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我们需要将教案制定好,想要自己的课堂有序地进行,我们就要提前写好教案,下面是总结了小编为您分享的里合腿教学教案优秀8篇,感谢您的参阅。
里合腿教学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
2、认识面值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习使用。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感知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活动难点: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会使用。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用钱购物的经验。
2、材料准备:课件ppt、创设“超市”的情景、学具“人民币”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猜谜语。
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猜一猜谜语。
谜面:长长方方一张纸,上有人头和数字。拿它可以进超市,买了东西报数字。多退少补很简单,小朋友快试一试。 谜底:人民币。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放映幻灯片,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师:仔细观察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大小和图案不同,看钱上面的数字。
小结:这些人民币上都有数字和图案,长方形的人民币叫纸币,圆形的人民币叫硬币。面值小的人民币分为角,如5角;面值大的人民币分为元,如100元。
2、小游戏 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了人民币,那现在我们玩个小游戏。 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学具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所出示的人民币。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张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张人民币不见了。
3、学习10元以内的兑换 1张2元等于2张1元;1张5元等于5张1元;1张10元等于10张1元。
(三) 游戏活动
师:小明家的超市开张了,我们去小明家的超市购物吧. 游戏“开超市”,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超市”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两组,人数较多的一组当顾客,人数较少的一组扮售货员。买东西时要算清自己应该付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地付钱、找零钱。
五、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认识了人民币,学会了取钱和兑换,请小朋友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并能算出自己所买东西的价钱。
里合腿教学教案篇2
活动准备
1、苹果、梨、西瓜、橙子、橘子、葡萄等水果。
2、各种水果图片、颜色标记。
3、人手一份操作卡片(上面有一些水果的图片)、白布、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一封信,引起幼儿的实验兴趣。
师:今天,小小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给我们中二班小朋友的一封信。信里写的什么呀?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哇!有这么多的水果卡片,还有一张信纸,看看上面写得什么?
1、读信:张家港市机关幼儿园中二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我们是小小班的小朋友,我们很想知道各种水果的果汁是什么颜色的,我们想请你们帮帮忙,告诉我们这些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与果皮的颜色是一样的吗?
2、讨论: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与果皮是否一样?
3、这些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与他们的果皮是一样的吗?王老师也不太明白,今天我们来做次小小实验家,看看水果的果汁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好吗?
二、幼儿实验了解各种水果的果汁颜色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水果,一些白布、还有一张实验记录表和一些颜色标记,请小朋友实验的时候一边做实验一边将实验的结果用颜色标记记录到实验表上。
1、幼儿一边实验一边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教师巡回辅导,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实验记录。
2、请个别幼儿讲述实验过程和实验记录表。
3、对有争议的实验结果,教师实验得出正确结果。
三、幼儿再次实验,将水果归类。
师:这些水果的果汁颜色有的和果皮颜色一样,有的和果皮颜色不一样,那么,哪些是和果皮颜色一样的呢?哪些和果皮颜色不一样呢?我们再一起来做一次实验,一边做实验一边将水果进行归类,将果汁与果皮颜色一样的水果卡片放到一起,不一样的放到一起。
1、幼儿实验,并将水果卡片归类。
2、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3、送卡片:将水果卡片送到相应的筐中。(果汁与果皮颜色一样的放一个筐中,不一样的放另一个筐中。
4、教师小结幼儿的操作结果,表扬鼓励。
四、给动物幼儿园回信,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师:我们知道了各种水果的果汁颜色,可小小班的弟弟妹妹们还不知道呢?我们一起来回封信,告诉他们我们的实验结果好吗?
1、出好的实验记录表,叠好放进信封。
2、将归类好的水果卡片分别包好,写上说明装入信封。
五、延伸活动:
1、师生一起写回信。
2、自己动手榨汁。
里合腿教学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小学生生活,萌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之情。
2、留恋幼儿园生活,珍惜在园时光。
二、活动准备:
1、收集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2、年历一本。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提问:认识他们吗?这是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年历让幼儿数一数,看一看。
讨论:
(1)我们还有几天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心里有什么感觉?
(2)你对幼儿园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3)剩下几天,我们可以做哪些事给幼儿园留下美好的纪念?
3、激发体会做小学生的愿望。
(1)年历上用红笔圈出的日子代表什么意思?(9月1日)
(2)继续观察哥哥姐姐小学活动的照片。
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的情况。
4、组织讨论,体会做一名小学生的心情。
提供讨论的内容,然后请幼儿进行选择回答。
(1)体会幼儿园生活和小学生活的不同之处。
(2)说说你准备上哪一个小学?
(3)你准备怎样做一名小学生?
里合腿教学教案篇4
设计说明
复习是强化和巩固记忆、防止遗忘的主要途径,是人们获取知识和技能必不可少的手段。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是长度单位及角的初步认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情实际,本节课的复习主要是结合教材习题有序地进行。
1.复习长度单位知识时,首先结合习题引导学生复习长度单位,然后通过举例、示范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最后通过猜测、测量线段的长度,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及对线段的含义的掌握和理解。
2.复习角的知识时,有效地利用教材呈现的锐角、直角和钝角的情境图进行复习,使学生对角的含义、角的分类、画角等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一支铅笔
学生准备尺子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复习“长度单位”的知识。
(1)复习厘米、米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①课件出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或较长的距离时,用()作单位。
②举例说明1厘米,1米各有多长。
(食指宽约1厘米,小明高约1米)
③复习厘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1米=()厘米
(2)复习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出示一支铅笔,提问:如何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
(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一端,将铅笔紧靠尺子放置,看铅笔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对着刻度几铅笔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复习“线段”的知识。
(1)复习线段的含义。
提问:什么样的线叫线段?
(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2)复习线段的测量方法。
①课件出示:先估计下面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实际长多少厘米,填在括号里。
②估计、测量、汇报。
(估计第一条线段长3厘米,实际长4厘米;估计第二条线段长7厘米,实际长8厘米)
(3)复习线段的画法。
①提问:怎样画规定长度的线段?
(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沿着尺子,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上刻度几的地方)
②操作: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学生自主画线段)
3.复习“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
(1)复习角的组成。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复习角的画法。
(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3)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
(4)复习学过的三种角。
①课件出示图形,学生指认并说出各种角的特点。
(第一个角是锐角,第二个角是直角,第三个角是钝角。生活中和三角尺上的直角相同的角就是直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②画一画学过的三种角。
课件出示:以下面的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和钝角。
里合腿教学教案篇5
教学要求:
训练学生掌握多音字的读音。通过对形近易混字的辨析,,正确读写成语。扩充学生的词汇堂。丰富语言积累。积累各词,体味做学问的道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懂得感恩和关爱他人。提高能力。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完成1——4题
学习第一题
1读题
2准确掌握多音字的读音的方法:就要多读、比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
学习第二题
训练学生通过对形近易混字的辨析,正确读写成语。提醒学生根据成语的意思或成语中相关字的意思,了解一些构词的方法,可以不写或少写错别字。
学习第三题
读题,说说词义,积累,尽量把词语背下来,抄写。
学习第四题
读题,了解各句的意思,体味做学问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自我感悟,说说大意,分不同形式度,抄写在积累本上。
教学反思:学生对搜集整理基础知识的方法掌握比较扎实。积累语言素材的能力有所提高。所以对于一部分学生方法欠扎实的',教师应加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第五题
1默读短文,不认识不明白的字词查字典,边读边批注,把好词语、好句子画下来。
2齐读的回答这篇短文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人物什么品质?
3交流讨论短文后作业。
口语交际:
1老师请学生说自己父母的工作、生活、工作中的快乐和辛苦是什么。
2分组去交流。
3根据预习作业,说说这次习作于平时写人的记叙文有何区别。
写信:从打动自己的事入手,向对方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注意写信的格式不要出错。
专访:要有具体的事例及自己的评价。
反思:在讲解阅读时请同学们先画一画作者的观察点,学生能够找得比较准确,从而能够感受到作者写作顺序的变化。在口语交际的环节中,由于学生有生活实际,因此说的内容比较丰富,但是条理欠清晰。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老师提出本次习作要求。
1从你了解搜集的材料中选一人一典型事例介绍给读者,要具体的事迹和自己的评价。
2可以以信的格式写给你要写的人,要从打动自己的事入手,相对方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注意正确写信格式。
二、习作
反思:由于学生亲身进行了调查,所以过渡句写得十分准确。在指导写具体的时候,不断启发学生已经学过的课文,引导他们应用文中的好词和好句,效果良好。
里合腿教学教案篇6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6个生字,尾、巴、的、长、把、子。认识3个偏旁“尸”“白”“扌”认识8个生字“比短 好 像 猴 兔 看 鸭”
2.能正确流利地读短文,学习朗读问话的句子,会背诵课文
3.认识图上的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观察插图再读课文,训练学生读书、说话能力
二、重点、难点
学习句子词语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认识图上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学习朗读问话的语句
3.利用汉语拼音学习生字词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音节shu0 ch4ng du3n sh( s3n w1n bi3n zu@
(二)指导看图揭示课题
1.图上有哪些动物?说出它们的名称
2.这些动物的尾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9课,比尾巴,强调“巴”的笔顺,看教师写,齐读课题,认识“尾巴”这两个字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读,随时正音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词
(四)学习句子,词语
1.指读课文,学习前6句话
2.齐读第一句,认识问号,哪句话是问它的?理解“长”和猴子的尾巴长比起来,兔子的尾巴怎么样?理解“短”可点一下图。(松鼠的尾巴经常翘起来,毛绒绒的好像打开的伞,理解“好像”)
3.指导学生用对话的语气读,读问句时,语气要上扬,读答句时语气要平缓肯定。
4.用一问一答形式读书或做拍手游戏
(五)自学后六句话
1.熟读,说出写了几种动物,认读公鸡、鸭子
2.这三种动物的尾巴什么样?
3.为什么说孔雀的尾巴最好看,理解“最”看图比较
4.讨论交流
(六)朗读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把六种小动物的尾巴取下来再找同学给贴上,边贴边说尾巴的特点。
2.用对话的形式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1.读课文要求会背
2.读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用对话的形式读课文
(二)认读生字词
尾巴、长、一把、的、子
(三)认记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识三个新偏旁尸→尾
扌→把
白→的
2.重点指导长、
长 书空
巴 。注意最后一笔,不要写成“ ”
(四)找朋友游戏
一个同学手拿“尸”说,我的朋友在哪里?拿毛的同学说,你的朋友在这里,齐读“尾”。尾巴的尾,齐读对对对,请四位,用同样的方法,读“的”、“把”
(五)书写生字
学生在田字格上写字每三个写,并组一个词
里合腿教学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萌发热爱海洋的情感
2、了解海洋污染对人类的影响
3、尝试找出污染的原因并商讨对策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海洋及水质污染的影响
难点:尝试找出污染的原因并商讨对策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海洋及水污染有初略的了解
物质准备:课件、磁带、有关水质污染的新闻剪报、各种美工材料及工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神秘的海底世界
1、幼儿自由议论,互相交流海洋里有些什么。
2、观看有关海洋的课件,知道奇妙的海底世界里,有着不同的海洋生物。
3、一起聆听录音带海洋里的声音,并尝试分辨鲸鱼、海豚和海狮所发出的声音。
二、基本部分海洋污染的原因
1、通过新闻剪报,让幼儿了解海洋污染对生物以及我们人类的桅。
2、幼儿自由讨论、互相交流,尝试找出污染的原因和商讨如何减少日常生活的污水。
3、到附近海门河边实地观察水源的生态环境,嗅嗅河水所发出的气味,观看垃圾船打捞河面垃圾的过程。
三、结束部分我们是环保小卫士
1、引导幼儿讨论我们能为海洋做些什么?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改善海洋水质污染活动。
2、设计保护海洋的宣传单、宣传口号。
延伸活动
上街向行人派发宣传单,呼吁大家一起保护海洋。
里合腿教学教案篇8
教学设想:
1、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轻松、有趣的语言学习情景,让学生感受英语学习的乐趣,体验英语学习的成功。
2、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进行听、说、读、画、猜的训练,使整个教学呈现出和谐而有序的场景。
3、 多媒体的介入,能实现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对知识的感知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4、 注重过程评价和总体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5、 依据学情重组教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度会有提高。
6、 知识拓展,增强学生学习英语时的国际意识。
教学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为三年级起点《新标准英语》3b第三模块。在备课时,我们重组了教材,先教学时间(time),并进行与时间有关的知识拓展。为下一课activities的学习做准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钟表一个、单词卡片三张、卡通图片若干、脚踏风琴一架。
教学目标:
a) 认知目标:
掌握“整点”、“半点”时间表达法,并能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运用英语交流、谈论。
b) 情感目标;
1)、通过有关的时间谚语,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自评、互评意识。
c)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听、说、读、画、猜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能听、说、认读单词: o’clock 、 time 、 half past
2、能熟练运用句型并进行简单的交际:what’s the time, please?
it’s one/two/three/four/five—/…o’clock。
it’s half past one/half past two…。
教学方法:
观察、游戏、情景交际、唱歌等任务型教学方式。
教学评价:
采用师评、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形式评价。
教学活动:
活动一:拨钟表,猜时间。
活动二:听音画画。
活动三:利用powerpoint 课件猜时间 。
教学流程:
1、warming—up
sing the song :”stand up” 。
学生唱歌曲课前热身,可以很快地进入到英语学习的氛围中,既可复习数字1—10,又可为本课的学习做铺垫。
2、presentation
1)ss 猜: what are going to learn today?
t利用谚语导入: how time flies!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岁月不待人。
2)teach : time
t出示单词卡片和第一张幻灯片,教会这个单词。
3)t展示钟表引出: look! it’s a clock。 what’s the time,please?
it’s one/two …o’clock。 学生跟老师学说。学生认读o’clock。
3、activity 1
一名学生站到黑板前,猜时间。他/她只有三次机会。
其他同学一起问:what’s the time, please。
s1 tries to answer: it’s three /eight … o’clock。如果猜对,奖励给一张卡通图片。
(活动目的:巩固落实“what’s the time, please。”)
4.activity 2
点击第二张幻灯片,学生听敲钟声画时间。然后分组讨论,自评、互评,老师给予奖励。
(活动目的:训练听力,落实新知。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及自评、互评意识。)
5.presentation
再次用实物钟表引出半点“half past nine/eleven…”并教学 “half past” 。
6.activity 3
展示第三张幻灯片。用一些图形遮住钟表图片,学生猜时间:it’s half past five/ seven…。
(活动目的:通过游戏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又能巩固“半点”的表达法,使学生达到“乐此不疲“的境界。)
7.summing—up
(1)。在老师的风琴伴奏下,用学生熟悉的《两只老虎》的音调唱出本课主要单词及句型 。
what’s the time? what’s the time?
it’s four o’clock。 it’s four o’clock。
what’s the time, please? what’s the time, please?
it’s half past four。 it’s half past four。
(2)。师生共同评出本节课上的最佳表达奖3—5名,积极参与奖2—4名。
8.extension
展示第四张幻灯片。对比、讨论北京、巴黎、悉尼和伦敦的时间,树立学生的国际意识。
9.homework
(1)。让学生记录早上起床、吃早饭、上学等的具体时间
(为第二学时activities的学习做铺垫)。
(2)。自制可活动钟表一块。至少与3位同学做英语对话交流。
(进一步落实所学知识,让学生逐渐养成应用英语的好习惯。)
10.education
把格言:“ an idle youth, a needy age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贴在教室。教育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努力学习,将来做有用之才。
11.gogo
如时间允许,放映第五张幻灯片,让学生观看vcd动画gogo片段,使他们领会另一种询问时间的方式(what time is it?) 。
bb design: (板书设计)
what’s the time, please?
it’s one /two…o’clock。
it’s half past one/two…。
里合腿教学教案优秀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