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在活动方案中加入一些反思和总结的环节,帮助参与者深化学习效果,活动方案在制定的时候需要把很多的详情写清楚, ,下面是总结了小编为您分享的清明系列活动方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清明系列活动方案篇1
一、活动目的和意义
教育引导全校同学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系列教育活动,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感,倡导文明、和谐、健康的过节新风,号召全校同学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二、活动主题
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传统文化共迎和谐世博
三、活动内容
1、各班出一期以“清明节”为主题的板报。
介绍清明节的来历、习俗、诗歌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与丰富内涵,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保护环境、网络祭扫”——网上祭奠革命先烈活动
倡议同学在“xx烈士陵园”网站上向烈士们鲜花,以表达自己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有效减少化纸钱、烧冥物等不文明现象,共创和谐美好的城市环境。
3、深入社区进行 “话说清明”的宣传
学生搜集相关材料、筛癣制作宣传小贴士、深入社区宣讲、分发材料。通过活动,既能使社区居民也能感受到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气息,也能为“迎世博,创建和谐社区”出一份力。
4、“缅先烈、继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走访活动
5、以上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自主教育,活动结束后,学校将设立专门的活动展示窗,张贴各班级在清明节期间的活动照片和资料等。
清明系列活动方案篇2
一、活动概述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具有浓重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在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人们在这一天不仅忙着缅怀先人,更迎来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在这样特别的日子里,初一3班拟举办“清明诗会”主题文化活动,以清明的名义诗歌,以诗歌的名义清明,在诵读中亲近经典,传承民族文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一)活动主题
“歌颂祖国、诵读经典、弘扬文化、传承文明”
(二)活动时间
20xx年4月7日(周二,清明小长假第一天)上午
(三)活动人员
北京四中初一3班师生47人,特邀嘉宾、家长人数未定
(四)活动地点
中国电影博物馆北广场
二、活动流程
1、8:50——9:30学生入馆(团体入口)
准备(试音响、走场地等)
2、9:30——10:30清明诗会(北广场)
3、10:40——11:20观看3d巨幕电影《哈勃望远镜》
4、11:30集体活动结束
5、午餐和下午自由参观时间为可选方案。
三、活动筹备
(一)分工
负责人:(中队长)、(班长)
主持人:
指导老师:
后勤支持:初一3班家委会(全程录像、节目指导、提供技术支持、合作完成节目、往来车辆)
分组负责人:
(二)进度表
请组长认真填写“分组进度单”,按时进行任务认定。
(请注意各个时间节点,由中队长主管,班长协助督促)
2020:之前,前期沟通,与协办方协商。
2021:利用班会、班委会完成主题宣讲,选定分组组长。
2022:各组组长领取进度单,并初步定出主题。
2023:各组组长招募组员,同学自愿报名。
2024-25:各分组具体商定节目表现形式、组内成员的分工、准备材料(比如诗歌改编、道具、背景音乐、ppt或视频的制作等),并确保组员都明确自己的任务。
(第一次认定:请各组组长务必于周五放学前将以上工作的进度以“分组进度单”的形式汇报给翟老师)。
2026-27:各组组长负责督促组员完成各自任务(比如诗歌背诵、道具准备、照片、背景音乐、视频、ppt制作等)。要求组长必须明确分工,并且以电话形式监督落实到位。
主持人初步完成串场词。
2028:组长初步验收全组完成成果(比如诗歌是否背诵),小组内排练,并对节目进行完善。
(第二次认定:周一班委会时组长逐一汇报,确定节目单)。
2029-30:各组自定时间,主动汇报表演,由班主任把关。主持人根据节目次序完善串场词。(第三次认定)
2031-201:全班走台演练。
(三)进度认定表
组别组长第一次认定(3.25)、第二次认定(3.28)、第三次认定(3.30)
清明系列活动方案篇3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与古诗的意境,学习在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
2、探索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根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活动准备:
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清明》这首诗歌,并对清明节有一定的认识。材料准备:《清明》图片,音乐,纸,颜料等。
活动过程:
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清明》
师: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评:古诗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以领会的,因此我决定用音乐,动作来帮助幼儿更好的体会古诗的含义)
2、按节奏吟诵《清明》
(1)教师朗诵《清明》,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评:在第一个环节中大部分使用听觉帮助幼儿理解,而在这个环节中我追加了视觉,运用图片帮助幼儿,更上一层楼。)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配合拍手,幼儿跟随教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评:稳定的节奏帮助幼儿稳,准地熟悉古诗。)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注意重拍的运用。
(4)教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教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如,教师说“清明时节”,幼儿接“雨纷纷”,以此类推。
(评: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重复学习,记住古诗)
(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吟唱歌词。
3、根据理解绘制图画:幼儿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清明》图。
(评:这个环节是自主性比较强的,希望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4、交流欣赏:幼儿介绍和欣赏小朋友的图画,加深对《清明》的理解。
附古诗: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系列活动方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孩子们知道了有关清明节的知识,如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的意义以及清明节的食俗。
2、通过活动,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成为一名快乐的孩子。
二、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蛋(鸡蛋、鸭蛋、鹅蛋、山鸡蛋等)彩笔、彩线、有关清明节食俗的内容
三、活动过程:
(一)大家说清明节(可以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
具体内容:
1、四月五日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2、那么,你们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吗?
3、学生生动地讲述有关立夏的知识及高青人过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1)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视的其一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就是现在的民族扫墓节。按公历说,约在四月五日前后,按农历,则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扫墓的习俗才形成清明节的。
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拜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此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了!
(2)在我们这里素来就有踏青、郊游、荡秋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日。
(4)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5)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6)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二)编织蛋套
同学们,编织蛋套,把蛋装里面挂在脖子上是清明节小孩过节的习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挂上了妈妈为自己做的漂亮的蛋套,心里美滋滋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编织蛋套,看谁的手最巧,编织的蛋套最漂亮。
1、材料:8根线长短相同的线、1根稍长的线
2、做法:一名学生和老师合作示范,同桌合作完成,一名学生拉稍长的线,另一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编织。
把茶叶蛋装在编好的蛋套里,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开心地笑了。
(三)装饰蛋
1拿出自己带来的蛋给它美美容,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图案加以装饰。
2比比谁的蛋最美,评出美容师。
(四)斗蛋比赛
同学们,斗蛋又是我们清明节过节的习俗之一。谁能成为我班的斗蛋大王呢?
(1)学生竟猜班级的斗蛋大王
(2)学生介绍斗蛋的方法:一般是用蛋的“小头”碰撞,注意适度用力
(3)学生提议斗蛋的程序:先四人小组产生获胜者,然后产生每一大组的获胜者,最后在四人中产生班级的斗蛋大王。
(五)班主任活动总结并宣布活动结束
清明系列活动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
1、缅怀革命先烈,对幼儿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欣赏自然风光,感受春的气息,陶冶幼儿情操。
3、丰富幼儿自由生活,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二、活动时间:xx年4月5日(周日)
三、活动地点:xx陵园
四、参加对象:
全体幼儿园师生
五、活动纪律:
1、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进入危险区域,不单独行动。(特殊情况须经向带队老师报告)
2、幼儿每人做一朵小白花。
3、各班不得擅自组织本次以外的活动。
六、活动程序和办法:
(一)3月30日——3月31日,各班活动前的思想教育,组织落实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各班准备小扫帚5把。)
(二)4月1日活动安排:
1、08:30各班老师进行活动前教育。
2、09:00在幼儿整队出发。
3、到达陵墓举行祭扫仪式。
(1)敬献花圈;用小扫帚扫墓。
(2)默哀1分钟;
(3)园外辅导员作主题讲话,介绍英雄事迹。
教师带领幼儿自由活动。
七、11:00集合归队。
清明系列活动方案篇6
一、活动目的
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感受清明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通过听英雄的演讲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准备
请幼儿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这一天看看家人是怎样过节的。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家是怎样过寒食节的?
让幼儿了解寒食节家家户户都吃冷食,还要给家里已经故去的亲人扫墓等民间习俗。
2、讲介之推的故事——清明节的来历
3、讨论:
①寒食节是怎样来的?
②现在人们为什么过寒食节?为了纪念谁?
4、让幼儿知道寒食节的第二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给烈士扫墓的日子。
教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去世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5、请幼儿观看有关清明节习俗的图片,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吃鸡蛋、扫墓、踏青等)
6、教师讲解:扫墓为什么要选择清明呢?
①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
②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③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7、听老军人讲革命故事
8、听老军人讲完后请幼儿讲一讲参加这样活动的感受
使幼儿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活动延伸
1、请幼儿观看电影录像《闪闪的红星》
感受战火硝烟的战斗生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之情与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带领幼儿到户外去进行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感受明媚的春光,体验幸福的生活。
清明系列活动方案篇7
一、指导思想:
清明节是国务院规定的法定传统假日,同时也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国家实行清明长假,有着很重要的精神文明教育意义。为了进一步落实和加强对少先队员的道德教育,少先队决定结合清明节这一教育契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组织清明节活动。通过活动,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教育学生“敬怀先人、懂得感恩、回报社会”,度过一个有意义、充实的清明节。
二、活动安排:
(一)走近清明节
主要内容:
1.了解清明文化: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⑴清明节的由来
⑵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⑶清明节的传说
⑷清明节的习俗
2.缅怀感恩:缅怀中华先贤英烈
⑴清明先贤故事
⑵清明英烈故事
⑶清明节的诗词
3.亲近大自然
利用清明小假期根据家庭实际情况,由父母带领孩子踏青,并用相机记录踏青的瞬间。
(二)感恩清明节
活动形式:影视育人
活动时间:4月2日下午2:40—4:20
参与对象:全体学生
活动地点:各中队教室
活动内容:
1.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飘扬的红领巾》
2.交流心得,表达感受
3.各班组织学生进行影片观后感评比,重在说真话,诉真情。
(三)网络活动
清明节期间,团省委将依托共青团网站、共青团频道,开展网上献花和留言等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全体少先队员要利用家中的电脑积极参与网上缅怀纪念活动。
清明系列活动方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