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致敬观后感5篇

时间:
betray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优质的观后感可以让拓宽我们的思想认知,认真书写一篇观后感,有助于我们将电影中的感动和感悟永久保存,下面是总结了小编为您分享的英雄致敬观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英雄致敬观后感5篇

英雄致敬观后感篇1

2020年的春节,在所有中国人的心里,注定是一个永生难忘的记忆。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让辞旧迎新的钟声更加沉重,人们脸上的那一个个口罩,让这个春节倍感冷清。

这个冬天,梅花依然宁静地开放;这个冬天,蓝天依旧明净如洗;这个冬天的武汉却非常艰难,全国人民却非常艰难。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谨遵医嘱,静静地待在家中。我们为武汉忧心忡忡,我们为治愈病例的增多而感到高兴,为武汉的人们牵肠挂肚。

与此同时,有一群人,他们正冲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防护的堡垒,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眠不休,战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最前沿。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他们是新时代的最美先锋人物,他们是可亲可敬的白衣天使。

在这群人当中,有一位84岁的老院士,叫钟南山,17年前,这位老院士奋斗在抗非的最前线上,为抗击非典立下了汗马功劳。17年后的今天他临危受命,搭上前往武汉的高铁,再次前往抗击疫情的前线;86岁的董宗祁老教授,他坐在轮椅上,一上午看了30多个病人,他说:“我这辈子,就是为了救人”;73岁的李兰娟教授,知道国家有难,她毫不犹豫前往武汉,坚定地说出她的誓言:“我打算长期待在武汉,与那边的医护人员一起奋斗!”

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有因为人们需要,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

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明白他们是为了谁。他们也许并不富裕,甚至有些贫穷;他们也许并不高大,甚至有些瘦弱;他们也许并不光鲜,甚至有点卑微,他们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样模糊,但他们的精神在我心中却是那样鲜明;不计生死,不求回报,默默坚守的他们,守护着健康,保卫着生命。

普通的我们无法到达正面战场与病毒作战,我们只能做好我们的后勤工作,不出门,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这是为了不给他们添麻烦,祝愿他们平安早日凯旋。

英雄致敬观后感篇2

张定宇出生于1963年12月,曾带领医疗队赴汶川抗震救灾,并赴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等国开展国际医疗援助。

当首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转入金银潭医院后,他当机立断组建隔离病区,采集病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送检,为实验室确认病毒赢得了时间。

接诊新冠肺炎患者以来,张定宇隐瞒身患渐冻症的事实,坚持吃住在医院,全身心投入救治工作。并且在大量诊治实践的基础上,率先将抗艾药物克力芝用于重症患者,为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

历经三个多月的生死长夜,4月26日,武汉疫情防控保卫战迎来重要历史时刻——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张定宇说,自己最难忘的是一起并肩冲锋的战友——驰援金银潭医院的全国12支医疗队,加上省内和武汉其他兄弟医院的同行,共有1500多人。“他们的恩情,我此生都不敢忘记。”

“最近一个多星期,我常出门去过早,吃碗牛肉面,来个面窝,就觉得特别幸福!”他说,其实这些街头巷尾的烟火味道,就是幸福啊。

此前,张定宇已获记大功奖励,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拟推荐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候选人。

升职公示发布后,张定宇表示:“我不惊讶,唯有忐忑。因为没做过,怕做不好,很担心,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还有工作能做,就是一种幸福。”

愿这位抗疫英雄能在工作和烟火味道中,继续幸福下去!

英雄致敬观后感篇3

滴答,滴答,午夜十二点的钟声响起,本应阖家团圆,相聚一堂的日子,却因新形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到外肆虐而搞得人心惶惶,但就在这十分危急的时刻却仍有一部分人坐上了前往武汉的专机,成为了最美的逆行者!

武汉原本热闹的街道只有廖廖几辆汽车驶过偶尔有一两个行人匆匆的走过孤寂的街道,留下一片片残夜随风飞舞。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人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放弃了休假,主动请缨到抗击病毒的战斗中去。

青春如梦,岁月如花,谁愿自己的生命匆匆结束,可是那些在战争一线的医护人员、研究者与许许多多为了武汉人民安危的人们却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共赴武汉,为的是保护他人的生命健康。他们绽放出了最美的韶华,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奋斗是他们的姿态,坚持是他们的态度,勤奋的汗水衬托出他们最美的模样!逆行者的背后是什么?是守望,亦是希望。逆行者来做什么?在武汉最清冷的时刻,最危难的时刻,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亦然来到了武汉,为的是什么?是钱吗?是荣耀吗?是地位吗?都不是,为的是中国人民的生命健康。谁都知道武汉是疫情重灾区,可是他们仍然选择逆行而上,他们签下“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的请愿书来到了武汉。医护人员不分昼夜的奋斗,84岁的钟南山钟老先生再次挂帅亲征,建设者们加班赶工,他们的爱温暖了疫情下的人世间!

记忆随着风又飘回了2003年那个春天,还记得那时钟老说的话,“把所有重症患者送到我这里来!”然后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为他们治疗;还记得那时那些为了救治病人而染上“非典”的医护人员们;而今,钟老再一次挂帅亲征,踏上了去武汉的征程!医护人员们再次团结一致,与这场无声的战争做抵抗!17年前他们是抗击非典的主力兵,17年后他们亦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主力兵!

人间大爱,势必属于他们,让我们向他们致敬!致敬于最美的逆行者!

英雄致敬观后感篇4

2月16日,广西第五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飞抵武汉。队员们到达驻地酒店已是凌晨1点多,武汉市江汉区审批局和江汉区企业服务中心的保障组全体人员依然等候在驻地,还为队员们准备了热乎乎的晚餐。初到武汉,城市街道空荡,空气湿冷,队员们的心里却已然升腾起一股别样的暖意。

小小的举动背后是深切的关心

“离我远一点,不然传染给你就不好了。”医疗队初到医院,患者们都会主动和医疗队员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还不忘时刻将这句叮嘱挂在嘴边。

回想起刚到病房的那段时间,医疗队里来自贺州市人民医院的护师邱丽霞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到:“凌晨给一位发热的爷爷测体温,我轻拍他的背,告诉他要测体温了,他点点头便转过脸去。”在常人看来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小小动作,当时却重重地拨动了邱丽霞的心弦。

新冠疫情患者通常会有呼吸困难的症状,戴上口罩之后,呼吸会更艰难。尽管如此,病区里的患者们还是会非常自觉地互相提醒要戴好口罩。

一次,有一位患老年痴呆的婆婆,一直在病区里来回走,不愿意回病房,也不愿意戴口罩,医疗队员们只好陪着婆婆在过道里边走边聊天劝导。这时,一位同是病患的大姐走过来加入了劝导婆婆的行列:“医生护士从大老远的地方跑来帮助我们,我们也要戴好口罩,保护好他们。”出人意料的是,婆婆居然听明白了这句话,乖乖回到病房戴上了口罩。

在病房里,戴口罩、背过身、转过头,已经成了患者们在面对医护人员时的“标准动作”。尽管医护人员都穿着防护服,患者依然时刻记挂着他们的安全。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叮嘱、一个小小的动作,从中传递出的却是患者们对医护人员深切的爱护与关心之情。

志愿者无私奉献传递浓浓温情

护士长刘海娟尤记得第一天上夜班的时候,队员们要为6个转院患者准备床铺。床垫非常重,刘海娟和另一位女队友合力扛起来很是吃力。有位奶奶看到了,便主动跑过来帮忙,还不时给她们加油打气:“孩子,慢点。先喘一下气,歇一歇再装,我们不着急,慢慢来……”亲切的话语,听得人心里暖融融的。

医疗队物资组的组长何芳也碰到过医院的一名“特殊”志愿者,负责医院病区的清洁卫生。他告诉何芳,自己住在医院附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便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我和女朋友一起报名来的,下午她接我的班。”

此外,还有来驻地帮队员们剪头发的理发师。当队员们问他:“我们可是接触过患者的医护人员,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呢。你怕不怕?”他笑了笑,随即答道:“不怕!相比你们在最危险的一线与疫情斗争,我们所做的也只是尽一点绵薄之力而已。”

平日里,大家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但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他们毅然伸出援手,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湿冷的冬日里温暖着医疗队员们的心。

驻地后勤保障有求必应

抗疫前线,医护人员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医疗队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保障医护人员的吃、住、行等后勤工作也尤为重要。

医疗队驻地酒店离医院不远,但无论什么时间,都有公交车、出租车司机接送队员们上下班。不论队员们什么时候上下班,都不会饿着肚子。早上早起,早餐都已备好;深夜下班回到酒店,也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为了尽量照顾队员的饮食习惯,每天的菜品都会迎合着队员们的口味来准备。

在驻地,还有被队员们亲切地称为“贴心自助小超市”的地方,里面准备了各种水果、泡面、零食和饮料。担心有队员吃盒饭上火,还备有凉茶和蜂蜜。深受女队员喜爱的,还有酒店精心准备的银耳羹。有的队员胃疼,酒店的厨师大哥便熬粥、煮面,面条里还会加两个荷包蛋。他说:“只要队员们想吃,我就煮。”在这里,毛巾、洗漱用品、常用药物甚至秋衣秋裤等生活用品也一应俱全。

此外,细心的保障组还会挨个记下队员的身份证号,早早地计划着为过生日的队员准备蛋糕。只要队员们有需要,保障组都会想尽办法满足。队员们能够心无旁骛的投入到战“疫”工作中,离不开他们对抗疫情的决心,更离不开无微不至的后勤保障。

医疗队员们身在异乡,却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家一般的温暖。武汉,是一座温暖有情的城市,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封一座城,是他们的姿态;护一国人,也是他们的愿望。在疫情面前,爱从来都不会只是一份的孤单,武汉人民与全国各地前来援助的人们一同携手抗疫。盼望医疗队员们能够早日还家,更是武汉和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

英雄致敬观后感篇5

今天天气不错,阳光明媚,气温适宜。一大早和队友结伴而行去上班,路上相谈甚欢。除了交流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能回上海。

掐指一算,来到武汉已经40多天了,回想一下,刚来的时候大家问的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做好防护,很少听到有人问什么时候能回家。经过40多天的抗击新冠病毒斗争,现在全国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武汉的新增病人越来越少,出院的越来越多,而且不断的有方舱医院闭仓,定点医院病房关闭。眼看着形势越来越好,大家的思乡之情逐渐突显出来。

在外面时间久了,归心似箭是人之常情,毕竟大多数人都有家庭,有父母,有爱人和孩子,虽然每天都能视频,但是无法弥补距离产生的缺憾。然而,抗击新冠疫情是一场硬仗,目前处于攻坚阶段,越到最后越要谨慎小心,此时此刻我们必须先放下儿女情长的思想包袱,继续保持精神饱满的工作状态,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继续发扬救死扶伤的大爱精神,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坚决夺取抗击新冠疫情斗争的全面胜利。

来到金银潭医院,除了小鸟的叽喳声,周围一片寂静。绕过花园,穿过小树林,远远的看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这一行大字,心中情不自禁的产生了一种使命感和自豪感。在这里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值得尊敬,每一个病人都值得积极救治,每一天都发生着令人感动的故事,每一天都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每一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在金银潭医院的每一天都值得珍惜和回忆。

我记得有一个病人,我鼓励他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结果他说:“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干嘛不让自己开心快乐一点呢?郑医生你放心,我心态很好,天生的乐天派。”病人的一番话,让我也深受教育。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就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不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都不丧失前进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不论碰到什么风云变幻,都不迷失方向,止步不前,永远对事业,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

英雄致敬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

超级英雄作文5篇

英雄的作文5篇

真英雄作文600字5篇

真英雄作文800字5篇

雨来小英雄作文5篇

新时代英雄作文5篇

2024英雄楷模事迹材料5篇

我身边的英雄作文范文5篇

雨来小英雄作文优秀5篇

2024戍边英雄心得体会5篇

英雄致敬观后感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7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