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评估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在编写教案时,我们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清晰明了,以下是总结了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冀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冀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篇1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2、通过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的事例,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学会歌词。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过程:
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从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引出歌曲的主题——《蓝天向我们召唤》。
(1)让学生学生朗读书中材料,并展开讨论有关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的信息。
让学生回家有机会观看“神五”“神六”或“神七”的录像。
教师讲解:
(2)由于编写教科书时“神五”“神六”或“神七”尚未上天。“神五”是单人、单天飞行,“神六”是双人、多天(5天)、行,而“神七”成功实现了太空行走,这说明我国已经成功掌握了载人航天飞船的核心技术。
(3)学生朗读《蓝天向我们召唤》的歌词。
学生讨论对歌词的理解和感受,说一说“向航天英雄们学习什么”。
(4)欣赏歌曲的范唱录音。
(5)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6)随录音学唱歌曲歌词。
注意: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和顿音的使用。
(7)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一部分及歌词,这部分旋律节奏比较多样,其中但也增加了学唱的难度,可多随录音学唱,最后随琴声学唱。
(8)初步唱会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旋律,是学唱更加理性。
教学内容
1、曲《火车咔咔咔》并用竖笛演奏第1~17小节旋律,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教版3)。
2、节奏为《火车咔咔咔》伴奏。
教学目标
1、《火车咔咔咔》的欢快情绪。
2、笛演奏1~17小节旋律。
3、马林巴,并熟悉它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欣赏乐曲《火车咔咔咔》
听乐曲《火车咔咔咔》
介绍马林巴:一种敲击乐器,属于木琴的一种。木琴是由音条构成的,不同长度的硬木音条,按由长渐短的顺序并行排列在架子上。音条越长,音越低,相反。音条越短,音越高。
再次听乐曲《火车咔咔咔》
(二)用节奏乐器为第1~17小节旋律伴奏
(三)表现音乐
分小组排练
(1)用"啦"演唱、乐器演奏或用节奏乐器伴奏。
(2)乐器演奏、用节奏乐器伴奏、创编舞蹈或律动动作。
(3)制作阿根廷的民族服装、帽子等。
(4)为旋律填词演唱。
分小组汇报表演,并评价。
教学评价
1、感受音乐的欢快情绪。
2、用课堂乐器演奏1~17小节旋律。
3、积极地参与小组的表演。
冀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篇2
教学内容:
1、读谱唱歌《大雨和小雨》。
2、听赏管弦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能积极参与音乐听赏活动。
3、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并从中享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难点: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学生随音乐《电闪雷鸣波尔卡》律动进入教室。
二、听赏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三、学生聆听老师播放音乐《大雨和小雨》。
(1)出示《大雨和小雨》的歌谱。
(2)教谱视唱《大雨和小雨》。
(3)听一听,唱一唱。随音乐哼唱歌曲。
四、师生分角色对唱歌词。
五、学生分组演唱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
六、师生互换声部演唱歌曲。
七、全班合唱歌曲。
结束部分:全班听《大雨和小雨》全曲走出教室。
冀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篇3
教学目标:启发学生运用学过的音乐知识(如;旋律、速度、力度、音色等)来感受乐曲的形象和意
境。
教学重难点:通过欣赏大提琴独奏曲——《天鹅》,启发学生展开丰富地想象。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形体语言结合音乐去表现天鹅。
教学准备:
钢琴、电视机、vcd机、录音机、磁带、卡片(4张)
教学重难点:
创造形体语言去表现对音乐的感受,表现音乐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师生共同律动《问好歌》[播放磁带]
一周1次的“快乐音乐40分”又和大家见面了。现在请带上你的耳朵和我出发!
二、聆听小提琴独奏曲《小蜜蜂》[播放cd]
今天我们仍旧去“动物乐园”游玩。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一种小昆虫,请先不要说出它的名字,还是让音乐来告诉大家吧!
欣赏完后提问:1、这首乐曲的名字?它表现了什么?
2、它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三、新课教学
(一)离开了可爱的“蜜蜂宫”,现在让我们去问候一下天鹅公主怎么样?在拜访她之前,请大家先说说你印象中的天鹅是什么样子的?她有什么特点?(语言、形体)
(二)初听《天鹅》[播放vcd]
刚才你们用自己的语言、形体表现了一下天鹅,接下来还是让我们来听听音乐是怎样表现了吧!
(三)说说初听的感受
请大家说说对《天鹅》这首乐曲的感受?
(四)说说大提琴音色的特点,简单介绍曲作者。
在电视机画面上左边是一只高洁优雅的天鹅,右边则是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大提琴。它是西洋乐器中弓弦乐器家族中一员、小提琴的哥哥。请说说大提琴与演奏《小蜜蜂》的小提琴相比较,音色上有什么特点?
中间这位年轻的绅士就是这首《天鹅》的作者——法国的作曲家圣桑。他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其中管弦乐《动物狂欢节》最为出名。他分别用12中不同的音乐片段表现了12种不同的动物,这其中又以这首《天鹅》流传最广。
(五)复听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天鹅》是由大提琴演奏的。那么你还记得除了大提琴还有什么乐器的声音吗?如果说大提琴表现了天鹅,那么钢琴又表现了什么呢?请让我们再仔细地听一遍,除了要仔细聆听大提琴演奏的音乐,还要注意钢琴的伴奏。
(六)对音乐要素进行讨论、回答、分析。
旋律线、力度、速度、情绪
四、观看芭蕾舞《天鹅之死》[播放vcd]
这首音乐也深深打动了一位俄罗斯的芭蕾舞演员,她为这首音乐创编了一出芭蕾舞《天鹅之死》,请大家看看她是怎样用舞蹈来表现天鹅的?
五、学生结合《天鹅》音乐创编舞蹈造型。[播放vcd]
1、请大家说说自己喜爱的几个表现天鹅的舞蹈造型。
2、结合自己的想象,配合音乐分组摆造型。
六、欣赏芭蕾舞《四小天鹅》。[播放vcd]
观看舞蹈,说说与《天鹅》乐曲中各音乐要素的区别,简单说说这首乐曲的表现。
冀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篇4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准备
手风琴、磁带、录音机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2.感受大海边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演唱歌曲体会“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
1.第三乐句第二小节的休止符要做到声断气不断。
2.乐曲中的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要唱够。
3.最后结束句的七拍长音,要训练学生用较长的气息支持来歌唱。
教材分析
?赶海的小姑娘》
?赶海的小姑娘》由马金星作词,刘诗召作曲。歌曲通过对一个小姑娘“赶海”的描写,表现了小姑娘欢快的心情和一颗纯真的童心。
歌曲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流畅,结构工整。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二乐段由三个乐句组成,最后以模仿螺号的长音结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1.发声练习
2.听录音,感受音乐的情绪
3.学生学唱歌曲
(1)跟随老师学唱
(2)在演唱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纠正错误的地方
(3)采用不同方式演唱(例如:领唱加合唱、分组唱、独唱等。)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演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体会了“赶海”的情景,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机会的话,希望同学们能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看美丽的大海。
四、课后反思
冀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篇5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第四十五交响曲,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
教学重难点:了解欧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简介:
升f小调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1766年,奥地利作曲家海顿任职的艾斯特哈齐府乐团的主人尼古拉斯公爵在一个可以俯瞰诺吉托拉湖全景的风光明媚的地区,修建了一座豪华、壮丽的宫殿,主人特别将它命名为“艾斯特哈齐堡”。宫内规定,管弦乐团的团员和杂役们都不许携带家属进入。
三、乐曲概述
该曲写于1772年,该年正值禁令执行特别严格的时期,多数的团员们全年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得住在宫殿里,见不到家人。海顿在乐团里一直是最有威望的团长,所以团员们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希望他能想办法改善目前这种不便的生活。海顿终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构思了一部交响曲,在乐曲的最后,请参加演奏的乐团团员在演奏完毕以后,一个个收拾乐器,吹熄谱架上的蜡烛退场,只留下极少数的人,孤单地继续演奏,借此表现出乐团团员们的心情。就这样,海顿写成了《告别交响曲》,调号也选择了代表孤寂的升f小调。据说,当本曲首次在公爵面前演奏时,尼古拉斯终于领悟了其中的寓意。翌日,他马上传令让全体人员放假回家。
四、乐曲赏析
教师播放乐曲,引导学生欣赏:
全曲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甚快板,升f小调,3/4拍子,奏鸣曲式。以突然出现的全乐队合奏,以及分解和弦急速下降的第一主题开始。乐句单纯,但能给人极深刻的印象。
第二乐章,慢板,a大调,3/8拍子。这一节奏徐缓的乐章亦为奏鸣曲式。弦乐器静静地演奏出主题旋律,显得沉静而安详。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稍快板,升f大调(有六个升记号,在当时可以说极为少见)。全乐章在情调上,属于节奏稍快而较复杂的段落,其中段以三度重叠的两支法国号奏出,但音乐并不因此而显得粗野,依旧典雅庄重,是这个时期海顿最完美的小步舞曲之一。
第四乐章,急板,升f小调,2/2拍子,奏鸣曲式。终乐章分成两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交响曲通常的终乐章形式,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发展。第二部分为慢板,3/8拍子,这是最后附加的部分,体现出曲名“告别”的含义。不久,第一双簧管与e调的第二法国号结束演奏。初演时,还特别依照海顿的指示,将谱架上的蜡烛吹熄,团员纷纷抱着乐器依次退场。最后的十四小节,由两个继续演奏着的第一小提琴,在安静而孤寂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五、教师小结:
冀教版四年级音乐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