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思维的外延,通过写作我们能够更清晰地思考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深度,多写作文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通过文字,我们可以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下是总结了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闹元宵的作文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
闹元宵的作文篇1
在我的家乡,元宵节吃的不是汤圆,而是一种叫“团子”的食物。“团子”的“团”字,是家乡人根据它的形状这样叫的。我查了一下字典,有一个米字旁的“团”字,简化后也是这个“团”字,故本人索性将其称为“团子”。团子是这样制作的:将淘洗过的大米磨成粉,和上一点水在锅里炒至半熟放置一旁,将腊肉、莲藕、胡萝卜等切丁炒熟了做成馅,然后把调好的米粉揉成橘子大小的圆球形,在中间捏一个窝放进馅料,再又将其揉搓成雪白光滑的圆球形,上蒸笼蒸熟即可。团子不甜不腻,口感很好,既能吃饱,同样和汤圆一样也象征着团圆和美满。
我的家乡在农村,元宵节这天,各家各户的女主人吃过早饭后,就会用水泡一些大米,等水浸透大米后将其捞起,铺开放在通风或向阳处晾干,再用石磨磨成粉。过不了一会儿,出嫁的闺女和女婿,以及儿子儿媳都已带上孩子过来了,这个家将不再安静。孩子们在各家院子里燃放着鞭炮,嬉戏打闹。女人们则走进厨房帮老人炒米粉、炒馅儿、包团子,并将过年吃剩的腊肉腊鱼拿出来,洗净剁好。能干点的女儿或儿媳这天还将亲自掌勺,除煎、卤、烹、炸外,在蒸团子时还会蒸一些新鲜的鱼肉和时令蔬菜。男人们就很悠闲了,或聚在一起抽烟,或相互说着今年的“财喜”(即过年打牌输赢情况)。整个院子都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太阳还未偏西,厨房就飘出了蒸笼里那特有的香味。在女人们的招呼下,男人们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一盘盘冒着热气的菜就端上了桌。最诱人的还是那一个个雪白的,圆圆的,拳头大小冒着热气的团子。三两个团子放在碗里,煞是可爱。一家人围坐一起,男人们推杯换盏,豪情壮语。此时的话题已撇开“财喜”,鼓吹最多的是自己今年的发财计划。女人们则一边吃团子,一边照顾自家孩子,偶尔也会插上两句,见自家男人醉话连篇时,也会忍不住嗔怪几句。
稍微大点的孩子,直接抓着一个团子一边吃,一边围着桌子嬉戏打闹。一不小心,团子掉在地上,滴溜溜地滚出老远,还未等他反应过来,早已被等候一旁的鸡鸭一拥而上,啄了个精光。等到太阳落山了,男人们的脸红了,女人们笑了,孩子们吃饱了、玩累了,整个乡村也醉了。
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但一家人会团聚一起,喝酒、吃团子、聊家常,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庆祝这传统节日,尽享天伦之乐,共享团圆之福。所以,出门这么多年,每当提起元宵节,我的心头掠过的依然是在家乡过元宵节的情景,那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脸庞,一幕幕热闹而温馨的画面,总是在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
闹元宵的作文篇2
星期五晚上,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去城隍庙参加丰富多彩的元宵闹花灯活动。只见路上车水马龙,广场上灯火通明、人山人海,到处都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一进大门,只见金色的灯带勾画出古色古香的房屋轮廓;庞大的蛇灯吐着鲜红的大舌头摇头晃脑,像一个巨大的拨浪鼓;猴子捞月灯上挂着一个个淘气可爱的小猴;凤凰灯展开金光闪闪的翅膀,似乎将要展翅高飞,还有老寿星灯、仙鹤灯、大象灯……他们都栩栩如生,仿佛在夹道欢迎我们。来到九曲桥,更是一番热闹非凡的景象。大型灯展为我们讲述了白蛇传的一个个小故事:蓬船借伞、端午惊魂、昆仑山盗仙草、水淹金山寺。紧接着我们来到猜灯谜的区域,人们都兴致勃勃地仰头猜灯谜。我也猜出好几个灯谜呢!
今天我收获最大。我吃了土耳其会拉长的冰激凌、南翔小笼包和台湾果味棉花糖,还买了愤怒小鸟灯和牛角灯。
这真是“欢欢喜喜庆佳节,红红火火闹元宵”啊!我真希望下一个元宵节快点到来!
闹元宵的作文篇3
每年过年,我们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吃汤圆,听说这样预示着来年团团圆圆,吉祥美满。
正月初一的早晨,我早早地起了床,叫嚷着要包汤圆。老妈禁不住我的纠缠,只好答应了。
开始包汤圆了。
我见老妈两三下就包好了一个汤圆,心里想:“原来包汤圆这么简单。”我就照着老妈的样子,先拿了一小团和好的汤圆团,放在掌心,用两手搓圆,再用拇指在中间按一个小坑,把馅放进去。在封闭汤圆口的'时候,我捏住这一边,那一边的馅就出来了,捏住那一边,这一边的又出来了。我干脆两边都一起捏住,这下可好了,它的“肚皮”破了一个大洞。我急忙拿了一团汤圆面按住“伤口”。有了上次的教训,我的手也灵活多了,一会儿就包好一个汤圆。现在就差搓有馅汤圆了。我拿起一个汤圆就搓,由于用力过大,没想到把汤圆压成饼了。就这样,一个汤圆就“死”在我的“恶魔之爪”里了。经过这一次次失败,我终于学会包汤圆了。
大家在一起有滋有味地吃着汤圆。我心里很高兴,因为我会包汤圆了。
闹元宵的作文篇4
正月十五正是我们开学的那一天,那一天家家户户都在吃元宵,但是我们不一样因为我们要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过今年的元宵节。
那一天老师和我们一起在教室里猜灯谜,看孔明灯。我们在学校里玩得很开心,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教室里的红绿灯又开始亮起来了,我们在教室里有玩起了游戏。
下课了,我们又去跑步,看月亮,人家说十五的月亮特别圆,还看到有人在放孔明灯。不一会又上课了,在课上我们看的电影元宵晚会。在双语学校的那一天让我多么喜欢双语呀,以后我就让许许多多的人爱上这里。
元宵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我们永远永远爱你。今年的元宵节不是在家过的,下一年我一定在家里过属于自己的元宵节 。不过我还是忘不了我的老师和同学们,心里想反正在那里过都很好,还不如一起呢 。但是离学校远的怎么办啊,我们可以打电话呀说一句爸爸妈妈元宵节快乐。
闹元宵的作文篇5
元宵节这天,我们一家人在市民广场上!逛着,心里不由得想:这是在遨游天空。还是在梦游仙境?我真不敢相信这是元宵之夜的街市游逛。我在来来往往的人流中穿来挤去,来到最热闹的地方,我站在一个比较高的石台上放眼四望,看见了那典雅的孔雀灯,象征着吉庆的大红橘灯,镶有玻璃镜的走马灯,还有精巧的“天女散花”、“嫦娥奔月”、“武夷风光”……一切都在灯火中放射这绚丽光彩,真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可是只有灯火实在太单调了!不过,市民广场给人们准备了许多表演,有:舞龙、太极拳,等等。尤其是舞龙最好看。一个生机勃勃的龙头被老爷爷耍得活灵活现,有时候,老爷爷们还把龙头转了几圈。只见出来的是两条巨大的龙,一条是黄色的,另一条是蓝色的,非常漂亮,两条龙在空中吞云吐雾、上下翻腾,不时摆出一个个精彩的造型,引来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后来又出来一条金色的龙。它披着金色的外衣,在月亮地照耀下金光闪闪,显得十分壮观。
月亮渐渐西落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闹元宵的作文篇6
正月十五这一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就是元宵节。在这一天里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吃汤圆。因此,汤圆也成了我最爱吃的一种食物。据说汤圆是从古至今的元宵标配,所以吃汤圆也成了习俗。
在元宵节这天外婆是要包汤圆给我们吃的。所以我便去到了外婆家,我一进门,便看见了外婆正在厨房里包起了汤圆。我看见了,不知怎的,忽然心血来潮,便也加入到其中,包了起来。
记得爸爸说过:“在元宵节这一天吃汤圆象征着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而且人们将自己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寄托在汤圆身上。”
我见外婆先是用开水倒入装有糯米粉的盆子里,然后不断的用力搓面,一直搓到像一大块橡皮泥一样有韧性,接着外婆又用精妙的手法把面搓成了一个宝塔的形状,然后外婆又从“宝塔”的顶尖上拽下一块块小面团,从中间掏出一个洞,我见外婆这样做,也拿起一个小面团从中间挖了一个洞,然后再用两个手相配合着将这个洞越搞越大,最后再把准备好的黑芝麻馅放入洞内,用大拇指和食慢慢捏,接着将洞口封住把封口的汤圆放在手心上,用两个手柔和地将汤圆搓圆。这样一个汤圆就完成了。但是我看看自己手上的这个汤圆再和外婆手上的这个比,真是差别太大了,但外婆还是夸奖了我。后来我们将汤圆煮熟,等到汤圆煮熟之后便浮上了锅面,煮熟后的汤圆个个又大又白,看了之后便叫人嘴馋。大家吃汤圆是都夸我和外婆的手艺好,我吃着汤圆心里觉得美滋滋。
看着汤圆,我仿佛看到了以后日子的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闹元宵的作文通用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