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种让我们更加细致入微地观察事物的方法,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事物的真实面貌,写作文是激发我们内在创造力的一种途径,通过文字表达,我们能够展现独特的思维,下面是总结了小编为您分享的年味作文800字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年味作文800字篇1
过年啦,满城皆挂红灯笼,洋洋的喜气弥漫开来,其中总是浸满各种菜的香味,这便是年味。民以食为天,为使这个新年年味更足些,我做了一道“宫保鸡丁”的名菜,让我们全家人的舌尖上也充满浓浓的年味。
“宫保鸡丁”这道菜的发明者是丁宝桢,他在光绪年间曾任四川总督,烹饪很有研究,受酱爆鸡丁还有一些川菜的吸引,他发明了一道新菜——将鸡丁、红辣椒和花生米下锅爆炒的菜肴,没错,就是宫保鸡丁。
这回,我便要做一道宫保鸡丁。
首先,让我们清点所需配料:一份酱好的鸡丁,一根新鲜的黄瓜,一根鲜嫩的胡萝卜。清点完毕后,开始备菜,一根绿色的黄瓜,如何将它变成人见人爱的配菜呢?很简单,跟着我做,打开水,放上去,搓一搓,切掉头,切掉尾,切成丝,好了。
别觉得简单,我在切时便是提心吊胆,一方面怕切坏,因为那黄瓜很脆,还有一方面是源于对21世纪由合金与钢融合成的德国产的冷兵器——菜刀的恐惧,这种心理上的恐惧很难克服,只能用动作弥补。切好后,这黄瓜丝便如小草一般养眼让人内心一下子便充满生机,令人欣喜。切胡萝卜也是相同的,只不过切好的胡萝卜相比黄瓜更加热情,将两者放在一个碗里,再将切好的葱,蒜放在另一个碗里,备菜就完成了。
随着蓝色火焰缓缓燃烧,真正的烹饪便开始了,一盘有弹性的鸡丁跳入锅中,在油中缓缓凝实,铲子左右拨动,上下挑动,鸡丁的颜色渐渐泛黄,体态渐渐娇小,透明度渐渐降低,终于散发出香味。我倒了些辣椒进锅中,为了追求鲜味,我倒的是家里磨的辣椒。待味道散发开来,我便将鸡丁盛入碗中。
锅中的油不用倒出,继续炒配菜,葱姜蒜爆一爆,配菜倒入,上下左右翻炒,锅中黄色、绿色、白色构成一幅美丽的画,等到熟后,倒入已炒熟的鸡丁,继续翻炒,然后倒入醋,料酒,酱油,糖入味,啦啦啦终于盛盘啦。
拿起筷子尝了下,因为醋放多了,不免有些酸,我便倒了水又回锅炒了下,总算好了,妈妈尝后说很好吃,但我知道,就算再难吃,妈妈也会说好吃,因为我知道母爱便是这样。
年味作文800字篇2
大年三十,饭桌上,爷爷奶奶不约而同地说,今年过年的气氛不够浓厚。仔细一想,确实有点儿。
如今,不少人都在抱怨,年味淡了!尤其是那些亲身经历并品尝过往昔浓浓年味的中老年人,面对时下渐渐远去的年味,内心难免会涌上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来。
小的时候,我特别盼望过年。除了过年能穿新衣裳、拿压岁钱之外,过年放鞭炮更是一件让人感觉新鲜刺激、体验自由欢乐的事。如今,人们富裕了,过不过年早已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了,新春佳节就仿佛是一个平常的假期。
所谓年味淡了,实际上是相对而言的。旧时“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的那种强烈期冀,那种“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的倒计时氛围,随着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找不到合适的由头和载体。在殷实之家,平日的生活与过年时的生活,早已融为一体。这样一来,过去人们平日里省吃俭用,过年时大肆铺排张扬的习俗,便也就永远失去了存身的空间。结果,过去因全身心操办年节而提起来的心劲没有了,浓浓的“年味”,自然也就失去了应有的物质基础。
从精神层面来说,旧时所谓的“年味”,又主要体现在到处洋溢着一种拜亲谒友的浓浓氛围,以及对天地君亲和诸路神仙所要表达的虔敬之类的民间崇拜与民间信仰。
可如今,即便走亲访友,也无需再做太过复杂的安排和准备,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或者发封e-mail,所有的亲情、友情的表达都能实现。但是,对于情感的表达,再精彩华丽的语言,与以往那种正式的登门造访相比,也都显得苍白和平淡了许多。而借助鞭炮、春联、福字、年画、年糕、元宵、灯谜等等构成了庞大深厚的年文化的工具,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已变得可有可无。而新流行的种种“都市文明”元素,不仅难以营造出一种旧时过年的文化氛围,更难以承受传统年文化的传承重任。这样一来,浓浓的“年味”,也就失去了应有的精神支撑。
这一个新年,让我深切感受到,不能仅仅满足于现在的年味,而是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新春佳节文化。作为一名炎黄子孙,完全应该将五千年积淀下来的新春佳节文化发扬光大,使之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也让年味变得更浓烈,更香醇,更加喜气洋洋。
年味作文800字篇3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每一年最盼望的事情就是过年回老家。因为那里不止有许多好吃的鸡鸭鱼肉,还有一年难得相见的表哥表弟,更有很多快乐有趣的春节活动。
小时候过年差不多到了腊月就开始准备,去集市上面买年货,买鱼,盼望年年有余,买汤圆,希望着团圆,买鸡,寓意着万事大吉。到了除夕,家家户户开始搞卫生,希望除去一年的晦气,带给全家好运。开始写春联,贴春联。小时候看着外公写着春联笔走龙蛇,龙飞凤舞的,感觉很容易便执意也要自己写一副,果然许多事情都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自己写的字是东倒西癫,像喝醉了的酒徒在路中间打醉拳。
洗一个澡,穿上新衣服,换上新鞋子。感觉孩子们整个人都变得十分有活力了。整个人都笑开了花。
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便是年夜饭了,到了那个点,家家户户炊烟寥寥,隔着十里都可以闻见香气,在这一餐,我们可以吃到许多平常不容易吃到甚至是根本不可能吃到的食物。让人大饱口福。
吃过团圆饭,全家男女老少围在一起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有说有笑的。老人们喜欢看京剧,父母们喜欢看小品听相声,小孩子们则喜欢看当红偶像在台上又唱又跳。一家人其乐融融,别谈有多开心了。
到了正月,就开始走亲访友了,最开心的就是收到红包的那一瞬间了,嘴上说着不要,其实心里美滋滋的。但红包都会被爸妈以各种奇葩的理由“骗”去,但是那种感觉,就像品一壶老酒,入嘴极短,但足以让人醉生梦死,回味无穷。
记得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和几个小屁孩,先找一根比较长的棍子,然后再找到打过了的烟花盒子,就像打冰壶一样用棍子去打盒子。看谁可以打进对方的门框。虽然现在回忆起来感觉特别幼稚,但还是感觉有点怀念,并不是怀念着“打棍球”只是怀念着玩耍时候的感觉,无忧无虑,开心自在,多好啊。
这可能就是我认为最美好的年味吧。
现在过年大人无非就是刷微信,聊朋友圈,要不就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打牌喝酒,小孩则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交流,沟通越来越少。这种过年,根本就不是喜气洋洋,合家欢喜。明明就是死气沉沉,平淡无奇。
我还是挺怀念以前那浓浓的年味。
年味作文800字篇4
年味……
那似乎是一个很熟悉很熟悉的词汇了。每年春节,总会听人提起它。我停下手中在剥的瓜子,抬起头,问姥姥:“姥姥,年味……是什么?”
姥姥躺在院子里的老人椅上,微眯着那双昏黄的眼睛,扶了一把用了好多年的金丝老花眼镜,似乎极力在看清什么。她苍老而布满褶皱的脸上,开始一圈一圈地荡漾出幸福,唇角带着一抹笑意:“年味啊……那是过年的时候,合家团聚的幸福气氛……”
过年的气氛……
我不懂。过年似乎没什么好玩的。只是在大人的极力鼓动下,才勉强扯着笑。说到过年,似乎唯一令人期待的,只剩下压岁钱和寒假。
姥姥似乎看清了什么,脸上洋溢的幸福逐渐淡去,唇角的弧度被压了下去:“和你们这些小孩子说了也不懂,毕竟,你们从未体会过那种感受……你们现在天天都有鱼有肉,水果、零食,超市里也天天都是应有尽有。”
我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我问:“姥姥,那你们以前的年味……是什么样子的啊?”
姥姥又笑了起来:“以前啊……那可有意思了。你姥爷会从外地赶回来,然后带好多好多的稀奇玩意儿。我嘛,就会以前给他和你的姨妈、妈妈,做好看的大红新衣裳。我们全村人会一起杀猪祭祖,攒了一年的钱就去买一些年货。平日里吃不到的干果、蜜饯,就会在大年夜那天摆上餐桌。后来啊,生活好一点儿了,我们还会放烟花,还会一起剪窗花、写春联。你姥爷的字写得可好了,挂在门上特有面子。”
我没说话,不忍心打断一个老太太的回忆。她的回忆,是那么的美好。
“也不记得是从哪一年起了,买了电视机,也开始有了春晚。我们就一起看。”姥姥笑了。她似乎变得年轻了,周围似乎围绕着亲人,他们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
“而现在……”她欲言又止,没再说下去。
没有人看春晚了,也开始有人春节加班而不回家了。团圆?那依旧是一个不可能的期望。没人再拜年了,只不过是一句不含感情“新年快乐”就草草了事了。干果、蜜饯也开始天天有了,鱼、肉似乎每天都摆在餐桌上。每天垃圾桶里总会有很多的食物残渣,倒它们的人连眉头也不皱一下。年味?于今天而言,真的是一个很遥远的名词。
今年的年味……
我想,我会努力让它变浓的。
年味作文800字篇5
照我家乡的规矩,我们一般都是从腊月二十四小年开始过的。
这一天会有很多的人来买年货,男女老少都有为的是过年能吃上好的,穿上好的。这一天的中午是吃得有晚上丰盛的,不过还是不错的。吃完还要大扫除,擦窗子,拖地板……
到了除夕,我们这便是更忙了,要准备年夜饭用的菜,还要准备发压岁钱的红包,到了晚上,大家都团团围坐在一桌丰盛的团圆饭前,我家的团圆饭啊,那是叫一个丰盛!有红烧鱼,色泽诱人,有牛肉炒粉爽脆弹牙,还有许多许多好吃的,吃过团圆饭后又到了小孩子们最喜欢的环节了,那就是收压岁钱了,左边收200,右边收200,收完压岁钱,我们小孩子就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看一边说说笑笑。
到了春节便是更热闹,要到亲戚家去拜年,每到一家都要说一些祝福的话语,例如新年好,祝你生意兴隆,万事如意,身体健康等等。
一眨眼,从春节到元宵节,我们会煮汤圆和吃圆宵,在我的理解是:元宵代表团团圆圆的意思。我家的元宵很大一个,大的跟一个“拳头”差不多。我很不喜欢吃家里的元宵,因为没有馅儿,没有味道,不过我公公很喜欢吃呢!
转眼间到了正月十六,这时该上学的去上学了,上班的该去上班了,热闹村庄又回到了原来的宁静。
年味作文800字模板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