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粮食个人心得体会6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体会往往是感悟的阐述,所以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出色的心得体会能给人带来更深刻的思考,下面是总结了小编为您分享的节约粮食个人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节约粮食个人心得体会6篇

节约粮食个人心得体会篇1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比喻粮食的来之不易,每一粒粮食我们都要爱惜,可人们却知而不做。

比如,我们中午吃饭,有的同学只吃鸡腿什么的,剩下的米饭,菜,全都到水房倒掉,他们自己认为不好吃,不要了,那非洲的孩子们能有馒头吃就高兴的不得了,那要把这饭给他们,他们不得高兴坏了,再说你倒掉的一粒米饭,一点菜,可都是农民伯伯很不容易,一点点种出来的呀!

你随手一倒,那农民伯伯的很多辛苦都白费了,要是换过来,别人随手一倒,你去辛辛苦苦地种,你愿意吗?那为什么你在倒的时候不去想想农民伯伯呢?粮食可是农民伯伯用汗水,用勤劳的双手种出来的,人们啊,节约一些粮食吧,就按小的来说,全国每人节约一粒米就等于节约了13亿粒米,吃惊吧,一粒米是很少,但你要坚持每天节约一粒,那你一年就节约了365粒米,那米就能再做成一碗米饭,去捐给一些贫苦的人,这样就可以帮助一个人维持一顿饭,如果这个人已饿到极点,已快无法坚持时,这碗饭就说不定可以延长她的生命,一碗饭的力量无限大,有时在你眼里是一碗即将被倒掉的饭,但在一个饥饿的人的眼里却是一碗维持生命的饭。

因此,我建议:重视抓好节约粮食。一是在建设节约型社会过程中,把宣传对粮食的节约放在首位。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及其他宣传教育手段,广泛宣传当前国际市场粮食紧缺的严峻形势、国家粮食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勤俭节约传统美德、节约粮食和食品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形成反对浪费粮食和食品强大声势。动员机关、部队、企业、学校、街道、社区、乡村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崇尚节俭、适度消费、文明生活的理念。营造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浓厚氛围,开展节粮食堂、节粮连队、节粮企业、节粮学校、节粮社区创建活动,把节约粮食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我国是实行计划生育的国家,对人口出生实行限制,也应该对过多饲养宠物限制,以减少对粮食的消耗。节约粮食的宣传教育要常抓不懈,深入人心。

二是从娃娃抓起,从年轻人做起。在大中小学中普遍开展节约课程或者教育。家庭对孩子的节粮教育要从一天三顿饭做起,让自觉珍惜粮食的习惯在餐桌上形成。所有的家长和所有的学校都应负起这个历史性的责任,切实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节约资源、节约粮食的意识,真正使这一代人从内心深处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和素质。

一碗饭的组成着永远是米,米的生产创造者永远是农民,珍惜一碗饭就是珍惜一碗米;珍惜一碗米永远是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珍惜每一粒粮食吧!

节约粮食个人心得体会篇2

新世纪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全年有望获得好收成,能够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但应看到,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在高起点上继续保持粮食发展的好势头,面临更多挑战。主要表现为“五个并存”。

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与资源硬约束趋紧并存。影响需求增长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人口增长,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每年新增人口仍在700万左右;另一个是消费升级,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000多万。由于人口数量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全国每年大体增加粮食需求200亿斤。同时,耕地、水资源约束持续加剧。我国人多地少水缺,人均耕地、淡水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和25%。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每年要减少耕地600万亩—700万亩,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态用水还要挤压农业用水空间。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还要适度退耕还林还草。需求增长、资源减少,将使粮食等农产品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与结构性紧缺并存。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粮食生产快速增长,而消费升级较慢,出现过短暂的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这种供求格局已经改变。从总量看,现在已经有缺口,未来缺口还会继续扩大。预计到20__年,粮食需求总量大约在1.4万亿斤左右,按照目前1.2万亿斤的产量基数和95%的基本自给率,要保持年度产需基本平衡,每年粮食至少要增产200亿斤。从结构看,现在一些品种缺口较大,未来缺口还会继续扩大。典型的是大豆缺口逐年加大,去年进口大豆超过6000万吨。有限的资源就摆在那儿,增加谷物种植就意味着减少其他作物种植,而需求又都在增加,这种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

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与比较效益下降并存。多年来,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出台“四补贴”、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政策,解决粮食效益低的问题,但成本上涨、效益下降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从生产成本看,我国农业日益显现“高成本”特征。这些年农资价格、土地租金、人工成本等生产要素都在上涨,特别是过去忽略不计的人工成本快速上涨,农忙时节有的地方一天100多元都请不到人,一些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很难承受。从种植收入看,比较效益偏低并呈下降趋势。多数地方,一亩粮食的纯收益只有二三百元,农民说,“辛辛苦苦种一亩田,不如外出打几天工”。这将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节约粮食个人心得体会篇3

在我上一年级的时候,我非常不注意节约粮食。我每天吃饭都剩下许多白花花的米饭在桌子上,在碗里。

过不了几天,我剩下的米饭居然差不多有一碗那么多。妈妈看见我这样浪费粮食,决定在星期天带我去田野里走一走,看一看,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到了星期天,我正要去拉车去田野时,妈妈说:“宝宝,车子坏了,我们只好走着去了。”一路上,猛烈的阳光像一团大火一样,让我感到非常的闷热,豆大的汗珠不断地从额头上渗出来。

田野一片绿色,就像是一块一块绿色的大毯子铺在那里。在这绿色的毯子上,有着许多人在忙碌地干着农活,有的在耙田,有的在挑秧苗,有的……你瞧,那边一个三十多岁的农民伯伯正在抛秧,他从一块奇特的板子上拿出翠绿色的秧苗,撒到田中,让它们自己成长。他每抛撒一把秧苗,手臂上的汗珠都随着秧苗飞洒向田中。此外,还有一个农民婆婆在除草,婆婆轻轻地弯下腰,用那洁净的双手去接触那肮脏的杂草和污泥,虽然杂草除去了,却脏了自己洁净的双手。火似的太阳照射在每个农民的后背上,汗珠湿透了他们每一个人的衣服,每个农民从田里走出来,都是一身污泥一身臭汗。

忽然,我看到了我六十岁的外婆也在地里干活,她弯下腰大概只有五六分钟又站起来伸伸腰,并不断地用手捶打着自己地腰。满头的汗珠都来不及擦,正一滴一滴地落在田里。这时。我不禁想起了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回到家后,我想了又想,觉得自己以前这样浪费粮食真是太不应该了,我下决心要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每一粒粮食。

节约粮食个人心得体会篇4

俗话说:勤能补拙,省能补贫;精打细算,油盐不断。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唱起雄壮的国歌时,我们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幸福。但同学们有没有想到,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已成为我国的第一大问题。所以,我们每个同学要拿出实际行动为党为国家分忧,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俗话说:勤能补拙,省能补贫;精打细算,油盐不断。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然而,当我们随手扔掉一块馒头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正在为一餐饭而辛苦奔波?还有许多人正因饥饿而在死亡的边缘上挣扎?以前我总是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浪费,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所以吃东西常常挑三拣四,吃不完就随手扔掉。可是自从我在电视里看到了很多非洲难民因饥饿瘦骨嶙峋、饥不择食,最终饿死在街头那惨不忍睹的情景时,我才突然觉得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地幸福:有爸爸妈妈的疼爱,有大房子住,上学放学都有汽车接送……正因为生活条件太好了,所以我才养成了不节约粮食的坏毛病。每次吃饭都会掉很多的饭粒,吃不完也觉得无所谓,爸爸妈妈批评我,我还找很多的理由来狡辩。想到这里,我感到非常惭愧,我真是太不应该了!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改掉这个缺点,节约每一粒粮食,再也不浪费了!

日省一把米,月节一斤粮。凡事贵在坚持,节约从点滴做起。

小伙伴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尽自己的一分力量,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乱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不浪费、不摆阔,若有剩余的要打包带回家。

联合国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就是要我们把节约变为自觉、成为习惯。

节约是美德,节约是责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节约身边的每一滴油、每一粒粮,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富有,我们的祖国才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节约粮食个人心得体会篇5

只有经历过后,才能牢记在心;只有不断反省,才能不断长大。——题记

我自从上了小学,就有了零花钱,也就开始“浪费资源”。有时在电视上看见了难区的人们,我只会捐点钱罢了,想:只怪他们的命不好,是上天不公,不关我的事。所以我还是挥之度外上天让我有条件,我又何必节约,简朴呢?

直到那一天,我懂得了节约——那次,我和我父母去了桃园摘桃子。我抬起头,桃树上红彤彤的桃子让我馋涎欲滴。我飞一般地拿起了篮子,冲进了那个大桃园,开始了“摘桃之旅”。

在我摘桃子的过程中,我想,反正我们摘下来的桃子要付钱的,一定要挑最好的,不能吃亏!于是只要摘到小的或者有点烂的桃子,就毫不犹豫地丢到地上——让我惊奇的是,那时的我竟让没有一丝的内疚。

突然,眼前出现了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他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眼,手上拿着一个绿色的布袋子,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只见他弯下腰捡起了一个个桃子。我奇怪地问:“你为什要把桃子捡起来呢?”“因为还能吃啊!哥哥,你不知道,我爹妈为了种这片林子花了很多心思!”这时我才知道他是果园的“小老板”。

他又嘟囔着:“一人扔一个,那得浪费多少个,坏了一点削削也能吃……”

这让我想起我刚才做得“见不得人的事”,脸“刷”的一下红了起来。小男孩拿起一个桃子,往身上擦了擦,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的脸更红了,“自私、浪费”等一系列的字眼浮现在我眼前……唉!我已经是中学生了,却把老师常提到的“勤俭节约”扔到了脑后。

收敛了自己的行动,我也懂得了“节约”,节约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正如一位哲人说的,“一个人节约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节约粮食个人心得体会篇6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有十余年,在农业对外全面放开的背景下,我们必须用全球视野、战略眼光来理解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一方面,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实施全球农业发展战略,是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缓解农业资源环境矛盾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中国有能力、也有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建设持续、稳定、安全的全球农产品供给网络,改善全球农业治理。中国正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这些都需要我们努力构建广泛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显然,食物不足发生率是衡量饮食能量缺乏的一项指标,但是它仍旧无法反映食物安全和贫困人口面临的窘状。联合国粮农组织一再强调粮食安全的四个维度:粮食可供量、粮食获取的经济和物质手段、粮食的利用以及一段时间的稳定性。其实,概括地说,粮食供给不足和缺乏购买力是部分国家粮食不安全的重要原因。正如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所言,饥荒并非因粮食总量不足引起的,而是由于分配不均导致的。对于完全依赖进口或粮食不能自给的国家,如果经济收入水平较高,那么其粮食只是一个供给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如果经济收入较低,其粮食安全则不仅供给问题,还有经济调查。__年以来,全球粮价飙升,伴随着囤积现象和粮食贸易禁运,大大剥夺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感,恶化了穷人的福利。所以,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可支配收入、扩大粮食自由贸易、稳定全球粮食价格对于他们至关重要。然而,作为迅速崛起的大国,中国应当在这个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从历史来看,中国一直都有自己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确立了“负责任大国”的身份,也较为全面地参与国际政治、经济、安全、军控、环保、人权等各分支体系,越来越多地与国际体系实现了融合与互动。在融入国际社会的同时,中国在国际体系内既享有应有的权利,也认真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正在构建新的经济和政治秩序,这也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物品,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受益。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毫无疑问,中国在人民币、军事等方面为全球提供的公共物品有限,但是当前在全球食物供给与治理方面,中国还有较大的努力空间,中国有意愿、也有能力去改善全球粮食不安全状况。

节约粮食个人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珍惜粮食作文500字6篇

粮食日教案最新6篇

粮食教育安全心得体会5篇

粮食日教案6篇

粮食科技周活动方案6篇

粮食周活动策划6篇

粮食日活动总结6篇

粮食日活动总结优秀6篇

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6篇

珍惜粮食的心得体会8篇

节约粮食个人心得体会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2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