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中班教案5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是教师常用到的一种文件,是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更有纪律性的材料,教学目标是教案的核心内容,是教师施教的准绳,下面是总结了小编为您分享的科学教案中班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科学教案中班教案5篇

科学教案中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进行简单推理,初步理解二维座位号的意义。

2.发展空间方位能力,感受乘飞机的乐趣。

活动准备

布置飞机场景(图一:第一排座位靠背上贴座位号,其他每排在一个座位靠背上贴座位号,中间走廊地板上贴排号,每张小登机牌对应的座位下藏验证号),飞机机舱图(图二),大登机牌l张,小登机牌l2张(座位号各不相同),饮料推车,饮料。

活动过程

一、认识登机牌

1.师:你们坐过飞机吗?要凭什么才能登机?

2.师:这里有一张登机牌,我们来看看上面这些信息代表什么意思。

二、认识机舱图

1.师:这里有一张飞机机舱图,图上的信息,你们看懂了吗?

2.师:你能找到这张登机牌上的座位4a吗?为什么觉得在这里?(根据孩子给出的答案和解释,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数字、字母各代表什么。)

3.师:我给你们每人买了一张机票,我们一起坐飞机去北京吧!

三、尝试寻找座位

1.师:看看自己的座位号,你能在机舱图上找到自己的座位吗?

2.师: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找自己的座位并向大家解释。

提示:此环节并不要求每个幼儿在机舱图上准确找到自己的座位,而是给幼儿一些时间思考,理解同伴的想法,尝试将自己的座位号与机舱座位建立关系。

四、参观飞机,对号入座

1.教师带领幼儿来到飞机模拟场景中。师(戴上绶带):各位旅客,我是本次航班的乘务员,我带你们参观本次航班的.飞机,你们看到了什么?

2.师:各位旅客,欢迎乘坐本次航班!飞机还有30分钟就要起飞,请您在登机口依次排队,准备登机,登机时请出示登机牌,对号入座。

重点关注:幼儿寻找座位的策略,遇到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间互动,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寻找座位。

师:各位旅客,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请尽快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系好安全带。

3.自我验证并调整。师:请低头看看椅子下边的座位号,你坐对了吗?

小结:恭喜各位旅客,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朋友的帮助,都成功找到了座位。

五、体验乘飞机

1.起飞前。师:请您保管好登机牌,下飞机后凭登机牌领取行李。飞机马上起飞,请大家系好安全带。

教师扮演乘务员坐在第一排,也系好安全带。

2.飞行中。师:飞机已经飞上天,现在很平稳,请您放下座位前边的小桌板,我会为大家提供饮料,请坐在座位上不要离开。喝完饮料后,可以按座位旁边的服务按钮,我会走到您身边收回杯子。

3.飞机降落。师:飞机已经在北京上空,马上就要降落,请您收起小桌板,系好安全带。飞机已安全降落,谢谢大家乘坐本次航班。请您依次排队下飞机,再见!

重点关注: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和安全教育。

活动反思

通常,幼儿园都会在中班进行有关二维位置的活动来发展幼儿的空间方位能力。常见的做法是借助平面的材料来进行,如在平面的楼房上找相应的房间号。也有使用看似立体教具的,如将玩具送到对应号码的橱柜里,但在我看来,这也是平面的材料。我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些问题:这些途径符合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方式吗?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吗?便于幼儿将经验迁移到其他生活情境中去吗?我认为,对于抽象思维能力尚不强的中班幼儿来说,让他们作为活动主体,在立体的、接近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解决对他们有意义的问题,更有利于他们感知空间方位,积累寻找二维位置的经验。

在本次活动中,我利用一个个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幼儿不断地思考、探究。“登机牌上的信息是什么意思?机舱图上,我的座位在哪儿?飞机场景中,我的座位在哪儿?”幼儿为了能玩“乘飞机”的游戏,为了能顺利登机去北京,必须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不是用灌输的方式告诉幼儿如何理解、推理,而是利用幼儿希望解决问题的迫切心理,激发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富有个性地探究,提出可能的解释,交流彼此的想法,最后自我检验,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这个活动让我深深认识到真实的问题情境、有效的对话合作对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幼儿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感知数学是有用的。如何让数学的集体教学也走进幼儿的生活呢?我认为创设教学情境、模拟生活是一条最基本的途径,可以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加强感知,突破难点,激活思维。

科学教案中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乒乓球和纸。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环境准备: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

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球站稳 ?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3、 再次提出问题:能不能想办法就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 ?

4、 鼓励幼儿动脑筋。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延伸活动:

区角里投放纸张。瓶子。盒子等其它材料,让孩子尝试实践更多的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科学教案中班教案篇3

教学目的:知道物体在水中有的溶解得快,有的溶解得慢。

教学重点:理解物体溶解有快慢之分。

课前准备:白糖,冰糖,温水,小勺,口杯。

教学过程:

一、回忆制作饮料的过程,引入活动主题。

t:……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做橙汁饮料,很快就能喝到了。而做冰糖水的却很慢才喝到呢?

c:"因为橘子粉小小的""橘子小,冰糖大""橘子是粉粉的就溶得快""冰糖硬硬的就溶得慢""冰糖是一块一块的,所以溶得慢""冰糖多"

二、幼儿猜想,并做记录。

t:是不是冰糖多,硬,就溶得慢呢?老师这里有白糖和冰糖,它们都一样是硬的.,也一样多,你们猜谁溶得快呢?

c:白糖溶解得快/冰糖溶解得快……

三、幼儿动手实验验证猜想,并记录实验结果。

t:小朋友一起来试一试。看谁溶得快。

c:(先放白糖,溶解后再放冰糖)老师,我不知道谁溶得快,谁溶得慢。

c:先放冰糖溶了一会儿后,再放白糖);老师,是冰糖溶得快。

c:白糖和冰糖同时放)老师,是白糖溶解的快,它放进去一会儿就不见了。

t为什么有的说是白糖,有的说是冰糖呢?小朋友想想,要比较两个的快慢,要怎样比呢?

c:"先放白糖再放冰糖""不对。要象我们比身高一样两个站在一起才能比""我也是这样想""我也是"……

幼儿一致确定后采用此方法再次进行实验。最后得出白糖溶得快。

四、幼儿互相交流,讲述实验结果。教师记录。

科学教案中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冬天的用具,知道他们给人们保暖或带来温暖。

2、关心周围的科技产品,学习用打勾的方式记录自己家里的家用电器。

3、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了解一些简单的常识。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笔

2、图片:古老的碳盆、暖手炉、热水袋、火炉、空调、电热毯。

3、幼儿自带冬天的用品。

活动过程

一、提问,引出冬天的保暖用品。

1、天冷了,怎样使自己的身体不冷?你身上那些东西是冬天用的保暖用品?

2、你还知道哪些冬天的保暖用品?他们使用什么材料做的'?

二、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

1、图上有哪些冬天的用品?他们有什么用处?

2、总结:棉衣、棉帽、围巾具有保暖的作用。空调、火炉、取暖器有取暖的作用。

三、幼儿讲述自己带来的用品,进一步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冬天的用具。

1、它是什么材料做的?怎样使用?怎样帮助我们取暖和保暖?幼儿示范方法。

2、引导幼儿了解各种取暖用具不同的发热反复法及不同的用法。

3、火炉用煤碳取暖;炭盆用木炭取暖;电热毯用电取暖;热水袋用热水取暖。

四、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

1、还见过哪些取暖用具?他们怎样发热?怎样使用?

2、为什么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取暖用具?你喜欢哪种用具?为什么?

3、长大以后,你想发明什么样的取暖用具?

4、观察图表,打勾记录。

五、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幼儿安全使用各种取暖用具,防止烫伤、烧伤,使用电器时要在成人的指导下使用。

科学教案中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探索西瓜的特征。

2、通过比较、品尝,体验新品种无籽西瓜的优点。

活动准备

1、普通西瓜、无籽西瓜及其他瓜果若干。

2、餐巾、点心盘人手一份;刀、抹布各一。

活动过程

一、用故事引出“怎样吃西瓜”的问题

1、教师讲述故事《猴王吃西瓜》

2、提问:

(1)猴王是怎样吃西瓜的?

(2)你们是怎样吃西瓜的?

二、请幼儿在许多瓜果中挑选出西瓜进行观察、品尝。

1、这里有许多瓜果,哪些是西瓜呢?

2、西瓜是什么样的?

(1)请各组幼儿观察桌上的西瓜,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并进行适当引导。

(2)请幼儿表述各自的探索过程和结果。

(3)小结:有的

西瓜是圆圆的;有的瓜皮是深绿色的,有的是浅绿色的,还有的是带花纹的;

西瓜是滑滑的、凉凉的、硬硬的;敲一敲会“砰砰”地响,推一推还会滚动。

3、西瓜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可让幼儿猜测,以引起他们对观察、探索西瓜内部特征的兴趣。)

(1)你们喜欢吃西瓜吗?为什么?

(2)根据幼儿的表述教师小结:西瓜水分很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

三、引导幼儿感受无籽西瓜的优点

1、请幼儿品尝无籽西瓜,说说它和刚才的西瓜有什么不一样。

(特别甜,吃起来特别方便。)

2、根据幼儿的讨论作一小结,让幼儿感受科技新产品的优点。

附猴王吃西瓜(故事梗概)

很久以前,山上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一只猴子捡到一个大西瓜,就把它送给了猴王。

可猴王不会吃西瓜,于是它就招来许多猴子问:“谁知道怎么吃西瓜呀?”其中一只小猴就叫道:“我知道,我知道,西瓜是吃瓤的!”可另一只老猴子却说:“不对,不对好像是吃皮的!”“是吃皮的!”“不对,是吃瓤的!”于是猴子们就争吵起来。

最后,猴王听信了老猴子的话,啃起了西瓜皮,而那些小猴子则吃到了甜甜的瓤。

科学教案中班教案5篇相关文章:

科学游戏教案5篇

科学活动教案5篇

科学纸陀螺教案5篇

科学真有趣教案5篇

科学活动教案推荐5篇

大班科学教案反思5篇

小班科学活动青菜教案5篇

六上科学教案优秀5篇

科学活动教案通用5篇

托班科学教案5篇

科学教案中班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