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建国大业心得体会7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在各种情境下都能积累心得体会,从而更加从容应对未来的挑战,我们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积累了丰富的心得体会,不断提升能力,以下是总结了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观建国大业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观建国大业心得体会7篇

观建国大业心得体会篇1

在举国欢庆建国_周年之际,一部浩瀚雄伟的《建国大业》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学校的组织下,教师同仁共同观赏了这部历史巨作。

?建国大业》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10月前的中国历史:从蒋介石背信弃义当选总统,到国民党的节节败退,最终到共产党顺利执政;道出了人心向背定成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千古真理。历史战争片从来不缺,但从票房超过4亿的数字来看,剔出掉某些部门或者主观刻意或者客观被逼无奈的水分,还是比较成功的。向来歌功颂德的文字多了去了,我也不锦上添花,就从另外的角度写写我的感受。

毫无疑问,《建国大业》的演员阵容是十分豪华的,该片汇集了众多国内外演艺明星。基本上你能想的到的明星,齐齐上阵了。这当然是件好是,看的时候也比较有激情,特别是自己喜欢的明星的时候,我个人比较偏好孙红雷、张国立,金字招牌啊。

明星出了比较养眼之外,就是表现力充份,人物的刻画嘛,先不管符合不符合原人物形象,起码形象是鲜明的,唐国强是越演越像毛主席了,以前看看还有些生搬硬套,现在简直是浑然一体了,感慨之余不禁暗忖这位老兄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扮演,要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以这位炉火纯青的表演,平时没少下功夫,时间长了不会搞成人格分裂吧,呵呵,玩笑。

以前的历史片,画面都是严肃的,厚重的,基本上你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对演员来说,你长了张正义的脸就注定了你只能演共产党,而且都只能表现美德,个性完美的不似真人,长的稍微歪瓜裂嘴有点个性就逃不掉敌对势力、汉奸的帽子,长此以往,观众也审美疲劳了。现在呢,观众有需求导演就有改变,帅气的张涵予也是可以演特务的,潜伏里面身为国民党总跟共产党卧底的孙红雷对着干的李崖也有着“为这我们的下一代可以生活的更好”这样伟大目标的。

人无完人,并不是代表正义的共产党身上就没有一点缺点的,以前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太单一,现在已经向着丰满的形象迈进了,这就是进步呀,至少毛主席,周,朱老总这样的伟人,喝多了,也吐……这才是人嘛,顿时感觉领导人高高在上的形象亲切多了。

不管怎么说,现在的和平生活是无数先辈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没有他们的前赴后继的抗争,也没有现在的平静生活,看完后,我的最大感受是需要感恩,对一切,阳光、空气、赐予生命的父母、以及用生命换来和平的先辈……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祖国的未来还要靠新一代的努力,新时代的同学们瞄准新的方向,我们还将不断前进,取得新的成绩,相信历史的巨笔必将描绘出更加灿烂的辉煌!

观建国大业心得体会篇2

昨天晚上我在家里看了《建国大业》这片电影,里面大人物有很多,如毛主席、周恩来、蒋介石、一白崇禧……有好人也有坏人。

我开始听到这名字挺好听的,觉得应该是很好看,很精彩的。看了之后,跟我想象中的大不相同。

?建国大业》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抗战胜利后,对如何建国,如何处置深受战争创伤的百姓采取不同的政策,双方利益分歧巨大,导致了内战的全面爆发。共产堂人重视各种民主党派的力量,选择了民主建国,成立联合政府,并以分田地的方式关注了劳苦大众的利益。而已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人员却选择了无视共产堂人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存在,无视劳苦大众的利益,结果终究还是失败了。

其中有一位值得我们尊敬的人就是周总理,周总理是个令整个红作文吧军队伍都敬爱的一位领导,不,应该说是一位优秀的领导,他的和蔼可亲在队伍里是出了名的,他经常到最基层的红军部队里去做动员工作。但是,在建国大业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不一样,一位新的周总理。在得知韩玉祥将军,因为共立党的邀请被国民党的特务杀害后,他非常愤怒,把所有的关于这件事情的负责人都叫到了他的办公室里,恨恨的把他们给骂了一番,直到毛主席来了,他才控制住了自已的情绪。可这一件事丝亳都没有破坏,他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反而让我们更加清楚得认识了这位伟人,一个有责任又可蔼可亲的一位伟人。

看完了《建国大业》以后,我得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现在,我们如此安宁的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呀!这个新时代是老一辈的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观建国大业心得体会篇3

?建国大业》是于2009年上映的一部中国历史红色电影,是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献礼作品。本片由黄建新执行导演,由韩三平担任制片人,云集华语影坛百余位明星客串的影片。

影片讲述了从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及故事,详细讲述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过程以及事实。该片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筹备为主线,整个剧本构思结构集中在毛泽东与宋庆龄、李济深、张澜这三位后来当选为国家副主席的非中共人士的人物关系上。

电影片中人物情感丰富浓重,故事情节起伏,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民主党派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结下的深厚的革命情谊。根据本电影制作方的内部人士透露,建国大业在角度和选取题材上有所革新,不仅如此,在人物领袖的形象塑造上,也更加人性化、生活化,充分展示出人物领袖丰富的内心世界,把火热的领袖还原成一个个普普通通的百姓。

总结历史,备战未来,《建国大业》电影从新中国成立的前前后后相继铺展开来。电影中毛泽东主席与几位国家副主席的非中共人士的人物关系波澜起伏,生动地再现了革命岁月里深厚革命友谊。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主席应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之邀飞往重庆,与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举行和平谈判。最终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双方在重庆签订《双十协定》的文件,此次文件达成了避免内战、在政治协商的基础上组建多党派联合政府的良好共识。

但是,国民党蒋介石一直无法放弃一党专制的独裁迷思,一方面发动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内战,另一方面炮制召开首届国民大会的独角戏,并对民主党派大肆镇压和迫害,实际上并对撕毁了在重庆和中国共产党一起签订的《双十协定》。对此,中国共产党最终就放弃了和谈,制定了以革命战争来反对反革命战争的战略,开始走武装反击国民党的道路。许多爱国人士纷纷都赞同中国共产党的观点,坚决反对蒋介石一党独裁的行为。在国共内战的同时,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张澜、李济深等人也开始筹划如何建立一个民主的新中国。

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决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以及诸多事宜。

?建国大业》这部电影中,以革命先辈们为心中的信仰——中国共产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心中的梦想——实现共产主义奉献出了自己的革命热血。人民对革命的强烈愿望深深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从影片中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为新中国建设的道路上所付出的血肉与汗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与发展过程中主导地位的必要性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正确性。

?建国大业》要我们却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总结历史,备战未来,而不仅仅只是去呈现革命的历史过程。在当今时代,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也是越来越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可现代化的中国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机遇与挑战。

在当今社会,世界经济速度迅猛增长、科技迅猛发展,国际的政治、军事、经济局势正在不断变化和调整,正在快速崛起的中国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外交同时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但是,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中国外交又面临着很多问题与挑战。

迅猛发展的中国同样也面临着众多机遇: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正在逐步拓展,新型的国际关系也在逐渐形成;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成为全球性公共产品,使发展的带来的利益惠及更多国家;推进区域相互合作并构建良好周边安全环境;积极推进在全球治理领域获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加大对国内的服务发展和增强保护海外利益的力度。

总结历史,备战未来。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近代史,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这个阶段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最为落魄的阶段。列强入侵中华民族,使得整个中华民族饱受欺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迫签订,把中国拉向了无底的万丈深渊。不过,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虽然饱受欺凌,中国人民为了抵御外国列强的侵略,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进行了无数次不屈不挠的英勇抗争。

其中,不仅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这样激烈的农民起义和反洋教斗争,而且有洋务运动这样的“自强”“求富”运动,还有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这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民主革命。然而,由于这些轰轰烈烈的运动没有正确的思想理论作为指导,这些运动和斗争或者成效甚微,或者完全失败。毛泽东主席通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运动的具体实践、中国当时的国情相结合,改变了中国革命运动缺乏正确的思想理论作指导、缺乏坚强有力的革命领导核心的面貌,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学到了,不论是历史还是未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都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国之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将历史与现代相互结合起来,当今中国在美国的单边主义的逼迫下,我们更是深刻地意识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都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要条件,只有遵循这些理念,才能让中国更好的发展,我们不仅要坚持历史给予的经验教训,更是要通过历史深刻认识当今世界的现实。在中美贸易战中,中国更应提升自身能力,化危机为动力,实现自身净化升华。

不得不说,现在的中国正处在一个蜕变转型的过程中。经过了百年的思想净化,自身环境净化,中国也看到了繁荣富强的曙光。但是,在中国建设文明、和谐、繁荣、富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还面临着巨大的的危机和挑战。虽然如此,我依然坚定的相信,中国一定可以顶住巨大的压力,顺利完成转型,实现共产主义,走向文明和谐繁荣富强。

?建国大业》蕴含着满满的强烈爱国情感,不论是历史、当今还是未来,中国的崛起都需要源源不断的有志爱国人士来为之添加不竭的动力。《建国大业》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军事上不断进步和开放,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已经一起不计前嫌重新向一个共同的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幸运,或许时隔六十多年的国共合作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真正的现实。两岸人民都希望那一刻早日到来,到时候,中国现代历史上未完成的道路将会继续沿着人民向往的方向前进。

影片自始至终,都散发着一股让人振奋的感情,引领我们回到那段峥嵘岁月,体味建国的艰辛。影片很快就演完了,我们甚至没有时间去细细品味影片中的每一个情节,每一个人物,但却让我们记住了,我们的国家在经历过贫弱、被侵略和战乱,我们的人民受到过被欺辱、被压迫与被掠夺。现在,中国人民站终于起来了,这鲜血和汗水铸就的成果要我们这一代人去保护。

作为大学生,我们是国家未来伟大复兴的强大希望,我们身上承担着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富国强兵的责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的参与。

我们当代大学生应热爱祖国,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勇于奉献,把自己的崇高理想具体落实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来,始终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安定幸福为己任;应该身心素养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使自己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我们要在铭记历史中更要砥砺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强理想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我们要相信,14亿人民必定能完成几代中国人的愿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所以,我们当代大学生能做的就是学好自己的专业技能,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国家动态,为以后复兴中华民族做充分的准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观建国大业心得体会篇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

影片以抗战胜利至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校场口事件、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宋庆龄、张澜、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等民主爱国人士纷纷登场,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电影以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的飞机上拉开序幕。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中国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展开了白色恐怖下的血腥屠杀,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遭到杀害。此举遭到了以共产党为首的各党派的强烈反对。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一幕戏中,冯将军大白天手持白灯笼闯入蒋介石的府第,要求见蒋介石,被拒绝后。冯将军义愤填膺的说:“这个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见。”足以看出当时的时局是多么的恐怖,而冯将军也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李公朴、闻一多为代表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最让人难忘的镜头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革命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的消息,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于是,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观众的眼睛似乎也在这一刻湿润了,多么艰难的历程啊。

解放上海,解放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看到了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中国人民解放军。

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台湾那边,落寞的是蒋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现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六十周年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回忆那段历史,追忆那段历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由衷地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们幸福安康。

观建国大业心得体会篇5

今天晚上马老师组织的这场对《建国大业》学习,令我久久不能平息。

?建国大业》这部影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又如用写意的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x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影片的重点,是国共两党的实力如何从势均力敌、针锋相对,到最后共产党技高一筹,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让历史的天平终于倾向在共产党一边,中国的历史从此改变了前进的方向。

共产党得天下,一是得民心,二是得人才。从《建国大业》一片来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调始终灌注整部影片,当时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产党阵营,这也是政治协商制度诞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相比之下,另一阵营的国民党,派系纷争内耗,一党独揽,自挖墙脚,众亲叛离,诸如蒋经国、白崇禧等经世之才的一度无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看着电影,想着历史,心中无限感慨。遐想当年历史的种.种,心中激起了年轻人澎湃的涟漪,心在起伏,随着60国庆,我百感交集,伴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回想起60年前,中国说民主政治协商,60年后,中国说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这是60年抒写的新中国。

建国大业这部电影令我感触颇深,作为一个将要转正的预备党员,绝不应忘记老前辈们为我们创造了幸福的今天,并且还要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继往开来,为创造更美好的明天而全力以赴!

观建国大业心得体会篇6

很安静地把《建国大业》看完,但心里早已经心潮澎湃。

去年是建国60周年,还记得一大早便守在电视机前看完阅兵式,激动、感动、敬畏···看到这部电影时,久违的爱国热情也开始躁动起来。一直以来,战争系列影片层出不穷,不断拍打自己的灵魂。在这个安定的年代里,只有历史还记录着那段血的教训,叫我们不要忘记过去,不断浸透着越来越模糊的我们。可以想象,有那么多的革命志士会奋不顾身地投身到革命中去,为人民寻找未来,我们怎么能忘记?因为有这样的爱国精神感染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在《建国大业》里,几乎没有轰轰烈烈的厮杀场面,没有血飘在空气里的味道,更多的则是人物刻画,多的是敌人濒临失败的痛快。少不了毛泽东的硬朗和坚韧智慧的形象。艰苦的条件里,总有那么一束温暖的光辉洒进人门的心里。那便是拯救了国民的中国共产党,他带给了人们希望。

正义带来了胜利,人民挣扎已久的痛楚终于就要解脱。真理永远在正义这一边,在众多的人们领袖带领下的中国革命自然会走向胜利。《建国大业》是要我们更清楚地感受胜利的兴奋。对,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又胜利就有失败,我们不由地感受到来了损人民利益而窝里斗的反动派失败的凄楚,才叫痛快淋漓。

片中有许多细腻的东西被挖掘出来,其中有蒋介石与蒋经国俩父子之间的细节,许多次地特写了深墙大院的空寂,这里边预示着冠冕堂皇的表皮在慢慢被剥开,民心向背,高高的墙院总会被势不可挡的人民所摧毁,剩下的只是落寞。

观建国大业心得体会篇7

?建国大业》是一部以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系列事件为背景的电影。看罢后心潮涌动,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些为新中国成立奉献自己生命的先烈们,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幸福与安宁。

我们的先辈们们历经了千辛万苦,在“三大战役”中取得压倒性胜利,无数人也在这残酷的战争中献出宝贵的生命。胜利的前夜,铁骨铮铮的汉子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他们相拥而泣,这一情景深深地触动了我。

在李公朴牺牲后闻一多先生说:“他赔上一个生命,我们讨回一个代价,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共产党时刻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奋斗目标,始终是在为人民着想。正是共产党这种为民的精神以及强烈的民族正义感和职责感,才有我们团结奋进和坚韧不拔的解放军,才会打倒反动派,建立起新中国,让人民当家做主人。

而作为新中国的建设者,我们中铁人始终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要使命,我们在发展中茁壮成长,在圆中国梦的路上砥砺前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我们心中不变的誓言。走南闯北、跋山涉水也不曾畏惧退缩,只因我们担负着一份责任、一个梦想。

作为贵南高铁的建设者,打好每一个墩,造好每一座桥梁就是我们每个人重要的使命。尽管工作和生活艰苦,但我将会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力量,做好每一项工作。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曾动摇过,但想起那些革命先烈们的舍我其谁的精神,就应该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了。如果某天我乘坐的列车从这里疾驰而过,我想我一定会喜极而泣,因为曾经有一群可爱的人在这里携手奋进,共创辉煌,修筑了这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

观建国大业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建国74周年活动方案5篇

建国74周年活动方案参考5篇

建国70周年活动方案6篇

庆祝建国周年活动方案通用6篇

建国74周年活动总结6篇

建国65周年活动方案精选6篇

为庆祝建国73周年活动方案8篇

观荷花作文模板7篇

观球赛活动总结范文7篇

观决胜时刻心得体会8篇

观建国大业心得体会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2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