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一种书面文体,写事迹一般是宣传典型和评选先进需要用到的,以下是总结了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资助工作事迹材料6篇,供大家参考。
资助工作事迹材料篇1
在学校里,郭宗娟负责国家助学金、宏志奖学金、校内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和叔苹奖学金的管理工作。工作中,她不仅重视对学生的物质帮助,更关注受助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她曾参与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座谈30多次,向学生普及“自我心理状态评估”“积极情绪培养”“心理健康资源推荐”等心理健康知识,并设置“心灵港湾”,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她还参与组织了四届“感动八十”年度人物评选和颁奖活动。
郭宗娟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组建爱心社团、组织学生毕业捐赠、参加学校开放日志愿工作、到学校食堂担任志愿者、到养老院探望老人等活动,让学生在行动中回馈社会。六年来,郭宗娟负责资助的学生达160余人次,学生高考一本率达到100%。她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学生的尊重,家长的认可。
资助工作事迹材料篇2
担任学校资助工作总负责人5年来,张淑敏协调四校区资助老师在工作程序规范、档案完整、账目清晰等方面,获得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工作中,她为了让同事少走弯路不出现错误,总是把问题排除在实施之前。同时,完成《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奖助资金实施方案》,该《方案》是对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免学费项目的一种有益补充,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为国家政策的实施者,张淑敏深知这项惠民政策关系到学生学业的完成和学生家庭的利益,因此她认为学生资助工作不只是把钱发下去,还要做到对受助学生给予一定的关注,把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在资助过程中,张淑敏通过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服务意识、人文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资助工作事迹材料篇3
张亮同志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学生资助工作,负责学校的学生资助工作十余年。工作中他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面对这项工作,在学生资助工作中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使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被宝鸡市教育局评为“宝鸡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
2016年教育扶贫在教育系统掀起了高潮,他又开始投入到教育扶贫工作中。为了做好此项工作,他不敢有丝毫放松,认真学习每次下发的文件内容,每一次的会议他都认真记录领会精神,并积极与脱贫攻坚办公室的领导和其他教师一起学习、沟通,对大家访教师的问题及时反馈和解决,互相学习,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一、立足本职,热爱扶贫工作
张亮同志热爱脱贫攻坚工作,熟悉教育扶贫相关政策业务,他坚持立足本职工作岗位,认真落实各项学生资助制度,坚持原则,廉洁自律,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努力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服务。
在扶贫工作中,进行资料收集汇总、核查相关扶贫数据、将大家访中教师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参加完上级会议后向大家访教师传达会议精神及要求,这些都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经常遇见的事情。为了使大家访教师能够快速了解相关扶贫政策和工作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他时刻保持电话畅通,方便能够及时沟通和解决。他用自己的勤奋、热情、爱心影响着学生和身边的人,是教育脱贫路上的排头兵。
张亮同志在扶贫工作中始终怀着对学生和家长经济困难的同情之心,怀着对自己本职工作的诚挚热爱之心,处处体现出对工作的热心、爱心和耐心,不仅感动了学生和家长,也让同事们深受鼓励。在近三年的教育扶贫过程中,他为学校教师培训扶贫资助政策十余次,组织学生学习资助政策及办理资助中应注意事项等八十多次,个别对学生讲解近千次。他先后组织各班级通过板报、公示栏、标语、师生会、家长会、“扶贫手册”、“结对帮扶”入户宣讲等形式,广泛宣传教育脱贫资助等各项政策,使教育扶贫政策知晓率明显提高。每年在办理学生资助时,他总是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加班加点,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和节假日。热情接待、倾听学生和家长的咨询,耐心地向他们宣传解释相关政策和程序。尤其是一些家长,有的上了年纪、有的身患重病,他更是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帮忙填写表格、复印材料。
二、履职尽责,落实扶贫政策
在扶贫工作中,张亮同志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精心组织各项学生资助活动,精准识别资助对象,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各项资助工作任务。他经常加班加点将上级下发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对象,通过“陕西省教育精准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比对,认真审核、复查、补录、确认,达到了建档立卡家庭学生资助对象精准化。他坚持严格按照规定的发放方式,将资助金足额落实到人,并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内如实填报资助资金发放情况。
在扶贫工作中,他始终以“公平公正”的工作态度,积极为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尽可能多的使贫困学生享受到国家的资助政策。对不符合国家资助政策要求的学生,他坚持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尽可能的通过其它途径资助,有效解决贫困生上学难问题。
三、扶智扶志,注重扶贫育人
张亮同志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坚持资助与育人并重,始终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坚持在各班组织开展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在助学贷款办理过程中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和金融常识教育。通过全方位的教育,发挥资助育人作用,培养学生感恩社会、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意识和行为。
资助工作事迹材料篇4
自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后,左丽君做到了“三个亲自”即“亲自抓”“亲自审”“亲自做”,全面落实资助政策。
“亲自抓”。左园长带头解读资助管理办法,并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财务人员及后勤主管等相关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资助领导小组会议决策制、贫困儿童建档制、资助结果公示制等制度,确保有限的经费真正用到贫困儿童身上。
“亲自审”。左园长亲自参与审核贫困儿童的相关材料和证明,保障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
“亲自做”。左园长通过召开家长会,详细为家长解读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政策,解除家长顾虑,取得了家长的信任与理解。
资助工作事迹材料篇5
梁雪霜,北京四中顺义分校教师,先后荣获北京四中顺义分校“三八红旗手”和年度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学生资助工作的特点也许很难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但能把一件“小事”坚持多年干好,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梁雪霜做到了。
每学期初,当上级下达相关文件和政策后,她总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起草和印制宣传资料发送到学生和家长手中,广泛宣传学生资助的有关政策、条件、办理程序,使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在日常工作中,梁雪霜及时了解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班主任及时沟通,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积极为他们的成才创造条件。同时,认真梳理、掌握困难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为资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资助工作说到底,就是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做爱心的工作。”梁雪霜说,这些年来,她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换取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她希望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有更好的未来。
资助工作事迹材料篇6
2014年,张冬梅开始接触学生资助工作至今,她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面对这项工作,赢得了领导、同事、学生与家长的好评。在张冬梅所在的学校,每学年受资助的学生有110余人,她一直严格执行学生资助文件精神,把专项资金发放到每一位学生身上。为了确保资助金及时准确地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她联系银行后为受资助的学生每人办理一张银行卡,让受到资助的家庭感受到关怀与温暖。
在从事学生资助工作的同时,张冬梅还担任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她充分认识到,面对特殊儿童群体,创造条件帮助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更要注重思想教育工作。平时工作中她经常与各班主任沟通,了解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与家长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资助工作事迹材料6篇相关文章:
★ 两优事迹材料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