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够培养出独特的创新思维,使我们的文字更加吸引人,作文是一种让我们更加细致入微地观察事物的方法,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事物的真实面貌,总结了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年味作文800字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年味作文800字篇1
你可曾思考过年味是什么?有人说,过年就是回家聚聚,拜拜年。而我却认为年味分为年与味,年是我们回家看看长辈,感受家的温暖,味是我们敬长辈那一杯杯的酒,是窗外烟花爆炸后传进来的一股幽香。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再次来临,但令我最难忘的还是除夕那场夜晚。
除夕正是中华的传统佳节,每次到这几天,外出的游子都会归家,与亲人团聚,吃一餐团圆饭,以表一家人永远团圆幸福,正是年味中的年。
那天,中午才过,爸爸妈妈就开始准备晚餐了,一直到饭点,才结束,饭菜十分丰盛,有红烧鱼,梅菜扣肉等,空中都弥漫着淡淡的香味,让人唾涎三尺,上去尝一尝味。味道不仅香,但是其中还流露的是一家人团聚的喜乐。爷爷奶奶伯伯一些亲戚都来到家中,吃着饭餐,谈着一些生活的琐事,有说有笑,并且希望下一年能更加美好。我吃着饭菜,也被叔叔阿姨们比着身高啊,学习啊,虽然比较啰嗦,让人乏味,但是被人关心,却能感受家的温暖。亲戚们的关心,我便以茶代酒,客气地举起酒杯,敬着远房的亲戚,正是年味中的味。因为若不是家人,别人根本不会关心你这么多东西。一大家子都十分开心的吃的饭,其乐融融,都一起享受着团聚的快乐。
吃过团圆饭,一家都十分专注地收看早已打开地电视,看着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不仅十分幽默有趣,且蕴含着深刻的大道理。几个节目一下来,12点很快就到了,为了沿袭传统,爸爸带着我拿着几圈烟花,炮仗到楼下,绕着一圈圈,摆放整齐,把引火线拉长,准备点燃,打开火机,火焰与导线刚一触碰,就开始迅速燃烧,不一会,就开始发出“砰砰”的声音,天空顿时变成“花”园,“花”的海洋,璀璨夺目,火树银花,十分壮观!“嗖嗖嗖”伴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响声,那美丽的烟花在空中画出一道道拱门,烟花都争奇斗艳,把节日装饰了一遍又一遍。鞭炮声响彻整个巷子,年兽听了都会害怕,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不久就没了,而是放出鞭炮爆炸完后的一股幽香,看着这股幽香四处漫开,仿佛把旧一年的烦心事全部丢掉了,迎来的是新一年的好运,这不正是年味中的味?
这,便是年味,便是游子归家后一丝看似简单却又浓稠的年味。
年味作文800字篇2
新年即将到来,平静的村庄逐渐热闹起来了。
近了!近了!望着那飞速过去的一天天,这一天,终于到来!清晨五点多,我振奋的从被窝里窜出来,洗漱完后,脱下旧袍,换上新衣,欢欢喜喜迎新年。
换好衣服后,爷爷拿来一盘大鞭炮把它放于门外摊开,导火线轻轻一点,“唰”火线点着;“滋滋,滋滋”,火线迅速缩短;瞬间,“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连绵不断的响起。不仅我们家,家家户户也陆续响起了响亮的鞭炮声,鞭炮的响声连绵不绝,人们也在欢庆着新年的到来,热闹极了!
鞭炮声逐渐弱下,但人们又开始忙活起来了,拿起手中的帖子,开始贴对联!爸爸帮助爷爷贴对联,我也不闲着,帮忙撕胶带,让爷爷方面贴。对联贴好后,又在两边各贴一个大大的“福"字,最顶头贴一个“四海平安”的横幅。不仅大门外,屋里屋外,甚至墙上、窗上、树上、车上,多多少少都会贴一些。
奶奶忙着包饺子,爷爷与朋友们聊东聊西。爸爸则带我走亲访友,拜大年!长大后的我虽然不再那么活泼,但总归和亲友们建立了不薄的友情。我甚至还没磕头,亲友们便笑着上前阻止,硬塞给我一个大红包,我也挺不好意思地收下了。
深夜来临,家家户户依然是灯火通明,时不时传来阵阵香气,我催促着奶奶快下饺子,奶奶笑呵呵的点点头。闻着锅里愈来愈香的气味,肚里的馋虫也被勾引出来。奶奶给我们各盛了一碗,我拿起筷子,直接往嘴里丢个饺子,“啊!"我用舌头把饺子来回翻动,生怕她再次“攻击"我。爸爸笑呵呵地说,“你看你猴急的”……
饭后,我拿起提前买好的许愿灯,点燃后,在寄托了新的希望与期盼后,将它放于天空。
在我的眼里,年味是多彩的,气氛浓重的。它预示着新的生活即将开始,美好的未来等着我们前进!
年味作文800字篇3
春节是人们最隆重的节日。临近年关,远在异乡打工和上学的乡里人经历“春运“的重重考验,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共庆新春。
快要过年了,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办年货。大年三十晚上,各家各户桌上都摆满了香喷喷的年夜饭。饭桌上,家人有说有笑,唠唠家常,合计合计来年的打算,一起看看春晚,节日的气氛变得更浓了。饭后,老人、大人和孩子一起守岁,祈求新春更加美好。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张贴春联、放鞭炮,欢渡春节。人们见面个个面带笑容、互说吉祥话。小孩到本家近房(同一家族的人)去拜年,想多攒些压岁钱。整个乡村处在热烈的喜庆之中。
特别在大年前后,县城上的集会便成了名副其实的“相亲会”。平时在外忙于打工的青年男女,恰好利用春节回家的这次机会解决了婚姻大事,也好满足家里老人的心愿。媒人约好地点,邀来男女双方见面。媒人帮着搭桥牵线,忙着撮合。双方的家人也都帮着仔细地打量。街上热闹的相亲场面,成了乡村过年风味独特的景象。
然而,在人们的印象中,“年味”似乎淡了许多。尤其是与近几年相比,人们更加怀念过去的春节。虽然过去的物质生活比不上现在,但是“过大年”远不是吃吃喝喝那么简单。吃喝只是物质匮乏年代给人们留过的心理暗示,本身并不是过年的重要内容。主要原因应该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缺失。大多数春联由原先的家人手写变为了街市上的印刷,人们已不能体会到裁红纸、写毛笔字、读春联的快乐了。人们过去之间的走亲访友也变为了呆在家中看电视或上网,于是人与人之间似乎多了层隔阂。
风俗正在简化,人情也日渐淡薄。原因就在与人们在追求更高物质生活时,却忘记了生育我们的“传统的文化”,令人担忧的是,无论乡村还是城市,这种趋势还在上升。难道以后人们只能在记忆中追寻那种“年味“了吗?
年味作文800字篇4
时隔一年,我又踏上了这片土地——我的故乡,皖南一个名为山门的千年古镇。
转过那个弯,奶奶家屋檐下那盏大红灯笼倏地闯入了我的视线——过年的`气息便朝我扑面而来。
小姑父端着碗刚熬好的糨糊走了出来,该贴春联了。“来,文化人。”他招呼我,“来帮我辨辨上下联。”我接过来。红艳艳的纸上道劲的行书墨色正浓。红黑搭配,相映成趣。“丹凤呈祥龙献瑞。”嗯,“这是上联。”我递过去。“红桃贺岁杏迎春。”这便是下联了。剩下个横批:“福满人间。”乳白的糨糊往背面一刷,就贴在门楣上,用手抹一下,铺平。春联在乳浆的浸染下愈发红了。
这样的年,这样充满文化昧的年。
“嗯……好香呢。”一转身,原来是奶奶,正张罗着满大桌饭菜。奶奶虽年过古稀,却看起来还是那么精神。脸上的皱纹与腰间的围裙一道摇摆,浑身洋溢出来的是喜气。一盘盘菜色各异的佳肴不一会儿就摆好了。小姑给一大桌的每一个小杯子里都倒好酒,碗里盛好饭——要开始祭祖了。爸爸在屋前点起了鞭炮,霹雳啪啦的声音响起,我便在屋后烧起了纸钱,意为请来先祖们回家吃团圆饭。一阵热闹过后,哥哥要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把所有的酒、饭都并在一个杯子、一只碗里——意思是祖先们回来吃过了,接下来便轮到我们用餐了。但哥哥还是一不小心洒了些酒在桌上,二伯母瞪了他一眼,但因为过年,所以就没说什么。一大家人便这样欢欢喜喜热热闹闹地开始享用年夜饭了。
这样的年,这样充满民俗味的年。
大年初一一大早,照例是要出门拜年的。在我的故乡,每家每户都会“烤火”,就是一个矮趴趴的正方形木架,中间架着个大的扁圆形的金属盆,里面放上炭,烧起火来取暖。每每踏进一户人家的大门,道过几句吉利话后,便自然而然地往火盆边一坐,伸出缩着的冻得冷冰冰的手来烤烤火。这户人家的主人呢,自然就忙着塞糖,拿苹果,寓意新的一年里甜甜蜜蜜,平平安安。起身走时,主人还热情地招呼我留下吃饭,我推辞着,她便笑吟吟地将我一直送到大门口。走时,手暖,心更暖。
年味,愈发浓了。
到这时才感受到,年味中让人难忘的,还是人情味。故乡的人情味,这是世上最特别的味道,化在嘴里,暖在心间。
年味作文800字篇5
我的家乡在乡下,过节的时候气氛十分热闹,特别是春节。
家乡的春节在腊月二十四就开始了,冷清的大街上一下子车来车往,菜市场更是人来人往。
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过小年的第一件事就是大扫除,拿一把长长的扫把扫来扫去,毫不留情。第二件事准备买吃的、喝的、用的。
孩子们过小年很开心,而大人们则很忙乱。
过完小年就是除夕,家家户户都赶着做年菜,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除此之外,门外还要贴上红红的对联。到了晚上,只要在外面做事的人,都会回来吃除夕饭,吃完除夕饭之后,都会给小孩子们压岁钱,有的会马上去买零食,则有些人会交到大人保管
正月初一到了,家家户户都来招待客人,来的时候还会说一些新年祝福。到了晚上,全都围着坐,桌子会摆鸡、肉、鱼……等等,我疑惑问爸爸,为什么要摆鸡、鱼,原来鸡代表的是吉祥如意,鱼代表年年有鱼,而旁边的小孩子们则开始不断往嘴里进食。
元宵上市,春节又一个高潮到了,处处都挂着灯笼,整条大街像是在办喜事,红火而美丽,还有一些小年孩子会买一些红红火火的灯笼,提在手中。
一眨眼,元宵过去了,学生们该去上学了,而大人们则又开始做平常的事,虽然节已经过去了,但是,气氛并没有过去。
年味作文800字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