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观后感是对影片的一种尊重,更是对自我内心的探索,写观后感能够帮助我们总结影片的核心思想,提升思维深度,以下是总结了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禁毒电影阿四观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禁毒电影阿四观后感篇1
“我不要,我什么都不要,我只要妈妈,妈妈在我身边就好了。”看到这里,不少服刑人员都忍不住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这是大理监狱3月份组织服刑人员观看禁毒题材电影《纸飞机》的一幕。
观影的服刑人员中,既有曾经因吸毒贩毒而锒铛入狱的,也有逞凶斗狠使被害人家庭阴阳两隔的,更有盗窃、诈骗的等等。此刻,他们都以眼泪表达着不同的观影情感……
电影中,年仅11岁的亮亮面对着染毒的母亲和绝望而去的父亲,留给他的只有一个破碎的家庭!他喊出了内心的渴望,那份渴望来得既强烈而又如此的渺小,陪伴——仿佛年幼孩子对母爱的渴望却要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砺才能实现。这部电影,通过孩子的视角、孩子与母亲的故事,深刻地展示了毒品对家庭和人性的摧毁,而家对孩子来说,那是他的整个世界!而就是这些对服刑人员的来说,有无比的感染力。
大理监狱通过分批分期组织服刑人员观看,每一场播完,都有服刑人员自发地写下观影感想。“总是能在这位小男主角身上,看到自己孩子的影子”,二监区服刑人员马某在他的观后感中写到:“看了这部电影我很感动,我的刑期很长,我的孩子心里其实也有这样一架承载着太多亲情的纸飞机在飞”。“唉!高墙内外两种人生,一墙之隔,两个世界。巨大的反差让我体会到隔绝思亲之苦,通过观看电影,置身于电影的情节中,我清楚地认识到过去的罪恶,从心底深处真诚忏悔、赎罪,《纸飞机》我感谢你!待踏出高墙时我一定会展现新的征程。”十监区服刑人员李某在他的观后感中感叹到。
飞进大墙的纸飞机,飞进了广大服刑人员的心里,载着服刑人员的新生梦向着希望飞去……
禁毒电影阿四观后感篇2
?纸飞机》这部电影的大意是:小学生何亮父母离异,母亲又吸毒,经常犯毒瘾, 甚至偷自己孩子的钱去买。后来在亮亮和警察的帮助下,母亲戒了毒,但却因此得罪了毒贩子而被抓走。亮亮急中生智报了警,后来在警察的帮助下,不可一世的毒贩子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我最感动的地方就是妈妈被抓进戒毒所后,孩子“不远千里”去看望她,当时妈妈正犯着毒瘾,没法进去,于是,亮亮折了许多纸飞机往里扔,飞机上写着劝慰和鼓励的话。这曾是一个多麽幸福的家庭呀!却因为落了个家破人亡:父母离异,妈妈吸毒被抓,孤身一人多可怜呀!太害人了!吸毒的人毒瘾一犯,就会变得十分暴躁,呈“h”状,还感觉冷,怕光,甚至为了钱,持刀行凶,残害家人。广州就有一男子,因为吸毒缺钱,杀害了一家四口人,一个乐和融融的家庭就这样破灭了。然而,小亮亮的真诚打动了他的妈妈,妈妈在警察的帮助下,终于戒了毒, 并且开了一家停车场。和儿子过上了虽不富裕却十分幸福的生活。看到这里,我不禁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另外,我也对妈妈自杀的行为感到不解;也为亮亮失去爸爸感到痛心,还为妈妈获救感到高兴 ……
电影看完了。我默默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十分沉痛:的危害太大了!我想,如果所有人都能知道的危害,不再吸毒,那该多好呀!
禁毒电影阿四观后感篇3
为进一步加强禁毒宣传工作,12月4日晚上,湘店乡组织乡机关干部职工、中学、中心学校师生等在乡政府三楼大会议室观看了禁毒电影《凤凰花开》。
电影《凤凰花开》是一部融缉毒、戒毒工作于一体的新型禁毒类主旋律影片。影片讲述了在禁毒民警、毒贩、吸毒者和戒毒者这些特殊群体中,展开的一场“摧残与关爱、狡猾与智慧、犯罪与正义、血腥与奉献”的较量。
通过观看这样一部融戒毒和缉毒于一体的新型禁毒类主旋律影片,让广大师生和干部职工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性,要从我做起,远离毒品,提高防毒、拒毒自我保护意识,构筑抵御毒品侵害的牢固思想防线。
禁毒电影阿四观后感篇4
记得第一次看《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是在大学时候,感触颇深。但是隐约记得但是刚看到题目时,有些不解,何为“放牛班”?“放牛班”又怎会与“春天”怎么联系起来呢,在观看影片后,才知道这个“放牛班”与真正的“放牛”一点关系也没有,所谓“放牛班”指的是一群放任自流的孩子,“春天”就是影片中这群孩子碰到了一个善良幽默、富有爱心的老师,他经过努力带领孩子们走出了一片新天地,给他们带来了春天的希望,让孩子们看到了自己的春天。一部法国影片,用中国博大精深的五个字翻译后,一种隐喻恰到好处的展示了影片所想表述的深刻含义。
今天当我在闲暇之余重温这部温情的电影时它给了我最直接的启示:感动、震撼与反思。
当一群被众人都认为应该抛弃、放任自流的孩童,从新拾起了对学习、生活的希望,从唱歌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时,使我感动;当我们善良、富有爱心的老师马修离开时,那些写着孩子们离别祝福的纸飞机在万分恰当的时候出现,让我感动;它们的出现让我们忘却了离别的痛苦,而深深的为这种师生情谊感动和震撼,让我一下子眼泪夺眶而出;那个一开始就在门口等爸爸的佩皮诺终于在星期六找到了“爸爸”,让我感动,那一只只从窗口伸出的手,还有飘落的字条,着实让人感动,更让人心灵震撼和感动的更是因为与我们一样平凡的马修那颗博大的爱心。
影片中的马修他虽称不上是一个优秀的音乐家,但他绝对是个好老师。他用不一般的爱心、信任、理解和真诚改写了孩子们灰色的记忆,是他们重拾信心,留下了欢声笑语!使我震撼!他用音乐给予了孩子希望,引导他们走回正途,看到了自己的“春天“,使我震撼!艺术的力量如此巨大,让多少冥顽的灵魂得到救赎。使我震撼!
从事工作也已一年多了,这样的孩子我也遇到过,尤其是班级里平常调皮捣蛋的孩子,真的是让人头疼。有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也是狠狠的教训他们,让他们下次不敢犯错误,从事工作的人或许都明白这一点。但我却发现,这些孩子已经失去了他们做为孩子所应有的活力,变得少年老成。我们跳过了在过程中的情感环节,直奔目标。我们强调了太多的是管理,制定了太多的条
条框框,使得每一个孩子都循规蹈矩,是他们那双幼儿时那双晶莹透彻、充满好奇的眼睛,不在清澈;是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而重点在于育人,我们更多的是在讲求成绩,讲求管理使的本真的反而从主角变成了配角。
苍鹰能在天空中翱翔,因为它有丰满的羽毛;蝴蝶能在花从中起舞,因为它有七彩的飞翼;海鸥能在大海上徘徊,因为它有矫健的翅膀。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关键要看我们怎么去发现,怎么去挖掘,怎么去引导。我们作为老师应该用发现的眼睛,去寻觅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或许我们老师每一次真诚的表扬,每一次的宽容,都会给他们一份自尊和自信。
作为老师宽容和真诚对学生的很重要,“放牛班”的孩子找到“春天”跟马修老师的真诚和宽容是分不开的。宽容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智慧。学生之为学生,就是因为他们还是孩子,有缺点,不懂事,甚至会犯错误。老师之为老师,就在于我们年长于学生,涵养胜于学生。宽容能使我们看到快乐的曙光,享受的过程,感悟人生的成长。只有宽容,才有真正的理解;只有理解,才有会心的沟通;只有沟通,才有真诚的信任。其实,无论这个世界多么不乐观,多么灰暗,其实一些也只是伪装的,其实人人心中都有爱,人人心中都明白感恩,人人都可体会别人对他们的仁慈与付出。真诚的爱在世上是稀有的,但也是人间最宝贵的。每个人心中都渴望接受爱。马修老师,一个怀才不遇的作曲家,一个在世间不被重视的穷老师。他所付出的心血没有白费,至少重燃起一些孩子们心中的希望,看到了自己的“春天”。一位老师可以让一个孩子得到对自己的肯定,对人生的期待,真的很伟大!但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是伟大的。每一位孩子都渴望着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能遇见一位好老师,能够遇上便是一种幸福。而做这种老师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像马修,虽然被校长开除了,他的做法在世俗的眼里是错误的,但那一双双从窗口伸出的小手,那一个个写满了孩子最真挚祝福的纸飞机已足以证明了他的伟大,让他感动,让他无悔于自己大胆的尝试!
再仔细想想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价值又再哪?何尝不学学马修也用自己尊重、宽容、爱心、真诚去感动孩子们,去接纳每个孩子,让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春天”,让他们在自己的蓝天中自由的翱翔,越飞越高!作为老师我也渴望自己也能象马修一样收到孩子们的纸飞机,写满了祝福与期盼的纸飞机!它或许才真正是我们每一位穷教师人生价值的真正体现吧!
禁毒电影阿四观后感篇5
今天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观看了一部禁毒宣传片。
毒品真的是一个十分恐怖的东西,一旦接触到它,那么将会立即堕入它无底的深渊陷阱之中去,不能自拔。它在暗地里不停地吞噬着人们的钱财,健康,血肉。一定要把这个可怕的恶魔给消灭掉,不然的话它就会危害到我们的身心健康,影响我们的未来。
如今,毒品的种类也在不断更新,毒贩们也是越来越狡猾。年青一代的人们以为这些东西都不是什么所谓的毒品,而是能放松生活的压力,带来愉悦的药品。看看片中的那些戒毒人群,甚至比我们年幼,他们本该在课堂中,家庭里,享受美好的生后。所以,现在毒品犯罪的人群当中,80后和90后也是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这是很危险的,也给人们的安全意识敲响了警钟。
毒品不仅在近代给我们带来危害,而且在我们先辈的那个时期,就已经十分的严重了。因为封建社会的统治,使得整个国家的落后,各个国家都能来欺负我们,却无法做出回击,只能默默的忍受。士兵们受骗而染上了毒瘾,长期以来丧失了战斗力,被敌军轻而易举的攻下了城池。
它在折磨着我们的家人朋友,看着他们如此的痛苦,但是却无法出手相救,毒品不但会拆散家庭,还会使得原本善良的人们走上犯罪的道路,无法洗清那份罪孽,是一个不归的道路。
所以还是那句话,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禁毒电影阿四观后感篇6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四年级同学,到梯形教室看了一场电影一一《纸飞机》使我从中体会到了,毒品对幸福家庭的毁灭有多大。
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原本善良美丽的妈妈,由于被人蒙骗吸上头痛药,其实就是毒品等她知道这一切时已经晚了,她的毒瘾一旦发作就全身无力,有时还拿着她的儿子亮亮出气,不久她就进了戒毒所,亮亮非常想念妈妈,于是折了许多的纸飞机,上面写着妈妈我想你,这一幕使我们很感动,同学们都哭得稀里哗啦,当然我也不例外。
终于在25天后,亮亮的妈妈平安回来了。在警察的帮助下成功的戒掉了毒品,可是毒品贩子后来又盯上了妈妈把她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恰好在放学的时候被亮亮发现了立即报了110,使这群毒贩被一网打尽,真是有惊无险。看到这些我又听见了同学们擦眼泪的声音,我也偷偷的哭了深深被亮亮的行为感动。亮亮从小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他既要照顾自己,也要照顾妈妈,但他还是很坚强很勇敢的面对生活,在这么破碎的家庭中还保护了妈妈,还使爸爸也回到了家庭里来,不得不说很值得我们学习。
看完这个影片,我也想对所有的爸爸妈妈呼吁,为了孩子请不要参与上毒品,因为到时候失去的不仅仅是个人,而且还是整个家。
禁毒电影阿四观后感篇7
前几天,我们五年级学生一起来到了禁毒馆,观看了禁毒短片,参观了毒品展览。
“他们的未来在哪里?”这是来自广东台山华侨中学高一的陈淑琴由衷发出的心声,据她描述,她们村有很多青少年都染上了毒瘾,每次回到村里就经常会碰到他们三五成群地在吸毒,看到他们那无神的双眼,骨瘦如柴的身体,她常常在想,我的愿望是考上大学,我的前途是光明的,无限的,可他们呢?他们的未来在哪里?是啊,难道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是靠这样一群“东亚病夫”去继承和发扬的吗?不,回答是肯定的。
早在1998年5月20日,江**爷爷就为禁毒事业提词“禁绝毒 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呼吁全社会都为禁毒出一份力。云南小伙子肖华本来有一份固定的工作,可为了宣传禁毒,他毅然从1999年离家至今,历经4年,过28省,1000多个市,行程3.83万公里,看到这里,我心里不禁油然而生起一股钦佩之情,上至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都在为禁毒事业奔波,那么作为祖国未来主人的我们,又该作些什么呢?我想我们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毒 品的危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决不与吸毒的人交友,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发现吸毒的人及时举报,积极锻炼,生活有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辜负祖国和父母的期望,成为一代有用的四有新人。
青少年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禁毒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从我们自己做起,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毒品这个恶魔!
禁毒电影阿四观后感篇8
一时的沉迷,带来一生的痛苦,切勿沾染毒品。
多少人因此葬送了自己原本宝贵的生命以及美满的家庭,难道这些“迷途羔羊”还不能醒悟吗?曾经的旧中国,我们早已背上了“东亚病夫”的包袱,难道我们还要重演那场走向深渊的悲剧吗?
吸毒者多数短命,一般不超过四十岁。毒品的泛滥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不仅使家庭破碎,还会给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带来巨大的.威胁。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吸毒的人数高达两亿,吸食毒品的交易额高达5000亿美元以上,毒品蔓延范围扩展到五大洲的两百个国家地区,而且全世界的吸毒者仍不断增加。毒品已成为困扰社会最大的隐患。“拒绝毒品”不止是一句口头的承诺,也是我们身为中国人应当承担的一份责任。
自1987年以后,各国在每年的6月26号都要集中展开大规模的禁毒活动。2007年11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禁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履行禁毒职责或者义务”
毒品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灾难。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如果再不遏制,将会严重泛滥,败坏社会风气。有一句话曾让我深深的感动“生命只有一次,同样的选择权也只有一次”。是啊,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要不回来了。这句话我送给那些吸毒者,以及“旁观者”。
禁毒已不是一个人的责任,也是全世界13亿人的责任。我们应当守望相助,我们的祖国应当走向安定繁荣,而不要因为“毒”而沉沦。为了自己,为了家庭,我们都携手共创明天!
禁毒电影阿四观后感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