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引以为傲,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学会了如何应对不同的挑战和困难,下面是总结了小编为您分享的放松功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放松功心得体会篇1
为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增强机关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励党员坚定爱党、信党、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根据区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协调小组统一部署,5月27日上午,区行政服务中心党工委组织开展了“坚定理想信念、重温入党誓词”主题活动和《咬定青山不放松――论理想信念的的八个关键词》专题学习会。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在服务大楼二楼党员活动室,区行政服务中心全体党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掷地有声的铮铮誓言,让思想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升华,体现了机关全体党员干部的坚定信念和价值追求。
随后,全体党员干部集中观看了《咬定青山不放松――论理想信念的八个关键词》学习专题片,并开展了专题讨论。专题片以8个关键词,深刻阐释了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的独特文风、坚定信念和精神力量。机关全体党员干部看得认真,学得深入,深受激励和鼓舞。
中心党工委副书记、主任王小民同志在最后总结讲话中指出,“坚定理想信念、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和《咬定青山不放松――论理想信念的八个关键词》学习专题片,是区委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部署和先行举措,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和深入学习;并对区行政服务中心继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作了部署。
放松功心得体会篇2
专题片《咬定青山不放松》以“精神上的钙”“信仰的味道”“温水煮青蛙”“金刚不坏之身”“营养剂”“三种境界”“革命理想高于天”“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等8个关键词,深刻阐释了系列重要讲话蕴涵的独特文风、坚定信仰和精神力量。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回顾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生动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日前,党中央开展“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是落实党章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要求、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部署。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到三严三实,通过思想整改教育活动,真正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抓在日常、严在经常。
当前,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对共产主义缺乏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精神空虚,推崇西方价值观念,热衷于组织、参加封建迷信活动等;通过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精神不振的问题、道德行为不端的问题。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抓好不严不实突出问题整改,推动党的作风不断好转。
中国共产党有8400多万的党员,做为世界第一大政党,在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的基础上,肩负着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共产党员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团结统一,要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带领广大人民谋福、创业、干事,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求共产党员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按照党章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履行好党员的义务,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放松功心得体会篇3
抓落实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工作方法,是党员干部开展工作、实现目标的基本功。持之以恒抓落实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崇尚实干、狠抓落实”“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提出许多重要思想观点,为我们抓落实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抓落实要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抓落实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心系“国之大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丝不苟、一心一意、一往无前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落地,真正让关乎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落下去,让惠及百姓的各项工作实起来。抓落实要“瞄准靶心”“聚焦重点”,目标确定了,任务明确了,就要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发扬“钉钉子”精神,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结合起来,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抓落实要涵养“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落实,是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抓落实首先要回答“为谁”抓落实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员干部抓落实应该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破除私心和部门利益,防止和纠正各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做到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按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把抓落实的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而不是树立自身形象、为自己升迁铺路;把抓落实的落脚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而不是追求表面政绩,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把抓落实的重点放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而不是盲目攀比、竭泽而渔。
抓落实要培育“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能力”。揽瓷器活,须有金刚钻。要抓好落实,必须善于学习,提升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熟悉各方面工作,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吃透中央大政方针和各项政策,要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高“八种本领”“七种能力”,提高抓落实的时效性、针对性,实现效能最大化,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抓落实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要善于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要善于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练就“火眼金睛”,了解真实情况,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千方百计解民忧,用情用心暖民心,以群众满意度来衡量抓落实的成效。对在抓落实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要注重挖掘提炼,在一定范围内总结推广,对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上级党组织。
抓落实要增强“为官避事平生耻”的“火力”。抓落实的过程,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要把落实工作真正抓好、抓出成效,就要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要有“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浩然正气和“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无畏担当,面对矛盾不绕道,面对问题不回避,敢于动真碰硬、敢于得罪人。对消极怠工者敢于“说不”,对庸政懒政者敢于“亮剑”,对违法乱纪者敢于“问责”。抓落实要敢于奔着问题去,迎着问题改,既要敢于解决当前问题,也要勇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主动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去,到困难较多的一线去,到难点聚焦的地方去,开动脑筋,攻坚克难,千方百计求得矛盾化解、问题解决。同时,要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让那些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部有位子,让那些只尚空谈、不干实事的干部没市场,努力营造崇尚实干、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作者刘云博 系湖南省永州市委办干部)
放松功心得体会篇4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并正在形成的三大精神:一是以生命至上为核心的仁爱精神,二是以多元社会、文化并存为核心的宽容精神,三是以社会参与和承担为核心的责任意识。
这些精神都是建立在巍峨“青山”——以“爱国主义”与“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打破束缚思想的精神枷锁、尊重人民群众的幸福追求、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激情、重振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都是推动爱国主义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传统美德,勤学好思、居安思危的古老智慧,加上大胆尝试、勇敢闯关的现代意识,是推动改革创新的宝贵精神品质。
咬定爱国主义,开启中华民族期盼已久的人民富强的梦想——中国梦,引领国人启航。让中国人民有梦想可搏,有机会可拼;让中国人民能够尽自己之所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的事物,追求属于自己的远大的理想。
咬定改革创新,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促成中国经济新局面,让中国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共享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王岐山书记毅然咬定改革,坚决反腐,“该受惩罚的,不管是谁,一律受惩罚”,避免了“反,亡党;不反,亡国”(影视:建国大业)的悲剧,让中国人民看到了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希望,坚定了民族自信心,为祖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们能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原则,保证现代个体人格不受污染,真正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
反之,如果不能咬定“青山”,就会如法国中华励志网所说“放弃信念,无异死亡”,落得个亡身的下场。
唐玄宗,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究其原因就是没能咬定“青山”,将奋斗坚持到底;宋神宗,从尝试变法到变法失败,究其原因就是没能咬定“青山”,将改革进行到底;徐才厚,从军委副主席到阶下囚,究其原因就是没能咬定“青山”,保持爱国之心的纯洁。
正所谓“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人生何不是如此?必须要咬定“青山”,才有可能前进、成功,甚至辉煌。假若每一个人都不能咬定“青山”,不仅是个体素质和人格,将成为一句空谈,甚至国家的前进和发展都将是一场虚幻的濒临破碎的梦,让成千上万革命家的成就毁于一旦!
植根悬崖的迎客松,如果不咬定青山,不竭尽全力抵抗东西南北风的侵袭,谋求生存,那么黄山四绝之奇松,将不复存在;我们中学生,如果不咬定“青山”,没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没有自己的奋斗和努力,那我们就必然“泯然众人矣”;国家的发展,如果不咬定“青山”,没有爱国信念和国家意识,没有改革思想和创新思维,那“国恒亡”也不再是只言片语的警告,而将是必然的结果!
因此,不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国家的发展中,我们都要奋发进取,不可以松劲懈怠,不可以忘记出发的目的,时刻提醒自己:咬定青山不放松
放松功心得体会篇5
?咬定青山不放松——论理想信念的八个关键词》专题片深刻阐释了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的独特文风、坚定信仰和精神力量,让大家深受教育。
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区教育党委各基层党支部共召开专题培训会38次,党员大会26次,支委会31次。区教育党委坚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传承红色基因、基层组织建设、学校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等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学习方式,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原原本本读与深入讨论、举办知识竞赛与党员手抄党章等形式,抓好“学”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牢记入党誓词,为打好“六大攻坚战”、奋力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反复强调,全党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理想信念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精神之钙,常补钙、补足钙,把高于天的革命理想信念融入到每个党员的血液里,才能凝练成坚定不移的干事创业动力。同时,深入践行“三严三实”,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有一分部署,就要确保九分落实。
仔细研读系列讲话精神,不难发现要求我们始终把理想的高度和务实的深度牢牢结合,决不能理想空洞无物,工作漫无目的方向,这都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所要得不得。的论述,深刻阐明了关于认识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落实关于理想和务实的讲话精神,归根结底就要干好两件事:一要学,二要做。学,就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论,尤其要深入学习系列讲话精神,把握实质内涵,构建自我理论认知框架,为理想信念建立支撑骨架,从思想深处明确理想信念的理论依据。做,就要实干、干实,在全面深化改革之际,敢于迎难而上,敢啃硬骨头,敢于担当,勇于担当,不做“南郭先生”。坚持知行合一,始终把理想信念与改革发展相结合,事业催人奋进,理想指引前路。
放松功心得体会篇6
专题片《咬定青山不放松》观看后,全局党员认真开展讨论交流。党员们纷纷表示,通过集中学习,全面回顾了党的历史,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增强了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动力,更加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我们要深入掌握关于理想信念论述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善思笃行,履行好自己的职能职责,在工作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同时简单的阐述下自己的看法。
一、坚定一种信仰
信仰关乎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信仰是超越现实,对未来美好远景和远大目标的自觉追求,是努力实现更高价值的自我意识。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有一句名言:“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一直让我心醉神迷,一是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二是心中的道德律。”头顶上的星空是指人的信仰,道德律是指内心的秩序,一个人如果拥有了这两样东西,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一个力量无穷的人。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九十多年的光辉历程,之所以有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其秘诀就是靠无数共产党员坚定信仰和道德实践取得的,二者缺一不可,互为促进。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点,但对信仰的追求却一脉相承。共产党人的信仰,不同于一般的信仰,我们信仰的马克思主义,有着超越平凡的力量。共产党人是有追求的,面对制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展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愿景,更加需要每个党员、干部以坚定的理想信仰支撑良好的官德,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国梦和绿水青山梦就是林业人的信仰,是每个务林人的奋斗目标。以来,超60次谈生态,他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绿色革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实现了发展理念的新提升。我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和谐,就是要“两座山”。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中,林业在维护国土安全和统筹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中占有基础地位,2013年4月2日,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林业要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这不仅明确了林业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重要地位,也赋予了林业部门重大的历史使命。
中国梦呼唤了新时期的民族信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可以有10个样本,可以有n多个样本,不仅仅是将名字镌刻在历史史册的人可以成为样本,我们每个有信仰的人只要坚守,“忍将心血埋深土,为待他年人问津。甘为苍生受苦难,五十年后识斯人”的精神,我们都可以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样本。
二、坚守两条红线
严守纪律红线、坚守政治底线。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严守纪律红线,坚决贯彻落实“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要求。同志旗帜鲜明、不容置疑地指出,对踩“红线”“闯雷区”零容忍,而且要求这个观念一定要非常明确、非常强烈、非常坚定。这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检验。
对“红线”,要有敬畏之心、戒惧之心,绝不能踩踏。要把严守党的政治纪律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坚定信念,自觉遵守,夯实责任,以上率下,不断自我革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要勤于学慎于言笃于行,作为党员干部,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必须以政治纪律为准绳,真正做到在党为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不能在精神上的‘缺钙’,患‘软骨病’,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掌控好,必须经受“四大考验”、防止“四种危险”,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始终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严守政治纪律不是一句空话,不能只表态、不落实。明确行为准则,坚持防微杜渐,始终修身严行,管住小事、守住小节、谨防小错,始终把严守政治纪律作为底线和准则。严守政治纪律最关键的是要夯实责任,要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党员,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把讲规矩、讲纪律、讲认真作为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新常态,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在于守住底线。只要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最根本的是要坚定信念,做到信党章、信中央、信组织,坚决做到“四个服从”,强化政治担当,对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党员干部头脑要清醒、心中有定力,必须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自觉遵守党章和党内各项规章制度,自觉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心中有杆秤,明白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使纪律真正成为廉洁从政的刚性约束。
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就是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宁可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要见微知著、未雨绸缪,增强前瞻意识,把工作预案准备得更充分、更周详,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
三、坚持三种精神
坚持钉子精神、学习精神、担当精神。在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用了“钉钉子”这一比喻,强调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他说,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把每一棵钉子订牢、订直、订实,不说空洞的口号,做些踏踏实实的工作,不做表面文章,多做基础工作,不搞政绩,多为民生谋事,坚持不懈,一项接着一项,一茬接着一茬,不断钉下去。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学以致用,应用的过程促进学习深化,也检验学习成效。党校的脱产培训,学习系列重要讲话,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把学习成效体现到促进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改造上,使思想真正有所提高,使工作切实得到改进和加强,既能学到理论、掌握新知、认识真理、探索规律,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还能加强党性锻炼,提高自身修养,改造主观世界。习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同过去相比,我们今天学习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这是由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决定的。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多一点学习、多一点思考,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少一点形式主义的东西,这也是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内容。要勤于学、敏于学,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正确判断形势,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还要认真学习各方面知识,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
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这是检验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习总书记在接受外国记者专访时,他深情地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语意重大而深远。担当,意即接受并负起责任。作为党员干部来说,担当就要真正接受和担负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用担当的责任精神在实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具有担当精神和敢于担当,不仅是共产党人的立身基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更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价值取向。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为民奉献,倾心竭力,善作善成,不推诿,不回避,不怕麻烦,真抓实干,言必信、行必果,我们就能形成一种巨大的担当力量,才能对得起党员这个称号,不会贻误党的事业,才能成为一个有历史担当的人。
党的以来,在不同场合发表了大大小小百余次重要讲话,的讲话平实、深入浅出,触及心灵,振聋发聩,充满吸引力、感染力、感召力,充满了语言魅力,看得进、学得懂、记得住、传得开,能入耳入脑入心入神:“打铁还需自身硬”、“温水煮青蛙”,“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 ‘钙’”,“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这些话语都说到老百姓的心坎上。的系列讲话,认识清醒,见解深刻,既没有丢老话,同时又讲出了新话,体现了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体现了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我们要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做到知行合一,要把学习系列重要讲话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持之以恒,常学常新,把对讲话精神的学习不断引向深入。
放松功心得体会篇7
为使广大党员及时观看《咬定青山不放松——论理想信念的八个关键词》学习专题片,已将学习专题片上传大江网、江西手机报等省内网络媒体和全省远程教育平台,并将印制成光盘发放到基层党委。
学以立德,提升思想境界,增强党性修养上个世纪末,企业改制成为一种潮流,很多人都劝我把韩建集团转制为民营企业。这样的话,我也能成千万、亿万富翁了。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在反复深入学习党章之后认为,作为一名基层党委书记,任何时候也不能忘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韩村河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既要为有能力挣钱的农户着想,更要带上没能力致富的村民过上好日子。韩建集团什么都可以改革,唯独集体经济性质这一条,永远也不能改。后来,我们实行了适应韩建集团集体经济性质、不进行股份量化的股份制改革,坚决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从而保证了韩村河父老乡亲们的根本利益,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戴。
学以增智,提高专业素质、管理水平韩建集团发展30多年来,吃过无人才、素质低的苦头,也品尝了有高素质人才的甜头。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的韩村河建筑队刚进入北京市场,虽然当时建筑队的成员都是泥瓦匠出身,但由于最初只是承揽一些砌护坡、垒大墙的活儿,接触面比较窄。有一次,我们好不容易承接了一个机关部委的活儿,要求用干黏土。可是由于没有经验,技术不过关,甲方对我们十分不满,还讥讽我们是“抹花秸垛”的泥腿子。这次虽然受了打击,但是对我触动很大。我当时就决定,一定要提升队伍的整体水平,以过硬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在强手如林的北京建筑市场站稳脚跟。
我们坚持把应用知识的实践效果作为检验人才的唯一尺度,大力加强学习型企业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加强职工和村民的学习,请大专院校、成教部门、党校在韩村河村开办不同专业的成人大专班、本科班,还派人去大专院校进修或是去大型企业挂职学习。为提高企业及职工的专业素质,我们还不惜重金引进设计专家。就是这些专家,为韩建集团设计了很多高质量的项目,获得了包括“鲁班奖”在内的多项国家级奖项。在高端人才的带动下,韩建集团的人才结构不断优化。目前,韩建集团已有高级工程师80多名,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等8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2000多名。
学以创业,开阔视野,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企业永远要创业。我体会到,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想更好地创业,就必须善学善思,带着问题学习,结合实际工作学习。
2002 年底,韩建集团的发展遇到了如何由乡镇企业向大型现代企业跨越的瓶颈。此时,我们听到了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动工的消息。听说南水北调工程要采用直径4米的 pccp管材,凭着多年来关于对经济知识的学习以及对国内国际市场信息的把握,我认为,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用高技术、高性能、高质量的产品取代传统落后的产品是大势所趋,pccp也必将成为管材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新的挑战,我立即组织力量,查找资料,深入学习,多方考察,反复论证,做出了投巨资建立pccp管材生产基地的重大决策。经过艰苦的拼搏,我们终于成功研制生产出国内首根、内径4米的大口径pccp管材,填补了国内空白。此举不但使我们成功承接了大批国内知名的水利工程,也使我们实现了企业升级的夙愿。近年来,听说国家提出要大力加强对水利事业投资,未来十年将在水利上投资4万亿元的消息,更是让我振奋不已。这说明我们韩建的pccp管材将大有用武之地,前景是极为光明的,充分证明了我们通过学习向水利事业进军的决断是正确的。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韩建集团先后承接了南水北调北京段、哈尔滨磨盘山、淮水北调、山西坪上和山西万家寨等国内知名的管道引水输水工程。逐步形成了韩建地产、韩建施工、韩建管业、韩村河旅游四大产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为韩村河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回顾历史波澜壮阔,展望未来充满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的“七一”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咬定青山不放松。真正做到坚定不移、矢志不渝”,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更加辉煌的业绩去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放松功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 自救心得体会7篇
★ 支教心得体会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