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是一般的随笔,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一份合格的心得体会是呈现了你的价值,写心得不需要长篇大论,下面是总结了小编为您分享的思政课六要学习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思政课六要学习心得体会篇1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于10月16日发射,飞行乘组由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3名航天员组成。从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地球到神舟十三号发射,时间仅过去短短一个月。按照计划,神舟十三号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航天员将进驻核心舱,按照天地同步作息制度进行长达6个月的工作生活。这就意味着,相较于神舟十二号,此次太空挑战的时间更长、难度更大、要求更高,航天员将在太空与我们共同守岁,迎接农历壬寅年的到来。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人类对太空的向往和探索从未止步。然而身处太空,浩瀚苍穹看似壮美寥廓,实则挑战着航天员的心理与生理极限,更经历着很多惊心动魄的瞬间。据航天员杨利伟回忆,在执行“神五”任务时,火箭上升阶段意外出现8赫兹左右低频振动,与人体内脏产生长达26秒的共振,此时杨利伟感到了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一般,令他异常痛苦,可他却咬紧牙关告诫自己“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事实上,这漫长的26秒共振,只是我国载人航天“首飞”征途上千难万阻、千辛万苦的一个小小缩影,但却画出了中国航天人英勇无畏、舍身为国的“爱国群像图”。
在神舟十二号离开地球的3个月,3名外人眼中光芒四射的中国航天员,均来自普通而朴实的家庭。当他们远离地球、巡游寰宇、辛勤工作时,留在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在一如既往、年复一年地耕耘劳作。中国航天人的奉献和担当,始于热血、恒于信仰、终于爱国,他们把使命和重担铭刻心间、扛在肩上,把荣誉和光环归于祖国、献给民族。
“因热爱而执着,因梦想而坚持”,这是执行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王亚平的一番话。每一次针对空间站任务的水下训练,体能消耗都相当于跑一次“全马”,累到手抖得连筷子都拿不稳,但他们累并快乐着。每次离心机训练都要最多承受8个g的过载,脸部会变形、胸部会因受压而呼吸困难,但航天员大队成立20多年来,从未有人按下“暂停按钮”。这种身体可以“过载”,信仰和精神永远“轻装上阵”的状态,诠释的是一种信念、一种意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今天的中国航天人身上穿越时空、力透纸背,焕发出震撼人心、摄人心魄的强大力量。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精神上有怎样的海拔,就能攀登怎样的高度。虽然我们不能同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一样把足迹留在浩瀚苍穹,但我们可以在新的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甘做“孺子牛”、勇做“拓荒牛”、常做“老黄牛”,不断以爱国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铸魂补钙、淬炼成钢,始终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闯劲和“风雨无阻向前进”的韧劲,不断开创新的历史伟业、标注新的精神海拔!
思政课六要学习心得体会篇2
在观看完同上一堂战疫思政大课后,感悟良多。泱泱中华,才杰辈出。新的一代肩负起责任,奔赴抗疫一线,与死神殊死搏斗。而在如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团结一心,互帮互助。海外华侨也纷纷伸出援手,越过团团阻碍,捐献物资,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在疫情面前,我们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渡难关。保卫武汉,中国有我!
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通过近段时间的疫情防控工作成效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举措是有力有效的。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举国上下正奋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作出了指示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这面对生与死、安与危的关键时刻,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为民族、为人民的存亡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革命传统又一次得到了发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千千万万普普通通共产党员不断挺身而出,汇成全民族抗击灾难的滔滔洪流,他们履行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与责任。
疫情防控,再一次让中华民族挽起众志成城的臂膀。透过这一场场坚毅的阻击战,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分别作出的评价,“中国人民为防控疫情作出了巨大牺牲”、“他们正在为全人类作出贡献”。由此而言,中国努力防止疫情蔓延的有力举措,让世界透过疫情审视着中国,再塑着世界对中国的认知。
中国,疫情面前挺起了不屈的“民族脊梁”!!!
思政课六要学习心得体会篇3
当我坐在电视机前看着你们乘坐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飞到宇宙那一刻,我的兴趣无比激动,因为你们,实现了我们中国的航天梦。
光荣与梦想始终紧紧相连。作为最早产生飞天梦想的民族,还在饿着肚子的时候,就曾把“两弹一星”的梦想变成了辉煌的现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一轮空间探索热潮已然兴起的今天,中华民族用自己的飞天智慧造福人类的时代已经到来。
神奇的事需要神奇的人,那么你们三位航天员就是如此神奇人,你们三人也是根据优中选优原则,最终被确定为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飞行乘组。经过严格、刻苦的训练,你们在航天城“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你们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操作技能、飞行程序等各方面考评优秀,完全具备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行的能力,既是耐力的考验,更是实力的考验,你们有能力也有信心能完成这次光荣任务。从杨利伟,到费俊龙,再到你们三人,从一人上天,到两人上天,再到三人上天,并还要上演太空行走,完成出舱活动任务,难道不是你们的神奇?
在浩瀚的宇宙中,你们乘坐着美丽的宇宙飞船,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围绕着蓝色的地球,遨游在太空中。为中国航天赢得了胜利,为祖国母亲赢得骄傲,也永久地成为了我们心中一颗闪亮的星辰。
“神舟十二”飞船发射成功是继“神舟十一号”圆了中国人的航天梦后,实现了多人、多天的飞天,太空漫步等梦想,在中国航天具有里程碑意义。你们飞行在太空中,进行了许多科学实验,为中国航天事业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数据。你们像一颗璀璨的星,又一次让祖国母亲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也使我们国家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第三航天大国。
最后,祝你们在未来,能够为我国的航天梦做出更大的贡献,而我,也将努力加入你们的行列。
思政课六要学习心得体会篇4
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到2021年的“神舟十二号”,短短二十二年,中国航天人在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斗中以“中国速度”取得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这是中国航天人给建党百年庆典送上的一份珍贵礼物,中国再一次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大国担当。中国航天业翻开新的篇章,不仅是14亿中华儿女的骄傲,更能造福全世界。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少年,我们为“中国速度”骄傲,为“中国登月揽星”自豪,更应为延续中华民族繁荣富强而发奋图强。
我十分敬佩今天的三位航天英雄,他们实现了中国首次送人入空间站,要在中国空间站在轨工作生活3个月,完成出舱活动、舱外作业、科学实验、自身健康管理等多项工作。这一切都需要航天英雄们用勇气、智慧和毅力去支撑。他们是航天人的代表,他们身后是一个个航天团队的支持和配合。当电视镜头切换到航天控制中心时,一位位航天人目不转睛地盯着控制屏幕,生怕遗漏任何细节。他们的严谨、认真和细致,才是航天里程碑上的一块块基石。我们要学习航天人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工作作风和拳拳爱国之心。
“上九天揽明月,登琼霄摘星辰”,神舟十二号引领着东方巨龙继续逐梦“星辰大海”。我辈少年,奋发图强,勤恳踏实,勇于开拓,以拳拳爱国之心和铮铮不屈之志,报效祖国。
思政课六要学习心得体会篇5
为加强在家学生心理疏导和教育服务,配合防疫工作的要求,指导学生在家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联合北京电视台推出了《老师请回答》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课特别节目。目前节目最高收视率已达到0.64,全网视频播放量接近一亿,微博相关话题累计阅读量达四亿。
北京电视台节目中心副主任,《老师请回答》监制、总制片人邵晶介绍,目前《老师请回答》系列节目已就延期开学、儿童防疫、疫情下的逆行者、疫情中的心理疏导四个方面进行科普。
2月10日晚,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北京电视台录制的《老师请回答》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课第三期节目“疫情当前 谁在逆行”播出。节目中,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蒙曼、北京大学医学部医院管理处处长张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李海潮、北师大二附中高三班主任何杰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护理部主任张志云等专家围绕“疫情中的逆行者”展开讨论,为大中小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班会课”。
北京市委教工委副书记狄涛介绍,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课活动也是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开展的“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大学生在行动”网络主题教育活动的.一部分。
活动开展以来,北京市各高校师生通过微信小程序、h5、网络直播、群聊等形式,开展“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主题班会、党团日活动,积极传播正确防护方式、身边正能量等。有专业背景的学生直接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部分学生立足当地防疫工作,通过志愿服务、献血、募集物资等贡献自己的力量,更多的学生积极响应“不离家、不返校”的要求,在家中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创作了大量原创歌曲、动漫、书画等艺术作品,普及科学防疫知识,传播疫情防控感人故事,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政课六要学习心得体会篇6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神舟十三号载誉出征,由中国航天员组成飞行乘组逐梦苍穹,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科技兴国,航天筑梦,寄托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热切期盼,承载了中华民族富强繁荣的壮丽追求。神舟飞船扬帆再启航、刺破苍穹,彰显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攀高峰、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精神品格。
航天梦,照亮中国科技兴国路。全球关注,举世仰望;星空璀璨,神舟闪耀。科技引领,神舟飞行,中国航天精神正是攻坚克难、创新创造、不求安逸、艰苦卓绝的精神写照,照亮了中国科技兴国路。2003年,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魂牵梦绕的数千年飞天梦想。今天,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乘载三名航天员进入空间站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工作,验证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性能,验证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技术,验证航天员与机械臂共同完成出舱活动及舱外操作的能力,检验东风着陆场的搜索回收能力等多项科学研究成果。神舟十三号必将圆满完成所有的既定目标和重大任务,在浩瀚无边的星空激扬中华民族的梦想,高擎起光彩夺目的五星红旗,彰显中华民族代代相传、追求理想的血脉基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奏响宇宙强音。
复兴梦,照亮中国全面振兴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新局、走稳征程,以神舟出征为象征和指引,中华民族必将能够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航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汇聚起中华民族精神谱系,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建功立业、接续奋斗、矢志不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也将在我们的努力下一步步成为现实,成为彪炳史册的千古奇迹。
中国梦,照亮中国繁荣富强路。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实现祖国统一,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构成了中国梦的总体轮廓。实现中国梦,人民充分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权利,更加富足、平等、愉快、自由、安全。人民向往中国梦,中国梦是14亿中国人的共同理想信念,是梦寐以求的幸福梦,是凝聚全民族全社会、凝聚全体中华儿女至高无上的旗帜。全国各族人民心中有梦、脚下有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就能够用14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强大的磅礴力量。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中华民族对宇宙由来已久的向往,终将在星空写下无可替代的精彩一笔。这是一次伟大的出征,凝聚了亿万中华儿女航天强国的梦想,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思政课六要学习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