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吃的大班教案8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一定要依据教学课程来制定的,只有认真分析了教学情况,我们才能制定出完善的教案,总结了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吃的大班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吃的大班教案8篇

关于吃的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力的有趣现象产生兴趣,并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通过实验了解小胶囊翻跟头是重心转移的现象。

3、学习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

能理解钢珠在小胶囊里翻跟头的原因。

注意事项

胶囊和钢珠的安全性。

活动准备

胶囊、绿豆、钢珠、螺丝钉、纸滑梯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讲故事,引发幼儿兴趣

杂技团里有一个会表演的小胶囊。有一天,杂技团团长要求小胶囊出一个新节目,要表演从滑梯上翻着跟头下来。这可难住了小胶囊,它不停地练习,小朋友们帮它看一看。(示范小胶囊从滑梯上滑下来)这是翻跟头吗?在它着急的时候,杂技团团长跟它说:“你肚子里是空的,怎么能翻跟头呢,”你要放进东西去试一试。小胶囊想:我要在里面装什么才能翻跟头呢?小朋友,你们帮它想一想吧。

师:你觉得小胶囊里放什么可以让它翻跟头呢?为什么?

二、活动实施:

1、幼儿认识材料。

师:我们取出的都有什么?这三个材料哪儿不一样?放在手里掂一掂,在盘子里滚动一下看看。

:这三个材料形状不一样、重量不一样、滚起来也不一样。

2、幼儿进行猜想。

师:你觉得这三样东西哪个放进胶囊里哪个能让小胶囊翻跟头呢?

3、幼儿进行实验。

师:小胶囊里面放什么材料可以让它翻跟头?另外两个材料可以让小胶囊放跟头吗?

4、幼儿记录实验发现。

5、幼儿进行实验分享。

师:为什么钢珠可以让小胶囊翻跟头?它和另外两个材料有什么不一样?

三、活动:

教师进行经验:通过让小胶囊翻跟头我们知道了:圆的、重的东西可以让小胶囊翻跟头。长的、轻的不可以。我们下来可以再试试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让小胶囊翻跟头。

活动

幼儿能说出小胶囊在斜面上翻跟头是因为钢珠在里面滚动的原因,并说出钢珠与两外两个材料的不同。

活动延伸

寻找可以让小胶囊翻跟头的材料,发现它们的共同点。

关于吃的大班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把握连环画创作的基本结构,尝试表现连续的故事情节。

2、能大胆想象和创造三毛保护环境的主题内容,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3、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画连环画的乐趣。

4、用舒适的方法握笔,享受大胆涂色的快乐。

5、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保持桌面干净。

【活动准备】

1、三毛图片及张乐平连环画“三毛拍苍蝇”。

2、三毛发现环保活动主题。

3、范画:三毛捡垃圾。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三毛形象,进行有关谈话。

“小朋友,这是谁呀?你怎么看出来的?三毛长的是什么样子的?”

小结:三毛是大脑袋、圆鼻子,只有三根头发。

二、介绍张乐平和他的连环画。

师:三毛这个形象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张乐平爷爷创造的,人们非常喜欢他的画,更喜欢他画的三毛。张乐平经常用他的画来跟人们说故事,讲道理。瞧!这里就有张乐平爷爷的画。

你能看出是什么意思吗?你是怎样看的?(看完第一张、再看第二张、第三张、第四张,每张画上有号码,要有顺序地看。)这种画叫连环画,张乐平创造了许多这样的画,讲了许多的三毛故事。

三、出示三毛发现的`有关环保问题。

“今天,三毛来到我们江阴逛了一圈,却发现许多问题。”

1、三毛往前走啊走,发现垃圾筒旁边有很多的垃圾。

2、三毛又往前走啊走,发现小河边有个小朋友在捉青蛙。

3、三毛往这边走啊走,发现有只小鸟脚受伤了。

4、三毛往那边走啊走,发现有棵小树弯着腰,都要倒掉了。

5、三毛往后面走啊走,发现有个水龙头在哗哗地流自来水。

提问:三毛发现了这些问题,他可能会怎么做呢?

四、介绍范画:“三毛环保记”三毛是个环保小卫士,他开始了他的环保行动。

老师也用连环画的方法将他的环保行动画了下来。

提问:四幅图分别说的是什么意思?(引导幼儿发现每幅图上都有三毛,故事是连续的)

五、请幼儿大胆想象,创造出各种环保连环画。

1、画出三毛的特别形象。

2、请你用连环画的方法画出三毛的环保行动。内容要完整,画出三毛到哪里去?三毛发现了什么?三毛又是怎样做的?最后三毛怎样了?背景可以丰富一些,不要忘记编上号码。

3、三毛还会有哪些其他的环保行动呢?请你也用连环画的方法画下来。

六、请幼儿介绍自己作品。

关于吃的大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 、了解发生火灾时的自救方法,增强防火一是。

2 、懂得火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及火的危害。

活动准备:图片 4 张,活动前收集发生火灾的实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做饭,烧菜都要用到火,那还有什么时候要用到火?

幼:烧烤……

二、教师火灾实例

师:那火对我们的帮助那么大,在我们生活张有那么多地方要用到火,我们烧菜要用户,放鞭炮烟花也要用火,就连古时候的人取暖也要用火。虽然火对我们有那么多帮助,但是火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比如说江苏……(教师讲述发生火灾的实例,让幼儿认识火灾的危害性)

三、创设情急,模仿逃生动作

1 、师:如果是你碰到着火了,你会怎么办?

幼:我会……

2 、出示图片:你们看看这几幅图片中的小朋友碰到着火是怎么做的?

第一幅图片:拿水浇灭

师:小火是可以,哪遇到大伙怎么办呢?(介绍灭火器的用法:先把灭火器上的`拉管拔掉,然后拿平,对这着火的地方按下下面那个黑色的把手对准着火的地方)

第二幅图片:往有紧急出口票制逃跑)

师:我们幼儿园就有,你没发现了吗?

第三幅图片:用湿毛巾捂住嘴匍匐前进。

提问:哪我们为什么要用湿毛巾而不是干毛巾呢?

第四幅图片:拨打 119 火警电话,叫消防叔叔来救火,那你电话里应该怎么说?谁来试试看?

喂,这里是救火中心吗?我们这里着火了!(说清楚是那里着火了,说清楚你家在哪个地方)

师:现在我们已经指导碰到着火的逃生办法,那你们长大有哪些原因会引起火灾吗?

幼:……

师:马上也要过新年了,我指导有些小朋友很喜欢放鞭炮,哪放鞭炮我们要用到什么?

四、演戏结束活动

那现在我们教师着火的火,你们会怎么做?

用湿毛巾捂住嘴逃出去

好!全体起立,哪我们来试试看,我们能不能一最快的速度离??

先最后两排先走,再是左边先走,最后是右边跟上。

关于吃的大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2的组成,知道2可以分成1和1。

2、帮助幼儿理解分合的含义,认识分合号,知道怎样用语言表达。

3、激发对分合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认识10以内的数字。

2、物质材料准备:ppt课件一份、黑板一块、实物玩具2个、分合号若干、幼儿操作记录材料人手一份、勾线笔人手一只。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学习2的组成。

1、引导幼儿用语言讲述分合2个玩具的过程。

教师演示:教师手拿2个玩具,将2个玩具分给他们一人一个,再请幼儿将各自手中的一个玩具还给老师。(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请幼儿随着教师演示的动作进行讲述。)教师:谁愿意把刚才的事按顺序讲述清楚?(请几位小朋友来把刚才的活动过程完整的讲述一遍。)

2、认识分合号,理解含义。

教师:那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呢?老师有2个玩具,可以用几表示?(用2)教师:分给xx小朋友的一个用几表示?分给另一个xx小朋友的一个用几表示?(引导幼儿边回答,教师边在黑板上写2,1,1。)教师:可这里只有数字2、1、1,应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分'呢?(出示分合号)这个符号叫分合号,上面是连在一起的,分开的,可以把它放在2和两个1的'中间,就能表示2分成1和1。(教师:想想连在一起的部分应该靠近哪个数字?分开的部分应该靠近什么数字?)

3、刚才他们还回来了玩具,那又是怎样来记录?(同上,让幼儿知道1和1合起来是2,认识"合"的符号)

4、引导幼儿一起认读分合式。教师:这个式子你们会读吗?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起来是2,这个记录我们就叫他分合式。

二、练一练、记一记,请幼儿用玩具进行分合式操作记录。

1、教师:请每个小朋友们拿2个玩具,在自己的桌面上摆一摆,然后把它用分合式记录下来,并说一说。(教师巡回观察)

2、幼儿操作记录。

3、操作。

三、看一看、乐一乐巩固分合式。

1、教师出示ppt,巩固2的组成及分合式。

2、教师和幼儿玩手势口述游戏。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起来是2。

3、在游戏中活动结束。

关于吃的大班教案篇5

教材简解:

节奏作为音乐要素之一成为诸多教学法中学习音乐的入手点。今年四月份的时候我到上海参加了"从头到脚玩音乐"的音乐培训,接触的都是节奏音乐,回来以后在孩子们中间尝试过几次,效果还不错,其中就有将儿歌填入节奏中进行游戏的,学过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本次活动,我有意将蔬菜的名字填入节奏谱中组织一个节奏活动。

目标预设:

1、通过语言中包含的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和四个字的词组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前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节奏型。

2、尝试根据语言中的节奏型变化不同的节奏组合。

3、感受节奏活动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前十六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节奏型配上蔬菜名字中的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

难点:根据语言中的节奏型变化不同的.节奏组合。

设计理念:

奥尔夫教学法提倡从节奏与语言结合开始学习节奏,以使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感知节奏的存在和律动。蔬菜又是孩子们很熟悉的,于是尝试着将蔬菜名填入节奏谱,通过"老师要办一个蔬菜大餐,请小朋友和我一起煮蔬菜汤"为由设计了本次活动。

设计思路:

在主题《秋的畅想》实施过程中,有一次在带领孩子们外出参观菜场的过程中,孩子们最关注的便是鲜灵灵的蔬菜了,他们发现了各种各样不同蔬菜,在认认说说中积累了一些蔬菜特征、名称的初步经验。在数一数菜场里有哪些蔬菜时,孩子们关注得最多是自己吃过的蔬菜,从家长资源的可利用性出发,特别是从孩子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点出发,如果能把蔬菜名字填入到节奏中组织一个节奏活动,孩子们肯定喜欢。于是就设计了《蔬菜汤》这一活动。

一、"买菜"导入活动。

二、认识各种蔬菜、教师引导幼儿分别用一个或两个、三个、四个字说。

三、分组活动:"我们自己的蔬菜汤"

四、谁是"小馋猫"

教学过程:

活动过程:

一、"买菜"导入活动。

"小朋友,我要办一个蔬菜大餐,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买菜吗?"幼儿随教师边唱买菜歌进场。

二、认识各种蔬菜、教师引导幼儿分别用一个或两个、三个、四个字说。

1、(请孩子们围成圆圈)"刚才我们买了很多新鲜的蔬菜。谁来说说买了哪些菜?(教师出示,幼儿说出蔬菜名称。)

2、教师选择四样蔬菜放在前面,引导孩子分别为这四样蔬菜设计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词或词组,并组成节奏。

3、孩子们伴随身体打击乐念读三遍整个蔬菜节奏组合。然后教师交换图片的位置请幼儿增加难度尝试。

(1)按照图片的摆放幼儿跟读三遍。边读边拍手。

"煮蔬菜汤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口令,一共要念三遍口令蔬菜汤就煮好了。我们来试一试。

(2)交换图片顺序

三、分组活动:"我们自己的蔬菜汤"教师交代要求:"老师的蔬菜汤煮好了,可是这么多小朋友不够分,所以请小朋友自己来煮。请小朋友分成四组,每一组6人。分好组后每一组选一个小朋友到老师这儿来选四种蔬菜,然后带领你们一组的小朋友一起煮蔬菜汤。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的蔬菜汤煮的最成功,好吗?

1、幼儿分组,选小组长。

2、自由讨论5分钟。

3、游戏:到谁家做客。

四、谁是"小馋猫"

1、(身体转向老师),教师讲述故事;"老师这汤闻起来太好喝了,一个小朋友还没吃饱,于是他来到老师这儿偷吃了一个xx幼儿随老师念读新节奏。空的地方用手摊开表示。以此类推吃点2个、3个、4个。

五、放松活动"小星星"

关于吃的大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对不同颜色的分辨去区分不同的星球;以及相对太阳从近到远排列的位置。

2.能大胆、主见的表达出自己喜欢哪个星球,想去哪个星球玩。

3.孩子们动手用粉笔将飞船和想去旅行的星球连线。

4.培养幼儿的对宇宙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5.初步了解宇宙的小常识。

重点难点

1.幼儿认识“地球”在宇宙是一颗星球的概念。

2.幼儿能记住行星的名字,哪个星离太阳最近。

活动准备

1.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月球的图片,以颜色区分为主。

2.一只纸制的飞船模型玩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1、让小朋友知道自己生活在“地球”上的一概念,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星球,有比地球大的,也有比地球小的。看图上不同颜色来辨别星球并叫出名字。

2、带出一架小飞船,让小朋友“乘飞船”想好准备要去旅行的星球。

二、基本环节

通过探索活动,引导让幼儿学会运用辨别颜色的方法来分析物体特点。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表达出看到的每个星球的颜色、相对地球大小、基本特点。

2、一起谈论各“星球”相对太阳排列顺序;哪颗星离太阳最近,地球位于哪里?

三、结束环节

乘“小飞船”去星球旅行(给幼儿粉笔将飞船与想去的星球连线)

1、 老师引导幼儿回顾一开始说的:“让小朋友‘乘飞船’想好准备要去旅行的星球”这个问题,让幼儿自由发挥并动手参与课堂活动。

2、 提问幼儿回答想和谁一起去。

教师小结:宇宙是很浩瀚的,充满奥秘。一下子让小朋友了解是很抽象的,像太阳、地球、月球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看得见的东西,但又无法“拿出来”给小朋友看,希望通过课堂游戏互动将此类物体由抽象转化成一个概念,令小朋友有一个好的初步认识。

四、活动延伸

告诉小朋友,宇宙很大,有好多星星,就像我们今天上课所说的内容,但是像地球那样能有美丽的'花,漂亮的蝴蝶,高高的树木,涓涓的溪水却只有“地球”。从现在开始就要爱护一花一树,珍惜每一滴水,拒绝使用“白色垃圾”等等来环保地球。

教学反思

1、反思备课:大班幼儿的年龄段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表达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个性特征、思想有了较明显的表现,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内容和教学理论对大班的幼儿起到一个启蒙引导,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个“启蒙”既简单明了又向良性发展。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

(1)对幼儿发展的反思: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抽象的事物转成概念,让班上的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能以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得到幼儿的接纳,也让幼儿有了情感发挥的自由空间。

(2)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毕竟教学活动的内容都是一些“看得见,却拿不上来”的物体。二维空间的教材,可能给幼儿思维发展带来一定限制。还需要在教育内容及其发展线索上改进。

(3)师幼互动的反思:在教学活动中,定会存在个别的幼儿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清楚的理解,比如教师表示赞同时伸出手与幼儿击掌,幼儿反应不过来。这时教师要在活动参与内容上多进行解释和示范。用鼓励方式多与该幼儿互动。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整个主题活动语言连贯,主要引导幼儿自主参与,在玩乐中学习知识;在互动中是让幼儿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蒙发对宇宙的兴趣,更加完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

4、如果重新上这节课:在教材上把图片换成玩具实体,并悬空按天体位置来摆放。多维空间的实物教学会让幼儿更感兴趣、更加容易接受。

小百科:广义的宇宙定义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狭义的宇宙定义是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空间和物质。“宇宙航行”的“宇宙”定义就是狭义的“宇宙”的定义,宇宙航行意思就是在大气层以外的空间航行。

关于吃的大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瑞典狂想曲》的音乐特点以及乐曲的三段体,感受音乐的轻快活泼。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及乐句变化表现出唐老鸭减肥前后的情境。

3.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知道肥胖会带来许多不便,应合理饮食,运动健身。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对"逛迪斯尼乐园"有了一定的了解

2.物质准备:音乐《瑞典狂想曲》前半段、图片(胖鸭、瘦鸭)、图谱。

活动重点:初步感知音乐的特点、旋律结构及各个乐段的不同。

活动难点:能根据音乐创造性的表现唐老鸭减肥前后的情境。

活动过程:

开始:教师带幼儿随音乐《瑞典狂想曲》进入教室。

一、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初步感知乐曲的特点和旋律结构

(一)请幼儿完整欣赏乐曲,感受《瑞典狂想曲》音乐的特点。

提问:

1.听了这首狂想曲你有什么感受?

2.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引导幼儿倾听、感受乐曲二拍子、轻快活泼的特点)

教师小结:狂想曲音乐轻快活泼,大都是二拍子的基本特点。

(二)结合图谱,引导幼儿随音乐感知乐曲的三段体旋律结构和各乐段的不同。

1.完整欣赏后提问:这首音乐可以分成几段?每一段讲了什么事情?

2.结合图谱完整欣赏,感知乐曲的三段体旋律结构。

提问:这首狂想曲可以分成几段?三段音乐节奏有什么不同?

3.运用对比欣赏法,引导幼儿感知三乐段的不同。

提问:第一段感觉怎样?第二段和第一有什么不同?第三段呢?

4.告知幼儿乐曲的名称和主题提问:你认为哪一段表现的是唐老鸭住进了迪斯尼乐园的?哪一段是讲唐老鸭减肥?哪一段是讲唐老鸭减肥成功后的?

二、以"唐老鸭减肥"的故事情境引导幼儿分段欣赏音乐,感知乐曲所表达的涵义,并引导幼儿用相应的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

1.请幼儿欣赏a段音乐

(1)(出示胖鸭)这是谁?你感觉唐老鸭变胖后走路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结合乐曲的欢快、活泼想象、猜测)

(2)请幼儿随音乐模仿胖鸭走的样。(胖鸭走路很笨重,但很快乐,要慢慢的,跟着节奏快乐的表演)

2.请幼儿欣赏b段音乐

(1)唐老鸭胖变胖心里可着急了,他会做什么运动呢?(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轻快、活泼来想象)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唐老鸭减肥的情境。(强调跟着音乐的节奏变化)

3.请幼儿欣赏c段音乐

(1)(出示瘦鸭)唐老鸭变得怎么样了?减肥后的唐老鸭的心情是怎样的?它现在走路会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欢快来想象)

(2)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创造性地用动作进行表现。

三、请幼儿完整欣赏音乐进行表演。

1.减肥后的`唐老鸭参加了"动物运动会-百米赛跑",你们猜,他得了第几名呢?(鼓励幼儿能用快速的奔跑动作和得冠后的激动表情表现乐曲的结尾。)

2.你喜欢胖胖的唐老鸭还是瘦瘦的?为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小结:我们平时要热爱运动,不懒惰,合理饮食,不要暴饮暴食,见到爱吃的就吃那么多,不爱吃的就不吃活动结束:

现在,我们跟着唐老鸭一起去户外做运动吧!

活动延伸:请幼儿欣赏几曲特点鲜明的狂想曲音乐,加深幼儿对狂想曲音乐的了解和喜爱。

活动反思: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音乐教育对幼儿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音乐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智慧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征能给幼儿增添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

本次活动讲了“唐老鸭减肥”这样一个故事。重点是让孩子们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唐老鸭减肥前胖胖的样子,减肥时卖力地运动,减肥后变苗条了,摆出优美的动作这样几个环节。活动中,孩子们非常积极地参与表演,活动中情绪高涨。

通过唐老鸭减肥这一生活化、游戏化的情节来诠释音乐三段体的结构,能够让幼儿从生活经验和思维形式上引起共鸣,而对唐老鸭发自内心的喜欢,又能促使幼儿积极、热情地去感受、想象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

关于吃的大班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等探究活动初步了解幼儿的数数情况,使幼儿初步学会观察和数数的方法。

2、使幼儿体会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大班幼儿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他们的合作参与意识。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0--10数字卡片一套;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引入谈话:

小朋友,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幼儿数数)老师很高兴。我给

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你们想看吗?

2.创设数数情境:

数的儿歌:

我说一,你说一,我说二,你说二,我说三,你说三,

一张纸头一支笔,身上长着许多二,红领巾戴胸前,

我说四,你说四,我说五,你说五,我说六,你说六,

屋里有张方桌子,五星红旗迎风舞,六一节日多快乐,

我说七,你说七,我说八,你说八,我说九,你说九,

七天就是一星期,一起去帮老大妈,老人节在九月九,

我说十,你说十,十个指头最能干。

二、认真观察,正确数数

2.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在幼儿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

物个数。

⑴数数量是1的事物。

⑵数其他数量的事物。

⑶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再让幼儿读一读这些数。如果读错了,可以让幼儿数

一数圈里的`人和物,然后纠正读错了的数,如果有时间,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让幼儿说数。

三、应用操作,建立数感

1.数教室里的实物。

教师: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2.认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如:老师手里最多拿了几颗弹子?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大杯子里最多能倒进几小杯水?

四、合理小结,适当引申

活动反思:

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看、猜、想、说、验,培养估计的意识,使幼儿在相互启发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易于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

关于吃的大班教案8篇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及反思优秀教案8篇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0教案推荐8篇

大班体育教案8篇

大班走体育教案8篇

大班体育教案参考8篇

大班春教案反思8篇

大班数学购物教案8篇

大班乌鸦喝水教案8篇

大班幼儿喝水教案8篇

大班走体育教案参考8篇

关于吃的大班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8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