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成功的事迹材料可以凸显弘扬正气,评选先进的用途,我们在撰写事迹材料的时候需要注意内容具体,以下是总结了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家庭医生事迹材料5篇,供大家参考。
家庭医生事迹材料篇1
自参加工作以来,金少华一直从事护理及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以满腔的热诚投身她喜爱的护理事业,获得了患者和同事的好评。作为一名社区护士,金少华坚守基层,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履行着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
在护理日常工作中,她刻苦钻研业务。作为签约团队成员,她一心扑在工作上,为了提高业务素质,她虚心求教,工作之余还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专业水平。金少华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赢得了领导、同事和病人的尊重信任。上一年度她配合签约医生完成了400多名病人的签约管理,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为职业准则,把关爱、奉献、同情、仁爱送给患者,以热情细致的工作取得患者的信任。
作为公共卫生科负责人,金少华还兼管辖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在她的签约对象里有一位虞姓大叔,性格固执,总认为自己身体很好,用不着体检。为了动员虞大叔体检,金少华反复跟他沟通,还通过他家属做思想工作。磨破了嘴皮,虞大叔终于同意体检,经b超检查提示肝内占位,金少华马上建议其到市级医院再做检查,最终被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因早发现、早治疗,虞大叔术后恢复很好,自此,老人就把“感谢”挂在了嘴边,此后也养成了每年体检的好习惯。
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刚刚开展时,居民对此并不了解,难免有抵触情绪。针对辖区签约困难问题,金少华协助签约团队多渠道对签约服务进行适度而准确的宣传,加强居民对签约服务的正确认识;组织并开展多场次集中式居民签约活动,“两慢病”签约率达90%以上,各重点人群签约率都超标。为了方便患者,金少华经常加班加点对全辖区签约情况进行摸底、纠偏、审核等。医务人员满腔热情地付出,也赢得了居民的信任与支持,上望街道签约人数大增。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0年农历正月初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检分诊缺人手,金少华毫不犹豫地说“我来”。那天,她坐在预检分诊室,一位自称从武汉回来的居民要测体温。一听“武汉”二字,金少华当场一惊,但她很快平静下来,严格按防控流程为该居民测量了体温,所幸并无异常。
随后,上望辖区出现了确认病例,遵照上级命令与医院分工,金少华协调公卫成员,协助社区工作者,挨家挨户摸排、宣传引导、测量体温等,在疫情防控这场无硝烟的战斗中充当宣传员、战斗员。为更好地投入防疫工作,金少华把年幼的孩子托付在家里,疫情期间基本住在单位,全身心投入抗疫工作,是上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线时间”最长的医务人员之一。
家庭医生事迹材料篇2
团队长孙磊身兼两个团队的重任,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更是签约工作的难点,病人的不配合,家属的难为情,都使签约工作充满了挑战,但是孙磊队长通过自己的业务能力与良好沟通能力,慢慢的把工作开展起来,目前已有三十余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签下了家庭医生签约。一提起该团队,群众总是笑眯眯的说:“家庭医生们都对我们很好,有啥毛病,总是很耐心的解释,遇到他们这样的医生,心情也会好起来,病也好了一大半了,我们都愿把自己的健康托付于他们”。
肩负使命,无怨无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对服务群众身心健康的事一直铭记于心,不会给患者开大处方和贵重药品,能服药的,就决不打针,采取肌肉注射能解决问题的,就决不输液。他们常说:“做医生的如果单纯去追求经济效益,良心上会过不去,医生是神圣的职业,是患者健康的守护者。”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服务团队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基层农村卫生健康事业,经历了患者生老病死、生死离别的酸甜苦辣,赢得了群众的肯定,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爱戴,无论未来的道路多么曲折和艰辛,为了辖区人民群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都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肩负使命,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做好基层普通群众健康的守护神。
家庭医生事迹材料篇3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工作20多年来,林双龙一直坚守在基层医疗卫生岗位上,默默倾注全身精力和心血,为守护全村村民的健康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凭着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积极为病人解除病痛,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赖和赞誉。多年来,他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热情接待每一个病人,积极履行乡村医生的职责,耐心听取病人的病情陈述,认真分析他们的病情做到准确诊断,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与支持。不管严寒酷暑,林双龙随叫随到,无怨无悔,坚持把医疗服务奉献给全村的每一个村民,把爱心传递给每一位患者。
“对村民来说,乡村医生太重要!”这是林双龙从业以来最大的感受。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他就立志为乡村卫生室争光添彩,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努力成为一名更优秀的乡村医生。
自从2016年国家推出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开始,林双龙积极响应上级布置的任务,开展自己责任村的低收入人群、残疾人群的签约服务,对签约人群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宣传防病知识和卫生政策,为他们提供主动、连续、综合、个性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做到没病早防,有病早治,保障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2019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村民潘大爷突然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林双龙接到其家人的求救电话后,立即扔下手头上的工作,背起药箱飞速跑到潘大爷家中。检查后,林双龙初步诊断潘大爷可能是因冠心病引发的心梗。在林双龙的建议下,家人立即将老人送到市级医院急救。由于林双龙的积极诊断,建议病人家属及时转诊治疗,为潘大爷争取到了黄金抢救时间,经过治疗,潘大爷顺利恢复健康。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作为一名基层的医生,林双龙亳不退缩,主动请缨上前线。在村卡口,他为所有经过卡点的人员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并指导他们戴好口罩及宣传病毒防控隔离知识,询问来往车辆情况,做好人员登记,严防疫情扩散。村口执勤持续了多长时间,林双龙就坚持了多长时间。
作为一名家庭签约医生,为打赢疫情防控战,林双龙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无私奉献、坚守一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守护着基层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家庭医生事迹材料篇4
曲爽,32岁,宁安市中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丈夫王曾鹏,宁安市中医院肺病重症科主治医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曲爽家庭勇毅前行,用实际行动书写医者仁心。
疫情发生之时,身为护理部副主任、临床经验丰富的曲爽第一时间请战,成为黑龙江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孝感医疗队队员。进驻湖北孝感应城中医院后,曲爽由轻症区调岗到至重症区,每个班平均工作6小时,四班倒,最长7个小时没有喝水……夫妻俩原本商量着一起援鄂,但因没有名额,丈夫只能积极支持妻子,尽全力做好后方工作,全心全意守护百姓和家人健康。曲爽在战“疫”一线,儿子用稚嫩的画笔表达对妈妈的想念,这个“不称职”的妈妈更是他的骄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曲爽圆满完成援鄂任务后,刚刚结束休整又再次援助绥芬河,有了家人们的支持理解,再度驰援的曲爽更加坚定、更加从容。
家庭医生事迹材料篇5
签约团队由队长辛晓和队员唐永超,王彦玲,刘振,宫江红组成。
闹沟头卫生所的王彦玲,她有着多年基层乡医工作经验。对每个村,每一户都了如指掌,她手机24小时开机为村民服务,经常到村里为村民免费检测血糖、量血压,甚至利用自己休息时间上门为慢性病患者做随访服务。忙碌的身影穿梭于卫生所、村民家中。她领着团队进村,进家为签约的每一个人发放家庭医生签约明白纸,一字一句逐一讲解,耐心听诊,告知签约的重要性及高血压、糖尿病的饮食注意事项。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让老人真切的感受到家庭医生的重要性。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大家的健康服务。要服务好辖区百姓,就需要比其他专业的医生拥有更多的博爱之心,去关心和爱护自己辖区的居民。有一天中午12点多,于家岚村的李某打电话说自己头疼的厉害,王彦玲饭都没顾上吃,快速赶到他家,为其测血压190/110mmhg,王彦玲大夫为其进行了诊断,交代了注意事项,告知他按时服药,定期测血压。一件件小事,无不展示出家庭医生就是守护辖区居民健康的“贴心人”,真真正正做到了为辖区居民服务。
家庭医生事迹材料5篇相关文章:
★ 高中事迹材料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