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观后感400字7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大家在写观后感的时候,需要联系自身的实际情况,养成写观后感的好习惯,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以下是总结了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天宫课堂观后感400字7篇,供大家参考。

天宫课堂观后感400字7篇

天宫课堂观后感400字篇1

闫俊哲

在“天宫课堂”上学到很多知识,我知道了水在失重的环境可以在空间站里飘来飘去。

宇航员叔叔和阿姨在实验中最令人新奇的的就是点水成冰,这一项科学实验,讲的是用过饱和乙酸纳溶液在失重的环境下制作了一颗“冰球”但是实际上是“热球。当结晶核颗粒打破过饱和乙酸钠溶液稳定迅速结晶。

还有一项实验——“液桥实验”。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下,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将两个塑料板连接起来就成为了液桥,然而在地面的液桥演示实验上满分作文网,却只能张开一点儿。

还有一项实验就是水油分离实验。水的密度比油的密度大,若在地面把两种液体混合之后会有分层现象。太空上却跟地面上不一样,在空间站内水和油没有自然分层,但可以借助离心作用,成功把水油分开。

相信在未来,祖国一定会在告瀚的宇宙中留下印记。看完天宫课堂让我在生活中得到了启发,只要细心发现,就可以知道生活中的科学实验。

在学习中也告诉了我,学习不是一天两天能学完的,只要肯努力,就会在课堂发现趣味。

航天员王亚平老师在聂海胜、张晓光老师的协助下开展了首次太空授课,在无数孩子心里种下了航天和科学的种子。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在今天为我们带来了难忘的“天宫课堂”第一课。

在“天宫课堂”里,王亚平、翟志刚、叶光富老师在空间站为我们展示了太空转身、浮力消失、水膜张力、水球光学、泡腾片等实验,让人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与奥秘。在这么多有趣的实验中,我最喜欢的是水球光学实验,当王亚平老师站在水球面前时,我们看见她的模样是反过来的,这是因为水球相当于凸透镜,王亚平老师通过水球呈现的是倒立。接着,当王亚平老师在水球中注入一个大气泡时,她再次站在水球前,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她呈现出一正一反的样子。这一现象真是太神奇了,在班级观看的同学们不断发出赞叹声,用热烈的掌声表达对科学的向往之情。还有好多神奇的实验,我就不一一说明了,每个实验都很奇妙,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受益匪浅,少年强则国强,我也要好好学习,争取长大后有机会上太空旅行。“天宫课堂”向世界彰显了我们的自信,祝愿祖国愈加繁荣富强!

中国航天科技成就的背后,是不断锤炼孕育着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这些精神同时被赋予了丰富的时代内涵。

数据显示,在载人航天科技人员队伍中,青年一代占到了2/3以上,飞船系统中副主任设计师、副总指挥中40岁左右的年轻科学家占到80%。绕月探测工程研制队伍平均年龄不到40岁,54名正、副主任设计师中,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占65%。这些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年轻科技人员,不仅秉承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还烙上了改革开放的精神印记。

王翔是载人航天队伍中为数众多的留学归国人员之一。本来他在国外的一家公司有着优越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待遇,但是当得知中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的消息后,他毅然回国。

“为国争光与实现个人价值并不矛盾。”现在已是飞船系统副主任设计师的王翔说。

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联系在一起,年轻的航天人在为祖国赢得荣誉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今天下午,我们怀着兴奋而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

以前我还是个懵懂的小孩子,只知道在电视上看见航天员高兴得又蹦又跳。今天可不一样,我己经是一名初一的学生,对这次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活动期盼已久。三名航天员演示了很多微重力条件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叶光富航天员演示的在不借助外力的状态下采取何种方法顺利转身。在没有外力或外力矩的情况下,航天员自身的角动力是守恒的。叶老师在第一次尝试转身时,上半身向左转,下半身为保持角动力守恒就会向右转。后来,叶老师甩动胳膊产生了角动量,为保持角动量守恒他的身体就会相应地转动来平衡。

今后,“天宫课堂”还会带来更多的航天科普教育活动,我们期盼着,在我们的心中已经种下了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八年时光匆匆而过,改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人类对宇宙的向往和探索。中国航天,剑指苍穹!

今天,朱老师带看我们一起看了天宫课堂,看完我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

首先,在11月的时候,我国的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升空,并且将翟志刚、王亚绿色作文网平、叶光富三名宇航员送入太空,进行六个月的太空生活。这让我感觉异常自豪。

然后,王亚平和叶光富顺利完成了出舱活动,并且王亚平还成为了我国第一位太空出舱的女性,为女性探索太空迈出了一大步,这也让我感到非常的自豪。

再然后,王亚平老师还给我们讲解了飞船的结构,和飞船上的一些设备,以及应当如何使用它们。还给我们讲了在太空中应该怎样锻炼身体,才能保证在太空中让身体机能良好。这让我对飞船有了许多的兴趣。

最后,王亚平老师给我们演示了水的表面张力,那么大的一个水球居然能粘在一个圆环上而不会掉下来或向上飘,还能往水球里注射空气使空气不从水中冒出来,还能往水球里放沸腾片,真是一场视觉圣宴。这也勾起了我对科学的乐趣。

少年强则国强,为了祖国以后的繁荣昌盛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争取为以后的祖国建设出一份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6篇《央视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400字》,能够帮助到您,是一秘最开心的事情。

天宫课堂观后感400字篇2

?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正式开始了,此次,中国航天员们在300公里外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激发了无数学生对神秘太空的兴趣。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用太空讲课的方式亲自传授科学知识,是人类现代才能完成的壮举。宇航员王亚平,叶光富在失重环境下为大家做出晶莹剔透的小冰球;用离心力让太空中的水油分层;演示重力消失后增长的液桥……

主讲员王亚平将手中的冰墩墩向外轻轻一抛,便沿着之前的轨迹一直匀速直线运动下去。就这样,在太空中,人类轻松验证出了在地球上无法验证的牛顿第一定律。同时,宇航员们也为我们介绍了核心舱内高微重力,无容器实验机柜等空间科学设施,展示了本次任务中开展的空间科学实验进展。

神舟十号天宫课堂在我们心中播下了科学梦想的种子,我们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身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必须要学好科学,热爱科学,用好科学,为实现伟大的中国复兴梦不懈努力!

天宫课堂观后感400字篇3

今天,我们在班级观看了直播课《天宫课堂》,内容是关于太空的,真是有趣极了!

在《天宫课堂》里,我们和亚平老师、富光老师一起学习了许多和太空相关的知识。王亚平老师是我最崇拜的偶像,她不仅长得漂亮,知识丰富,而且讲课生动有趣,是中国女性中第一个太空漫步的人,实在是令人敬佩!从亚平老师身上,我体会到我很幸福,生在一个强大富有的祖国,能独立研究出太空技术,让火箭飞上太空,成立我们自己的空间站,有了自己的“太空家园”。这些高科技真是厉害极了!例如,在我们的太空家园中,有睡眠区,厨房,实验区,运动区,还能送“快递”呢!我的祖国可真强大!宇航员们穿着浅蓝色的衣服,上面有许多拉链,里头有许多可以调整的带子,这些带子可以有效防止宇航员的肌肉萎缩。

太空很奇妙,很神奇,在太空由于失重的因素可以做出许多地球上无法发生的奇妙实验。比如,宇航员们转身要将转的方向相反的手转动,越转越快,才能转身。在太空中还可以做水膜,水球等实验,真是有趣极了!

感谢伟大的祖国,所以我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会将祖国发展得更好!

天宫课堂观后感400字篇4

伟大的精神造就了伟大的事业。新一代航天人在征服太空的进程中,以顽强的拼搏意志和杰出的聪明智慧,铸就了新时代的航天精神。12月9日,宇航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变身“太空教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别具匠心的课。

本次太空课堂主要展示了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人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神奇现象,并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

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真是太有趣了。他们身体处于失重状态,像小鱼儿四处游走。在空间站睡觉就更有趣了,只要一个睡袋就可以,睡袋一般要求固定在舱壁上,但只要你愿意,也可以睡在任何地方,比如睡在天花板上。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太空转身"这个实验,是由叶光富完成的。他刚开始是原地转身,可是一转身人就倒下了,后来他是根据伸缩手臂加上旋转完成的,我想如果他不这样,用两把扇子来扇风,借助风力是不是也可以呢?

遥想当年,我国的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奔月之梦”,不辞劳苦,克服重重困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好好学习,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退缩,勇往直前,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锋!

天宫课堂观后感400字篇5

王禹棠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一课,神州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给我们进行授课。

由于失重的原因,航天员们在太空都是飞来飞去的,他们带我们参观了太空家园。我看到了太空睡眠区,狭小但却温馨的感觉,里面还有可以观测到太空的悬窗;我看到了太空厨房,虽小却功能齐全,这让航天员们在太空也能吃到新鲜的苹果;我还看到了功能强大的企鹅服,里面不同部位都有相应的拉带,帮助束缚航天员的肌肉和骨骼,对抗失重环境下的肌肉萎缩和心血管功能下降;我还看到了太空跑步机和太空自行车,帮助航天员们在太空进行锻炼。

我还知道了一个小秘密,那就是为什么航天员的脸都看上去胖胖的?原来是因为没有了充足的重力帮助,微重力导致了人体血液上涌,才使他们的脸看上去胖乎乎的。

我觉得天宫课堂真是太有趣了,让我亲眼目睹了航天员们在空间站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了解到了很多有趣的太空知识,更让我叹服我们伟大的祖国如此先进的航天技术!

今天,期待已久的天宫课堂终于再次开课了,熟悉的太空舱,帅气的宇航员,巧妙的科学实验,让我内心感到十分激动。

这次的太空舱似乎比上次见到的更高级些。有着更多我没见过的专业仪器,例如能降到零下80度的太空冰箱,能计量辐射的黑盒子,用于实验的生物技术柜等。没想到的是,在太空居然还能骑自行车,而且看样子似乎和健身房里的差不多,原来在太空也是可以锻炼的,设备真是太齐全了。

在做实验环节,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水球实验。小小的水球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居然可以保持圆形的轮廓,还可以神奇地塞进一个空心钢球,怎么吹它都不会破,似乎太空里的水会额外神奇些。宇航员还为我们演示了使用2m长的吸管,毫不费力地就能吸到芒果汁,如果有朝一日我也能进入太空舱,躺在床上也能轻松喝到冰箱里的雪碧了吧。

老师说,宇航员在太空舱里其实是很忙碌的,看着宇航员周围满满的仪器和按键,我想太空里的生活应该不会像我想的那般有趣,能耐得住性子,在上面停留那么久,实在太值得我们敬佩了!

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8篇《天宫课堂观后感400字》,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一秘的价值所在。

天宫课堂观后感400字篇6

今天我观看了宇航员太空授课的视频,在宇航员的讲解下,我们发现,太空是多么神奇啊!通过宇航员的指导,我们知道了很多关于太空和宇宙飞船的知识,比如:宇宙飞船里的冰箱长什么样子、宇航员在宇宙飞船里怎样骑自行车……

令我感到最神奇的事件有三个:第一个是他们喝水的方法很奇特,他们先把水袋里的水挤出来,然后”飞“过去把水一滴一滴地吃进嘴巴里;第二个是他们在宇宙飞船里”骑自行车的样子也很不一般,他们竟然是用手骑自行车的!原来是因为太空中没有地心引力,他们的身体漂浮在空中,没办法用脚骑车,所以他们只能用手骑车了。第三件事更为神奇,宇航员们把乒乓球放进水里时,乒乓球居然沉下去而没有浮上来。我们在家里玩乒乓球游戏,它都是浮在水面上的,太不可思议了!

通过今天的视频,让我看到了宇宙的神奇和奥妙。我们以前抬头仰望天空的时候,总觉得离我们非常遥远,不过现在我们人类已经可以上太空了。感谢宇航员们让我们看见了太空的样子,让我们近距离了解了它。将来我也想要当一名宇航员,亲自去探索太空。

天宫课堂观后感400字篇7

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空间站第三次太空授课活动。

“天宫课堂”第三课首先向我们介绍了问天实验舱,然后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了毛细效应实验、水球变“懒”实验,航天员还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在太空中趣味饮水,扳手是如何调头的,最后介绍了植物生长研究项目,进行这些”课程“的同时,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们还与在地面的我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在“天宫课堂”第三课中我学到了更多的载人航天知识,对科学的兴趣变得更加强烈,非常感谢航天员们的科普。

时至今日,天宫课堂已经开启了三次课程,它对于我们青少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天宫课堂培养了青少年对于科学的兴趣,为后续科学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青少年是国家科技创新人才的后备力量。一个国家的崛起,从青少年热爱科学开始。所有梦想的萌发,都可能来自生命体验中一次微小的触动。天宫课堂给许多青少年带来了这样的感受。

科学教育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与国家科技发展程度、教育整体质量等因素环环相扣。

天宫课堂观后感400字7篇相关文章:

观看美育云端课堂观后感5篇

水浒读后感400字8篇

书籍读后感400字5篇

水浒读后感400字模板8篇

水浒读后感400字精选8篇

读中国的读后感400字6篇

骑鹅读后感400字8篇

水浒读后感400字通用6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作文8篇

36计故事读后感400字6篇

天宫课堂观后感400字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8381