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结构完整有明确的文章立意的作文才是值得读者反复阅读的,大家在平时多积累素材就能写出优秀的作文,下面是总结了小编为您分享的从脚下出发的作文5篇,感谢您的参阅。
从脚下出发的作文篇1
窗外的小雨淅淅沥沥,一股冷风袭来,冰凉的脚冷得发抖,而头上却冒着豆大的汗珠。
望着眼前考卷上的成绩,心中百味杂然。望着那份试卷上面的红叉叉,像在张牙舞爪的扭动,嘲笑着我的无能,嘲笑我即使很努力,但还是得不了理想的成绩,到底为什么?
这一天妈妈带我去陶瓷馆,她说想做几个漂亮的小水杯送给我。即使很不情愿,但还是去了。陶瓷馆的大厅摆了好多漂亮的陶瓷,这些东西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于是就很期待了,过了一会儿,教我们的阿姨带我们去洗手,换衣免得泥土弄到身上。开始了,阿姨首先把泥土和好,不要太稀也不能太稠,否则待会儿做不了我和母亲在一旁有模有样的学着,现在则到了最重要的时刻,阿姨把泥土摆在圆台上,然后用脚轻轻的踩在开关上。圆台转起来,阿姨用手轻轻抚摸着泥土把它慢慢的弄成想做的样子。
“阿姨你好慢,要是我就可以做好多个了。”
“不要着急,做这个心要静,不能图快,要效率,你们也开始做吧。”
看见阿姨做的杯子外表光滑而又不柔软,待会再加点美丽的图案,简直就是一件精品。想起刚进大厅看到的,我也想要做成那样开始做了,我把和好的泥土放在圆台上快速的转了起来。不知为什么泥土飞了出来,顿时泥土飞扬,溅到哪里都是,妈妈别了我一眼。我便又慢慢重做,这一次不是那么糟了,但是泥土不是萎缩在一起就是在圆台上到处都是,就是模仿不了那些精品。
阿姨说“不要急,你第一次做会有困难的,你慢慢练下基本功,”听了阿姨的话,我才知道原来虽然我和父母亲都是第一次做,但是母亲是一下下一步步做的。而我,急于求成,忽略了努力的过程,所以与专心的人相比,自然是输了。学习也一样,不能只为了结果,一味向前,不顾努力的过程,这样终究会输。其实刚进入初一的我,对于初中生的未知,我一步步慢慢进步。但发现好难,我坚持不了,总想着偷懒,少了那份踏实。
在母亲做完之后,准备洗手离开时。不行,不能放弃,不能像以前一样因为困难就放弃,于是我坐下来。抛开一切的烦恼与功利,静心的做,我慢慢抚摸,轻轻的将它们塑成形。但有些不听话,还是乱跑,但我并没有放弃,而是慢慢的把他们汇聚起来。有些泥土太密,我沾点水轻轻的搓,最后我做完了,即使不太美丽。但这是我努力与踏实换来的。
学习,陶瓷等等一些事都是要慢慢的一步步的提高,一步步的完成,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实现目标。
从脚下出发的作文篇2
乘着春游欢乐的气氛,我又站在了这座威严又慈祥的巨佛脚下。
站在那长长的台阶下,小学“蹬蹬蹬”一路跑上去的情象还历历在目,身边的伙伴已经手拉手冲了上去。心中带了些无力,转眼身边只剩了一个人了。眼光瞥到一旁两个跪拜的身影,心中悚然一动,我们便从脚下出发,三拜九叩,向那巨大的莲花宝座一路拜行而去。
伙伴的决心似乎比我要大。当膝盖与石板阶发出沉闷的碰撞声后,我却已经慌乱站起,眼睛一下子瞪得像铜铃一天啊,真跪?他只对我微笑,不知怎的,竟有点像那尊佛的微笑。她并不信佛,却以一种虔诚的态度感受佛教。心中突然有了一股通透,“嗒、嗒、嗒”缓慢而坚定的三步后,我双手合十,双眼微闭,轻轻弯下腰去一倏忽间,仿佛有一炷香在心头缭绕,远方传来呢喃般的诵经声。九步一叩,我们齐刷刷跪下,当膝盖和那一块块冰凉的、被许多人踏过一只是踏过的石阶时,一丝阴凉或是别的什么,隔着薄薄的面料,钻进了骨髓,一直缠绕在心头。头缓缓低下,双手伏地,以一种最虔诚的姿态去膜拜。恍然间明白了为什么有朝圣者会一路向布达拉宫跪拜而去,我们尊重的,是一种文化。我们在伙伴匆忙踏过的足迹上寻到了静心。于是喉咙便被种庄重凝注,不顾他人的目光,我们从脚下出发,寻找一种文化信仰的魅力。
一阶一阶向上,一次一次跪拜,在没有尽头的石阶里,我们找到了那一尊巨佛。袈裟的褶皱仿佛巨大的波浪,巨手仿佛托着天,双脚稳踏,一个指甲盖都有桌子那么大。我情不自禁地伸手去触碰,那是怎样的一种高大啊!我把手搭在那一根雕着莲花的柱子上,看着如蚂蚁般渺小的人们和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忽然有一股君临天下的豪气在心底回荡,激起千层浪,以一种高大去俯视其它,是不是就渺小了呢?在这一次特殊的旅程中,我仿佛明白了什么,这大概就是成长了吧。
从巨佛脚下出发,慢慢拾起平复的心情。终于回到地面,但我不会忘记这次旅程。再次站在长长的台阶下,我仰起头,凝视着那尊威严又慈祥的巨佛,露出一个小小的微笑。我从脚下出发,触摸到了天边的云彩。
从脚下出发的作文篇3
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寻。我想在那里最高的山峰矗立,不在乎它是不是悬崖峭壁——《追梦赤子心》
当呱呱落地的幼儿尝试着前进;当卧病在床多年的病人接触到了久违的大地……那时,我总想到自己迈出的第一步。
那一年,我与妈妈外出旅游。那是暑假时期,烈日炎炎,太阳像发了疯似的用尽全部力量烧烤着大地,地上所有的植物都被晒蔫了,没有以往的活泼,连空气中都翻滚着热浪。在这种天气里,妈妈竟提出外出旅游,我本是不愿意的,但在妈妈强迫下,勉强答应了。
我们坐了几个小时的汽车终于来到了苏州乐园,那里人很多,显得空气都凝固了,坐了几个小时的车,我全身都软绵绵的,无精打采地跟在妈妈后面喝着汽水。对那些游乐项目一点都不感兴趣。
我找到一个阴凉的地方坐下来,随手把喝完的空气水瓶扔在地上,这时一个小女孩跑了过来,说:“大姐姐,不要乱扔垃圾哦!”然后把瓶子捡起来,她那天真的话语,使我的脸“唰”的一下变得绯红,她的妈妈在后面笑着,不是讽讥地嘲笑而是理解的微笑,这让我感到很尴尬。小女孩连蹦带跳地跑到不远处一个一个正冒着炎热的太阳收废品的老奶奶那儿,把瓶子交给了她,又跑回来对我说:“我们也应该乐于助人哦!”然后和她妈妈走向其他地方。
多么天真无邪的小女孩和她那善解人意的妈妈啊!其实做人也一样,要学会乐于助人,因为你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为自己收获了许多快乐!就像一则我小时候经常听到的故事:
在一个贫穷的地区里,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但他们却在自己的劳动中总能收获快乐,虽然日子很贫苦,但很多人过得很幸福。
在那时,有个十分富裕的地主,他有很多金银财宝,但他却不快乐,即使他吃得饱,穿得暖,却经常在家里闷闷不乐。一天,有一个乞丐饿晕在他家门口,他救活了乞丐,并收留了乞丐住了几天。当乞丐醒来时,十分感激他,口里不停得说谢谢。他顿时感到快乐多了,他才明白过来帮人的乐趣。于是,他又帮了很多人,从那以后,他每天都在快乐中度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乐于助人的快乐。我们应该从身边的每一点小事做起,帮助每个人应从脚下出发。
从脚下出发的作文篇4
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都有目标,但是要实现梦想,实现目标,并不是靠空想而是靠行动,靠踏踏实实的行动。
别看那些艺人、成功人士在世人面前是多么让人羡慕,可谁知道他们未成名、未成功时的艰苦呢?要实现目标,并不是你随口一说,就能实现,我们必须从脚下出发!
“万丈高楼平地起”,再美、再高的楼房也是需要从根基开始修建,不可能从半空中修筑起高楼。再者说,如果是根基不稳,万丈高楼又怎能屹立不倒呢?
就拿树来说吧。有棵树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加固自己的根上,而其它的树都竭尽全力地往上长着,顾不上加固根,因为对它们来说,高大美丽是更为重要的。因此,其它的树都对这棵树进行嘲讽。但这棵树依然不为所动,继续加固自己的根。突然有一天,刮起了一阵狂风,林子里的所有树都因为根部不牢固而被大风吹倒了,只有加固根的那棵树安然无恙。这时,其它的树终于明白,在遭遇困难时,能让我们支撑下去的不是我们华丽的外表、迷人的形象,而是我们的根。所以要想屹立不倒,没有坚实的基础是不行的。
老子曾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足以说明要行之更远,达到目标,必须从脚下出发,实实在在,一步一步地向目标迈进。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基础是很重要的。
既然基础很重要,那么如何来提高呢?可能很多人都下过围棋,有些人成天想着如何发现一些出奇的招数和谋略来取胜,但这些人往往是失败的最多的,因为一个好的棋手并不是靠什么技巧,也不是靠什么所谓的谋略,一个棋道高手最大的技巧莫过于在对手之前先发现自己的破绽,最大的谋略就是避免自己的失误!
人生如棋,只有那些善于发现自己失误的人,才会及时克服自己的失误,不给对手留下丝毫的破绽。而那些不能及时发现自己不足的人,他们的失误造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破绽,也给对手一次次进攻的机会,于是他们被对手打败了。
生活中我们绝大部分人总是急功近利、好高骛远,不屑于对基础的稳固,偏执于对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的追求。任何高深的学问,都需要从脚下出发;任何宏伟的工程,也需从脚下出发;任何重大的功业,也同样需从脚下出发!
从脚下出发的作文篇5
树从根处长,终成参天之木。火从星点燃,终就燎原之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从脚下出发是一种智慧,它不浮躁,不虚夸,像树从根处长。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三国时期,诸葛亮从脚下出发,早在南阳躬耕之时就向刘备提出了隆中对,在乱世之中,力挽狂澜,替蜀汉赢得了一方天地。
同样在蜀汉,被尊奉为武圣的关羽却刚愎自用,好高骛远,丝毫不懂从脚下出发的智慧,不修荆州内政,急攻彭城。却被吕蒙白衣渡江,自己也败走麦城。
可见,从脚下出发带给人的始终是成功,急功近利,留给人的始终是失败。
在学习上亦是如此,每个班级总会有这样的同学,考试前壮志凌云,却不知从脚下出发,整日沉迷于游戏,韩剧……考试后垂头丧气,继续萎靡不振,沉溺于形形色色的诱惑之中。
反观一些优秀的同学,懂得如何从脚下出发的智慧,给自己树立人生大理想大方向的同时,步步为营,再设立一个个小目标,所以能够在学习上精益求精,开拓进取。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曾说过:“要搞就要搞到实处,不要搞那些空头。”这句话的意思也是告诉我们不要好高骛远,要从脚下出发,像火从星点燃起。
明末,起义军如大火燎原一般壮大。崇祯慌急之下委任孙传庭出征。孙传庭在潼关兵不足,粮不够,武器失修。适逢瘟疫流行,但在崇祯的一再催促之下,无奈出关,最终战死,明的最后一支精锐也随之消亡。崇祯也只落得一个景山自缢的结局,让人叹惋!因为崇祯不懂得从脚下出发的道理,一味求胜,所以酿成了亡国的悲剧。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树不从根处长,风一吹则易断,曰:空木。火不从星点燃,料易尽则易灭,曰:虚火。
人生路漫漫,朋友,让我们携起手来,再出发,从脚下……
从脚下出发的作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