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观后感可以使我们内心感悟很好的表达出来,通常我们观看完一场影片后,一定有很多感想,可以编写一篇观后感,下面是总结了小编为您分享的电影忠诚与背叛的观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电影忠诚与背叛的观后感篇1
一九二七年四月,中华大地腥风血雨,背叛革命的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势力,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无辜民众。面对困境,登报脱党者有之,投敌变节者有之,腐化堕落者有之,已经发展到五万九千多人的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面临严峻考验,建立一个中央一级的监察机构监督党员、纯洁组织已成当务之急。
时任全国铁路总工会书记的王荷波和中共广东区监察委员会委员杨匏安以五大代表的名义向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提出议案,排除各种困难和干扰,终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前身)。
?忠诚与背叛》通过真实可感的故事、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谱写了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十名监察委员忠于职守、为党履职的光辉篇章,着力塑造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第一任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杨匏安的英雄形象,热情讴歌了老一辈党的纪监干部威武不屈、刚正不阿、忠于革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以上就是关于电影《忠诚与背叛》的一些介绍,然后我想再次讲一下信仰问题。
些许感悟
1. 信仰的建立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得信点什么。古代相信神话,也可以称之为迷信,信仰是在坐稳了奴隶时代期盼这个“明君”长生不老,在做不得奴隶或者连努力都没得做的时代期盼有个“明君”使自己好好做奴隶。清末就是一个连奴隶都做不得的时代,这时大众的信仰就是依靠一个人来使自己吃饱穿暖,这已最大的梦想。党的出现,给人民重新搭建起了愿景,自己当家作主。所以那时的革命者是有动力的,是有精神追求的,“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这是反复出现的一句台词,也是对于信仰的阐释。失去生命是光荣的,不管别人有没有记得自己,只要记得自己的群体就行;失去生命是无所谓的,因为自己在为伟大的事业做贡献,在为这个国家、这个包括自己在内的人民大众群体做奴隶,一切便显得无关紧要。忠诚是信仰力量的表现,是真正革命者最为珍贵和优越的精神品质。党带领人民取得的胜利,其实是信仰的胜利。
2. 信仰的改变
一起经历的党的成立、发展、抗日、内战、不断壮大,人民对党的信任也慢慢变大,大家都觉得跟着党走就是正确的道路,以为党使得人们有饭吃、有地种,难道还有什么比这个跟重要的吗?没有,至少是在当时。在毛真正掌权的时代,似乎又回到了家长制的时期,家天下就是国天下,他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他对历史越来越重要,是人民对于一个社会形态的信仰变为了对于个人的信仰,似乎这个人的存在就是那个理想中的社会形态的存在。太强的依赖不是好的事情,毛时代的离去是人们的信仰从个人回到了中央集体,但还是偏重于个人。历史证明了这个阶段的混乱,也揭示了信仰的混乱。
3. 信仰的缺失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应该是没有错的,因为我们的生活状况在改善,但这个经济发展的速度似乎远远超过了人们灵魂进步的速度,我们适应不了这么快的发展,或者说整个发展模式是有问题的,不过没有关系,可能在以后的党史是写这是个积极的探索过程,因为没有人知道这个社会主义是什么样子,甚至是创立他的人。为什么在看《忠诚与背叛》这类电影的时候不能引起一点点的心里共鸣,我看到是表达意见时书记举手大家才能举手,我看到的是中国的电影必须有p&v镜头,其实我想说的是电影究竟要传达给我们怎样的信息,为什么这样的画面会在这种电影里出现,与此对比的是国外的影视作品更多不是教育和商业,而是给人以人性的感动,我们还能不能静下心来做点事情,而不是完成任务和创造第一。如果我现在问你,你信仰什么,内心真正的答案能不能说出来,不要害怕,因为那就是你的真实想法,这个无关觉悟;如果我现在直接问一个党员,你信仰什么,不要官方,说出你的想法,永远虚假的活着是没有意义的,组织培养的是说真话和有真想法的人。心口不一是现阶段我认为最大的背叛,但不排除在特殊情况下正确引导的需要。
4. 信仰的重新建立
有多少人现在能将党的基本路线完整表述,其实,我认为不要一口一个坚持什么主义,如果你真的懂,就通俗的解释给大众听,如果你不懂,请不要表达你赤裸裸的背叛,因为你心口不一。真正有希望的理想社会来自于人民大众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只有依据这样的逻辑才能搭建一个美好的可以实现的愿景。我们更信仰真实,组织要真正站在大众的角度上去想问题,而不是希望成为领袖去自己创造一个愿景。
最后,我信仰什么,如组织员毕老师所说:我信仰党中央的领导和思想路线,还有整体素质提高后的人民大众心中的社会形态。
电影忠诚与背叛的观后感篇2
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观看《忠诚与背叛》这一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显得有特殊的意义。我平时不看电影,但是看完《忠诚与背叛》我的内心异常澎湃,被那个时代所震撼,被那个时代的青年的激情和热血所动容,被他们为了实现理想不牺牲一切的精神所感动。看完后我脑海里始终出现一个词——“忠诚”。他们在对党的绝对忠诚给予一种信念和力量,使他们在黑暗的环境下同凶残的'敌人做斗争的时候没有屈服,没有妥协,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始终相信胜利的曙光终将到来,让我深受感动。这部电影主要是讲述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的复杂历史背景遗迹艰辛历程,充分阐释了始终保持和维护党的纯洁性的重大意义,讴歌了王荷波、杨匏安等党的第一批纪检干部不畏艰险、忠实履职,用生命和热血去维护党的纯洁性的光辉事迹。
现在是和平年代,我们过了很久不用担心枪林弹雨的日子,我们学生党员更是像温室里的花朵。观看《忠诚与背叛》将会很好的教育我们认真再次去认真思考入党是为了什么?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必须做到什么?
影片中反复提到一句话,即“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是什么支持着王荷波、杨匏安那样的党员在当年敌人恐怖的杀害下甘愿冒着生命危险,也愿意舍弃家庭幸福,敢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共产党的生存和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人当时都是社会精英了,想要一份有品质又安全的生活环境并不是很难的事,但是他们偏偏选择了一条凶险万分的人生道路,从事了一个注定不会显赫一时的事业——为中国的民主独立而奋斗终身。
现在,腐败问题已经成了我们党的一个严重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导致很多人对中国共产党的印象变得比较不堪。确实,现今有很多党员们禁不起各种诱惑,在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衡量中倒向了前者,忘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与义务,成为党员中的败类。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去纠缠于这些已经变质的党员,去放大追踪他们的丑迹,因为他们已经不够格称之为党员。我们应该看到不管在哪个时代,共产党始终是一个先进的政党,优秀党员们实在太多,他们才是我们应该崇拜并且学习的对象。
感谢《忠诚与背叛》,让我们在和平年代也可以如亲历般感受到党在大革命时代不畏艰险为了革命英勇献身的场景。感谢革命先烈们为我们带来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感谢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挽救中国人民于水火。我们新时期的党员,应当发奋学习和工作,接过先烈们手中的精神火炬,致力于为人民服务,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电影忠诚与背叛的观后感篇3
即使此刻的我,没有多高的精神境界,或许我没有那时革命者们那种对于牺牲的毫无畏惧,但我深知像范阿根那样有多可耻,正因他的好赌,他不惜出卖共产党来获取自己的利益,牺牲了三条性命,自己犯下的错误却还要连累群众,多么地不负职责,是他觉得共产党很讲情义,会正因他的那句“看在老娘的份上”而原谅他吗?是的,共产党是很讲情义,但只是对那些忠于共产党,为了同一个理想而聚在一齐的共产党员们。
在范阿根背叛共产党的那一刻,他有想到他的娘吗?他知道__在知道后的痛心吗?那时候的国民政府正是看清了这一点,因此他们正是从像范阿根一样的人下手,企图击败共产党,因此组建监察委员会显得格外重要。
?忠诚与背叛》电影中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还有徐云天,他和何梦兰的感情原本是那么地让我感动,“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为什么最终她还是背叛了这份感情,背叛了党?我真的无法想象梦兰亲自结束他的生命的时候的情绪,该是多么悲痛。
就像一句谚语说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在共产党这个组织不断扩大的状况下,没有什么入党的标准,没有什么制约的机制,是完全不可行的,就像影片中说的,一个政党务必有铁的纪律,务必要采取措施来持续党的纯洁性。整个片子就围绕建立监察委员会来展现忠诚与背叛的主题,让我们深深感受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它是用无数先烈的鲜血换来的。
热情讴歌了王荷波和杨匏安等党第一批纪检干部不畏艰险,忠实履职,以生命和热血维护党的纯洁性的管会事迹和忠诚品格。同时,也让我们看清了人性的一些不好的地方,引人深思。
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就应永远记得自己的誓言,发奋向党组织靠拢,为党的发展壮大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就像我在前面说到的,或许自己还没有那种对于牺牲毫不畏惧的勇气,此刻的我,就要发奋学习党的知识,发奋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我坚信不是只有死才能代表我的忠诚,在平凡的岗位也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只要用心去做自己就应做的事。
电影忠诚与背叛的观后感篇4
我看完忠诚与背叛这部电影后,感慨颇深,心中有好多话想说,对自己说,对党说。
故事发生在一九二七年四月,中华大地腥风血雨,背叛革命的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势力,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无辜民众。《忠诚与背叛》通过真实可信的历史故事、丰富生动的电影画面,展现了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杨匏安等纪检战线革命先驱,为忠于党的事业、维护党的纯洁性,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英勇果敢的光辉形象。
整个电影无一夸张,甚至镜头都没用到平行蒙太奇等的华丽镜头,朴素而大方。
通过这部电影,我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并不是那么容易而简单的,他需要革命先辈用血来诠释它的意义!为了党的诞生,王荷波与中共广东区监察委员会委员的杨匏安等人,以中共五大代表的名义向大会提出议案,排除各种困难和干扰,才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影片使我受益匪浅,懂了些许历史,又明白了党的不易。看到革命前辈为党出生入死的时刻,我心里竟燃起了崇拜的又坚定的火焰!我崇拜他们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国家,奉献给党! 我明白了我要做一个合格的党员,就必须了解党,尊敬党,保护党!
这步影片对于我的教育意义是深远而凝重的,他使我了解的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更让我在人生的转折点,树立了坚强的信念。我的心中,又重新树立起一个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电影忠诚与背叛的观后感篇5
5月29日下午,市纪委组织观看了电影《忠诚与背叛》。影片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背叛革命的蒋先生勾结帝国主义势力,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无辜民众,在严峻的形势下,登报脱党者有之,投敌叛变者有之,腐化堕落者也存在。为了维护党的纪律,纯洁党员队伍,加强党内监督,成为当务之急。时任全国铁路总工会书记的王荷波、中共广东区监察委员会的杨匏安等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议案,排除各种困难和干扰,创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
?忠诚与背叛》通过真实感人的故事、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谱写了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立、十名监察委员忠于职守、为党履职的光辉篇章,着力塑造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第一任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杨匏安同志的英雄形象,热情讴歌了老一辈纪监干部为党的事业威武不屈、刚正不阿、忠于革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看完《忠诚与背叛》,我思绪颇多,被那个时代所震撼,被那个时代的青年的热血和激情所动容,同时也在思考,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一个人,如王荷波、杨匏安那样,在当年清党的白色恐怖下,甘愿放弃个人利益,家庭幸福,敢冒抛头颅洒热血的风险,无怨无悔的为一个党派的生存和发展弹精竭虑,死而后已?正如影片中王荷波所说:“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也正是这群人放弃了权利名望地位财富,选择了一条凶险万分,环境恶劣的人生道路,从事了一个注定不会显赫一时的事业——为中国富强民主独立而奋斗,甚至献出生命。
回望历史,革命先烈为信仰而战的真实场景历历在目,他们的伟大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当前,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在工作上,克难奋进,勇往直前;在权利和利益面前摆正位置,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争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电影忠诚与背叛的观后感篇6
很久都没有到过电影院了,昨天和同事一起观看了电影《忠诚与背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纪检监察干部,总的感觉这是接受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的一次深刻洗礼,同时被王荷波、杨匏安等党的纪检监察干部的先驱们在面临选择时,放弃个人利益和家庭幸福,威武不屈、不畏艰险、刚直不阿、视死如归、忠于革命、忠实履职,以生命和热血捍卫党的纯洁性的崇高气节和忠诚品格而深深地感染着。影片中多次引用的“我们的事业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引自马克思在自己中学时代的一篇题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的作文)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起了我对“选择”的进一步思考。
选择是必须的。每个人不论生活在什么时代,也不论处于社会何阶层;不论信奉何种信仰,也不论参与了何党何派;不论对人生持何种态度,也不论其生命过程的长短,都必须在需要的时刻做出选择。面对选择而不做出“选择”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只是就其选择的具体内容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而言,有积极的和消极的、正确的和错误的、明智的和盲目的区分罢了。
选择是经常的。人们或许只会记住类似高考后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和专业;在茫茫人海中选择与谁结为百年之好;是报考国家公职人员还是自主创业等人生重大的决定,其实,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选择无处不在。不论是事关前途命运的重大选择,还是生活中鸡毛蒜皮的琐事都面临着选择,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不一样的选择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选择是不易的。正如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该买什么?面对五花八门的广告和巧舌如簧的营销该相信谁?面对标准化考试中的多项选择该选哪些备选答案?每个人都为选择所累,每个人都在为选择或喜或忧。虽然许多选择只是个人围绕生活做出的决定,但在很大程度上,这些选择深受所处社会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选择是多元的。当历史的长河进入二十一世纪,当改革开放将我们带入今天这样一个价值取向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客观上可选择的机会增加了,正如我们可以选择看电影还是看电视、录像,选择到普通医院还是专科医院就诊就医。主观上做出选择的心理动因更加趋于功利化,比如有的人选择放弃社会公德和诚信,不顾他人的利益制假售假、坑蒙拐骗、损人利己。
无数革命先烈虽然远离今天这个时代,但他们在面临选择时,义无反顾地忠诚于党和人民,忠诚于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永远写入了中共党史,他们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投身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中。今天,同样有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为我们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给出了答案、做出了榜样。浙江省杭州市“最美妈妈”吴菊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最美教师”张丽莉、浙江省杭州市“最美司机”吴斌……当他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急时刻,没有选择做一个旁观者,更没有选择放弃和逃避,而是果敢地选择了挺身而出、勇于担当、舍己救人。我想,他们就是当年无数革命先烈那种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在生死抉择的紧要关头镇定自若、视死如归、正气凛然、顶天立地的英雄化身。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所做出的选择,才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做出选择的价值方向,才使我们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时候不再那么抽象。
电影忠诚与背叛的观后感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