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总结是我们团队前行的灯塔,照亮未来的成功之路,写优异的活动总结是我们智慧的结晶,为未来铺平道路,下面是总结了小编为您分享的救助日活动总结6篇,感谢您的参阅。
救助日活动总结篇1
近日,我区寒潮来袭,气温骤降,流浪乞讨人员能否安全过冬,牵动着每一位救助人的心。为更好地发挥救助管理站“救急难、兜底线”临时救助功能,让一时陷入困境、居无定所、流落街头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能够及时得到关爱和帮助,让他们在寒冬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区救助站积极应对适时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在站内备足棉被、棉衣、棉裤、棉鞋、食物、口罩等物资的同时,畅通24小时救助服务热线,努力做到巡查发现早、应急响应快、救助服务暖。
依托三级救助网络,区救助站组织人员在寒潮、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时对车站、繁华街道、桥梁涵洞、废弃房屋、在建工地等流浪乞讨人员容易集中的地段,加大巡查力度和巡查频次,及时为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送去关怀。对不愿去救助管理站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必要的`食品、饮用水、御寒保暖用品和防疫物资,留下救助引导卡,并加强后续跟踪劝导,确保专项救助行动落到实处。
今年以来区救助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5名。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以救助站共出动救助车辆40余次、工作人员80余人次,提供街面救助3人次,发放救助物品10余件。
xx区救助管理站将继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广大市民如发现流浪乞讨人员,请及时联系市救助管理站。
救助日活动总结篇2
入冬以来,我市夜间温度均在0℃以下,6日~8日更是出现了极寒天气,降温幅度增大,并伴随着大风和降雪。为切实保障我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槐荫区民政局提前谋划、积极作为,按照兜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原则,与街道办事处、公安、城管密切协作,主动出击,履职担责。期间,先后救助安置流浪乞讨人员6名。
一是储备必要御寒物资。区民政局高度重视此次寒潮降温天气,储备了御寒衣被、口罩、食品等救助物资,并通知街道办事处配备了流浪乞讨人员冬季临时救助物品,区民政局对各街道办事处购买的临时救助物品款项实行据实拨付。区民政局和各街道办事处都设有临时避寒点,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对特殊情况无法送市救助站安置的,充分发挥临时避寒点的作用,安置流浪乞讨人员临时避寒,切实做好极寒天气下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保障其安全温暖过冬。同时加强与各主流媒体的合作,通过多方平台公布我区17个临时避寒点的位置和联系电话,加大救助政策宣传力度。
二是加大巡查救助力度。坚持每天对桥梁涵洞、废弃房屋、汽车站等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进行多时段、高频次、拉网式巡查,确保不留死角。在降雪、大风等恶劣天气下,进一步加大了巡查范围和劝导力度,按照省救助工作联席会议精神,坚持“生命至上”原则,并建立巡查上报制度,通知办事处每日上报流浪乞讨巡查及处置情况,切实掌握辖区内流浪乞讨人员情况,确保第一时间为其提供救助,筑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调动社区工作人员、热心市民等积极参与,及时提供救助信息,确保发现一例、救助一例,做到应救尽救。
三是妥善安置流浪人员。针对流浪乞讨人员白天流动性大、夜晚露宿地点相对稳定的特点,区民政局重点加强了夜间巡查。
12月29日晚,在段店北路辖区腊山立交桥下发现一名长期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后经询问得知,其为段店北路辖区闫千户村居民,但因家庭矛盾无人赡养,区民政局坚持生命至上原则,立即落实工作部署,压实责任,及时赶赴现场,在对老人进行多番劝导后,段店北路街道办事处为其租赁了房屋,保障该流浪乞讨人员温暖安全度过寒冬天气。
1月5日晚,在振兴街辖区一废弃拆迁楼内发现两名流浪乞讨人员。因该楼属于待拆迁区域,楼内无门窗,且周围均已拆迁无人居住,区民政局高度重视,经与振兴街街道办事处、德兴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耐心劝导,最终两名流浪乞讨人员同意去市救助站接受救助。区民政局与振兴街办事处立即和市救助站取得联系,上报人员情况和地点,并耐心等待救助车辆的到来,晚上9:30分,两名流浪人员由市救助站专用车接走,确保极寒天气下平安过冬。
1月7日白天,在兴福辖区临沂路附近发现流浪乞讨人员被褥,因天气寒冷,为保障该流浪乞讨人员极寒天气下的生命安全,工作人员坚守至晚上10:30分,在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回来后第一时间进行劝导,最终该流浪人员同意去市救助站接受救助,兴福街道办事处立即协调派出所将其送至市救助站,保障了其极寒天气下的生命安全。
1月7日晚10点,在临沂路与日照路交汇处发现一名流浪乞讨人员,该流浪人员不肯露面配合去往市救助站,兴福街道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多次沟通未果,经商议后决定给予其棉被和食物等实行临时救助,由社区居委会安排保安人员随时关注情况。区民政局高度重视,1月8日一早,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颖与兴福街道办事处、绿地中央广场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到达现场了解情况,并给予了救助建议。街道办事处协调城管和派出所将该流浪人员送往济南军颐医院精神门诊查验病情,经医院多方问诊后,发现此人思路比较清晰,暂不符合医院收治条件。区民政局请示市民政局意见后,征得当事人同意,由街道、城管以及派出所工作人员联合送往市救助站。
1月10日上午,段店北路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一名流浪乞讨人员坐在段店北路街道7313社区二环西路brt车道绿化带内。该流浪人员无法正常交流,且衣着单薄,桥下也没有阳光,考虑到其安全,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和热心居民合力将其架到有阳光的人行道上,并为他换上了新的棉衣,将他的旧衣盖在身上御寒,沿街商户为该流浪人员送来了饼干和热水。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随即联系了市救助站对该人员进行救助,确保其寒冬天气下的安全。
下一步,槐荫区民政局将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天气情况,进一步做好日常街面巡查救助工作,确保我区范围内的流浪乞讨人员得到及时救助和妥善安置,充分发挥三级救助网络的作用,全力保障我区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安全温暖过冬。
救助日活动总结篇3
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的通知》(川民发〔20xx〕132号)、《关于做好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儿童关爱保护保障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川民发〔20xx〕151号)和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的通知》(攀委办〔20xx〕132号)要求,盐边县民政局高度重视,及时安排部署了“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各乡(镇)立即组织队伍展开全面排查和昼夜巡查,县民政局组织巡查组督促跟进,各乡(镇)对辖区内流浪乞讨人员在全面排查基础上,建立了巡查档案、救助档案,对无家可归的精神病人、危重病人给予了收容救治、救助,提供必要的御寒物品、食物,对流浪的老年人、未成年人、行动不便的受助人员护送返乡。同时,对有特殊生活困难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需要帮扶的人员,建档立卡、定期巡视,给予及时帮扶解决生活困难。现将所开展工作及帮扶情况如下:
一、困境儿童帮扶
1.20xx年10月—20xx年3月发放孤儿、艾滋病儿童、重度残疾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帮扶补助金1224人次47.13万元。
2.出台了《盐边县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工作机构,落实了工作措施,下发各乡(镇)开展保障保护工作。
3.对全县留守儿童、督促130名留守儿童所在乡(镇)同其监护人签订了监护协议。
二、困难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
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和核查制度,20xx年10月—20xx年3月,共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5955人次106.93万元。
三、慈善福彩助学工作
开展20xx年慈善福彩助学,资助符合助学条件的学生74名,发放助学资金25.6万元。
四、流浪乞讨人员“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
对盐边县南、北片区“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进行了巡查,对各乡(镇)主要街道、重要场所等进行了现场查看,向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发放了棉衣棉裤鞋子被子等御寒物资和食品棉衣裤5套,棉被5床、棉鞋5双及矿泉水、沙琪玛等食品。“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各乡(镇)、社区、县救助站派出人员经常在辖区内巡查,对正在街面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及时救助。
救助日活动总结篇4
12月2日,记者从荣县民政局采访获悉,随着温度持续走低,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下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安全过冬、温暖过冬,该局从20xx年11月1日至20xx年3月15日在全县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据悉,为切实做好救助行动,荣县民政局组建了由局领导带队、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组成的巡查队,紧盯夜间以及降温降雪寒潮等时段,不定期对主城区内的车站、地下通道、桥梁涵洞、废弃厂房等流浪乞讨人员经常聚集的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坚持早发现、早救助。
“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劝导他们进入县救助服务中心避寒,对劝导后不愿接受救助的,我们遵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尊重本人救助意愿,为其提供食品、棉衣、棉被、口罩等救助物资,对有返乡意愿的人员,县救助服务中心免费提供乘车凭证,帮助其尽快回家。”荣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自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以来,已累计出动工作人员33人次、车辆9辆次,发现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见困难人员4人次,发放御寒物资4套,发放食品8份,购票返乡1人次。
“我们向广大市民呼吁,如发现需要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可以拨打110或24小时救助热线xxxxxxx,县民政局、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将按照救助法规政策结合疫情防控指南要求给予救助。”荣县民政局党组成员谢静呼吁道。
救助日活动总结篇5
近期,为应对低温冰冻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做好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xx区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站第一时间做好应急预案,加大主动巡查救助力度,扩大巡查频率及范围,高频次在辖区主次干道、街头巷尾、地下通道、桥梁涵洞、废弃房屋等地方进行排查,24小时为困难群众提供救助服务。
持续开展街面巡查——对流浪人员应助尽助、应救尽救
为切实保障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安全过冬,维护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早在11月4日,xx区民政局就积极部署20xx年“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认真分析研判,细化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分工,并加强与公安、城管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开展街面巡查,共同做好流浪乞讨人员街面巡查救助,对发现的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及时救助、应救尽救。
“今天气温太低了,救助站里暖和,要不跟我们去救助站避避寒吧?”11月30日晚,xx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前往汽车南站地下通道、树木岭立交桥下、万家丽中路等生活无着流浪人员较为集中的地方,为流浪人员送上冬衣、冬被、棉鞋等御寒物资和方便面、矿泉水,并细心询问每一位生活无着流浪人员,劝导其进救助站避寒。对不愿意进站的流浪人员,工作人员也一一为其测量体温、做好登记,发放御寒、防疫、食品等物资,并留下救助引导卡,叮嘱他们如果需要帮助可拨打电话或前往救助站求助。
织密救助服务网络——好疫情防控、及时主动救助
近期,xx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区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站工作人员为流浪人员发放了口罩、免洗消毒凝胶等防疫物资,并提醒他们要定期进行核酸检测,如果有发热、冻伤等情况及时与救助站取得联系,救助站将及时送其就医。区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站做到“发现一例,救助一例”,还向不愿到救助站接受救助的生活无着流浪人员发放救助引导卡,做好后续定期跟踪劝导,并留存好相关救助信息和资料。
除了主动进行路面巡查,区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站还积极调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做好网格化街面巡查和主动救助,密切关注市民提供、反映的流浪人员信息,确保流浪乞讨人员能够第一时间被发现、被救助,对于长期在辖区内流浪的生活无着人员,要求社区专干时刻关注,引导他们进站避寒,确保他们能够安全、温暖过冬。
加强站内后勤保障——营造温馨温暖站内救助环境
区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站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救助热线及时响应,对于来站求助人员,严格落实长沙市疫情防控政策,按秩序依规处理,做到“应救尽救”。及时分类施救到站求助人员,对无法提供个人身份信息求助人员,第一时间开展寻亲服务,尽快帮助其回归家庭;需要购票返乡的求助人员,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情况下,尽快安排其返回故乡。
同时,站内救助区及公共区域保持卫生洁净,按时开窗通风,每日严格进行卫生消毒,休息室统一更换冬季保暖被褥,按需储备御寒、食品和疫情防控物资,为来站求助人员提供热饮热食、御寒衣物等物资。
加强救助政策宣传——引导社会爱心力量参与流浪救助
为确保“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取得实效,xx区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站通过街镇、社区等渠道向广大市民宣传救助政策、救助方法,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中来,积极引导各志愿服务组织、爱心人士参与到流浪人员救助服务,及时反映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线索信息,以便提供相应救助,让流浪人员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据了解,“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从20xx年11月4日开始至20xx年3月15日结束,按照“各负其责、互相配合、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要求,突出“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联动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管理,通过及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线索,积极引导流浪乞讨人员进站,迅速响应救助需求,确保“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全覆盖、无盲区。
xx区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站站长师俊表示,xx区把“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中,并在低温冰雪天气来临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提前购置物资、部署人员、调度车辆,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加强与公安、城管、医院等部门单位的衔接和配合,共同守护流浪乞讨人员安全温暖过冬。
据统计,自11月份“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开展以来,站内救助52人,站外救助25人,购买返乡车票35人,发放棉衣51件、棉被14床,发放食品、口罩、棉鞋、棉裤若干。
救助日活动总结篇6
近日,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权益,帮助其安全过冬、温暖过冬,临清市扎实推进2022年“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
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民政厅等6部门关于扎实做好“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的通知》和聊城市民政局具体要求,印发《临清市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的通知》,从持续加大街面巡查救助力度、充分发挥部门联动协同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等四个方面安排部署工作。
救助行动中,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组织工作人员对车站、桥梁涵洞、在建工地、废弃厂房等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活动区域和可能露宿场所进行重点巡查,对发现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劝告、引导入站救助,对不接受救助的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食品、衣物、保暖用品等救助物资,并劝其及早返乡。同时,积极向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沿街商铺、夜间值班和安保人员等宣传救助政策、救助措施,鼓励他们主动提供救助线索,持续提高市民对救助工作的知晓率,并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救助工作中来,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帮助流浪乞讨人员的温暖氛围。
根据工作计划安排,此次“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将持续至2023年3月中旬。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本着“发现一个、救助一个”的原则,临清市持续加大救助物资储备和极端天气巡查工作,及时回应求助线索,主动做好有效处置,确保“应救尽救”。在救助过程中,将强化身份快速查询,及时开展寻亲服务,妥善安置滞留人员,并定期更新辖区易走失人员台账,特别是对精神障碍患者、肢体和智力残疾人员、反复流浪乞讨人员等人员群体予以重点关注,并进行定期走访,分析流浪乞讨原因和动机,全面评估流浪乞讨人员的困难和需求,及时提供有效的救助帮扶,从源头上减少流浪乞讨现象。
救助日活动总结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