构图合理、涂法新颖的作品。

4.我国古代有许多文字可以变出各种不同的画面,你们有没有兴趣以后再变呢?那我们再去找些文字吧。

活动延伸:

小朋友的画充满了想象力,请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活动后继续寻找你喜欢的象形字宝宝进行借形想象,也可以用自己的名字进行想象创作。

效果评析: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表现出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潜力让我吃惊!同时也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些,毕竟,更大限度的发掘幼儿的潜能是我们幼儿教师的责任。大班幼儿的接受速度几乎是一日千里,我们唯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做孩子们引导者。幼儿园的美术是一方沃土,孩子们能从中汲取养分,我亦可从中汲取乐趣,这节拖色想象课是一个尝试、更是一个起点,我相信,在我和孩子们共同的努力之下,我们的美术活动会越来越精彩的!

美术课优秀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l、通过停电后黑影的猜测,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表现出自身的所想、所感。

2、巩固蜡笔画的作画方法,使作品丰满。

二、教学准备:

l、各种形状的黑影若干,每人一张白纸,一支勾线笔、一副蜡笔。

2、投影机一台。

三、教学过程:

(一)欣赏讨论

1、“小朋友,昨天晚上李老师在家看电视时,忽然,停电了,真糟糕!你们想一想,晚上停电的时候,看见的东西会是怎么样的呢?”(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2、出示黑影

(用投影机将黑影放大到黑板上面的白纸上。)

“是啊,我就看见许多黑乎乎的黑影,而且我用照相机把它们拍了下来,请你们看看,这圆圆的黑影可能会是什么呢?”(如皮球、饼干、盘子……)幼儿讲一种,教师就画一种(画的时候,用勾线笔在白纸上将黑影描下来)。

3、“瞧!李老师拍下来的黑影还有许多(同时出示许多各种形状的黑影)你们想想,它们可能是什么呢?

(幼儿自由回答)

(二)联想作画

“现在,李老师把这些黑影都放到了你们的桌子上,请你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用勾线笔把轮廊勾出来,然后把你刚才说的画出来,并涂上漂亮的颜色。拿到黑影后不要急着画,要多看看。多想想,想好了再画。”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从不同方向观察、想象,千万不要忘记外形的边。

2、指导幼儿涂色要均匀、鲜艳、画面要丰满。

(四)讲评

l、请个别幼儿将自己的作品给小伙伴们看,并说出:我看到的这个黑影可能是什么?

2、“啪嗒”一声,灯亮了。“小朋友,快带着你的作品去李老师家找找,有你们画的东西,好吗?”

3、幼儿出教室,结束。

美术课优秀教案篇5

教学目标

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

过程与方法

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发现存在于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中的线条

教学重点:

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

教学具准备

课件、作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中的线条的种类。

师小结:板书——线条有粗、细、曲、直。

2、请同学说一说线条给人的感受,引出课题(板书)——线条的动与静。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课件(流动的河流、静止的公路、地平线等),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线条,给人什么感觉?

师小结:流动的河流展现的是曲线,有动感,而公路和地平线是静止的直线。

2、请同学回忆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静态和动态的线条,它们各是什么样子。

师小结:平直与弯曲的线条会使人产生动与静的感觉。

以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线条的曲直与动态的关系。

3、请学生欣赏课本范例,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想一想,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4、教师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色彩的冷暖》讲解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

(1)暖色和曲、直线的配合,产生的视觉反映。

暖 + 直 =温暖、平和

暖 + 曲 =热烈、欢快

(2)冷色和曲、直线配合

冷 + 曲 = 宁静、幽远(如蜿蜒的河流)

冷 + 直 = 单调、呆板

通过欣赏范图、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该如何更好的.应用线条。

四、作业布置: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并上色。

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倡导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创新画法给予表扬,及时鼓励好的作业。

六、作业展评:

1、个人分析画的内容,画面好在哪里?

2、同学互评,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作业,说一说它的优点?

3、教师简评。

七、拓展

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请学生欣赏。

八、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美术课优秀教案最新5篇相关文章:

蒙氏美术活动教案最新7篇

包和袋小学美术教案最新7篇

美术活动牛的教案最新8篇

美术课教案优秀5篇

美术兴趣活动总结最新5篇

2024年美术教学工作计划最新5篇

美术课怪兽教案5篇

美术课教案通用5篇

美术b卷工作总结最新5篇

七年级美术课教案5篇

美术课优秀教案最新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7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